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1964年勞動合同法

1964年勞動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1-30 21:39:43

A. 如何核定工齡

核定職工工齡主要種類和依據

1、通過招工參加工作的人員工齡的核定:這類人員的工齡應從招收新職工(工人)登記表上,勞動行政部門審批蓋章的日期算起計算連續工齡;

2、知識青年工齡的核定:根據勞動人事部(勞人培[1985]23號)關於解決下鄉知識青年插隊期間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摘錄),1962年至文革開始前及文革前由國家統一組織下鄉插隊的知識青年,在他們到城鎮參加工作以後,其參加工作時間從下鄉插隊之日算起。回城待業時間應扣除。

3、臨時工工齡的核定:根據勞動部工資局「關於臨時工被錄用為長期工後的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中勞新字第344號),即臨時工最後一次在本單位當臨時工的連續工作時間可以與被錄用為長期工以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4、合同制工人工齡的核定:勞動合同期滿解除勞動合同後又重新招為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前後連續工齡(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原勞動合同制工人經企業同意自費考入中等專業以上學校學習期滿畢業分配工作的,其入學前的工齡(繳費年限)可與畢業分配參加工作後的工齡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勞動合同制工人被判刑、勞動教養或自動離職後又重新參加工作的,以前的工作時間不計算為連續工齡,其參加工作時間與連續工齡均從重新參加工作之日算起。

5、轉業、復員、退伍軍人的工齡計算:根據勞動部工資局「關於退伍軍人入伍、退伍時間計算問題的復函」(65)中勞新字第191號,入伍時間可從批准入伍之日算起,退伍時間以批准推出現役之日為准。根據(遼勞辦字[1993]65號)復員退伍軍人回到農村參加農業生產後又參加企事業單位工作的軍齡,應與參加工作的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但在農村參加農業生產的一段時間不得計算工齡;轉業軍人在等待由國家分配工作期間應予計算連續工齡。退伍後組織分配工作,由於本人原因不去而又另行分配工作或跨年度安置的,此間不計算為連續工齡和待業、養老保險參保年限;因不法行為被開除軍籍的軍人過去的軍齡不計算為工齡。

6、集體所有制工人改變身份時工齡的核定:集體所有制工人轉為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轉制前後的工齡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需補交轉制前的全部養老保險費)其參加工作時間不變。

7、民辦教師、鄉村醫生(赤腳醫生)工齡的核定:國家教委關於民辦教師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1986]教計字179號),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含招收、子女頂替繼續當教師的)其連續工齡與參加工作時間從最後一次經批准擔任民辦教師之日算起。凡經正當手續調動的應當合並計算工齡;根據遼寧省人事局轉發國家教委關於民辦教師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摘錄)(遼人發[1985]55號)民辦教師和鄉村醫生進入高等或中等專業學校學習畢業後,繼續從事原來職業的,其入學前的工齡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學習期間不計算工齡,但屬於1970年—1978年期間入學的,學習期間可以計算連續工齡。

8、考入高等學校人員的工齡核定:教育部關於國家職工在校學習期間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1980]教計字279號1970—1978年進入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學習的……其學習期間計算連續工齡。1979年以後考入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在學校學習期間一律不計算工齡,入學前和畢業後參加工作的時間可以合並計算。1966—1969屆大、中專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和工齡計算問題:因文革延期分配工作的1966—1969屆大、專院校畢業生(含畢業研究生)其參加工作時間和工齡應從畢業當年的9月1日(春季畢業生應從畢業當年的2月1日)起計算。其中因個人原因,超過當時規定報到期限的,從本人報到之日開始計算。

9、出國人員工齡的核定:(國發[1986]107號)國務院關於出國留學人員工作的若干暫行規定(摘錄),高等院校在校生根據國家的留學計劃,在國外高等院校學習期間,由原單位照發工資,工齡從分配工作拿工資後計算;出國進修人員和訪問學者在批准出國留學的期限內,國內計算工齡;在職人員自費出國留學回國工作後,出國前工齡可以保留,並與回國後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工齡;(教高[1990]001號)國家教委、勞動部人事部關於博士生和在職人員考取碩士生學習期間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摘錄)在職人員考取國內碩士生,學習期間計算工齡,在職人員出國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回國工作後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也計算工齡。

