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講堂小故事
㈠ 求一篇道德講堂作文,過程有問自己,誦經典,學榜樣,送吉祥,向德鞠躬,很會寫作文的來。亂寫的別來!啊
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互相牽牽手,旅途就有了伴侶……」美妙的旋侓內傾瀉而下,動人的歌聲回容盪在整個校園。會議室里,人山人海,我們開展著《道德講堂》活動。
新四軍爺爺再度歸來,和愛的她再一次為我們唱里一首古老的歌曲。悠揚的歌聲,為我們講述著那個硝煙四起的民國時期的革命戰爭故事。激勵我們奮進,讓我們好好學習張當一個四好學生。讓我們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好學生。
「百年期盼,集聚偉大的中國夢」:我們的中國夢是什麼?——讓中國走在世界的前端。
「中國夢大家的夢」:——想完成「讓中國走在世界的前端」這個夢想,不僅僅是一兩個人努力就可以實現,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靠什麼來圓夢」——夢想不能空談,我們若想實現,我們只就努力努力再努力。可是身為小學生的我,該怎麼樣為我們的夢想而努力呢?答案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可是,為夢想而努力的方法不止這一種偶。就是追逐自己心中的那個小夢想,其實追逐的夢想,不一定要多麼偉大,因為做一切事有心才是最重要的。
「嘩嘩嘩~~~嘩嘩嘩~~~嘩嘩嘩~~~」一陣陣掌聲響徹會議室,《道德講堂》也就此結束了,但我相信真理會永遠在我心中,永不磨滅。
㈡ 求道德講堂相關資料
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大力宣講道德先進人物優秀事跡和崇高品質,努力形成「好人好報」的社會共識,推動「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營造「崇德尚善」的濃厚氛圍,
「道德講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德」為主線。社會公德建設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以「禮儀」為核心;職業道德建設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以「誠信」為核心;家庭美德建設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長輩、關愛孩子、鄰里團結、勤儉持家,以「和睦」為核心;個人品德建設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以「友善」為核心。其主要任務是:要充分發揮「道德講堂」導向、平台、輻射作用,在建設工作中要做到「四化」:布局標准化、流程規范化、對象分眾化、形式多樣化。
(一)布局標准化。「道德講堂」的室內要有統一的背景和標識,要利用桌椅樣式選擇、場地布置以及文字、圖片、背景音樂等形式營造出濃厚的道德建設氛圍。
(二)流程規范化。「5+X」模式。「5」是規定動作,即唱一首道德歌曲(開講前,組織群眾唱一首「道德講堂」主題歌曲)、看一部道德短片(圍繞主題,組織觀看一部道德建設先進人物事跡短片)、講一則道德故事(講述一個發生在身邊的體現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典型事例)、誦一段經典(組織幹部職工朗誦一段中華傳統經典語錄)、作一番點評「X」是自選動作,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課適當添加部分環節,從而豐富「道德講堂」的教育內容和形式。比如演一個道德舞台劇或小品、朗誦一段道德詩歌、舉辦一次道德知識競賽、開展一次道德美文欣賞。
(三)對象分眾化。要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和需求,分類施教,建設好「道德講堂」。同時,要綜合利用各種手段大膽創新,以網路為平台的「網路道德講堂」等。
(四)形式多樣化。以「我唱、我看、我聽、我誦、我講、我議、我選、我行」為主要模式,充分尊重幹部職工意願,設計多樣化的宣講形式,使群眾易於參與、樂於參與。
「道德講堂」要以倡導勤政廉潔、忠誠負責、知禮守禮等為主要內容,將參與「道德講堂」納入幹部職工教育培訓體系,引導廣大幹部職工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意識,改進作風、提升效率、搞好服務,爭做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表率。
㈢ 一個榜樣一面旗幟 最令我感動的道德小故事
6月4日早上,七里河區敦煌路街道的會議室里座無虛席,在陣陣熱烈的掌聲中,該街道的社區「道德講堂」正式開講。與此同時,本期的蘭州日報進社區「學習凡人善舉,爭做蘭州好人」活動也拉開了帷幕。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的梁一仁教授為大家精彩講述「鄰里團結,敬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等傳統道德典故,來自各個社區的道德模範親身講述了在公交車上讓座、在風情線上護綠、家庭婆媳和睦、小區鄰里互助等一個個溫馨感人的故事,本報記者和社區居民共同感悟了自己身邊道德模範的可貴精神和寶貴品質,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凡人善舉就在我們身邊。
道德講堂:道德模範唱響主旋律
敦煌路街道的「道德講堂」主要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教身邊人」的形式,每月開展一次活動。通過道德講堂,廣泛深入地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宣講道德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和崇高品質,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示範力量,感染更多的群眾爭做凡人善舉,共建和諧社會。對此,居民陳燕動情地說:「參加了道德講堂活動,真是受益匪淺,大家的講述,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和諧家庭,懂得了如何更好的經營家庭和鄰里之間的關系,我也充滿了爭做凡人善舉的積極性。」
㈣ 文明禮儀道德講堂演講稿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
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
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它的主要作用,
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
一是維護公眾利益、
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
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
樓。
那女工一看是列寧,
就要退回去給讓路。
列寧阻止她說:
「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
先過去吧!
