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高速公路工程材料漲價合同法

高速公路工程材料漲價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2-06 16:10:25

1. 請問公路工程清單計價合同沒有約定材料漲價等風險有誰來承擔時,施工單位提出材料價格變更的要求合理嗎

最重要的還是看你們的合同。一般情況下,由於工程清單計價合同是施工單位對業主就清單范圍內的報價,可以認為施工單位應該考慮到了材料價格波動的因素。現在再主張價格變更是沒有依據的。

2. 國家合同法怎麼規定施工合同簽訂後,發生了施工方案及工程材料漲價,甲方是不是承擔

不能依照情勢變更撤銷合同。

3. 合同法中對材料漲價有約定嗎合同法中對材料漲價有約定嗎

合同法中對於因原材料漲價可不可以申請對方補差價的問題,沒有明確界定。通版常的做法是:在合同中加進權相應條款;或者根據「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條款請求對方酌情解決。
《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變化。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第77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4. 公路工程施工單位中標後,材料單價和實際市場價格存在較大的差價,請問各位專家施工方能否向建設單位提出

這類問題需要根據具情形分析確定,關鍵在於合同約定,包括投標的承諾,大致可分為內以下幾種情形:容
1.會同價與市場價的價差在合同約定或投標承諾的不予調整的范圍內,這時不能進行調整。
2.合同價與市場價價差超出合同約定或者投標承諾的不作調整范圍,合同中約定了調整辦法,按照合同約定的辦法進行調整。
3.合同價與市場價的價差超出簽訂合同或者招投標時可以預見的范圍,屬於影響合同履行,甚至難以繼續履行的情形。這時可以依據《合同法》提出協商、調解,協商、調解不成,可以申請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來解決。

5. 公路工程材料上漲,合同採用固定單價,並明確不受材料上漲給予補差,有什麼辦法可以爭取補差

現行公路工程地材漲價風險一般由施工方承擔,主要看各地業主當時簽訂合同時如何約定,這個風險有個系數,超過部分應當由業主承擔

6. 建築材料價格上漲怎樣申請調價,它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1.工程要素價格非理性上漲,導致承發包雙方產生大量糾紛 。

2.2007年以來,全國范圍內的物價呈上升趨勢,建設工程要素如鋼材、水泥及建築勞務用工價格持續上漲。對於固定總價合同及固定單價合同,履行過程中,建築施工企業往往主張因材料、人工價格上漲,需要對合同價款進行調整,而發包人認為,合同為總價包干或單價包干合同,合同價款不因材料、人工價格上漲而調整。

3.由於《合同法》沒有規定情勢變更原則,故工程實踐中產生了大量糾紛,導致的後果往往包括:工程停工;施工企業在建設單位不同意調整合同價款的情況下,拒絕交付驗收合格的工程,等等。進而,對雙方來說,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6)高速公路工程材料漲價合同法擴展閱讀

1.建築材料預算價格是指計算建築工程預算成本中的材料費用所依據的價格。指材料從購買地點運到工地倉庫或施工現場後的出庫價格。構成因素包括:(1) 材料原價。從工廠購進的為出廠價,從物資、商業部門購進的為供應價、批發價,屬進口的為進口調撥價。(2) 材料供銷部門手續費。(3) 包裝費。(4) 運輸費。(5) 采購及保管費。

2.計算公式為: 材料預算價格=〔材料原價× (1+供銷部門手續費) +包裝費+運輸費〕 × (1+采購保管費率) -包裝品回收價值。按編制的范圍分,有地區材料預算價格和某項工程使用的材料預算價格。前者按城市或建築地區編制,供該地區所有工程使用。後者是以某工程為對象編制,專為該工程使用。兩者編制的原理、方法相同,區別在於材料來源地、運輸、權數等具體數據不同。

