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職業道德與教書育人

職業道德與教書育人

發布時間: 2021-01-22 08:10:15

A. 教師職業道德中的六點里,愛崗敬業 關愛學生 教書育人 知識點容易混淆 誰能舉例教教我 拜託了

愛崗敬業指的抄是自己熱襲愛自己的職業,非常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對象是工作范圍
教書育人是一個長時間的狀態,態度,主要指教書即傳授學生正確的知識,育人指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讓學生成為一個有道德優秀的人。
關愛學生,體現在關愛學生的方方面面不僅僅是指學生學習,還應該關愛學生的心理健康,主體對象是學生。

B. 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因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長久大計,關乎國計民生,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先教學生做人,其次才是學習,育人才是關鍵的,教書只是其次.
一、熱愛學生,循循善誘

1、對幼兒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全身心地關愛每一個幼兒,熟悉每位幼兒園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孩子的發展狀況,了解、關 心

每位孩子的成長。

3、面對有害於學習、健康、安全的各種情況,應為保護孩子而作出相應的努力。

4、不論種族、民族、性別、家庭出身,要對班內孩子一視同仁,不偏愛,不歧視。

5、要善於激發孩子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

6、要對困難兒、問題兒、特殊兒採取針對性教育,求得每位孩子的發展。

二、尊重家長,互相配合

1、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調動家長在培養孩子全面發展上的積極性。

2、對家長要以誠相待,以禮相見,互敬互重。

3、尊重家長,虛心傾聽家長意見,不挫傷家長的感情,不訓斥家長。

4、幫助家長確立正確的教育觀,正確教育孩子。

5、不以任何理由向家長索要財物,以教謀私。

三、嚴謹治學,勇於探索

1、刻苦鑽研業務,努力精通專業。

2、認真施教,掌握教育規律。

3、嚴謹求實,以知求善,掌握精深廣博知識。

4、積極從事科學研究,努力探索科學真理。

5、不斷研究教學藝術,反思教育實踐。

6、自覺投身學校教育改革,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活動

四、團結協作,服從領導

1、學校領導要尊重、關心和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員工。不偏袒、不包庇任何員工。

2、學校領導要鑽研業務,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做教師的表率。

3、學校領導要尊重教師的民主權利,虛心聽取教師的批評和建議。對某些不明事項不發表任何結論性意見、導向性的意見。

4、學校領導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反對以權謀私。學慣用各種方式與每一位員工溝通、交流。

C.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是「愛」與「責任」。

新《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共六條,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徵,「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也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和義務。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4、「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要關心集體。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

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

(3)職業道德與教書育人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一共六條,不僅是在原有的版本基礎上的深化和升華,而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體現「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理念。

當前,在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基礎上,人民群眾不僅要求「有學上、有書讀」,而且進一步要求「上好學、讀好書」。因此,教育質量的提高是學校的當務之急。而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於我們教師。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

「十七大」強調要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教師隊伍師德和業務素質尤其重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先」。所以教師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師德水平也是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滿意不滿意的一個重要標尺,更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內在需要

D.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什麼

教師的職業道德: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4)職業道德與教書育人擴展閱讀:

老師的一些基本權利: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中國經濟步入快車道;改革開放已經開辟了廣闊市場,學校教師也應結合實際要求,大力提倡愛崗敬業,發揚公而忘私,無私奉獻,教書育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對本職工作,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有—種強烈的使命感。

學生專業知識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師知識水平的制約,如果教師講課中對教材分析不透,對知識重點把握不準,要點講解不清,那麼學生聽過這堂課就會產生一種模糊的收獲不大的感覺。因此教師在講課前應吃透教材,抓住重點,拓寬知識,使學生每堂課都感到大有收獲。

E.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熱愛學生。因為,愛是教育的橋梁;愛是教育的鑰匙;愛是教育成功的種子。

特別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建立人格平等的師生關系;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努力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尤其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任何情況下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更不允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受教育權,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侵犯。

拓展資料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准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

它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

它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職業道德--網路

F. 如何理解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400字

教師的職業道德本質屬性的核心內容:教書、育人。《說文解字》釋「教,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教書:教,就是教授、教導;書,就是知識、技能。所以教書即為傳授學生知識、技能、能力等。育人:育,就是培育、養育;人,就是學生、學習者。所以育人即為培養學生。而教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學習到科學文化知識;育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身心都能健康健全的成長。
教書與育人,是兩個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的整體。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既需要教書,也需要育人,二者的重要性不分高低,即時性不分先後。在教育工作中,無論是脫離了育人的教書,還是脫離了教書的育人,都是不完整的教育過程。只講教書不講育人,則教出來的學生,即使是知識淵博,無所不懂,但是很有可能缺乏了做人的最基本技能,嚴重的甚至出現偏差。諸如此類的例子,馬加爵、葯家鑫、劉海洋等,舉不勝舉。而只講育人不講教書,則丟失了作為教師最基本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是不可想像的,因為這樣的方式就不能被成為是教育了。因此,教書與育人,是一個統一的屬性,是教師的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內容,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得到同等的重視,應該同時進行。
把教書育人貫徹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這首先就要求我們教師,應當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教書專業化,是一個由來已久,但是到目前為止仍未實現的問題,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這里不再贅述。要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師愛。有愛就有教育。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優秀教師共同的特點是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教師這個職業,是個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要愛學生。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對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關懷每一個學生,去愛護和培養每一位學生。伸出溫暖的雙手,獻出真誠的情和愛,扶持他們一步步長大。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著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這些事情卻連著千家萬戶,連著祖國的未來。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這和教師具有的高尚的師德是密不可分的。