」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
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
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
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
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
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
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實用演講稿大全
演講稿書寫格式演講稿書寫技巧競聘演講稿愛國主義教育演...英語演講稿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
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
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
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
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
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
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
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
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
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
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
」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
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
後天不斷完善的。
要完善個人修養,
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
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
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
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
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
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
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
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
體會。
大的不說,
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
只要亮起紅燈,
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
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
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教授,您人
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
,
「在幼兒園。
在那裡,
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
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
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
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
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
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
瓶,
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
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
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
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
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
未知。
。
」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
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
!
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
就要從這
「知行合一」
上下功夫、
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
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
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
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
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
「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
文明」
,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
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
讓「文明與我同行」
!
謝謝大家
㈤ 道德講堂文明乘車的故事 資料
文明乘車樂人悅己 乘火車出行,很是新鮮。窗外風景宜人,車內人聲鼎沸內。 尤其鄰座容幾位年輕人,一邊打撲克,一邊大呼小叫,興致勃勃,一路乘車,一路高「歌」,使整個車廂更加熱鬧非凡。 可惜,列車正在進站,他們將要下車,一把撲克竟撒向窗外。 我亦下車,沿鐵道邊回家。透過鐵欄桿,卻見幾位鐵路職工正頂著艷陽,冒著酷暑,手提垃圾袋,撿拾那一片白花花的撲克。 我感慨,旅客丟棄的一把撲克,扔入列車垃圾桶,或放在茶幾,待服務人員收拾,都可隨手而為,並不費吹灰之力。可為什麼非要拋向窗外,給人家製造額外的麻煩呢? 由此想到,鐵路部門是否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宣傳教育,廣而告之,讓廣大旅客明白其害處。同時,我們旅客是否更應該做到文明乘車,自覺維護車廂和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不亂扔雜物呢? 孔子說「莫為善小而不為」。 我想,無須舉手之勞,只須稍加註意的好事,人人都能做到。 讓我們爭當文明乘客,增強文明意識,共同維護好我們身邊的環境衛生吧!
㈥ 道德講堂怎麼講
「道德講堂」採用了統一的現場布置方式。她從常州發起開始到後來在全國推廣都依然保專留了這種屬方式:「講堂」正前方簡潔的LOGO、醒目的名稱、明確的主題,再加上講堂四壁張貼的道德箴言、模範畫像、先進事跡,這樣的布置就構建了一個供人們進行道德體驗和反思的特殊空間。 第二是其流程的規范化。「道德講堂」進行的過程有統一的模式:按「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五個環節,推行「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誦一段經典,講一個故事,作一番點評」的基本流程。這樣的模式既具新鮮感,又具儀式感,可以起到洗滌心靈、凈化思想的功效。今年,常州又增加了「背一句格言(做一個勤勞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送一份吉祥」的環節,在流程中體現「好人好報」導向。 第三是其教育形式的互動化。講堂是改變了以往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垂直關系,變成了平等對話關系,從而充分調動了群眾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形式創新要通過多元化的敘事形式,使道德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才能強化原有的道德認知和認同,形成新的道德認知和認同。提供一個專門的空間,創設一種特殊的情境,就可促進公民道德的交流與融合。 作者: 來源: 編輯: 耿福強
㈦ 道德講堂小故事 必給好評
道義
山間公路上三民歹徒居然盯上漂亮的女司機,強迫中巴停下,要帶女司機下去「玩玩」,女司機緊急呼救,全車乘客噤若寒蟬。
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應聲奮起,卻被打傷在地。男子氣極,奮起大呼全車人制止暴行,卻無人響應,任憑女司機被拖至山林草叢。半個時辰後,三名歹徒與衣衫不整的女司機歸來。車又將行,女司機要被打傷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車。男子不肯,僵持起來。「喂,你下車吧,我的車不拉你!」中年男子急了,說:「你這人怎麼不講道理,我想救你有錯嗎?」「你救我?你救我什麼了?」女司機矢口否認,引得幾個乘客竊笑。中年男子氣極,恨自己身無大俠致之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該得此般被驅逐下車的結果呀,他堅決不下。「再說我買票了,我有權坐車!」女司機揚起臉無情地說:「不下車我就不開。」沒想到的是,滿車剛才還對暴行熟視無覩的乘客卻如剛剛睡醒般,齊心協力地勸那位男子下車:「你快下去吧,我們還有事呢,耽擱不起!」有幾位力氣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這位中年男子下車,不禁使人想起莫泊桑筆下《羊脂球》里的情節。三名歹徒咧著嘴,得意地笑了。那男子的行李被從車窗扔出,他隨後被推搡而下。汽車又平穩地行駛在山路上,女司機掠了一下頭發,按響了錄音機。車快到山頂,拐過彎去就要下山了,車左側是劈開的山路,右側是百丈懸崖。汽車悄悄的加速了,女司機臉上十分平靜,雙手緊握方向盤,眼睛裡流淌出晶瑩的淚花。一名歹徒似乎察覺到了什麼,說:「慢點開,慢點開,你他媽的想干什麼?」女司機並不說話,車速越來越快。歹徒企圖撲上去搶方向盤,汽車卻像離弦之箭的向懸崖沖去……
第二天,當地報紙報道:伏虎山區昨日發生慘禍,一中巴摔下山崖,車上司機和十三名乘客無一生還。半路被敢下車的中年人看到報紙哭了。誰也不知道他哭什麼,為什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