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日本刑法學家

日本刑法學家

發布時間: 2021-01-28 10:46:25

① 日本古代對女犯的十二種變態刑罰有哪些

第一種:穿胸

穿胸,並非是找個大針從胸口刺進去,而是,用非常尖的鐵棍從女人的側面穿過去,然後,再把她們掛在木竿上示眾。用以懲罰她們的罪過!這種手段及其殘忍,而無視女人的尊嚴。

第二種:剖腹

這種刑法比穿胸更加殘忍,日本女人被敵人抓到後,讓她們脫光自己的衣服,躺在木板上,然後用尖刀從胸骨中間一直劃到小腹部。之後,內臟所有的「零件」都會順著腹部流出來,此刑法及其殘忍。

第三種:銅烙

這是一個比較變態的刑法,一般用於通姦的女人。道具是一個銅棍,插在爐子上面,爐子燒熱,銅棍就會烤的通紅。把女犯人綁在架子上面,然後把陰道對准棍慢慢放進去。

第四種:捆綁
日本戰國時代,抓到敵國女人之後用一種韌性很好的鋼繩捆起來,而且捆的很緊,繩子末端穿一個鐵環,然後用一個類似於轆轤的東西拽那個鋼繩,最後犯人的骨頭都會被勒斷。

第五種:板燒
這個刑法類似於燒烤。即把鋼板燒熱,然後把犯人剝光放在上面。直到烤熟。 這種刑法如同烤乳豬,將生豬放在鋼板上,烤熟吃,那麼人和豬想必,甚至還不如豬呢?

第六種:開顱
這種方式更加慘不忍睹,單單將人放進箱子,然後用大錘砸下去,後果,真的是可想而知了。肯定是腦漿迸裂呀?那還用解釋嗎?太殘忍了吧?虧日本人想得出來也做得出來!

第七種:挖胸
這種刑法是將犯罪女人的胸全部割下,然後拿去喂狗,這樣慘無人道的方式想必也只有日本人才能想得出來吧?即使死,女人也不能為自己留個全屍。想想看,此刑法不僅殘忍,還沒有尊嚴!

第八種:萬箭穿身
把犯人綁在一塊大木板上,然後就有10幾個弓箭手站立旁邊。行刑官下令射在哪裡,馬上就會有如雨點般的弓箭射在犯人的那個部位。如果遇到變態行刑官的話。這種刑法,如同中國的「萬箭穿心」,只是她們穿過的不是心,而是身。手段和方法也是及其飛殘忍。想必只有日本人才能做得出來吧?

第九種:石板拖
中間放一塊鐵板,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突起的小鐵塊,一般比較鋒利,是鑄造時鑄的。兩匹馬拉著犯人在上面來回拖拽——當然犯人要赤身裸體。結果就是。 這種刑法與古代刑法相同,只是古代女人使用的是木板,日本女人使用的是鐵板。相比之下。還是處罰日本女人的方法更加殘忍一些!

第十種:斷指
把犯人的10根手指截下,不過不是用刀砍,而是生生拽下來。很多犯人受刑之後都死於劇痛。俗話說的好:「十指連心」。活生生拽下的手指豈能不痛?不僅痛,還會如同五馬分屍一般疼痛難忍,可見,日本連這個都想得出來,也就不能難看出,他們有多殘忍了?

第十一種:絞刑
這個刑法有點特殊,不是把人吊起來,而是用繩子纏住犯人脖子,然後有兩個人拽兩頭,直到犯人斷氣為止。這種刑法,我在電視劇上看到過,很多犯人都以絞刑為處罰刑具。還記得電視劇【宮心計】中,金鈴陷害賢妃媽媽不就是用絞刑的刑法嗎?兩人用白綾拉住她的脖子,犯人動彈不得,然後,兩人拉住她的手臂,防止她亂動。最後活生生的拉死了,這不就是絞刑嗎?其實,這種刑法與這些比起來還算是比較人道的。

第十二種:杖腹
把犯人四肢分開,成「大」字型綁住,然後用木棍擊打腹部。結果往往是子宮破裂,內臟碎裂,大腿下面好多血。這種刑法也是比較殘忍的,不過,在古代刑法中【非日本女人】還真沒有此刑法,雖然也是及其殘忍的,但卻比日本刑法要人道一些,當然這些刑法用於對付女人,豈會人道呢?

