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231條釋義
A. 名詞解釋:風險負擔
推薦答案大部分是對的,但是在對我國合同法142條的解釋中債權人主義和債版務人主義理解反了權。該答案開始也說了風險負擔有多種學說:債權人主義、債務人主義、交付主義、所有權主義或者合理分擔主義。中國學者大都圍繞交付主義和所有權主義爭論,沒必要一半一半討論142條分別運用了什麼主義。按照該答案的邏輯,正確的應該是:在未交付前由出賣人承擔,這是債務人主義,即買受人無需付對價,價金風險由出賣人承擔。交付後由買受人承擔風險,即相當於債權人主義,買受人仍應當付價金。以上來自劉貴祥《合同履行與風險負擔制度》。
B. 我國民法第231條規定
《民法典》第231條規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C. 怎麼和房東談免租期的問題
1、如果當事人可以通過交涉談判實現目的,那麼自然為上策。如果無法實現,那麼唯一的途徑就是依約或依法。所謂依約,自然是按照合同約定的內容,如果合同約定了在什麼條件下,出租人應當減少租金或免除部分租期內的租金,且該條件成就,當事人自然可以依約交涉。如果並非如此,那麼自然是依據合同法之中相關的租賃合同類似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免租金或延長租期的法律規定,依法談免租問題。
2、合同法221條規定,當出租人依法或依約應當承擔租賃物維修義務,且在租賃物需要維修時不履行維修義務,承租人自行履行維修義務,應由出租人承擔維修費用,因維修租賃物,影響承租人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延長租期。
3、合同法228條規定,因第三人對租賃物主張權利,影響承租人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不支付租金。
4、合同法231條規定,因不可規則於承租人的原因,致使租賃物部分或全部損毀滅失,影響承租人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延長租期。
5、相關的依法免租或減少租金的范圍,應以對承租人影響的范圍為限,超過該限制范圍的,則超過合理的范疇,即便訴訟程序,人民法院亦不會予以支持。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221條、228條、231條
D. 租賃合同的相關義務
租賃合同中出租人的義務
1.交付出租物。出租人應依照合同的約定的時間和方式交付租賃物。物的使用以交付佔有為必要的,出租人應按照約定交付承租人實際佔有使用。物的使用不以交付佔有為必要的,出租人應使之處於承租人得以使用的狀態。如果合同成立時租賃物已經為承租人直接佔有,從合同約定的交付時間時起承租人即對租賃物享有使用收益權。
2.在租賃期間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用途。租賃合同是繼續性合同,在其存續期間,出租人有繼續保持租賃物的法定或者約定品質的義務,使租賃物合於約定的使用收益狀態。倘發生品質降低而害及承租人使用收益或其他權利時,則應維護修繕,恢復原狀。因修理租賃物而影響承租人使用、收益的,出租人應相應減少租金或延長租期,但按約定或習慣應由承租人修理,或租賃物的損壞因承租人過錯所致的除外。
3.物的瑕疵擔保。出租人應擔保所交付的租賃物能夠為承租人依約正常使用、收益的狀態,即交付的標的物須合於約定的用途。
4.權利的瑕疵擔保義務。出租人應擔保不因第三人對承租人主張租賃物上的權利而使承租人無法依約對租賃物進行使用收益。
承租人的義務
1.支付租金。《合同法》第226條規定:「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對支付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租賃合同不滿一年的,應當在租賃期間屆滿時支付;租賃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應當在租賃期間屆滿時支付;應當在租賃期間屆滿時支付。」
租金為租賃物使用收益的代價,一般以金錢計,當事人約定以租賃物的孳息或者其他物充當租金的,也無不可,但不得以承租人的勞務代租金。約定以一方付出勞務為對物的使用收益的代價的,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不為租賃關系。
租賃的數額得有當事人自行約定,但法律對租金數額有特別規定者,則當事人應當依法律的規定約定;當事人約定的租金高於法律規定的最高限額的,其超過部分應為無效。承租人交付租金,應依當事人依法約定的數額交付。租金雖為租賃物使用收益的代價,但在因承租人自己的事由而致不能對租賃物的全部或者一部為使用收益時,承租人不能免除或者部分免除交付租金的義務,仍應按約定的數額交付租金。依《合同法》第231條的規定,在租賃物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原因而部分滅失時,因承租人對租賃物的部分不能為使用收益,承租人可就滅失部分請求減少租金;若租賃物剩餘部分不能實現租賃目的,承租人可解除合同,從而免除交付租金的義務。
承租人交付租金,應當依數一次性交足,不能僅交租金的一部分,而拖欠一部分。承租人延遲交付租金的,自應負債務延遲履行的責任。同《合同法》第227條相關規定。
2.按照約定的方法使用租賃物。承租人應按照約定的方法使用租賃物;無約定的或約定不明確的,可以由當事人事後達成補充協議來確定;不能達成協議的,按合同的有關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應根據租賃物的性質使用。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按租賃物的性質使用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因屬於正常損耗,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承租人不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按租賃物的性質使用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實為承租人違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
3.妥善保管租賃物。承租人應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妥善保管租賃物,未盡妥善保管義務,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4.不得擅自改善和增設他物。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和增設他物。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和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請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賠償損失。
5.通知義務。在租賃關系存續期間,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承租人應當及時通知出租人:(1)租賃物有修理、防止危害的必要;(2)其他依誠實信用原則應該通知的事由。承租人怠於通知,致出租人不能及時救濟而受到損害的,承租人應負賠償責任。
6.返還租賃物。租賃合同終止時,承租人應將租賃物返還出租人。逾期不返還,即構成違約,須給付違約金或逾期租金,並須負擔逾期中的風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和增設他物的,並且不是附合裝飾裝修的,承租人可以請求出租人償還租賃物增值部分的費用。
