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海南勞動合同法

海南勞動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2-04 11:09:29

1. 為什麼海南對勞動合同法的理解與其他省不一樣

沒有過時效。放心吧。
第一、沒有過時效,只是具體經辦人對勞動法版的誤讀;
第二、勞動法是有一個超權過1年失效的說法,但那隻是適合你已經離職1年的情況;
第三、對於連續在公司工作,沒有中斷勞動關系的情況,不受1年的限制;
第四、我代理的好多案子里,都有不少人誤此政策,包括基層勞動局的工作人員,你可以就這件事仲裁,如果仲裁結果不滿意,還可以上訴至法院
第五、建議你盡快收集證據,沒有簽勞動合同的訴訟需要大量輔助證據,抓緊。

2. 海南省儋州市勞動合同書怎麼填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版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權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3. 海南省失業金怎麼領

海南省失業金領取根據〈海南經濟特區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保險條例〉領取。
相關法律條文如下:
第三條 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1年的;
(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屬於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第十七條 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從業人員於1994年1月1日以前按照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或者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與參加失業保險後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
第十八條 失業保險金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按月核發。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當為失業人員開具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單證,失業人員憑單證到指定銀行領取失業保險金。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自主創業,可以一次性領取剩餘期限的失業保險金。
第十九條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並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一)重新就業的;
(二)應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五)無正當理由,超過3次拒不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門或者機構介紹的適當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訓的;
(六)被判刑收監執行或者被勞動教養、強制隔離戒毒期間內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與其從業人員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告知其享有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並將失業人員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告知失業保險經辦機構。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或者未將失業人員名單告知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致使失業人員不能及時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應當補償失業人員在延誤期間應當享受的失業保險金及相關費用。
第二十一條 失業人員應當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60日內,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和個人身份證明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和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手續。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算。逾期未辦理失業登記的,視同重新就業。
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受理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申領登記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對申領者的資格進行審核確認,並將審核結果以及有關事項書面告知申領者本人。
第二十二條 失業保險金和其他失業保險費用應當由失業人員本人領取;因特殊情況需要委託他人代領的,應當經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同意並辦理有關手續。
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加強失業保險金和其他費用發放的管理,按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和其他費用,定期核查失業人員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情況。失業人員應當接受核查。
用人單位成建制跨統籌地區轉移或者從業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的,失業保險關系隨之轉遷。

參考資料:http://www.hnjy.gov.cn/web2/job2/article.jsp?articleId=2768

4. 海南椰樹招人簽「賣身契」,是否違反了勞動法

近年來,椰樹集團憑借其出格的包裝畫風和屢屢打擦邊球的宣傳語言多次導致爭議,而這次又是因為被稱為“賣身契”的招聘條件重新進入公眾視野。8月19日,海南椰樹集團的一則招聘啟事發布後一度引發熱議,上面的招聘條件提到,應聘者要承諾終身服務椰樹集團,還要以勞動者的房產作抵押,如果離開“椰樹”就要用房產來償還。除此以外,“忠誠不謀私,顧事業不顧家”的說辭也讓許多網友感到難以理解。

具體情況

招聘啟事上寫到,“椰樹培養職業經理學校”公開招聘職業經理,且待遇十分優厚。總經理除了百萬年薪、還有別墅獎、分紅股獎、海景房獎等眾多獎勵;從勞動合同法的角度來分析,椰樹集團肯定是涉嫌違法的。勞動合同法第九條已經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招聘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5. 13年跟私人老闆去海南打工,一年工資沒給,沒勞動合同也沒有打條,應該怎麼辦如果打條改怎麼打

真的非常的同情你,13年跟著別人去打工,一年的工資沒給,也沒有勞動合同,也沒有打條,應該怎麼辦呢?還是應該去找老闆好好的跟他協商,實在不行就輔助於法律幫助。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我覺得你回答的不夠完整,我將你的回答在加上我的答案,我覺得這樣才完整。
屬於法。
1. 我國立法許可權劃分
1) 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的立法許可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修改憲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改變或撤銷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全國人大常委務會
①制人大定法以外法
②人大閉會期可不違該法原則部分修人大定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只能由人大修改)
③撤國務院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是撤違法的,不是撤不適當的)
④撤下級權力機關定法

2) 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及其所屬機關的立法許可權
國務院
①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②根據人大及常委會特別授權定法
③撤地方行政機關定法(不能撤地方性法規)
下屬部委可根據國務院行政法規發布規章、命令