10、專業運動員的工齡計算:([1964]內人工字第261號)關於專業運動員工齡計算等有關問題的聯合通知(摘錄)凡自學校、農村和社會上正式參加到省、市、自治區專業運動隊的運動員自進入專業隊之日起為參加工作,與國家工作人員享受同樣待遇;正式調做專業運動員後其參加運動訓練的年限計算為工作年限,以前工作年限連續計算;凡屬於臨時集訓的運動員,集訓期間不計算工齡,但通過集訓選調為正式運動員或集訓後即分配了工作,其工齡與參加工作時間應從參加集訓之時間開始計算。

11、歸僑職工工齡的核定:全國總工會、勞動部、中僑委關於歸國華僑職工加入工會即工齡計算的問題(摘錄)歸國華僑工齡的計算,可按我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十章關於工齡的規定的精神辦理。其本企業的工齡,從進入本企業之日起算。歸國華僑職工在僑居國工礦、文教衛生等部門工作的時間,可計算為一般工齡;因建設需要,由國內有關部門聘請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科技人員在歸國前最後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可計算為連續工齡;歸僑職工在國外與人合股經營小生意,不能算為工人,他們在國外工作的年限不能計算工齡。

12、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工人工齡核定:勞動人事部關於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勞人險[1983]3號)指建國前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戰爭,或享受共給制待遇,或從事地下革命工作,以及在東北和個別老解放區,1948年底以前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現在仍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老工人(含軍隊無軍籍的工人)。按照中組發[1982]11號文件規定的條件執行。

B. 因年齡被辭退

年齡大解僱不屬於合法理由,可以要求單位按工作年限每工作滿一年賠償2個月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C. 認定工傷並做了勞動能力鑒定後的待遇問題

工傷認定後,那麼員工就可以享受工傷期間停工留薪的待遇,即由單位按月支付員工工傷期間的工資。工資水平保持原工資福利不變。其他工傷待遇需要在工傷待遇審核之後享受。

員工需要根據工傷流程進行處理:
1、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2、申請工傷認定,由單位或者個人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認定為工傷。
3、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在員工治療完畢或者達到一定醫療期之後向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工傷鑒定,判定傷殘等級。
4、待遇審核,員工或者單位根據醫院的治療發票、工傷認定書、勞動能力鑒定書等想社保中心申請待遇審核,下發工傷待遇,包括醫療費用以及傷殘補助費用。
5、如果員工需要解除勞動關系,有傷殘員工可以享受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的待遇。

法律規定:
《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D. 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民事上訴狀是怎麼樣的

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民事上訴狀是怎麼樣的,上訴人(原審原告):范某某,女,1964年6月9日出生,漢族,貴州省桐梓縣人,住貴州省桐梓縣婁山關鎮官渡村某某組93號,聯系電話: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桐梓縣某某醫院。住所地:桐梓縣婁山關鎮電信路。
負責人:令狐某某,該院院長。
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桐梓縣人民法院(2013)桐法民初字第2280號民事判決,現依法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
1、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支持上訴人一審訴訟請求;
3、本案的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上訴理由:
一、原審判決認定「本案缺乏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據」事實錯誤。
經過原審法院審理查明,上訴人於2006年7月21日起到被上訴人單位從事清潔工作,起初月平均工資為300元。從2011年起,被上訴人將上訴人的工資調整為1200元。上訴人在工作期間,被上訴人未給上訴人交納工傷、社會保險。2013年4月2日,上訴人在回家途中騎自行車摔傷,從而向被上訴人提交了書面請假條,要求請假1個月。可是,2013年5月2日,上訴人傷好後回到被上訴人單位,被上訴人卻拒絕上訴人繼續上班。
就上述事實而言,我們不難發現:各方對勞動關系的建立時間、工作年限、工資標准、請假事實、終止用工的時間及原因均沒有異議。而且,各方均一致認可了「上訴人於2013年5月2日回到單位,被上訴人拒絕安排上班」的事實,因此,本案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事實上已經解除,而且被上訴人是單方面的違法解除行為。就這一事實,雙方均一致認可,上訴人無須再提供證據予以證明。
二、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
1、本案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已經解除是客觀事實。被上訴人拒絕安排工作,並不讓上訴人上班的行為,表明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已經解除,只是本案需要重點審查的是:被上訴人是不是存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
事實上,就該事實的認定而言,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解除勞動關系,必須採取書面的形式,並且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但是,本案的被上訴人卻沒有履行該程序,只是口頭直接決定不讓繼續上班,也不發放勞動報酬。因此,被上訴人違法解除勞動關系客觀存在。
2、被上訴人應當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事實勞動關系建立於2006年、至今上訴人已經在被 上訴人單位連續工作滿7年時間。而且,在這7年期間,被上訴人沒有與上訴人簽訂勞動合同、沒有交納工傷和社會保險。因此,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單就這一點而言,上訴人也享有單方的勞動關系解除權,而且被上訴人還必須按照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標准支付經濟補償金。更為重要的是,即便本案是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被上訴人也必須按照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E. 關於勞動法的法律問題

