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消費者立法的法律體系是如何的

消費者立法的法律體系是如何的

發布時間: 2021-01-21 20:47:01

『壹』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這一法律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占什麼樣的地位

是我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是經濟法范疇,是一般法律。
說一下特點吧,各個法律的地位是相同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特點
首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側重保護消費者,對經營者給以一定的限制,也就是所謂的向消費者傾斜的特點。因為,大多數消費者是分散無序的自然人個體,他們面對有組織、有經濟能力和專業知識的經營者,雖然所處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在經濟實力和經營知識上卻處於弱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立法上還要堅持強調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對消費者來說必然造成事實上的不平等。正因為如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一改傳統民法關於權利義務對等的慣例,在權利義務的規定上分別用專章規定了「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而沒有規定「消費者的義務」和「經營者的權利」,從而貫徹了保護弱者的指導思想。其次,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確立了懲罰性賠償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這種懲罰性賠償雖然是支付給消費者的,但並不是消費者對經營者的懲罰,而是國家運用其權力通過立法確立的一項制度,體現了國家的意志,即威懾和懲罰那些惡意嚴重侵害消費者利益的經營者,並對受害的消費者進行特別補償,調動消費者同侵權行為作斗爭、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積極性。

『貳』 怎樣處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關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我國保護消費者法律體系中具有統帥的地位,相當於消回費者權益保護的總綱。答原則上,凡涉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只要《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規定的,要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如果《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與其他法律、法規規定不一致時,要優先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沒有明確規定的,可以依據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叄』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則有哪些

1、《消費者權益保來護法》的立法宗旨源:

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基本原則:

國家全面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原則、經營者依法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原則、交易應遵守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社會監督的原則。

(3)消費者立法的法律體系是如何的擴展閱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規特點:

1、以專章規定消費者的權利,表明該法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宗旨。該法列舉的消費者權利有很多,體現出較高的保護水平。

2、特別強調經營者的義務:首先,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時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其次,以專章規定了經營者對特定消費者以及社會公眾的義務。

3、鼓勵,動員全社會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共同承擔責任,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法行為進行全方位的監督。

4、重視對消費者的群體性保護,以專章規定了消費者組織的法律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肆』 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消費者權利的保護是如何體現的

1、規定消費者的權利,該法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宗旨。該法列舉的消費者權利有之多,體現出較高的保護水平。

2、特別強調經營者的義務。首先,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時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其次,以專章規定了經營者對特定消費者以及社會公眾的義務。

3、鼓勵、動員全社會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共同承擔責任,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法行為進行全方位監督。

4、重視對消費者的群體性保護,以專章規定了消費者組織的法律地位。

(4)消費者立法的法律體系是如何的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頒布與施行,是我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確認消費者的權利。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規范經營者的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它為打擊假冒偽劣、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質量不達標是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致命弱點,特別是食品和葯品類的質量。當前質量問題仍十分突出,據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的1993年第三季度產品質量抽查結果,抽查2300個企業生產的75類2737種國內銷售的產品。

合格的1976種,抽樣合格率為72.2%,產品質量盡管有明顯好轉,但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一是無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問題較大,在抽查的家用液化石油氣調壓器、電焊機等13類實施生產許可證(或安全認證)管理的產品中,有70個產品系無證企業生產。

僅16個合格,抽樣合格率僅有22.9%;二是部分中小及鄉鎮企業產品質量問題嚴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假冒偽劣行為仍十分猖獗,不僅面廣量大,而且規模有擴大之勢,有些地方甚至已形成產銷假冒偽劣商品的「專業村」、「集散地」。有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能依照法律有效地治理假冒偽劣。