② 日本有哪些有名的法學家各自有哪些著名的著作

美濃部達吉,憲法行政法學家,主張「天皇機關說」。我妻榮,民法學泰斗,星野英一的老師,其法學深深影響台灣法學。平野龍一,刑法學泰斗,山口厚的老師。金澤良雄,丹昭宗信,都是著名的經濟學家。

③ 韓友誼常說的日本刑法學家是誰

山口抄厚襲啊
網路有
http://ke..com/view/5994856.htm

④ 中國著名的刑法學教授有哪些

刑法學界主要分為兩批(其他的小的派別不算),這兩派的掌門人,一個是張明楷,一個是周光權。另外,中國政法大學知名的刑法學教授還有曲新久、阮齊林、羅翔、趙天紅等。

下面是對於兩個掌門人的介紹

1.張明楷,男,1959年7月生,湖北仙桃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原湖北財經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同年攻讀本校法學碩士學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9年到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研修,1995年任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員,1996年任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教授,曾任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1998年2月調入清華大學。張明楷教授多次獲得各種社會獎勵,多次被評為司法部優秀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2年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其科研成果也曾獲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等。

2.周光權是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曾為日本名城大學法學部訪問學者(2001年4月至2002年2月)。出版《法治視野中的刑法客觀主義》等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2002年獲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胡繩青年學術獎」。

⑤ 日本刑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二戰後的1947年,日本刑法典刪除了有關對皇室的犯罪、通敵犯罪以及通姦罪;年的修改側重於保護個人法益與保障行為人自由,因而與1941年的修改呈相反方向。這也是與戰後日本政治、社會背景的變化緊密相聯的。1948年至1986年,日本刑法典共修改了7次,但每次修改的內容並不多。
從1987年起,日本立法機關開始頻繁修改刑法典,出現了刑事立法活性化的現象。20世紀90年代,只是廢除了有關對尊親屬犯罪加重處罰的規定。但是,80年代末以來的刑事立法主要表現為犯罪化,增設了許多新的犯罪類型;單行刑法、行政刑法增設的犯罪類型則難計其數。大量的犯罪化,主要由來於社會生活的復雜化,此外也有刑事政策的原因。犯罪化與刑法保護的早期化密切相關。
早期化的表現是,刑法原本以造成法益侵害的侵害犯、結果犯為基礎,未遂犯、危險犯、預備犯只是修正的、例外的犯罪形態。但近年來的刑事立法增加了未遂犯、危險犯、預備罪的處罰規定,逐漸使例外成為常態。刑法保護的早期化,主要是因為在當今社會,社會生活的復雜化與犯罪的高科技化,使得許多犯罪行為一旦得逞,便會造成不可估量的侵害結果;所以,不能等待造成侵害結果後再處罰,而必須對法益進行提前保護。提前保護似乎成為一種更有效率的保護。