E. 關於合同法231條的理解
樓主看法條很仔細。 不可抗力當然是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了。 法律適用里有一條原則是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樓主如能運用這條原則,就明白。
F. 租賃合同的合同法
212條至230條
(租賃合同)
第二百一十二條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二百一十三條租賃合同的內容包括租賃物的名稱、數量、用途、租賃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賃物維修等條款。
第二百一十四條 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
第二百一十五條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第二百一十六條 出租人應當按照約定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並在租賃期間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
第二百一十七條 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方法使用租賃物。對租賃物的使用方法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 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按照租賃物的性質使用。
第二百一十八條 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九條 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
第二百二十條 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百二十一條 承租人在租賃物需要維修時可以要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內維修。出租人未履行維修義務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維修,維修費用由出租人負擔。因維修租賃物影響承租人使用的,應當相應減少租金或者延長租期。第二百二十二條 承租人應當妥善保管租賃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百二十三條 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
第二百二十四條 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五條 在租賃期間因佔有、使用租賃物獲得的收益,歸承租人所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百二十六條 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對支付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租賃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租賃期間屆滿時支付;租賃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租賃期間屆滿時支付。
第二百二十七條 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八條 因第三人主張權利,致使承租人不能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
第三人主張權利的,承租人應當及時通知出租人。
第二百二十九條 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第二百三十條 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231條至236條
第二百三十一條 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二百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 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第二百三十三條 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第二百三十四條 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
第二百三十五條 租賃期間屆滿,承租人應當返還租賃物。返還的租賃物應當符合按照約定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後的狀態。
第二百三十六條 租賃期間屆滿,承租人繼續使用租賃物,出租人沒有提出異議的,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但租賃期限為不定期
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租賃合同的內容包括租賃物的名稱、數量、用途、租賃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賃物維修等條款。
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租賃。
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同第二百一十五條之規定。
租賃合同有如下法律特徵:
1.租賃合同是轉讓財產使用權的合同。
2.租賃合同是雙務,有償,諾成合同.
3.合同的標的物只能是法律允許流通的財產,且不能被消費的特定物。
4.租賃合同是主體范圍相當廣泛的合同.
5.租賃合同在當事人之間既引起債權法律關系,又引起特權法律關系,即導致承租人獲得特權性質的租賃權和先買權。
G. 關於合同法第231條的釋義,我這種情況法律是否會給予支持
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版損權、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此,承租人在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情況下可以請求解除合同,同時請求出租人返還租金、賠償損失和承擔違約責任。但這不是無條件解除,承租人需要對租賃物毀損的事實以及租賃物毀損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進行舉證。如果承租人完成了該舉證責任,則勝訴的可能性較大。
H. 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的承租人的權利 可以約定排除么
根據合來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自規定的承租人權利,由於並沒有賦予當事人可以排除的權利,所以當事人不能通過約定的方式排除。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三十一條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