3)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的立法許可權
省級人大及常委會可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大市人大及常委會可定地方性法規,報省級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自治區人大可制自治區條例及單行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務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人大有權制定,常委會無權制定自治區條例!)
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注意同上)
廣東、福建、海南人大及常委會可制定經濟特區單行法規
本級人大可改變或撤銷本級人大常委會不適當決定
地方各級人大可撤下級人大、本級和下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決定

4) 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立法許可權:
①省級及大市可制行政規章、
②縣級以上有權發布決定和命令、有權撤下級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
2、法規,在法律體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法規即指國務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機關和經濟特區人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3、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律和法規的區別,主要在於制定機關的不同,一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一個是國務院或地方人大等機構。再次,其效力層次也是不同的,法律的效力大過法規的效力。

7. 求海南省地方性的相關員工薪酬福利休假制度。

第一條 為了維護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的合法權益,保障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各類用人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及與其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
第三條
省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對全省最低工資制度的實施實行統一管理。
市、縣、自治縣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市、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最低工資制度的實施進行檢查監督。
第四條
本規定所稱「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國家工時制度規定的時間內按勞動合同約定的數量與質量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所應當獲得的最低勞動報酬。
第五條
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工資應以法定貨幣支付給勞動者。
第六條
勞動者在國家規定的節假、公休、探親、婚喪和計劃生育等帶薪假期間休假,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視為提供正常勞動。事假、病假等其他假期內的工資支付標准按勞動合同的約定執行。
第七條
非因勞動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停工、停產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勞動合同雙方可以重新約定其崗位工資標准,用人單位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但不得低於當地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八條
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准,應當以就業者及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就業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為依據,按國家規定的測算方法測算。
第九條
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和調整方案由省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依照有關規定公布實施。

最低工資標准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最低工資標准發布後10日內將該標准向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公示。
第十一條
最低工資標准一般按月確定,也可以按時、日、周確定。實行計件工資或提成工資等形式的,應當進行合理折算,其相應的折算額不得低於按時、日、周、月確定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十二條
本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包括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按統計部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基本工資、補貼、獎金。不包括:(一)加班加點工資;(二)福利待遇;(三)依法由用人單位承擔的勞動者的社會保險費及住房公積金;(四)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以及特別繁重等特殊工種的崗位津貼。
第十三條
各級工會發現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有權要求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第十四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報酬發生爭議時,按勞動爭議處理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未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或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由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補發所欠勞動者工資,並可責令其按所欠工資的1至5倍支付勞動者賠償金。
第十六條
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對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有權制止,並責令改正。對拒不改正或拖欠勞動者工資3個月以上的,當地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可以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或處以所欠工資總額1至3倍的罰款,但罰款數額不能超過3萬元。
第十七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十八條
本規定具體應用方面的問題由省勞動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12月7日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海南省企業最低工資規定》同時廢止。

8. 在海南,勞動爭議的案件,請一個律師需要多少錢

一般5個工作日內通知你立案!

當時你留自己的聯系方式和准備的地址了嗎?

申請勞動仲裁,不一定非要請律師!律師費至少3000元吧在你們當地!

我是勞動仲裁員,勞動仲裁、勞動爭議、企業勞動法咨詢可以HI

1、單位嚴重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一個月內應該簽訂勞動合同

2、因為單位的違法行為,你可以隨時辭職,並要求單位支付你經濟補償金、雙倍工資(最多11個月)等,支付加班工資,補繳社會保險等

3、屬於勞動糾紛,應該盡快去提出勞動仲裁,你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可以提出書面離職後隨時離職。單位沒有權利扣押你工資

4、收集一些能夠證明你與這個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工裝、工作證、工作牌、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保繳費記錄等都可以

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9. 海南省勞動合同解除賠償和國家為什麼不一樣

如果您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且無需支付勞動補償金: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嚴重損害的,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過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1款第1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公負傷,在規定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外安排的工作的,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如果是用人單位存在暴力脅迫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性裁員的;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上述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的情形的,用人單位都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10. 海南年底討薪事件頻現 無勞動合同怎麼維權

勞動法規定:沒有勞動合同的勞動法同樣保護。
視頻我沒有,提供我對「討薪」的最新論述你參考。
討薪最怕的是老闆太窮了,無薪可討,要命一條,要錢沒有。
找錢要賣力,吃飯要拚命。
農民工的本錢唯一的就是命,為了討薪的勝利成功,農民工視死如歸、死不旋踵,由此產生了不少討薪英雄,有「跳樓討薪的」、有「爬塔吊討薪」的,有「割腕討薪」的,有「殺包工頭討薪」的,「自殺討薪」的多不勝數。
當前,有的政府要求農民工不要惡意討薪,要善意討薪。
善意討薪是指什麼?就是不能到工地去找老闆要錢,不能到家裡去找老闆要錢,也不能在馬路上找老闆要錢,還不能集體去找老闆要錢,那麼到哪裡才能去找老闆要錢呢?有關部門對此做出了專門規定,就是只能去勞動仲裁部門和法院打官司要錢,而且還要帶齊各種證據,如用工合同,工作證,工資條,考勤本等等,少一樣都不行。
重慶市清欠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政府有關部門支持通過正當渠道解決工程款和工資糾紛問題,堅決打擊通過非法渠道和過激手段「惡意討薪」。

