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三胎罰款嗎
1. 生第三胎到底罰不罰款
你好只要你沒有準生證就算是二胎也會被罰款的
現在只不過是不用戶籍卡著交罰款了
所以說想生三胎的話還是去你們那裡的計生部門讓他們幫你好只要你沒有準生證就算是二胎也會被罰款的
現在只不過是不用戶籍卡著交罰款了
所以說想生三胎的話還是去你們那裡的計生部門讓他們幫你想想辦法吧,現在已經對三胎有所放寬
你想想辦法吧,現在已經對三胎有所放寬
中國就會放開三胎政策,理由如下:
1,社科院已發布報告,顯示全面二胎放開之後,國內出生率不如預期。
去年(2016年)11月,社科院發布報告稱,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全面二胎放開之後,國內的出生率遠未達到預期,所以,繼續實施寬松的生育政策勢在必行。報告還強調:全面二胎不是計生政策的終點。
2,多地已統計過雙女戶,可能是在為放開雙女戶生三胎做准備。多地已經在統計、或已將雙女戶的數據進行了上報,雖然官方並未對此進行解釋,但不可否認的是,官方已在著手實施雙女戶生三胎政策的規劃。
3,全國婦聯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全面二胎放開之後,僅有26%的婦女有生育二胎的意願。就在前幾天,全國婦聯通過媒體發布了最新的調查報告,報告稱,在受訪者中,僅有20.5%的人有生育二胎的意願,而明確表示不會生育二胎的人則高達53.3%。
由此可見,目前,放開三胎生育,甚至取消計生政策,都已到了不得不立即實施的地步。
2. 現在三胎還罰款嗎 罰多少
需要罰款
不符合法律規定生育子女的,按照以下規定計征社會撫養費:
(一)不符合規定再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按計征基數的6倍至8倍徵收;
(二)未履行婚姻登記手續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按計征基數的3倍至4倍徵收;符合婚姻登記條件,在生育後3個月內補辦婚姻登記手續的,免徵社會撫養費;
(三)有配偶者與他人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按計征基數的9倍至10倍徵收;
(四)符合再生育的規定條件和間隔時間但未經批准生育的,按計征基數的1倍徵收;符合再生育的規定條件但未到間隔時間生育的,按計征基數的2倍徵收;
(五)不符合規定再生育第二個以上子女的,逐胎加倍徵收社會撫養費。不符合規定生育子女,一方是農村人口,另一方是城鎮人口的,以城鎮人口所在市上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標准計征社會撫養費。
(2)婚姻法三胎罰款嗎擴展閱讀
日前黑龍江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黑龍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
該地方性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明確了除少數民族和特殊家庭之外,邊境城市人口也可以生育三胎。
目前計生法規定:「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而黑龍江省的此項生育政策,較之年初放開二胎政策更為激進。
3. 三胎還要罰款嗎
各地政策有差異,請咨詢當地的計生辦,普通是需要申請的,私自生要罰款的。
目前,國家放開了全面二胎政策,雖然國內的生育率依然不如預期,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放開三胎是早晚的事兒,不過,現在,政策仍未有松動的意思,所以,目前來講,生育三胎還是違法的,孩子生下來,一般還是要按照2.5至3倍於當地居民年均純收入的標准來罰款的。不過,只要你符合下面這些條件,還是可以合法生育三胎的:
1明確特殊情況再生育政策
據 2016年新修訂的 《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對再婚和子女病殘等特殊情況的再生育政策作出細化和明確,並進一步延長合法生育的獎勵假期。
2六種情形可生育三孩或以上子女
新條例提出,「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法律和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公民,經批准可以再生育子女。」其中明確了六種符合條件的情形,經批准可以再生育子女:
(一)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有子女經依法鑒定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夫妻曾患不孕不育症,依法收養兩個子女後女方又懷孕的;
(三)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兩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後無共同生育子女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後已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五)再婚夫妻各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後已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六)省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
2延長合法生育獎勵假期,增加產假60天
新條例規定:「符合法律和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六十日,並給予男方護理假七日。增加的產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照發,福利待遇不變。」這一條明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無論是一孩還是兩孩,甚至符合規定的再生育的,都可以享有延長生育假 60 天的相關獎勵。這一幅度與此前規定的晚育假幅度相同。
根據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 98 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 15 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也就是說,今後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規的生育,不論是一孩還是二孩,產婦都有望享受最少「98+60」即158天產假。
此外,關於婚假,現行條例中「男女雙方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四日」的內容被刪除。
4生一孩二孩實行免費登記,生三孩及以上實行生育審批
當前,生育第一個、第二個子女實行免費登記制度,不再實行審批。再生育子女繼續實行生育審批制度。再生育申請受理機關,由原來的女方戶籍所在地擴大到一方戶籍所在地或者居住證申領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同時減少了申請辦理生育證時應當提交的證件和證明。
