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兼職人員勞動合同法

兼職人員勞動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2-07 22:32:34

⑴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兼職人員有試用期嗎

兼職人員屬於非全日制用工,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⑵ 兼職糾紛參照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哪條

【職工 業余兼職】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因企業職工流動等問題發生爭議是否受理的復函》勞辦發(1994)248號第二條規定:因職工從事第二職業發生的勞動爭議,根據科技幹部局頒發的《聘請科學技術人員兼職的暫行辦法》國科干一字(1982)3號和《關於科技人員業余兼職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88)4號等文件的精神,企業的科技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在其他單位業余兼職(即從事第二職業),並簽訂聘用合同。

【兼職爭議 管轄】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從事業余兼職勞動發生勞動爭議如何處理的復函》勞辦發〈1995〉209號規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和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處理。」主要是為了方便職工向仲裁委員會申訴。你局請示中所述職工系北京市居民,其工資關系在上海市,爭議雙方當事人是在北京簽訂並履行勞動合同,根據方便職工的原則,對該類爭議的管轄問題,可以比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按因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由合同簽訂地或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的原則,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也可以由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有關仲裁條款中約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職工 兼職爭議】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從事業余兼職勞動發生勞動爭議如何處理的復函》勞辦發〈1995〉209號規定:按照我部勞辦發(1994)248號文件規定精神,職工因業余兼職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予以受理,並依據上述文件規定和聘用合同予以處理。在處理這類勞動爭議過程中,如果職工不屬於規定允許業余兼職的人員范圍,仲裁委員會應要求其停止兼職勞動,同時根據職工兼職勞動的具體情況,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其兼職勞動期間勞動報酬,並終止兼職勞動關系。

⑶ 兼職人員是否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及法律依據

您好,能否申請勞動仲裁,關鍵看是否認定為勞動關系。分析如下:
兼職可以分為三類,一類為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不定時的技術或信息咨詢服務,即顧問式服務;第二類為勞動者定時向用人單位提供非正常全日制勞動;第三類為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全日制的勞動。
第一類在實踐中主要體現在一些用人單位需要一些技術、信息的專家式或專業類的服務,這類服務可以是現場技術指導的,也可以是通過電話或郵件的咨詢服務。例如:公司外聘的銷售顧問、法律顧問、技術顧問、游戲測試顧問等。這種顧問式兼職的主要特點在於:雙方系平等的民事合作,雙方按照簽訂的顧問合同來履行相關的權利與義務,工作時間與工作地點具有隨機性,用人單位在這里購買的不是勞動力而是服務。
第二類主要是指勞動者與一家用人單位存在全日制勞動關系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為第二家用人單位提供每天不超過8小時的非正常全日制勞動,或者利用周末時間為第二家用人單位提供兩天非全日制或全日制的勞動。第二類兼職建立在一個基本的事實上,即勞動者每天能夠提供勞動的時間是有限的。
第三類主要指一些特殊情形下的兼職,即勞動者因為特殊情形的出現,與原單位保留勞動關系,但是不再提供勞動,因此,有時間和精力為第三方用人單位提供全日制的勞動。這些特殊情形主要包括:待崗、內退、病退、停薪留職、原單位停產、減產放假期間。
從勞動關系的特性來說,勞動關系的建立基礎是用人單位通過購買勞動力,通過對整個勞動過程的管理來實現,即勞動關系的兩個特點:建立基礎是勞動力,實現過程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過程。
在這樣的前提下,第一類情形中顧問式的兼職服務,建立的基礎是服務而不是直接勞動力,在服務過程中勞動者存在自主性,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因此,這類兼職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缺乏建立勞動關系的基礎,只能建立民事合同關系。
對於第二類情形,包括三種情況:每天不超過4小時的非全日制用工;每天超過4小時不超過8小時的非正常全日制用工;每周周末或固定的時間兩天左右的全日制用工。這類兼職人員與用人單位形成的是特殊的勞動關系,特殊點就在於工作時間,但是,無論怎麼特殊其本質仍然屬於勞動關系。
對於第三類,勞動者盡管與原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但是,卻因特殊情形的出現,而為第三方用人單位提供全日制的勞動,與第三方當然建立勞動關系。

