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2015姓氏
『壹』 子女姓氏如何確定,我國婚姻法對子女姓氏是怎麼規定的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性。」回
這就很明確的給出了這一問答題的答案。這是在消除了夫權,破除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習俗,確立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作出的規定,長期以來,子女被視為是父系家族的血脈和後代,子女的姓氏被規定從父姓。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權利和地位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因此要求子女隨母性的案例也在增多。婚姻法的這一規定體現了男女平等的原則。
子女是隨父姓還是隨母性,憲法、民法等相關法律都沒有作明確的規定,只有婚姻法規定可隨父姓,也可隨母姓。因此,確定子女的姓氏,應由夫妻平等協商而定,這是體現《婚姻法》「男女平等」原則,體現《婚姻法》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的規定。
《民法通則》第九十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因此,子女成年後,可以自己選擇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甚至可以決定不隨父姓,也不隨母姓。未成年子女是無民事行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只能由父母協商決定其姓氏,自己無權對自己的姓氏作出選擇。
『貳』 婚姻法關於孩子的姓氏規定體現什麼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為使人民法院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請求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的規定作法律解釋,明確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如何適用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上述規定的含義,認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屬於民事活動,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定,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體現著血緣傳承、倫理秩序和文化傳統,公民選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則上隨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意願和實際做法。同時,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公民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選取其他姓氏。基於此,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解釋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叄』 中國婚姻法2015新規定再婚關於孩子改姓的問題
婚姻法規沒有規定孩子姓名更改的規定。 戶籍管理派出所有具體規定。 (一)離婚後,孩子可以改姓嗎? 離婚後孩子改姓是可以的。我國《婚姻法》第16條規定是這樣的: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後,其姓名是經父母雙方協商一致後確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變更,也應由父母雙方協商一致。父母離婚,任何一方無權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 (二)離婚後孩子改姓,怎麼辦手續? 上面說到,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法律規定成年子女有權自己更改姓名,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更改,必須由監護人雙方協商決定。 那麼,如果非要給孩子改姓,簡單來說需要兩個步驟。 首先,需要和孩子生父協商,並需要書面同意的證明材料。如果孩子滿10周歲,還需要爭取孩子的意見,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滿18歲,需要徵得孩子的同意; 其次,需要攜帶戶口本、身份證、孩子的戶口本、離婚證等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辦理。戶籍辦理機構須要雙方的簽字後才能給孩子改姓更名的。否則,一方是無權給孩子改姓更名的,戶籍辦理機構不會辦理手續的。一方不同意,而另一方強行辦理,戶籍所要負法律責任的,另一方有權控告更名方和戶籍辦理機構的。 離婚後孩子改姓,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這既涉及到傳統觀念,也涉及到父母對孩子的權利義務的問題。所以,在離婚後孩子改姓的問題上,雙方都要慎重。如果在孩子改姓的問題上遇到難題,尤其是到了法院打官司的地步,可以咨詢專業的婚姻家庭律師,他們會在離婚後孩子改姓這方面提供許多有益的建議和指導,幫助當事人達成心願。 (三)離婚後孩子改姓,另一方不給撫養費等可以嗎? 男方常常以孩子如果改姓就不給撫養費為要挾,不許孩子改姓,是不對的。 《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這就是說,無論孩子和誰姓,父母任何一方都要承擔撫養未成年子女的義務,不能以離婚後孩子改姓就不給孩子撫養費。如果孩子由父姓改為母姓,而父親不給撫養費的,作為孩子的母親可以先和孩子父親商量,協商不成,可以去法院起訴孩子父親支付孩子撫養費。
『肆』 婚姻法第幾條規定孩子可以隨父姓或母姓
1、婚姻法規抄定的孩子可以襲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包括離婚後。
2、孩子的姓氏,是父母根據法律規定共同協商確定的,既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不管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還是離婚後,都是這樣,不因為離婚了就改變了孩子姓氏的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的原則。
3、離婚後給孩子改姓倒是一個必須一提的問題。一旦確定了隨父姓或母姓後,就不得隨意變更,如要變更,必須經過孩子的父母雙方共同協商確定。
因此,夫妻離婚後,如果一方要變更孩子原來的姓氏,那就必須與對方協商,未經協商達成一致,不得變更孩子原來的姓氏。最高人民法院([81]法民字第11號)《關於變更子女姓氏的復函》對此有明確規定,公安部(公治[2002]74號)《關於父母離婚後子女姓名變更有關問題的批復》也規定,離婚後雙方未經協商一致,一方單獨要求變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機關可以不受理。
4、需要說明的是,離婚後未經雙方協商一致不能變更子女原來的姓氏,並沒有否認離婚後孩子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的原則。
『伍』 2015年國家規定離婚後有權給孩子改姓嗎
一、離婚後,非父母雙方協商一致,不可以改孩子的姓名。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變更子女姓氏問題的復函》( [81] 法民字第 11 號)的闡述,對於離婚雙方未經協商或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而其中一方要求變更子女姓名的,應該說服其恢復孩子姓名;
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因此,子女的名字是可以更改的,但是需要雙方協商一致。
因此,離婚後孩子改姓,不經過對方同意,撫養孩子一方是無權單獨更改的,就算更改了,對方也有權利起訴變更,到時候還得改過來。
二、離婚後孩子確實需要改姓名,怎麼辦手續?
離婚後孩子改姓,怎麼辦手續?上面說到,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法律規定成年子女有權自己更改姓名,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更改,必須由監護人雙方協商決定。
那麼,如果非要給孩子改姓,簡單來說需要兩個步驟。
1.需要和孩子生母父協商,並需要書面同意的證明材料。如果孩子滿10周歲,還需要爭取孩子的意見,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滿18歲,需要徵得孩子的同意;
2.需要攜帶戶口本、身份證、孩子的戶口本、離婚證等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當地公安派出所辦理。戶籍辦理機構須要雙方的簽字後才能給孩子改姓更名的。
否則,一方是無權給孩子改姓更名的,戶籍辦理機構不會辦理手續的。一方不同意,而另一方強行辦理,戶籍所要負法律責任的,另一方有權控告更名方和戶籍辦理機構的。
(5)婚姻法2015姓氏擴展閱讀
父母離異後一方亡故另一方再婚要求變更未成年子女姓名的:
1.十六周歲以上未滿十八周歲且以本人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可以自主決定本人姓名的變更,其父親和繼母,或者母親和繼父要求變更其姓名的,必須徵得其本人同意;
2.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的父親和繼母,或者母親和繼父經協商同意,要求變更該未成年人姓名的,應當徵得其本人的同意;
3.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姓名的變更,由其父親和繼母,或者母親和繼父協商一致後決定。
『陸』 我國婚姻法規定,孩子的姓氏原則上應當隨父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隨母姓
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
『柒』 新婚姻法離婚後孩子歸誰就跟誰姓嗎
新婚姻法離婚後孩子並不是跟誰就跟誰姓。婚姻法只是規定了孩子的補償以及孩子歸誰撫養的相關條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第三十六條 離婚與子女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
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的子女撫養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
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的子女探望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
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捌』 婚姻法關於孩子姓氏的規定體現了什麼原則
一、新婚姻法對於子女姓氏的更改無規定 新婚姻法在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沒有規定姓氏變更事宜。 二、子女姓名的變更,各地公安機關均有響應的規定 臨沂市規定(供參考): 變更姓名。提供居民身份證或居民戶口簿;單位(村居委、學校等)證明;申請變更為父姓或者母姓的,需父母雙方同意並提供父母的結婚證。 上述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要依據您的實際情況,以及相應的法律規定才能最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