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解釋三第6

婚姻法解釋三第6

發布時間: 2021-01-31 19:41:17

婚姻法三十六條規定

《婚姻法》第來三十六條: 父母與自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② 婚姻法解釋三的草案誰知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為了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條文主旨】婚姻登記瑕疵的處理
當事人因婚姻登記中的瑕疵問題起訴請求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經審查不屬婚姻法第十條規定的無效婚姻情形的,應判決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提出行政訴訟。
另一種意見:刪掉「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提出行政訴訟」。
附:《婚姻登記條例
第六條辦理結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一)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二)非雙方自願的;(三)一方或者雙方已有配偶的;(四)屬於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五)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條 〔條文主旨〕同居關系、無效婚姻不受法律保護
男方以同居期間的財產、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或請求人民法院宣告婚姻無效的,不受婚姻法第三十四條的限制。
附:婚姻法第十二條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第三條 【條文主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否作為原告提起離婚訴訟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近親屬一般不能代其提起離婚訴訟,但配偶一方有虐待、遺棄、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合法權益行為的除外。
另一種意見:這種情況應首先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變更監護關系,然後由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倭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六十二條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第四條 【條文主旨】分居期限的認定
一方以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為由請求離婚的,夫妻雙方為和解所為之短暫的共同生活並不導致分居期限的中斷。
另一種意見:應增加一款:「夫妻雙方感情不和,但因經濟條件所限仍在同一住所居住卻互不履行夫妻義務的,也應認定為分居。」
附:《德國民法典》第1567條(1)如果婚姻雙方相互之間不再存在共同家庭關系並且婚姻一方以拒絕共同婚姻生活的方式表明無意建立此種關系,則婚姻雙方為分居生活。即使婚姻雙方是在婚姻住房之內分居生活,共同家庭關系也為不再存在;(2)婚姻雙方為和解所為之短暫的共同生活並不導致分居期限的中止或停止。
第五條 【條文主旨】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權利人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起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權利人是無過錯方,雙方都有過錯的,均無權請求離婚損害賠償。
附: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六條 【條文主旨】對「忠誠協議」效力的認定
離婚時夫妻一方以婚前或婚後雙方簽訂的「忠誠協議」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該協議系自願簽訂且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的,應當予以支持。
另一種意見:應增加規定:「對協議約定的賠償數額過高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適當減少。」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第七條 【條文主旨】生育權糾紛
夫妻有平等的生育權。因雙方在生育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致使婚姻關系難以維持的,

一方可以要求離婚,但不得以生育權利受到侵害為由請求損害賠償。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十七條 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第五十一條 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第八條 【條文主旨】為解除同居關系的補償金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為解除同居關系,雙方以借款等形式確定補償金,一方起訴主張另一方支付該補償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第九條 【條文主旨】拒不配合做親子鑒定的處理
非婚生子女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的,如果非婚生子女一方提供的證據能夠形成合理的證據鏈條證明雙方存在血緣關系,另一方沒有相反的證據又拒不配合做親子鑒定的,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人民法院可以推定非婚生子女一方的主張成立。
另一種意見:應增加規定婚內的情況:「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生育的子女,一般推定為夫妻雙方的子女。父親一方提起否認之訴的,必須有充分的證據予以證明。」
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七十五條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第十條 【條文主旨】如何認定繼父母與繼子女間形成了撫養關系
婚姻法第二十七條所稱的「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是指繼父或繼母負擔繼子女的全部、部分撫養費或繼父、繼母與繼子女共同生活盡了照顧養育義務且撫育時間超過五年的情形。
附:《俄羅斯聯邦家庭法典》規定:「如果繼父母教育和撫養繼子女少於五年,或如果他們未以應有的方式履行教育或者撫養繼子女的義務,法院有權解除繼子女贍養其繼父母的義務」。
《羅馬尼亞家庭法》規定:繼子女的生父母死亡、失蹤或貧困無力撫養時,繼父母有撫養未成年子女的義務;而繼子女對繼父母有贍養義務,以繼父母盡義務在10年以上為限。
第十一條 【條文主旨】不解除婚姻關系情形下能否主張子女撫養費
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期間,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的義務,需要撫養的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權主張其支付撫養費。
另一種意見:這種情況下只能就已經拖欠的撫養費提起訴訟,否則可能會與以後的離婚判決內容相沖突。
附: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第十二條 【條文主旨】中止行使探望權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如果一方申請中止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發生在案件的執行程序中,應在執行程序中予以解決;如果之前沒有形成訴訟,一方起訴要求中止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附:婚姻法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十三條 【條文主旨】一方貸款所購房屋性質的認定
夫妻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房款並在銀行按揭貸款,離婚時可以將該房屋視為一方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認定為一方的個人債務。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應考慮離婚時房屋的市場價值,由一方對另一方予以合理補償。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十五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第十四條 【條文主旨】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舉債的處理
離婚時夫妻一方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夫妻雙方共同償還的,舉債一方應證明所負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
附:婚姻法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十五條 【條文主旨】重大理由的解釋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一般不得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但另一方有嚴重損害婚姻共同財產利益之行為等重大理由的除外。
另一種意見:不要開這個口子,否則不利於婚姻家庭生活的穩定。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九十九條共有人約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維持共有關系的,應當按照約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請求分割;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因分割對其他共有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第十六條 【條文主旨】夫妻之間的賠償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實行分別財產制的,一方以人身、財產受到損害為由要求對方進行賠償的,人民法院可予受理。
附:婚姻法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十七條 【條文主旨】對養老保險金的處理
離婚時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的當事人,養老保險金不應認定為「應當取得」,一方主張對養老保險金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附: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一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第十八條 【條文主旨】附離婚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
當事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達成的以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離婚未成,事後一方又主張按該協議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二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
第十九條 【條文主旨】離婚時對尚未分割遺產的處理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依法可以繼承遺產,但繼承人之間尚未進行遺產分割,離婚時另一方要求分割該遺產的,人民法院不予處理,告知其在權利條件具備時再主張分割。
另一種意見:刪掉「告知其在權利條件具備時再主張分割。」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二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第二十五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十條 【條文主旨】本解釋的適用
本解釋自20 年 月 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婚姻家庭糾紛案件,適用本解釋。
本解釋施行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十三條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第八十四條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③ 《婚姻解釋三》第六條為何按照《合同法》一百六十八條解釋而不按照《婚姻法》十九條規定

