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切入角度

法治切入角度

發布時間: 2021-01-22 08:50:31

㈠ 分析從法治的作用角度,簡要說明法院是怎樣提升市民安全感的。(

(一)立足審判,服務群眾。

(二)強化涉訴信訪工作,加大人民法院自身回工作的對答外宣傳力度。

(三)堅持把群眾工作貫穿於法院工作的始終,進一步改善民生、維護民利、促進民和、保障民安,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㈡ 從依法治國角度 談談如何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做一個遵章守紀的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

㈢ 如何從法治角度捍衛人權

你好,如果你受到了侵犯,你就可以用法律來十武器那捍衛你自身的利益,謝謝!

㈣ 從法制角度說說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垃圾分類很重要了,實施垃圾分類有助於提高社會的環境,進行強制時代,說明了垃圾分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㈤ 法律的概念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說

法律的概念

我們國家正在建設法治社會,所謂法治就是依法治國,簡單說就是依照法律治理國家。所以,談法治首先應當明白什麼是法律,不同的界定對社會有什麼影響。在此,我就談談我對法律的理解,權且作為拋磚引玉。
什麼是法律?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基於不同的政治需要都會對法律概念作出不同的界定,這些界定之間只是角度不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是,不同的界定對不同社會的適應和產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我們傳統的法律概念是根據馬克思的階級理論作出的,即法律就是一個階級統治另外一個階級的工具。這個概念(以下稱為法律的階級概念)從階級角度分析,無疑有其合理性,但是法律的階級概念也有其局限性和明顯的缺陷。結合我國社會發展狀況來說,法律的階級概念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更不利於法治社會的建設。因為:
首先,法律除了階級性的特點以外,還有公共性特點,階級概念並不能完整的概括法律的特徵;
其次,法律的階級概念,需要對社會進行階級劃分。那麼當前的社會,誰是統治階級?誰是被統治階級? 法律的階級概念,在意識上使大多數的國民感覺自己是被統治階級(總是要找出一個對應的定位,不可能成統治階級,只能自我定位到被統治階級了,並且被統治階級總是佔大多數的),自我定位為被統治階級的大多數人來說,對法律的態度就是抵觸、規避,而不是遵守和積極建設(按照階級統治工具理論,被統治階級就不需要遵守法律,甚至有權違反、推翻法律,因為按照人的基本人權,每個人都有反抗壓迫和奴役的權力)。而法治社會是需要每一個國民積極參與,如果部分進行法治建設,大部分反對、抵觸,那麼建設就不如破壞了。相對的要樹立一個對應的統治階級,那麼從事社會管理的政府及其官員就被歸入到統治階級。在意識上被定位和自我定位為統治階級的人來說,法律的階級概念會使他們會覺得法律就是管普通老百姓的,他們可以逾越於法律之外,法律是實現其對社會統治的工具,他們正是工具的使用者,出現特權思想。甚至發展到認為公權力私有,進行權力尋租,導致腐敗的加劇。這種機械的、意識形態的社會分類會加劇政府和老百姓之間的對立和不信任感。
再次,法律的階級概念,會使大多數人游離於法治軌道之外。他們認為,建設法治社會是政府的事情,與我無關。最終使建設法治社會成了一句動聽的空話。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或者說按照社會的現狀,如何界定法律的概念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呢。我認為應當將法律界定為「國民的誓約」,即國民(國家)為了和平相處和發展需要就相處和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達成的合約和承諾(以下稱為誓約法律概念)。實質來說,法律就是利益的分配機制,規定如何分配和運用社會資源、利益。那麼誓約法律概念如何解決階級法律概念所產生的問題呢?
誓約法律概念在建設法治社會中有什麼優勢?
首先,誓約法律概念有利於鼓勵國民積極參與立法活動。因為法律是社會資源的分配機制,就社會資源如何分配進行的約定,所以它涉及到每個人自身的利益,需要每個人自己參與。定性為誓約,首先要求國民就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協商約定,協商就需要參加,將立法活動當成國民自己的事情。建立立法與國民利益息息相關之共識。
其次,誓約法律概念有利於樹立法律的平等觀念。在誓約的建立(簽訂)過程中,有利於體現和落實平等觀念和意識,因為契約的基礎是平等,而不是特權,特權就不能進行協商。同樣,通過廣泛的參與、協商,立法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避免法律成為少數人掠奪的霸佔社會資源的工具,最大限度的實現法律的正義。
再次,誓約法律概念有利於法律的推廣執行。對自己參與協商(委託他人代為參與協商)而制定的法律,就是一種誓約,遵守自己的誓約不僅是一種法律義務,更是一種道德要求,實現法律和道德的有機結合。
所以,我認為法律是社會資源的分配機制,使國民就社會資源分配達成的一種誓約。它以平等為前提,要求每個國民積極參與(定約)並信守自己的誓約。而不應該大多數人規避和反抗的是少數人統治、掠奪資源的工具。正確、積極地界定法律,有利於法律發揮應有的功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所以,我認為,法律的概念應界定為一國國民就相處和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達成之誓約。

㈥ 從法治角度來說,如何推動社會進步

社會安定,百姓富裕就是在推動社會進步的!

㈦ 從法制角度分析 法治的健全問題

在網上搜一下相關理論,結合案例說一下就可以了。

㈧ 請從法治角度談談,如何為創新保駕護航

首先要加強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保護創新有法可依。其次要嚴格執法,嚴回厲打擊破壞,打擊答創新的違法犯罪行為。再次大力宣傳創新,推崇創新,使社會上人人尊重創新,人人爭相創新,為創新創造個良好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

㈨ 從法治角度怎樣提升社會管理能力

首先堅持以法律規范管理社會,做到有法必依。
其次,遇到沒有法律條文的事版,在法制不健全權的條件下,以憲法精神和法治思維考慮問題,尋求解決思路。
第三,任何情況下要端正態度,尊重人民的國家主人翁和社會主體地位,不搞強權政治,不激化矛盾,不以敵對勢力暗中破壞為借口整人。
第四,人文關懷貫穿始終,強化服務,傾情服務,寓管理於服務,積極化解矛盾和問題,理順民眾情緒,喚起蘊藏的正能量。

㈩ 從法治的角度應該如何維護公眾秩序營造正能量的社會風氣

可以提高對正能量英雄的獎勵機制,對於見義勇為的行為要加大宣傳,不要讓英雄流血還流淚。

熱點內容
潮州湘橋法院 發布:2025-09-09 13:23:59 瀏覽:849
依法治市委員會執法協調 發布:2025-09-09 13:13:23 瀏覽:293
民法典姓民 發布:2025-09-09 13:01:41 瀏覽:390
婚姻法普法的調查報告 發布:2025-09-09 13:01:30 瀏覽:34
婚姻法勞動法還有什麼法 發布:2025-09-09 12:50:15 瀏覽:361
潮安區司法局 發布:2025-09-09 12:44:59 瀏覽:276
亦庄經濟開發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09 12:26:34 瀏覽:266
招標圖紙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09 12:25:53 瀏覽:876
當部門規章與行政法規沖突時候 發布:2025-09-09 12:15:51 瀏覽:384
2016疫苗流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09 12:12:27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