它還是維護市場秩序的一個重要手段。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市場經濟要求按照公平、平等的准則規范與調節各市場主體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消費者與生產經營者各自的利益驅動,二者的利益關系並不總是一致的,而常常會出現矛盾,消費者又往往處於弱者地位,其權益總是在不斷受到侵犯。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的權利以及消費者組織及其職能,以及消費者和經營者有關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途徑和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等,這就以法的形式對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相互關系與市場行為作了規范,有利於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伍』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則是什麼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穿了該法的內容及整個調整過程的總的指導思想或總的指導方針,是國家處理有關消費者問題,對相關社會關系進行法律調整的基本准則。是貫穿於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司法以及消費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反映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根本宗旨。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則: 1、國家對消費者特別保護的原則 從法律地位上看,消費者和經營者都屬於平等的民事活動主體。可以實際的生活中,在商品交易以及服務的過程中,消費者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消費者是分散的個體,而經營者多數是有組織的經濟實體,有些甚至是經濟實力非常雄厚的企業,而消費者經濟能力相對較弱又缺乏專業的辨別商品或服務的技術知識。再者,消費者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主要是以滿足其個人或家庭生活需要為目的,而經營者關心的是能否給其帶來經濟效益,兩者之間利益需求的差異,必然要求給消費者以特別保護。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專章規定了消費者的權利,同時,站在消費者權益的立場上,對經營者設定了明確的義務,也規定了國家機關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的職責,同時,在消費爭議的解決、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的救濟問題上,規定了一系列有利於消費者的程序和措施,對消費給予了特別保護。 2、國家保護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原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世界社會共同的責任。國家鼓勵、支持一切組織和個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社會監督。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做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宣傳,對損害消費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3、充分、及時、有效保護原則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1)每個消費者的權益均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未作規定的,受其它法律保護。 (2)每個消費者都享有全面的消費權利,《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的九大權利,基本上概括了消費者在社會生活不同領域、不同方面應當享有的權利。 (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不僅要求經營者對消費者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的責任,退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的責任,而且還要求經營者承擔人身、財產損害賠償責任,承擔因欺詐行為造成損害的加倍賠償責任。 (4)行政職能機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和司機關等。發現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應及時立案查處。 4、平等自願、誠實信用原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條明確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在「消費者的權利」中又明確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受尊重權等,在「經營者的義務」中也明確了經營者京戲當誠實信用的一些具體義務,在「法律責任」的規定中,更規定了經營者違反此原則的處罰措施。 5、經營者應當承擔質量責任的原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因質量缺陷而遭受損害,可向有直接合同關系或沒有直接合同關系的生產商、銷售商(含批發商與零售商)提出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陸』 1.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的法律體系是如何的

消費者的權益,又抄稱消費者襲的權利,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依法享有的權利。其特點:(1)消費者權利是消費者享有的權利,(2)是消費者實施行為的具體表現,(3)是法律基於消費者的弱者地位而特別賦予的法定權利,(4)是消費者特殊的地位而享有的特定權利。我國《消法》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9項權利:安全權、知悉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結社權、受教育權、受尊重權、監督權。這9項權利是消費者進行消費活動必不可少的,前5項權利是基礎,是前提,與消費者的關系最為密切,後4項權利則是由此派生出來。消費者權益是關繫到我們每個人生活工作的基本權益之一,對這一權益的有效保護,體現了公民權利的實現和市場經濟的根本特點。我們講保護消費者權益不僅要從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高度來看,還要從擴大消費需求,從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之間良性循環的高度來看,要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和客觀要求的高度來看,這就說明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

『柒』 立法體系的立法體系與法律體系的關系

兩者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法律體系是內容,立法體系 則是它的文件表達形式,指的是法的版外部結構。但兩權者又是不同的,其主要表現是:法律體系構成的基本要素是法律規范,法律規范又按照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和調整方法的不同而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所以法律體系就是法律部門的體系。立法體系的構成基本要素是根據不同的制定機關和法律規范的效力的不同而劃分的不同法律規范,法律文件體系只是法律體系的文字表達形式。立法體系往往表現為一種縱向關系,而法律體系表現為橫向關系。

熱點內容
安徽通信條例紅線 發布:2025-09-07 01:37:20 瀏覽:165
小學校衛生室有哪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7 01:37:17 瀏覽:174
2016經濟法基礎重點歸納 發布:2025-09-07 01:25:04 瀏覽:253
證據法學筆記 發布:2025-09-07 01:20:37 瀏覽:171
中日行政訴訟法比較 發布:2025-09-07 01:16:32 瀏覽:700
變態女子刑法 發布:2025-09-07 00:54:00 瀏覽:856
如何完善鐵路客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7 00:34:29 瀏覽:80
法治宣傳欄圖片 發布:2025-09-07 00:22:14 瀏覽:479
人大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9-07 00:22:14 瀏覽:954
西南政法大學在職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9-07 00:12:43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