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所得稅39項優惠

經濟法所得稅39項優惠

發布時間: 2021-02-08 03:14:51

『壹』 經濟法基礎中有關企業所得稅

法律的東西,不太好斷章取義的。

你還是按企業所得稅法的規章條例去回套吧。

看看這答兒:
http://ke..com/view/1341855.htm?fr=ala0

『貳』 涉及經濟法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為什麼在除完月份以後還要再乘2還有乘4

你好,首先看租賃費,企業9月1日租用,至年末12月31日,當年租期是4個月回,一次性支付年租金答24萬,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計入當年費用的只有4個月,所以/12求出月費用,再乘以4得出年費用。
再看財務費用,由於企業2017年4月1日借款用於建造辦公樓,10月31日完工,這期間的利息屬於資本化利息,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所以應是22.5/9*7=17.5萬元;11.12月兩個月屬於費用期間,計入財務費用,則是22.5/9*2=5萬元
不知這樣解釋是否清楚

『叄』 經濟法哪些個人所得交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相關規定。
個人所得稅(Indivial Income tax),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徵收的一種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但在境內居住滿一年,以及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但有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外籍個人等。
適用稅率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徵收管理
中國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實行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並用法,注重源泉扣繳。
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
計算方法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肆』 經濟法案例,關於個人所得稅計算

僅供參考探討,不一定正確(適用相關法規為2007年):
(一)文藝演出取得收入按勞務報酬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3200
(二)A國出版圖書取得稿酬250000按稿酬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250000*(1-30%)*20%=35000
扣除限額30000
應交個人所得稅35000-30000=5000
(三)在B國參加演出取得收入10000元按勞務報酬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10000*(1-20%)*20%=1600
扣除限額1500
應交個人所得稅1600-1500=100
(四)足球彩票收入按偶然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50000-15000)*20%=7000
民政部門向貧困地區捐贈30000元
允許扣除捐贈限額=50000*30%=15000
(五)9月18日轉讓居住4年的私有住房按財產轉讓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300000-150000-21000-稅金18000-稅金17475)*20%=93525*20%=18705
注:以下是2007年9月18日轉讓居住4年的私有住房相關稅金:
1營業稅300000*5%=15000
2城市維護建設稅=15000*7%=1050
3教育費附加=15000*3%=450
4印花稅300000*0.05%=1500
小計18000
5土地增值稅17475
計算過程
扣除項目金額=150000+21000+稅金18000=189000
增值額300000-189000=111000
111000/189000=0.5873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100%
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40%-扣除項目金額×5%
3-5年減半 土地增值稅 =(111000*40%-189000*5%)/2
=(44400-9450)/2
=17475

『伍』 經濟法基礎,企業所得稅

應該是不同的概念:
.在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是按權責發生制計提的,不是實際繳納內的,應在次月15日內容繳納.分錄如下,
1.月底結轉所得稅時做: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結轉本年利潤做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3.在次月15日內申報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陸』 四項所得稅優惠政策全國實施,新政有哪些亮點

相關解讀如下:
一、關於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法人合夥人企業所得稅政策
通知規定
1.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滿2年(24個月)的,該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夥人可按照其對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該法人合夥人從該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2.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夥人對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額,按照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額和合夥協議約定的法人合夥人佔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出資比例計算確定。
政策解析
我國的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合夥企業是介於普通合夥企業與有限責任公司之間的一類企業,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並存的架構非常適和風險投資者各方的需要,由具有良好投資意識的專業管理機構或個人作為普通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負責企業的經營管理;作為資金投入者的有限合夥人享受合夥收益,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一樣,對企業債務只承擔有限責任。
為了鼓勵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創業進行投資,從2013年起,在蘇州工業園區施行「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24個月)以上的,該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夥人可按照其對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該法人合夥人從該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後又推廣至中關村等所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綿陽科技城。鑒於有限合夥企業在大眾創業中的特殊作用,今次財稅〔2015〕116號文件將上述享受投資抵扣優惠政策推廣至全國范圍。
所稱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和《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39號),立的專門從事創業投資活動的有限合夥企業。
創業投資企業投資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除應按照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火〔2008〕172號)和《關於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國科發火〔2008〕362號)的規定,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以外,還應符合職工人數不超過500人,年銷售(營業)額和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企業所得稅實行查賬徵收的條件。
中小企業接受創業投資之後,經認定符合高新技術企業標準的,應自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年度起,計算創業投資企業的投資期限(是否滿24個月)。該期限內中小企業接受創業投資後,企業規模超過中小企業標准,但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標準的,不影響創業投資企業享受有關稅收優惠。
二、關於技術轉讓所得企業所得稅政策
通知規定
1.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居民企業轉讓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納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技術轉讓所得范圍。居民企業的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2.本通知所稱技術,包括專利(含國防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葯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其中,專利是指法律授予獨占權的發明、實用新型以及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
政策解析
該項優惠政策原於2013年1月1日起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施行,自2015年1月1日起推廣至所有所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綿陽科技城。此次規定從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適用。
企業所得稅法對技術轉讓給予減免稅優惠。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1號)對符合減免稅條件的技術轉讓范圍進行了具體規定:技術轉讓,是指居民企業轉讓其擁有的專利技術、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生物醫葯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的所有權或5年以上(含5年)全球獨占許可使用權的行為。

『柒』 關於經濟法中個人所得稅問題,誰能幫我解一下。謝謝~~

如果是答案B,那麼計算過程如下:每月租金收入小於4000,7月(3000-800-1600/2)*10%=140,其中一個內800是小於4000每月容的扣除數,第二個800是維修費每次允許扣800,8月同7月;其餘7個月(3000-800)*10%*7=1540,合計2009年應納個稅1820。

『捌』 關於經濟法中個人所得稅稅收策劃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經濟法中個人所得稅稅收策劃的法律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修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玖』 初級經濟法企業所得稅不定項

應該是不同的概念:
.在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是按權責發生制計提的,不是實際繳納的內,應在次容月15日內繳納.分錄如下,
1.月底結轉所得稅時做: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結轉本年利潤做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3.在次月15日內申報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熱點內容
法律和刑法的關系 發布:2025-09-17 00:44:26 瀏覽:992
侵犯隱私權應付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7 00:36:24 瀏覽:320
行政法2017和2018的區別 發布:2025-09-17 00:35:46 瀏覽:319
公司承擔民事責任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7 00:20:39 瀏覽:912
按勞動法被辭退補償 發布:2025-09-17 00:19:06 瀏覽:625
新任領導幹部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9-17 00:13:26 瀏覽:800
對刑事訴訟法46條的理解 發布:2025-09-17 00:07:05 瀏覽:662
日常交通法規小常識 發布:2025-09-17 00:04:01 瀏覽:17
有關經濟法專利版權糾紛的案件 發布:2025-09-16 23:47:28 瀏覽:527
違反經濟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23:46:04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