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房分割
㈠ 新婚姻法房產分割
婚姻法明確離婚時房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不能達成協議的,該不動產判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即婚前是由男方付的首付,無論房產證上是否是兩個人的名字,在離婚後法院只支持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剩餘首付部分為首付人所有。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1)婚姻法房分割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㈡ 新婚姻法房產如何分割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規定: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不動產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
此外,《解釋三》還規定,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該不動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這條解釋似乎把房子看的更理性,是誰買的就屬於誰似乎公平合理,未付出的一方不能不勞而獲。結婚前我買了一套房子結婚後你可以住,但不屬於你,離婚後一點沒你的份,看似殘酷不近人情實際也合情合理,那些喊冤的人純粹是承認了自己的弱勢。【詳細】
新婚姻法關於婚前房產分割的規定
婚前貸款買房屬個人財產 共同還貸可補償
條文: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不動產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應考慮離婚時不動產的市場價格及共同還貸款項所佔全部款項的比例等因素,由不動產權利人對另一方進行合理補償。
在采訪中,大多數人認為盡管婚前由一方貸款買房,但婚後實際是由夫妻雙方共同供房,完全將房產界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合理但不合情。吳衛義表示:「這種擔心顯然是多餘的,新法實際是保護了未付首付一方。」【詳細】
新婚姻法離婚按揭房產分割
房產系一方婚前購得,應將房產視為一方婚前個人財產,房產的增值依附於婚前所購房產產生,也應當屬於一方個人所有。但是房產共同還貸部分,也就是向銀行的借款應視為買房一方的個人債務,因此婚後不論是由一方自己用工資還貸,還是用雙方工資還貸,都是夫妻的共同權益的付出,還貸的部分中包含對方一半的權益,離婚時一方要返還給對方。當然,如果一方確能證實,其還貸資金來源於婚前財產,或雙方對此另有約定除外。
㈢ 新婚姻法房子怎麼分割
結婚之前你跟你爸付的首付離婚後是不分割的,還有-2008年付的按揭也是不分割的,只有在2008年你結婚後,付的錢,在你財產的基礎上,你跟你妻子一人一半.個人婚前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
來源:作者:
長期的司法實踐中,經常接到一些當事人關於個人婚前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方面的咨詢問題:如果屬於一方的婚前財產,是否在婚後若干年後就「自動」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就應該平均分配?
這種說法在2001年《婚姻法》實施之前是正確的。其法律依據主要是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的規定:「雖屬婚前個人財產,但已結婚多年,由雙方長期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均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和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6條的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兩個司法解釋文件的規定。這是在我國婚姻法治理念不太健全的特定歷史時期法院處理夫妻共同財產時的主要法律依據。隨著我國婚姻立法的國際化趨勢和現代公平理念的加強,我國已經於2001年正式對我國的第一部《婚姻法》(1950)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訂,即通常所謂的「新婚姻法」,在該法中對夫妻共同財產制、個人財產制及混合財產製作出了明確的法律上的界定。《婚姻法》第17、18、19條總列了以上財產制度的大類。隨後,最高法院於2001年12月24日通過了對新婚姻法的第一部司法解釋。在該法律文件第19條中明確規定:「婚姻法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這就是說,一方婚前的財產不因為婚姻存續的年限而當然地、自動地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在司法政策上已經明確了婚前財產的個人屬性。除非雙方另有約定,否則,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不論婚姻存續了多長時間。
很多當事人問到此問題時就是說聽說以前有這個規定。但新婚姻法出台後,以前的規定已經被新法自動廢止了。所以,法院的認定標准也就隨之發生了變化,以最高法院2001年的司法解釋作為統一尺度。
㈣ 新婚姻法對於房屋分割有什麼規定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回姻法第答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㈤ 新婚姻法房產怎麼分割
您好,第一套抄房子屬襲於婚前財產,要看首付收據是不是男方的名字,如果從購房到拿到產證的過程中均沒有體現男方的信息,那屬於你的私有財產,如果有他首付的依據,那你需要支付他已經支付的金額,房產仍歸產權所有人。第二套房子道理一樣,你提供共同還款的依據,他負擔你已經還款的部分,房屋歸產權所有人,這個財產分割問題任需要看你能提供什麼依據了,希望能幫到您。
㈥ 新婚姻法明確了哪幾種房產分割
新婚制姻法明確房產分割劃分6種情況:
1、房屋贈與未辦理過戶手續,房產歸贈與方,不予分割;
2、婚後一方父母出資買房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屬個人財產,不予分割;
3、婚後由雙方父母出資買房,不管產權登記在哪一方名下,需按照出資份額比例分割;
4、婚前買房婚後還貸,屬購買方個人財產,不予分割。婚後還貸部分及其增值部分由產權登記方按照比例進行補償;
5、雙方用共同財產以父母名義買房,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房子產權屬於父母,不屬於夫妻財產,不能分割,只能按照出資情況,算作債權要求償還出資額;
6、婚後以按揭貸款方式購買房屋屬夫妻共同所有,對房屋產權的分割,原則上應當均分。
㈦ 新婚姻法對房屋分割怎麼規定
1、新婚姻法,一方贈與另一方房產,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此時,如果一方贈與另一方房產,哪怕是結婚很多年,只要是房產未過戶的,贈與一方也可以撤銷贈與,離婚時房產還是屬於贈與一方,不予分割。
2、新婚姻法,一方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此時,婚後一方父母出資買房的,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是對自己子女的贈與,與婚姻關系存儲期間的另一方沒有任何關系,離婚時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不予分割。
3、新婚姻法,雙方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婚後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房屋,不管產權登記在哪一方名下,離婚時按照出資份額按份分割。
4、新婚姻法,一方婚前購買房屋,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此時,對於婚前購買的房屋,即使婚後共同還貸的,房子也屬於夫妻一方個人財產,離婚時財產不予分割。
(7)婚姻法房分割擴展閱讀
離婚房產分割計算公式:
1、婚前購房雙方(包含雙方父母)共同出資,落在一人名下。如果在同居期間,那法院基本會按共同生活期間、以結婚後共同使用為目的,作為共同共有處理,通常不作為按份共有處理。
2、如果不是同居期間購房,按共同財產處理還是按借款或贈與處理,不確定,法官會綜合購房背景、出資數額,尤其是公平角度來判定,沒有統一定論。
3、雙方出資,落在二人名下不考慮出資情況,一概平分。
4、一方出資,落在對方一人名下通常是出資方不具備購房條件的,才以對方名義購房,按共同共有處理。如果沒有特殊情形,多會視為以結婚為目的的贈與,按登記方個人財產處理。
5、一方出資,落在自己名下個人財產。婚後共同還貸的,給對方補償款即可。
6、婚後購房一方父母出資的,房子在自己子女名下;如果是全部房款或者是全部首付款,視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適用解釋三。共同還貸的部分,核算後給對方一半的補償。
7、如果是部分首付款,那適用解釋二,視為對雙方的贈與。
8、一方父母出資的,房子在對方或雙方名下;對雙方贈與,共同共有。
9、雙方父母出資的,房子在出資方子女一人名下的;雙方父母共同支付了首付款,由子女還貸的,按解釋二,共同共有,這樣更公平,依據明確;
10、雙方父母出全資的,按份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