G.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兩個原則不一樣,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教師職業道德是隨著教育的發展而發展的。春秋以前,教師職業道德雖然已經出現,但很不系統,往往夾雜於政治道德之中。春秋時期,孔子辦私學,廣收門徒,創立了許多有關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理論,並以《論語》一書集中反映了出來。其中較為著名、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有:「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體現了一種有關「學」「誨」的師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體現了一種「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師德。 此外還有熱愛學生、有教無類、不恥下問、知過而改、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等有關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著名言論,形成了我國教育史上的第一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體系。

孔子而後的百家爭鳴時期,荀子、墨子、孟子等對教師職業道德體系進一步發展如荀子在強調教師要以身作則的同時,又提出教師須具備的四個條件:「尊嚴而憚」、「耆艾而信」、「誦說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論」,實際就是在德行信仰、能力、知識等方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漢代的董仲舒把「三綱五常」作為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要求,又說「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指的是教師的道德品質、知識才幹、言談舉止等。 唐代韓愈將師德列於對教師要求的首位,雲「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宋元明清又對教師的職業道德作了進一步的發展。

如朱熹提出把「博學」、「審問」、「慎思」、「明辯」、「篤行」作為教師的道德規范。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則認為「德以好學為極」、「欲明人者必須先自明」。

(7)職業道德與教書育人擴展閱讀:

負面報道:

2012年12月,多位華師大二附中97屆畢業生在微博上「實名舉報」中學時代的物理老師張大同「多次以檢查身體為由,對在校男學生做出有違師德的舉動」,校方進行調查後,當事教師被免職解聘。

2013年5月,國內發生海南幼女開房案,之後媒體又陸續報道了一些關於教師猥褻侵犯學生的案件,引發了人們對於師德的關注。同年12月,央視新聞調查節目播出《性侵犯:隱蔽的罪惡》,再次報道了張大同事件。

H. 怎樣理解教書育人的含義

教書育人就是指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

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這種傳統教師的角色定位,「教書」為先、「成績為重」,考核的標准也是學生的成績、升學率這種可被量化的標准。

如果繼續以此作為現代教育的唯一追求,課堂設計便會從考試得高分的目的來設計。對於熟練運用信息終端獲得習題精解、名師輔導視頻的學生們,這種課堂恐怕缺乏吸引力。

而在新媒體時代的多媒體環境中,教師的角色及定位也有必要進行一些轉型。將就「教書」在前,轉變為「育人」在前。

(8)職業道德與教書育人擴展閱讀:

面對教學方式的變化,教師應當更加註重對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在學校中,用個人魅力和知識引導學生樹立健全的價值觀、人生觀。

「育人」是一項建設靈魂的工程,成績的高低會決定他們的求學之路,觀念的建立會影響人的一生。而這一點的實現,也必須由老師在現實環境中與學生溝通交流才能實現。

在網路教學方式興起的時代,面對面的校園教學因為法律和國情並不會被取代,但是課堂的職能以及知識的獲取渠道卻在逐漸改變。站在校園教學第一線的老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利用新媒體崛起的契機,適當轉型教學方式,展現課堂更深層的魅力。

I. 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呢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起重要作用。在階級社會里,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有階級性的,它是一定階級的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是為統治階級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的。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准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它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它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2]

熱點內容
員工自己辭職在勞動法的第幾條 發布:2025-09-08 00:10:51 瀏覽:753
合同法終止情形 發布:2025-09-08 00:09:20 瀏覽:88
行政法律和法律關系 發布:2025-09-08 00:08:18 瀏覽:611
東莞勞動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08 00:06:40 瀏覽:995
花語是道德 發布:2025-09-08 00:00:26 瀏覽:449
森耀律師事件 發布:2025-09-07 23:55:51 瀏覽:881
開門立法典範 發布:2025-09-07 23:54:12 瀏覽:45
規范司法行為演講 發布:2025-09-07 23:43:53 瀏覽:365
什麼佛法治邪病 發布:2025-09-07 23:41:49 瀏覽:756
刑法修正案九虐待罪 發布:2025-09-07 23:41:40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