這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五種行為應認定為建設領域「惡意討薪」行為:一是違反社會治安管理規定,採取拉橫幅、堵塞道路、阻礙交通、封鎖出入口等方式,造成嚴重影響的;二是採取爬樓、爬塔吊、切斷水電、沖擊施工現場等方式,妨礙正常施工現場管理、辦公秩序,造成嚴重損失的;三是採取敲詐、勒索、脅迫索取建設領域工程款、材料款、勞務款或農民工工資等方式,涉嫌欺詐或以合同糾紛為由蓄意鬧事的;四是組織農民工或非施工現場人員參加聚集或鬧事的,如圍堵國家機關,沖擊辦公區域等;五是不服從政府部門管理,威脅相關政府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等嚴重影響政府有關部門調處的。

這位負責人稱,對於建設領域「惡意討薪」行為,公安部門將依法嚴格處置,特別是對因惡意追討行為引發的突發社會治安事件,堅決予以打擊。同時,建設、勞動等部門根據建築市場從業人員信用評價制度,通報批評惡意追討人員,依法限制或禁止其參與重慶市建築市場的勞務隊伍。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
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構成惡意欠薪罪,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回答者評論:該規定對還有一定資金的老闆有威懾力,對一屁股兩肋骨債務的窮老闆作用不大,他們死豬不怕漲水燙,要判刑就判,要錢沒得。

推薦黑白道討薪方案:
一、欠工資白道的解決方案如下:
1、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撥打熱線12333。
2、去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仲裁。
3、去當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請支付令。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二、黑道的解決方案如下:
找幾個同志者設法弄到其人,問其要支付工資還是留下手腳,或者留下兩個耳朵做紀念。如果你有唐雎的勇氣,一個人也可以討薪,唐雎曰:「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侵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要工資給你就是了」。
回答者評論:黑白解決方法各有其優缺點。白的解決方法優點是安全,缺點是見效慢,麻煩,是否能夠三兩月解決還是未知數。
黑的解決方法是見效特快,最多一天就可以完全解決,缺點是搞不好自己會有麻煩事。
其他的「跳樓」討薪方案,這方案討薪之路實在走的太悲慘,不推薦。
以上是最佳方案,沒有更好的了,如都不管用,那隻有自認倒霉了。

時至今日,「討薪難、難討薪」依舊尚未從根本上得到緩解。如果從法律健全與完善角度看,在解決欠薪問題上已是「無障礙」,但殘酷的現實是,惡意欠薪是普遍的,惡意欠薪入罪是「個例的」。據悉,自「惡意欠薪入罪」以來,兩年時間里,全國范圍內有80餘名企業主被依法入刑追責。法律「很豐滿」,執法「很骨感」;欠薪「很豐滿」,討薪「很骨感」。
法律的威懾力不是無限大,尤其是遭遇維權成本高、維權難度大以及「執行難」等之後,法律的正義力量就會削減,惡意欠薪反而又會猖獗起來。正如相關專家曾建議的,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增強政府的責任意識,變農民工維權為政府維權。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獲取足額的勞動報酬是「民生的最大」,從改善民生角度上講,政府有責任保障農民工利益,尤其是勞動監察部門不能坐等欠薪成為事實,必須事先介入監管,消滅於萌芽狀態,才可能「事半功倍」的解決欠薪問題。

熱點內容
少先隊的各項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5 06:29:07 瀏覽:567
商法體系圖 發布:2025-09-15 06:27:38 瀏覽:409
在民法典的平等與 發布:2025-09-15 06:22:09 瀏覽:482
一人不同職勞動法 發布:2025-09-15 06:18:13 瀏覽:578
平為民法院 發布:2025-09-15 06:06:12 瀏覽:357
電瓶車頭盔立法 發布:2025-09-15 05:33:43 瀏覽:151
北京地名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5 05:33:38 瀏覽:243
黃島區立法 發布:2025-09-15 05:29:51 瀏覽:282
烏魯木齊法律援助機關 發布:2025-09-15 05:29:14 瀏覽:895
長三角律師 發布:2025-09-15 05:18:34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