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給付勞動報酬版,而由勞動者提供職權業性的勞動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勞動法上的勞動關系源於民法中的僱傭關系,與民法中的承攬、承包、代理等關系,並不是很容易就區分清楚。《勞動合同法》頒布前,實踐中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比較普遍,導致勞動關系的認定產生一定的困難。由於勞動法對勞動者實行特別保護,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承擔的責任要高於一般的民事關系,所以實踐中有的用人單位往往以雙方之間是承攬、承包、代理、民事記住佣關系來規避其勞動法上的責任。根據《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1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F. 請問這能不能作為法律依據

沒有找到是很正常的,主意看時間是1964年,所以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專條例實施細則是中央法規屬修正草案是否收錄還是個問題,而且現在對你這里所要求的內容是收錄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的,所以現在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所規定的處理,這個已經不能作為法律依據了。
祝你好運

G.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在工地受傷怎麼辦

  1. 先要搜集證據以證明你的親人在該單位上班且是在上班時間受傷的,這是最為重要的,沒有證據證明,公司是拒絕承擔責任的;未簽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行為,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如工資條,打卡記錄、工服、工作往來信息、證人證言、錄音等可以證明你存在勞動關系證據,要求單位支付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

  2. 在此基礎上要與公司協商處理賠償事宜,先讓公司支付全部的醫療費用,若是不給予支付,就告知:要到安全監督局舉報公司隱瞞事故的責任,還要去勞動局投訴未簽訂勞動合同,也未購買社保的違法行為。

  3. 關於具體賠償項目及數額,按照公司鑒定結果法律規定處置,最好到當地法律援助中心去尋求法律援助,讓律師幫助你的親人向公司主張合法權益。

H. 新勞動法規定里員工下班途中算不算工傷

上下班途中遭遇機動車人身傷害屬於工傷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8)1964年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第六十二條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參加,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並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後,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

第六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拒不協助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核實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參考資料工傷保險條例網路

I. 關於三工時期的工齡問題

【臨時工 工齡】臨時工最後一次在本單位當臨時工的連續工作時間,可以與被錄用為長期工以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勞動部工資局〈關於臨時工被錄用為長期工後的工齡計算問題給甘肅勞動局的復函〉》中勞薪(1964)344號

【勞動合同制 工齡】勞動合同制工人,確因生產、工作需要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跨地區轉移工作單位時,經縣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協商同意後,可以與所在地工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與所需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機構應予以辦理退休養老保險基金轉移手續。退休養老基金按轉出地人民政府規定的繳納標准,扣除管理費後(管理費按照退休養老金的百分之一計算)與銀行實際支付的存款利息一並轉移。勞動合同制工人轉移前後繳納養老保險基金的年限合並計算。《勞動人事部〈全民所有制單位勞動合同制工人跨地區轉移工作單位有關問題的通知〉》勞人勞(1987)20號

【臨時工 勞動合同制 工齡】對按照有關規定招用的臨時工,轉為企業勞動合同制工人的,其最後一次在本企業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與被招收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前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後的臨時工期間的連續工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計算繳費年限,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或繳費年限。《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勞動合同制職工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勞社廳(2002)323號

熱點內容
自合同簽訂之日起什麼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06:27:48 瀏覽:17
簡述行政法律責任的特徵 發布:2025-09-12 06:22:08 瀏覽:665
法與社會結伴而行 發布:2025-09-12 06:22:08 瀏覽:64
網路需不需要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06:16:00 瀏覽:934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2 05:59:37 瀏覽:631
新泰法院繼成 發布:2025-09-12 05:46:38 瀏覽:561
道德逆淘汰 發布:2025-09-12 05:37:24 瀏覽:516
2014段波民法一 發布:2025-09-12 05:37:21 瀏覽:870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考妍難嗎 發布:2025-09-12 05:31:44 瀏覽:246
高敏敏法院 發布:2025-09-12 05:22:25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