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法的本質

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法的本質

發布時間: 2021-02-02 18:19:05

⑴ 階級對立社會中,法的本質屬性首先是指什麼

是階級性。來
法的本自質屬性有:法律是一種國家意志;表現為法律的國家意志實際就是統治階級的意志;統治階級的意志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根源於現實的經濟關系。可以把它概括為三個層次的屬性,即國家意志性,是法的初級本質;階級意志性,是法的二級本質;物質制約性,是法的終極本質。

⑵ 法律的本質你知道嗎

階級性是法律的本質屬性。即本質。

法律是奠基於一定社會的上層建專築,有什麼樣性質的社屬會,就有什麼樣性質的法律。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法律的性質、特點和發展規律,歸根結底都是由我國的社會性質及其發展程度所決定的。所以現階段我國法律的性質是社會主義的,並同資本主義法律在性質上根本不同。

⑶ 法的本質是什麼

法的本質就是在法的本體論追問過程中呈現出來的,而法的本質的展現過程,則反映了法的本質的層次性。 第一,法的本質表現為法的正式性。法的正式性又稱法的官方性或國家性。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正式的官方確定的行為規范。無論是形成方式、實施方式還表現形式,法都是正式的國家制度的組成部分。法的正式性反映了法的現象的特徵,是法的本質的表現。法的正式性體現在法總是公共權力機關按照一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的。法律越來越具有嚴格的形式主義特徵是現代世界各國的一種發展趨勢。這種特定的形式主義不僅要求法律要來自國家機關,而且要求法律來自法定的國家機關(立法機關)。非經法定的國家機關並按法定的程序而創制的法律文件,自始不具有法的效力。法的正式性還體現在法總是要依*正式的權力機制來保證實現。法的正式性也體現在法總是藉助於正式的表現形式予以公布。人類早期社會那種神秘法時期已成為過去。法的實現主要依*社會成員的自覺遵守,但國家強制是必不可缺少的。近代以來,法的表現形式日益趨於規范化,包括法律文件的格式、名稱、術語、結構都有一定的規格和要求。總之,法的正式性表明法律與國家權力存在密切聯系,法律直接形成於國家權力,是國家意志的體現。 第二,法的本質直接反映了法的階級性。在階級對立的社會,法所體現的國家意志實際上就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馬克思主義認為,由於國家形成於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歷史時期,因此,它必然反映階級對立時期的階級關系。如此,法所體現的國家意志也就必然是統治階級意志,如果說不同的話,就是國家意志成為了法律化的統治階級意志。有一個問題我們必然回答,為什麼統治階級要「自願」去接受法律的約束呢?這是因為,國家是公共權力和普遍權力的一種形式,因此,通過國家意志表現出來的統治階級意志也就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和極大的權威性。統一性表現在,在國家權力高度統一的情況下,統治階級意志可以通過高度統一的法律形式獲得集中的體現,並隨著法律的實施,起到將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納入統治階級所能接受的范圍的作用。權威性在於,任何法律都是以國家權力為後盾的,任何違法行為都可能受到國家有組織的強力的制裁。鑒於此,統治階級總是把自己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通過法律加以確認。從這個意義上說,遵守法律,就是對本階級最大利益的維護。 第三、法的本質最終體現為法的物質制約性。法的物質制約性是指法的內容受社會存在這個因素的制約,其最終也是由一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馬克思主義認為,法律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是社會關系的反映。社會關系的核心是經濟關系,經濟關系的中心是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由生產力決定的,而生產力則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最終導致包括法律在內的整個社會的發展變化。如此一來,說明立法者不是在創造法律,而只僅僅是在表述法律,是將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包括生產關系、階級關系、親屬關系等在內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相應的社會規范、社會需要上升為國家的法律,並運用國家權威加以保護。 由此,可以看出,法的本質是受多種因素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於國家意志、階級意志與社會存在、社會物質條件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之中。