5原有的獨生子女父母仍享受以下獎勵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者符合國家和省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夫妻,享受以下獎勵或者扶助:
(一)從申請當月起至子女年滿十八周歲止,每月領取不少於十元的獎勵費。獎勵費由夫妻雙方所在單位各發百分之五十。機關、事業組織工作人員的獎勵費由所在單位從行政事業費中列支;企業職工的獎勵費由所在單位從企業公益金中列支;其他人員的獎勵費由所在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兌現,確有困難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財政予以適當補助。
(二)獨生子女父母為機關、事業組織職工的,退休時按照省有關規定給予本人一次性退休補貼,其經費從原渠道列支。獨生子女父母為企業職工的,退休時由所在單位按照設區的市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十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助。對農村年滿六十周歲,符合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條件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獎勵扶助。獨生子女父母為城鎮其他居民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參照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給予獎勵扶助。
(三)各級人民政府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和生育兩個女孩已實施絕育手術的家庭在發展經濟中,應當給予信息、資金、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和優惠;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貧困家庭,在扶貧貸款、扶貧項目、社會救濟、劃分宅基地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
(四)對獨生子女殘疾、死亡後未再生育並且未收養子女的夫妻以及其他符合特別扶助條件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特別扶助。
(五)對獨生子女死亡後未再生育並且未收養子女的夫妻,原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待遇不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給予高出最低生活保障線三分之一的照顧。
4. 按國家規定第三胎罰款嗎
按國家規定,第三胎的處理:
1,國家並未規定當事人超生的,需要罰款;
2,但是當事人不符合當地的計生政策,而生育的子女,一般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社會撫養費後,才能正常申報戶口;
3,需要說明的是,計生政策是地方性政策,並非全國統一的,而社會撫養費是屬於「行政收費」的性質,並非罰款。
一,社會撫養費:
1,是指為調節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環境,適當補償政府的公共社會事業投入的經費,而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徵收的費用;
2,社會撫養費屬於行政性收費,具有補償性和強制性的特點;
3,2002年8月2日,國務院經國務院令第357號公布了《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對徵收社會撫養費問題作出了規定。
二,徵收數額:
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考慮到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被徵收公民的收入差異,沒有明確規定社會撫養費的具體徵收數額,而是規定「社會撫養費的徵收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2,2002年8月2日,國務院根據該法的授權出台了《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對社會撫養費徵收問題作出了進一步具體的規定,但是對於社會撫養費徵收的標准也只是作出了一個原則規定,仍然沒有作出十分具體的規定;
3,《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第3條第2款規定,「社會撫養費的徵收標准,分別以當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計征的參考基本標准,結合當事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情節,確定徵收數額。社會撫養費的具體徵收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5. 超生三胎離婚了還要交罰款嗎
對違法生育子女的當事人,雖說離婚了,但仍需繳納社會撫養費。
在2017年10月底曾專項解決各省內歷年出生人口未落戶的問容題,以及非婚生子女或超生人口的落戶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超生子女的落戶不再以繳納罰款為前提,嚴禁在入戶時對違反計劃生育的公民進行違規罰款和其他收費。
(5)婚姻法三胎罰款嗎擴展閱讀:
違法生育子女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受其委託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下列規定對生育者徵收社會撫養費:
(一)符合再生育一個子女的條件未取得生育證生育的,按照上年度總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徵收。徵收社會撫養費後補辦生育證。
(二)違法多生育一個子女的,按照上年度總收入的二至六倍徵收,其中重婚生育或者與配偶之外的人生育的,按照六至八倍徵收;每再多生育一個子女的,依次增加三倍徵收。
6. 離婚後生了第三胎罰款嗎
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
第三條 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的專規定生育子女的公屬民,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
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生育子女的,都應當按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計生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