⑷ 兼職人員應該簽訂勞動合同么,在簽訂時需要注意

大家好,我們公司是屬於設計公司,有大量的正式員工和兼職,正式員工都是有簽訂勞動合同的並購買醫保社保,但是兼職人員,我們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他們不需要在公司坐班,只是有工作的時候會通過郵件聯系他們,把相關的工作資料發給他們,讓他們再規定的時間你交工作,然後每月按照工作量給他們發工資。我想問,如果對於兼職人員,我們不簽訂勞動合同,然後按每月的工作量給他們發放工資,這樣子合法嗎?若沒有簽訂合同,有什麼辦法能約束他們的工作呢,請幫幫忙,謝謝~
律師解答:
個人認為,這種情況還不是嚴格的法律上的兼職。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兼職的概念叫做「非全日制用工」
,即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半個月發放一次工資的用工形式。這種用工形式沒有太多的勞動法權利義務,法律限制較少。
你們這種情況,無法判斷工作時間也無法確定工資按半個月發放,其實並不能屬於非全日制用工。
個人有以下兩個方案供參考:1、若公司願意承擔勞動法上的權利義務,欲加強對其管理,可建立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但法律對勞動關系的雙方限制較多,要完全符合勞動法規定的權利義務,包括工資支付、社保福利、離職補償等等。若無需其坐班,可採用不定時工作制的方式,由其自行安排工作時間,單位只須對其工作量進行考核即可;2、不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建議一般的民事合作關系(承攬合同關系),用人單位將工作內容以承攬合同的方式交給個人去完成,按照工作內容確定支付的對價。這種民事關系屬於雙方平等的關系,用人單位只看其是否完成合同中約定的工作內容,而不對其進行任何形式的管理。
以上兩種可選擇一種實行,關鍵的是無論選哪個,都要簽訂好書面的協議來確定為宜。

⑸ 請問勞動合同法中對兼職的定義

這樣不算;
可以中途終止合同,而沒有違約金的產生;
工作時間一天八個小時,合法。

⑹ 兼職人員需要簽勞動合同嗎

兼職應該屬於《勞動合同法》中的非全日制內用工,此不屬於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必須簽訂書容面勞動合同的情形,是否簽合同雙方自願,但如果能簽訂書面合同最好。相關規定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第六十九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⑺ 新勞動法中關於企業兼職人員,應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業兼職人員,可以按非全日制用工簽訂勞務合同,也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好處是隨時解約而不用支付經濟補償,也不用上社保。如果想要簽訂協議也可以,可以自行起草協議,雙方協商一致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7)兼職人員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會保險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原則上參照個體工商戶的參保辦法執行。對於已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和建立個人賬戶的人員,前後繳費年限合並計算,跨統籌地區轉移的,應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的轉移、接續手續。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可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並按照待遇水平與繳費水平相掛鉤的原則,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具體辦法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研究制定。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建立勞動關系的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發生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被鑒定為傷殘5-10級的,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結算傷殘待遇及有關費用。

⑻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兼職人員有試用期嗎

兼職人員屬於非全抄日制用工,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⑼ 勞動法中對兼職員工工作時間的標準是多少

每天不超過4個小時。

1、兼職工作,在《勞動合同法》上屬於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用工時間每天不能超過4小時,每周累計不能超過24小時。超過上述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與勞動者建議正式勞動關系,不得訂立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合同。

2、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9)兼職人員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⑽ 兼職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兼職不違反勞動合同法。

區別於全職,兼職指職工在本職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職務。兼職專者除屬了可以領取本職工作的工資外,還可以按標准領取所兼任工作職務的其他工資。如果只做一種工作則叫專職。

在西方國家指有較高專業知識和實際經驗的專家、學者、實業家同時兼任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職業。兼職制度無論對個人、社會都有益。

另外,一些人於工余或課余時間以自雇方式工作,亦是兼職的一種形式。這類兼職常見的有上門補習導師(家庭教師)、電腦維修、程序設計、鍾點家務助理、業余模特,業余培訓師等。

熱點內容
上市公司相關財務方面法律規定 發布:2025-09-16 22:53:41 瀏覽:626
三班倒人員工作時間勞動法 發布:2025-09-16 22:49:42 瀏覽:765
東莞勞動法夜班工資標准 發布:2025-09-16 22:36:05 瀏覽:566
黃平法學院 發布:2025-09-16 22:30:16 瀏覽:247
美國同性婚姻法什麼社會問題 發布:2025-09-16 22:16:09 瀏覽:366
qq飛車官方條例 發布:2025-09-16 22:12:52 瀏覽:454
招募法律服務志願者 發布:2025-09-16 22:08:03 瀏覽:195
做實思想道德 發布:2025-09-16 21:59:41 瀏覽:704
上海律師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6 21:29:15 瀏覽:888
民訴訟法200 發布:2025-09-16 21:23:12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