⑷ 階級對立社會中法的社會作用

階級對立社會中
法的社會作用
在於調節社會秩序

⑸ 如何理解階級對立社會中法的本質

階級斗爭的實質是經濟利益不同的各對抗階級或對抗勢力之間的斗爭。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集中表現為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它突出地表現在兩種社會形態的更替過程中。
(1)到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勞動力有了價值,為階級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還需要經過社會分工以及隨著社會分工而產生的產品交換,出現生產資料私有制。
(2)恩格斯說:「分工的規律就是階級劃分的基礎」。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產品交換,而有了產品交換,就會加劇財產的積聚和集中,使財富日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從而促進私有制的形成和發展。有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就把社會成員一分為二,即分為佔有生產資料的剝削階級和不佔有生產資料的被剝削階級。其次,分工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和對立。由於這種分工,出現了只消費不生產、只享受不勞動的人。這些脫離生產勞動的人,專門從事生產的管理以及政務、司法等活動,成為剝削階級的組成部分。
(3)階級是通過什麼樣的途徑或道路產生的呢?奴隸主階級是通過兩條道路產生的。第一條道路是氏族分社中社會職能的獨立化,氏族首領由社會公僕變成社會主人。第二條道路是氏族公社內部出現富裕家庭。
作為奴隸主剝削的對象——奴隸,也是通過兩條道路產生的。奴隸開始是由戰爭中的俘虜來充當的。
本氏族、本部落里的破產的窮苦人也逐漸淪為奴隸。
階級首先是一個經濟范疇,是一些經濟集團,劃分階級的唯一標準是經濟標准。
物質利益的對立是階級斗爭的根源。在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里,剝削階級利用他們佔有的生產資料,佔有被剝削階級的剩餘勞動,使被剝削階級處於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甚至過著極端貧困的生活;同時剝削階級為了維持他們的經濟地位,也必然要在政治上占統治地位,對被剝削階級實行政治壓迫。哪裡有剝削、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有斗爭。被剝削階級只有進行斗爭,才能改善自己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求得自身的解放。階級斗爭歸根結底是由於物質利益的對立引起的,而階級之間進行階級斗爭的目的,都是直接或間接為了某種物質利益。階級斗爭存在於一切階級社會之中,存在於每一個階級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階級斗爭的具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歸結起來主要有三種形式:經濟斗爭、政治斗爭、思想斗爭。
首先,階級斗爭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最明顯地表現在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中。我們知道,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性質、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這些規律不能自發地實現,只有通過人的活動,在階級社會里只有通過階級斗爭,才能實現。就是說,在階級社會里,當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築阻礙經濟基礎變革時,必然引起革命階級和反動統治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尖銳化,直接爆發以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為目標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實現了社會形態的更替,把人類社會從一個較低的社會形態推進到一個較高的社會形態。
其次,階級斗爭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還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在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社會里,剝削階級出於它的本性,總是殘酷地剝削和壓迫勞動群眾,無償地佔有他們的剩餘勞動,有時甚至侵吞他們的必要勞動,使勞動群眾無法生活下去,社會再生產無法正常進行。在這種情況下,被剝削階級只有起來反抗,才能迫使剝削階級節制一下它的剝削欲,保證社會再生產正常進行,從而推動社會在各種不同程度上向前發展。

⑹ 簡述法的本質和特徵

法的本質:

法的本質,在階級對立社會中,法的本質首先可以說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這也就是說,三個私有制社會的法分別代表了奴隸主、封建主和資產階級的意志。

奴隸主、封建主的思想家也往往說,法代表了神、上帝的意,他們實際上是將奴隸主、封建主的意志披上了神聖的外衣,資產階級思想家比他們進了一步,他們往往說,法代表了全社會的「公共意志」,實際上他們有意或無意地將資產階級一個階級的意志當作抽象的、超階級的公共意志。

法的特徵:

1、法是調整人的行為的社會規范。

2、法是由國家制定、認可並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3、法是規定權利和義務的社會規范。

4、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



(6)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法的本質擴展閱讀

法的效力:

1、空間效力

在中國,凡是中央國家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除非有特殊規定,一經公布施行,就在中國的全部領域內發生效力。地方國家機關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文件,只在所管轄的地區生效。

2、時間效力

包括法的生效、失效和溯及力等問題。法的溯及力問題,是指該項法律公布生效以前所發生的事件或行為是否適用該項法律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反之,則無溯及力。中國法律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⑺ 階級對立的實質是什麼

階級斗爭的實質是經濟利益不同的各對抗階級或對抗勢力之間的斗爭。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集中表現為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它突出地表現在兩種社會形態的更替過程中。

一、階級的產生和實質

1、階級的產生

(1)到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勞動力有了價值,為階級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還需要經過社會分工以及隨著社會分工而產生的產品交換,出現生產資料私有制。

(2)恩格斯說:「分工的規律就是階級劃分的基礎」。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產品交換,而有了產品交換,就會加劇財產的積聚和集中,使財富日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從而促進私有制的形成和發展。有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就把社會成員一分為二,即分為佔有生產資料的剝削階級和不佔有生產資料的被剝削階級。其次,分工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和對立。由於這種分工,出現了只消費不生產、只享受不勞動的人。這些脫離生產勞動的人,專門從事生產的管理以及政務、司法等活動,成為剝削階級的組成部分。

(3)階級是通過什麼樣的途徑或道路產生的呢?奴隸主階級是通過兩條道路產生的。第一條道路是氏族分社中社會職能的獨立化,氏族首領由社會公僕變成社會主人。第二條道路是氏族公社內部出現富裕家庭。