7. 簽訂固定價合同後在施工中材料均價暴漲30%左右可以申請材料差價嗎

1.就是包工包料多少錢1噸乘以圖紙設計噸位
建設工程合同約定對工程總價或材料價格實行包乾的,如合同有效,工程款應按該約定結算。【因情勢變更導致建材價格大幅上漲而明顯不利於承包人的,承包人可請求增加工程款。】但建材漲價屬正常的市場風險范疇,漲價部分應由承包人承擔。依據是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暫行意見27條
據此如果漲幅過大的話是屬於情勢變更的情形

2.合同中未約定風險費用額度以及風險范圍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依據是合同法61條
建議雙方協商訂立補充協議解決,協議不下再考慮訴訟事宜

3.這種情況屬於「情勢變更」嗎
合同成立以後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並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依據是合同法解釋二26條
據此你們可以在和對方協商不下的情況下訴訟解決,但是法律對此沒有詳細規定因為不公平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需要根據你們的證據和具體情況作出認定

就本案而言你們確實有權要求變更合同、調整價格,但是調整的幅度視證據而定。只能說即使官司打贏也不會百分百把30%的差價全部補足,只能適當補足一部分價格讓雙方在履行合同是不至於顯示公平罷了
因為這事需要證據支撐,所以要訴訟的話建議在當地請律師代理,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維護你們的合法權益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祝順利!

8. 建築材料價格上漲怎樣申請調價,它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超出材料價格風險范圍調價的法律依據
      工程要素價格非理性上漲,導致承發包雙方產生大量糾紛       2007年以來,全國范圍內的物價呈上升趨勢,建設工程要素如鋼材、水泥及建築勞務用工價格持續上漲。對於固定總價合同及固定單價合同,履行過程中,建築施工企業往往主張因材料、人工價格上漲,需要對合同價款進行調整,而發包人認為,合同為總價包干或單價包干合同,合同價款不因材料、人工價格上漲而調整。由於《合同法》沒有規定情勢變更原則,故工程實踐中產生了大量糾紛,導致的後果往往包括:工程停工;施工企業在建設單位不同意調整合同價款的情況下,拒絕交付驗收合格的工程,等等。進而,對雙方來說,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情勢變更原則給建築施工企業帶來福音      最高人民法院頒布、已於2009年5月13日起實施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6條引入情勢變更原則將對解決這類糾紛產生積極作用。      該司法解釋第26條規定:「合同成立以後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並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這是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關系中的具體運用,其目的在於排除因情勢變更導致的顯失公平結果,平衡、協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平和經濟流轉秩序。
    根據該條規定,適用情勢變更原則需滿足以下條件:
    第一,發生了情勢變更的客觀事實,通說認為屬於合同履行中情勢變更事由包括:「(1)商品經濟的本質和市場所固有的風險;(2)物價大幅度上升;(3)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和對經濟的調整;(4)各種經濟行政管理措施;(5)國際市場發生大的變化;(6)外國貨幣大幅度貶值或者升值」;
     第二,情勢變更事由的發生是當事人無法預見的;
    第三,情勢變更事由必須發生在合同成立之後至合同履行完畢之前這段時間內;
    第四,情勢變更事由的發生導致繼續履行合同對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正確區分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 !      商業風險是指當事人在經濟交往中可能遇到的並應當承擔的正常損失。它同情勢變更的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前者為正常風險,後者為意外風險。(2)對當事人的主觀要求不同,前者是當事人在訂約時能夠預見的,如未預見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後者為當事人在訂約時無法預見的,故其未預見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主觀過錯。(3)引起的事由不盡相同,前者主要由一般的經濟情勢所致,後者可為重大的經濟情勢和其他社會事由所致。      就建築施工行業而言,工程要素價格上漲到底是屬於情勢變更還是商業風險,應綜合考慮要素價格上漲幅度、可預見性、造成後果等因素。一個理性的市場主體,其在合同報價之前應充分分析工程要素價格在過去一定期限內的平均波動區間並考慮到報價中,價格上漲幅度超出這一歷史平均波動區間的就不屬於其可合理預見的范圍,如果這種上漲造成繼續履行合同將顯失公平,就可以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具體多大的幅度屬於應當合理預見並承擔的風險范圍可由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參考工程要素價格的歷史數據制定標准。比如,依據上海市建築建材業市場管理總站於2008年3月11日頒布的《關於建設工程要素價格波動風險條款約定、工程合同價款調整等事宜的指導意見》(滬建市管〔2008〕12號)的規定,投標價或以合同約定的價格月份對應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價格為基準,與施工期造價管理部門每月發布的價格相比,人工價格的變化幅度在±3%以內的、鋼材價格的變化幅度在±5%以內的、除人工、鋼材外其他材料價格的變化幅度在±8%以內的,屬於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應該合理預見並承擔的商業風險。工程要素價格上漲超出上述幅度的,並造成施工單位繼續按合同履行將顯失公平的,可以認定為情勢變更,施工單位可要求調整超過幅度部分的要素價格。       尚未結算的工程項目,有權主張調整合同價款       對於前一時間一直困擾施工企業的材料、人工價格非理性上漲固定合同價款難以獲得調整的問題,施工企業有權以情勢變更原則,主張調整合同價款。      一方面,施工企業可以以《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6條規定為依據,與發包人協商談判,調整合同價款。
     另一方面,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承包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主張調整合同價款。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5月7日在上海召開的應對金融危機民事審判座談會的精神,法院會審慎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對需要適用情勢變更裁決