最高法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已於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一百八十五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 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 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我國新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可見我國婚姻法採用的是「選擇式的夫妻財產契約制度」。
理由很簡單,房產是不動產,不同於其他性質財產。
這點和我國新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一款並無沖突,只是房產這一不動產形式的所有權有它的特殊性。
根據《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
第十七條 因房屋買賣、交換、贈與、繼承、劃撥、轉讓、分割、合並、裁決等原因致使其權屬發生轉移的,當事人應當自事實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請轉移登記。 申請轉移登記,權利人應當提交房屋權屬證書以及相關的合同、協議、證明等文件。
不辦理轉移登記的,不受法律保護。
所以如果約定贈與房產,必須及時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或者辦理贈與合同公證,否則贈與合同是可以撤銷的。
參考:婚姻法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網路法律達人團」為您解答

④ 婚姻法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2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1〕3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已於2001年12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為了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第二條 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第三條 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四條 男女雙方根據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

第五條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第六條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的,按照本解釋第五條的原則處理。

第七條 有權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利害關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
(二)以未到法定婚齡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未達法定婚齡者的近親屬。
(三)以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
(四)以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與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親屬。

第八條 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時,法定的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對婚姻效力的審理不適用調解,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有關婚姻效力的判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可以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另行製作調解書。對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的判決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上訴。

第十條 婚姻法第十一條所稱的"脅迫",是指行為人以給另一方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願結婚的情況。

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只能是受脅迫一方的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婚姻當事人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案件,應當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第十二條 婚姻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一年",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第十三條 婚姻法第十二條所規定的自始無效,是指無效或者可撤銷婚姻在依法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時,才確定該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護。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宣告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應當收繳雙方的結婚證書並將生效的判決書寄送當地婚姻登記管理機關。

第十五條 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當事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按共同共有處理。但有證據證明為當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案件時,涉及財產處理的,應當准許合法婚姻當事人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十七條 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
(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十八條 婚姻法第十九條所稱"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夫妻一方對此負有舉證責任。

第十九條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條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第二十一條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所稱"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符合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應准予離婚"情形的,不應當因當事人有過錯而判決不準離婚。

第二十三條 婚姻法第三十三條所稱的"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可以依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前三項規定及軍人有其他重大過錯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予以判斷。

第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離婚判決中未涉及探望權,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第二十六條 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

第二十七條 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離婚後沒有住處的,屬於生活困難。

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第二十八條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九條 承擔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為離婚訴訟當事人中無過錯方的配偶。

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對於當事人基於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不予支持。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三十條 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件時,應當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等規定中當事人的有關權利義務,書面告知當事人。在適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時,應當區分以下不同情況:
(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於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
(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基於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可以在離婚後一年內就此單獨提起訴訟。
(三)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未基於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後一年內另行起訴。

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從當事人發現之次日起計算。

第三十二條 婚姻法第四十八條關於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等判決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規定,是指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有關個人和單位採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不能對子女的人身、探望行為進行強制執行。

第三十三條 婚姻法修改後正在審理的一、二審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一律適用修改後的婚姻法。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如與本解釋相抵觸,以本解釋為准。

第三十四條 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⑤ 《婚姻法》解釋(三)第十六條中的 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這句話怎麼理解

個人理解,"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是指不是用於家庭的。
配偶不承擔使用上的權利。

⑥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六條,說夫妻一方把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子賣掉,另一方提起訴訟,法院不可受理。

你看錯了吧?下面是第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法釋〔2011〕18號 2011年8月9日 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http://hi..com/bdxs0519150/blog/item/9927ed120fc04f4bf3de32f2.html

⑦ 婚姻法司法解釋1 第六條怎麼理解

第五條 未按婚姻法抄第八條規襲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就是說94年2月前開始以夫妻名義同居,沒領證的,算作事實婚姻,就當是結過婚了;
那之後的,只要沒領證,都不算結婚,不是配偶,不可以繼承。

⑧ 婚姻法解釋(一)第六條

如確實按照第二種情況,依據同居關系,就談不到繼承問題了。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如無疑問,請好評。

⑨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六條文中的「一方所有的房產」應如何理解

這個條文,指的是個人享有房屋的所有權的問題,如果不是個人的房屋所有權是沒有權力將房屋贈與給其他人的。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可以押押金嗎 發布:2025-09-12 23:17:54 瀏覽:877
共和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2 23:01:11 瀏覽:405
東京大學考研經濟法 發布:2025-09-12 23:01:00 瀏覽:512
古代刑法電影 發布:2025-09-12 23:00:59 瀏覽:520
行政法名詞解釋行政主體 發布:2025-09-12 23:00:09 瀏覽:81
法律規定責任 發布:2025-09-12 22:50:14 瀏覽:885
合同法經典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2 22:49:08 瀏覽:10
二手房協議合同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22:48:28 瀏覽:386
民法三劍客 發布:2025-09-12 22:43:23 瀏覽:195
什麼是司法責任制 發布:2025-09-12 22:28:50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