⑥ 身份犯的日本刑法理論

日本刑法理論界一般認為,凡是在構成要件上需要一定身份的犯罪,就被稱作身份犯。這在日本是通說[1]。在義大利刑法理論中,學者們也普遍認為,除規定「任何人」都可以構成犯罪的情況外,法律還常常要求主體具有某種資格,……甚至某種狀態。……這種情況就是人們所說的身份犯。而與之相應的「非身份犯」則是指可以由任何人實施的犯罪[2]。德國學者納古拉則從另一角度限制了身份犯的范圍。他認為,身份單純成為刑罰加重或減輕的事由時,必須嚴格地將之與身份犯區別開來。因為在身份單純地成為處罰要件時,它本質上屬於普通犯罪[3]。在英美等國家,關於身份犯,根據人們提出的定義來看,最為常見的是:身份犯就是「根據是什麼而不是根據做什麼來確定的犯罪。」在他們看來,身份犯是指具有一定的人身條件或具有一定的特徵的人構成的犯罪,典型的例子就是流浪罪。另有一些刑法學權威似乎對身份犯的理解不同。有一位評論家寫道:「至於身份犯,即具有無意識或疾病的情況……」。很清楚,這位評論家顯然把身份犯等同於無意識的情況了[4]。在我國台灣刑法學界,有學者根據犯罪行為是否需要特殊身份、關系,有無特別加重、減輕或免除其刑罰,甚至告訴乃論等特殊規定,將犯罪分為身份犯與非身份犯兩大體系。前者是指某罪之犯罪主體需具備法律條款所明定之特殊的身份、關系之人,方足以成立該罪者,如強奸、貪污等罪;後者則是指任何人都可實施之犯罪,如強盜、搶奪等一般性之罪[5]。另有學者將犯罪分為一般犯和特別犯:一般犯即普通犯罪,乃指在不法構成要件中,對於行為人之資格或條件,未做任何限制,任何人均屬適格之行為人而能違犯之犯罪。刑法規定處罰之犯罪,絕大多數為一般犯;特別犯即身份犯,系指唯有具備特定資格或條件之人,始屬適格之行為人,而能違犯之犯罪。例如受賄罪、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等[6]。但也有學者認為身份犯的外延應縮小。例如,韓忠謨先生就主張:「以一定身份作為犯罪構成條件之犯罪謂之身份犯。與之相對者則為常人犯。」[7]以上各種見解的相同點是均認為身份犯是一類犯罪,即由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實施的犯罪,但學者們在行為人的特定身份僅僅影響量刑的犯罪是否屬於身份犯的問題上認識迥異。

⑦ 學刑法去哪個國家留學

日本吧。雖然現在是敏感時期,但是日本的刑法一直都是領先的。張明楷很多理論也是借鑒日本很多刑法學家的

⑧ 請問,日本知名作家有那些

1、川端康成:《雪》《古都》

2、大江健三郎:《體驗》

3、村上春樹:《1Q84》《奇鳥行狀錄》

4、三島由紀夫:《金閣寺》

5、渡邊淳一:《失樂園》

⑨ 日本近代刑法的1868~1874年

這短短的七年中,明治政府頒布了三部刑法,即暫行刑律(1868年)、新律綱領(1871年)、改定律例(1874年),但這三部刑法都缺少資產階級的影響。
1880年
第一部資產階級類型的刑法典是1880年頒布的。這部刑法典由赴日本進行法典編纂指導工作的法國法學家保阿索那特主持起草,1882年1月1日開始實施,在日本稱之為「舊刑法」。該法有四編,共四百三十條。第一編總則,第二編侵犯公益的重罪、輕罪,第三編侵犯身體財產的重罪、輕罪,第四編違警罪;總則中規定了假釋、時效、緊急避難、自首減刑、再犯加重、數罪俱發的吸收原則、未遂減輕等;為了維護天皇專制制度,犯罪編中首次出現了侵犯皇室罪;為懲治自由民權運動,還規定了凶徒聚眾罪、抗拒官吏罪和侮辱官吏罪等;重罪的主刑有死刑、無期和有期徒刑、無期和有期流刑、重懲役、輕懲役、重禁獄、輕禁獄九種,輕罪的主刑為重禁錮、輕禁錮、罰金三種,違警罪的主刑為拘留、科料(罰款)兩種,附加刑有剝奪公權、停止公權、削除、監視、罰金、沒收六種。貫穿法典的中心思想是罪刑法定原則,這在日本還是第一次。法典是以1810年法國刑法典為基礎,折衷了法國大革命後的啟蒙的功利主義和德國嚴格的絕對報應刑論而制定的,並不完全適合具有長期封建統治又經過明治維新這樣激烈動盪的日本國情,因而受到日本社會輿論的強烈責難,不久就進行了修改。

熱點內容
民法2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發布:2025-09-14 18:34:48 瀏覽:557
刑法案撤案 發布:2025-09-14 18:27:44 瀏覽:596
民商法考試案例 發布:2025-09-14 18:08:54 瀏覽:177
在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發布:2025-09-14 18:06:47 瀏覽:177
法官法的重要法條 發布:2025-09-14 18:05:04 瀏覽:321
刺字的刑法 發布:2025-09-14 18:03:37 瀏覽:706
傳統道德的內涵 發布:2025-09-14 18:03:27 瀏覽:62
鄭州法院招聘信息 發布:2025-09-14 17:53:12 瀏覽:476
民商法不足 發布:2025-09-14 17:53:09 瀏覽:99
2018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發布:2025-09-14 17:35:47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