9. 招標法工程材料漲價可以上調合同價嗎

一般合同里約定材料價格不作調整時,那就不能調整,但是合同履行期間,主要材料價格漲幅超過承包人簽訂合同時所能遇見的風險范圍,可依據情勢變更原則予以調整,如不調整,有失公平。

10. 關於對工程項目材料價格漲價問題的處理辦法

四川省造價管理總站關於材料價格風險處理意見的通知

發表時間:-1-2 15:53:29 閱讀:4603次

川建價發〔2008〕2號

四川省造價管理總站關於材料價格風險

處理意見的通知

各市、州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各有關單位:

近期以來,建築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已超出了市場預期,影響了部分工程建設,對如何處理此問題反映較多。針對這一情況,為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經研究並請示建設廳同意,決定對建設工程施工中材料價格變化提出如下處理意見:

一、凡發、承包雙方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未約定材料價格風險范圍和幅度或約定不具體的,施工期間材料價格與《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確定的價格發生變化的應允許調整。具體調整范圍和方式、方法由發、承包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按照以下原則調整:

以投標(非招標工程以合同簽訂)時《四川工程造價信息》發布的材料價格信息為基準價,施工期間材料價格上漲時,材料價格與基準價相比,對鋼材和水泥價格超過3%的部分按實調整,對其他材料價格超過5%的部分按實調整;施工期間材料價格下跌,材料價格與基準價相比,對鋼材和水泥價格低於3%的部分按實調整,對其他材料價格低於5%的部分按實調整。

《四川工程造價信息》中未發布材料價格信息的材料由發、承包雙方通過市場調查協商確定基準價。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可申請工程造價管理機構調解。

二、本通知下發前,已經辦理了竣工結算的工程不再調整。

二○○八年一月二日

熱點內容
博物館條例全文 發布:2025-09-16 07:57:10 瀏覽:664
法官助理權力 發布:2025-09-16 07:50:48 瀏覽:220
民事訴訟法第64條兒 發布:2025-09-16 07:50:01 瀏覽:297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陌生的 發布:2025-09-16 07:48:30 瀏覽:384
勞動法年底雙糧 發布:2025-09-16 07:45:45 瀏覽:340
明年的民法典婚姻法幾月開始實行 發布:2025-09-16 07:32:59 瀏覽:166
中國人民刑法訴訟法117條 發布:2025-09-16 07:02:37 瀏覽:945
會計從業財經法規視頻 發布:2025-09-16 07:01:56 瀏覽:778
幼兒園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9-16 07:00:31 瀏覽:156
趙子龍法院 發布:2025-09-16 07:00:22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