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213條

合同法213條

發布時間: 2021-03-05 11:00:25

A. 刑法中第213條和第214條的差別

假冒注冊商標案(刑法第213條)
根據本條規定,構成本罪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行為人使用他人注冊商標未經注冊商標人許可。「注冊商標所有人」,即商標注冊人。在我國,凡依法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並經商標局核準的,該商標注冊申請人即成為注冊商標所有人。本條規定的「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是指行為人使用他人注冊商標時,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同意。這是構成本罪的前提條件,根據《商標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商標注冊人可以通過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方式,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如果行為人已得到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而只是未按法定程序辦理有關手續,不能認為構成犯罪。

二.構成本條規定的犯罪,行為人在客觀上要實施了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行為。即商標相同,使用該商標的商品為同一種類。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如果行為人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均屬商標侵權行為,不構成本罪。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假冒他人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2、單位假冒他人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3、假冒他人馳名商標或者人用葯品商標的;
4、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因假冒他人注冊商標,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
5、造成惡劣影響的。

實踐中,如果行為人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應按照刑法規定的處罰較重的規定處罰。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刑法第214條)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侵犯了商標注冊人的商標專用權,而且,客觀上使大量的偽、劣、次產品進入市場,對名優產品及同類產品造成沖擊,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構成本條規定的犯罪,應具備以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明知。即明知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仍然銷售,從中牟取非法利益。行為人是否明知,是本罪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適用本條規定時,必須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明知其銷售的商品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如果行為人不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銷售,不構成犯罪。實踐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行為人是否明知:(1)行為人是否曾被告知所銷售的商品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2)銷售商品進貨價格和質量明顯低於市場上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商品的進貨價格和質量;(3)根據行為人本人的經驗和知識,能夠知道自己銷售的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2.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這里的「銷售」應是廣義的,包括批發、零售、代售、販賣等各個銷售環節。「假冒注冊商標」是指假冒他人已經注冊了的商標。如果是將還未有人注冊過的商標冒充已經注冊的商標在商品上使用,不構成本條規定的犯罪,屬於違反注冊商標管理的行為。

3.銷售金額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這也是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個人銷售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銷售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應予追訴。

本條對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犯罪,規定了兩檔刑:即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實踐中,如果行為人銷售的商品假冒了他人注冊商標,同時商品本身是偽劣產品的,構成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應依照刑法規定的處罰較重的規定處罰。

區別 一個是製造帶有假冒商標的產品 一個是銷售帶有假冒商標的產品 客觀行為不同 另:213「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214中「假冒注冊商標」可以是相近 相類似的假冒商標

B. 刑法215條跟刑法213條有什麼區別

213條是假冒抄注冊商標襲罪,215條是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違反國家商標管理法規,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
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是指違反商標管理法規,偽造、擅自製造他人的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行為。
第二百一十三條【假冒注冊商標罪】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C. 刑法213條對企業和人人的量刑標準是否一樣。

單位犯該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的量刑標准和犯該罪的其他個人的量刑標準是一樣的。

D. 物權法213條。

你好,這個問題是在學習中經常容易讓人困惑的問題。質押權人有權收取孳息,是內因為質權人他容佔有著原物,所以由其收取孳息更為便利,原則上就由其收取孳息,例如:大牛生了小牛就有質權人來照顧。但由其收取並不是說就是它的了,只是讓其先佔有所有權仍是出質人的。
如果到時出質人或者債務人還了款那麼質權人就要歸還孳息和原物。如果質押到期,那麼孳息和原物就由質押權人實現擔保。

E.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13條怎麼和書上不一樣

2012年明叔叔嗎?進行了修改,也許你說的書上的是以前的版本。

熱點內容
行政法不同效力層次的金字塔 發布:2025-09-17 09:04:28 瀏覽:867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
法學屠龍技 發布:2025-09-17 08:36:02 瀏覽:514
社會與法欄目劇全集消失的妻第四集 發布:2025-09-17 08:34:54 瀏覽:47
jm法律碩士雙證 發布:2025-09-17 07:51:14 瀏覽:178
勞動法休日加班 發布:2025-09-17 07:45:32 瀏覽:376
經濟法產生的條件與必要性 發布:2025-09-17 06:58:25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