作為奴隸主剝削的對象——奴隸,也是通過兩條道路產生的。奴隸開始是由戰爭中的俘虜來充當的。

本氏族、本部落里的破產的窮苦人也逐漸淪為奴隸。

2、階級的實質

階級首先是一個經濟范疇,是一些經濟集團,劃分階級的唯一標準是經濟標准。

二、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物質利益的對立是階級斗爭的根源。在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里,剝削階級利用他們佔有的生產資料,佔有被剝削階級的剩餘勞動,使被剝削階級處於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甚至過著極端貧困的生活;同時剝削階級為了維持他們的經濟地位,也必然要在政治上占統治地位,對被剝削階級實行政治壓迫。哪裡有剝削、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有斗爭。被剝削階級只有進行斗爭,才能改善自己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求得自身的解放。階級斗爭歸根結底是由於物質利益的對立引起的,而階級之間進行階級斗爭的目的,都是直接或間接為了某種物質利益。階級斗爭存在於一切階級社會之中,存在於每一個階級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階級斗爭的具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歸結起來主要有三種形式:經濟斗爭、政治斗爭、思想斗爭。

首先,階級斗爭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最明顯地表現在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中。我們知道,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性質、上層建築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這些規律不能自發地實現,只有通過人的活動,在階級社會里只有通過階級斗爭,才能實現。就是說,在階級社會里,當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築阻礙經濟基礎變革時,必然引起革命階級和反動統治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尖銳化,直接爆發以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為目標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實現了社會形態的更替,把人類社會從一個較低的社會形態推進到一個較高的社會形態。

其次,階級斗爭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還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量變過程中。在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社會里,剝削階級出於它的本性,總是殘酷地剝削和壓迫勞動群眾,無償地佔有他們的剩餘勞動,有時甚至侵吞他們的必要勞動,使勞動群眾無法生活下去,社會再生產無法正常進行。在這種情況下,被剝削階級只有起來反抗,才能迫使剝削階級節制一下它的剝削欲,保證社會再生產正常進行,從而推動社會在各種不同程度上向前發展。

三、階級的消滅和國家的消亡

在國家消亡問題上要反對兩種錯誤觀點:

一是借口國家消亡,否認無產階級革命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必要性。

二是借口國家消亡,否認建立和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

⑻ 馬克思主義關於法的本質的基本觀點

1、法的最初本質體現為法的正式性

(1)正式性的定義 也叫官方性、國家性,指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正式的官方確定的行為規范。

(2)法的正式性體現:①法是公共權力機關按照一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的。②法總是依靠正式的權力機制保證實現的。③法總是藉助於正式的表現形式予以公布的。法的正式性表明法律與國家權力存在密切聯系,法律直接形成於國家權力,是國家意志的體現。

2、法的本質其次反映為法的階級性在階級對立的社會,法體現的國家意志實際上是指統治階級的意志。

法體現的國家意志從表面上看具有公共性、中立性;法體現的國家意志只能是統治階級的意志,是法律化的統治階級意志;法體現的國家意志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和極大的權威性。

3、法的本質最終體現為法的社會性
法的社會性又稱法的物質制約性,指法的內容是受一定社會因素制約的,最終也由一個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8)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法的本質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發展進程:

馬克思主義法學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40年代創立馬克思主義的同時,所創立的無產階級法學理論和學說。是適應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以及人類社會必然發展到共產主義的客觀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法學與一切剝削階級法學具有原則的區別,認為法歸根到底是由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法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反過來為經濟基礎服務。

法是由掌握國家權力的統治階級和集團制定出來的,是為一定階級的利益服務的。

法不是超歷史的,而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並隨著階級和國家的消亡,階級意義上的法也將隨之消亡。

⑼ 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法的本質屬性首先是指: A、法德客觀性 B、法的階級性 C、法的強制性 D、發的規范性

第二個 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也就是階級性

⑽ 1.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法的本質屬性首先是指

1.C 2.C

熱點內容
2002年2013年司法考試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9-14 03:39:05 瀏覽:111
法律顧問進出口公司 發布:2025-09-14 03:37:41 瀏覽:961
行政訴訟法撤銷房產證 發布:2025-09-14 03:28:25 瀏覽:906
行政主體必須是行政法主體 發布:2025-09-14 03:28:25 瀏覽:319
禁毒禁賭條例全文 發布:2025-09-14 03:12:42 瀏覽:187
國際經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9-14 02:48:01 瀏覽:183
立法現狀分析 發布:2025-09-14 02:39:17 瀏覽:681
小區監控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02:38:01 瀏覽:820
商法第四章 發布:2025-09-14 02:35:01 瀏覽:516
中級經濟法評分標准 發布:2025-09-14 02:30:32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