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國際經濟法代位求償權

國際經濟法代位求償權

發布時間: 2021-03-05 19:45:16

經濟法中的代位求償權是什麼

代位求償是民事法律關繫上的概念,指債權人對於其債務人到期債務,債務人無力償還而債務人又對另一人的到期債務享受債權時,則原債權人有權代替債務人要求償還債務.

⑵ 跨國環境侵權訴訟屬於國際經濟法范圍嗎

MIGA(即多邊投資擔保機構)成立於1988年,是世界銀行的第五個機構,其擁有完全的法人地位,理事會為權力機構,董事會主席由世界銀行總裁兼任。是通過直接承保各種政治風險,為海外投資家提供經濟上的保障,並且進一步加強法律上的保障。其同華盛頓公約在保護外國投資方面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在該機構中每一成員國預先享有177基本票,然後再以每股一票的形式進行投票。漢城公約擔保業務為:一是關於合格的投資者:1、投資者應為東道國以外的締約國國民,該國民同華盛頓公約中對國民(2類)的規定;2、只要東道國同意,對於東道國的非為外國控制的法人,只要其資金來源於國外,由投資者和東道國聯合申請,經MIGA特別多數票通過,亦適格的投資者。二是關於合格的投資。1、經董事會特別多數通過,要將合格投資擴大到其他任何與MIGA承保有關中長期形式的投資。但出口信貸不在承保范圍內。2、前來投保的投資必須是東道國同意的投資。並符合(A、具備經濟合理性;B、促進東道國的經濟並和其重點發展目標一致;C、符合東道國的法律和條例;D、在東道國可以得到公平的待遇。)三是關於合格的東道國。即要求只能是向發展中國家會員國的跨國投資才可。四是承保的險別。包括徵收和類似措施險、戰爭和內亂險、貨幣匯兌險以入違約險(只有在東道國不能獲賠)。五是代位求償權。只要MIGA作出對投資人的賠償,即獲得向東道國代位求償的權利。六是分保與「贊助擔保」。所謂分保是指針對已經投過保的海外投資(可能是向投資者本國或者是向其他區域性的投資擔保機構),MIGA可以提供分保或者是再保險。所謂「贊助擔保」是指MIGA的任何一個或幾個成員國可以自行籌款,在機構內設立基金,為任何向發展中國家的投資進行投保。對MIGA的評價:其是南北兩在類國家之間經濟上互相保存、沖突、妥協和合作的產物,一方面它對東道國即發展中國家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在外國投資擔保上的部分主權,另一方面它又對投資者必須尊重發展中國家提出了要求,所以基於以上,對發展中國家來講,可以改善投資環境,吸收的外資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對於發達國家則可以在相對安全的條件下增加的贏利機會。同時對於每一個成員國來講都是雙重身份,因為其既是機構的股東,又是東道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對國際跨國投資方面的風險進行了必要的預防。我國實踐表明加入該機構是正確的。

⑶ 國際經濟法中「MIGA」代表什麼

MIGA(即多邊投資擔保機構)成立於1988年,是世界銀行的第五個機構,其擁有完全的法人地位,理事會為權力機構,董事會主席由世界銀行總裁兼任。是通過直接承保各種政治風險,為海外投資家提供經濟上的保障,並且進一步加強法律上的保障。其同華盛頓公約在保護外國投資方面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在該機構中每一成員國預先享有177基本票,然後再以每股一票的形式進行投票。

漢城公約擔保業務為:一是關於合格的投資者:1、投資者應為東道國以外的締約國國民,該國民同華盛頓公約中對國民(2類)的規定;2、只要東道國同意,對於東道國的非為外國控制的法人,只要其資金來源於國外,由投資者和東道國聯合申請,經MIGA特別多數票通過,亦適格的投資者。二是關於合格的投資。1、經董事會特別多數通過,要將合格投資擴大到其他任何與MIGA承保有關中長期形式的投資。但出口信貸不在承保范圍內。2、前來投保的投資必須是東道國同意的投資。並符合(A、具備經濟合理性;B、促進東道國的經濟並和其重點發展目標一致;C、符合東道國的法律和條例;D、在東道國可以得到公平的待遇。)三是關於合格的東道國。即要求只能是向發展中國家會員國的跨國投資才可。四是承保的險別。包括徵收和類似措施險、戰爭和內亂險、貨幣匯兌險以入違約險(只有在東道國不能獲賠)。五是代位求償權。只要MIGA作出對投資人的賠償,即獲得向東道國代位求償的權利。六是分保與「贊助擔保」。所謂分保是指針對已經投過保的海外投資(可能是向投資者本國或者是向其他區域性的投資擔保機構),MIGA可以提供分保或者是再保險。所謂「贊助擔保」是指MIGA的任何一個或幾個成員國可以自行籌款,在機構內設立基金,為任何向發展中國家的投資進行投保。

對MIGA的評價:其是南北兩在類國家之間經濟上互相保存、沖突、妥協和合作的產物,一方面它對東道國即發展中國家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在外國投資擔保上的部分主權,另一方面它又對投資者必須尊重發展中國家提出了要求,所以基於以上,對發展中國家來講,可以改善投資環境,吸收更多的外資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對於發達國家則可以在相對安全的條件下增加更多的贏利機會。同時對於每一個成員國來講都是雙重身份,因為其既是機構的股東,又是東道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對國際跨國投資方面的風險進行了必要的預防。我國實踐表明加入該機構是正確的。

⑷ 關於法律 正確答案

1.B 國際間接投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的重要形式,也是早期的,傳統的國際投資形式,也稱為國際證券投資,更廣義講,還包括國際信貸投資。

2.B 適用於信用證的國際慣例是國際商會在1930年制訂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該慣例經過六次修改,目前使用的是1994年的修訂本。它是國際商會第500號出版物,所以簡稱為UCP500號。

3.C 查閱了大量資料的答案

4.B 《漢城公約》由世界銀行於1985年擬訂,1988年生效,並正式成立「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

5.D (一)代表處 最簡單的分支機構形式,不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
(二)經理處 級別高於代表處,但低於分行,不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
(三)分行 是跨國銀行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的最重要形式,不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是總行的組成部分,受總行的直接控制。
(四)附屬銀行 在東道國注冊成立,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是獨立於總行的經濟實體,既可以由不得總行全資擁有,也可以合資設立。

B 投資保證協議。此類雙邊協議的核心在於讓對方締約國正式確認美國國內的承保機構在有關的政治風險事故發生並依約向投保的海外投資者理賠之後,享有海外投資者向東道國政府索賠的代位權和其他相關權利及地位。

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此類協定內容詳實具體,實體性規定和程序性規定並舉,能夠為資本輸出國的海外投資提供切實有效的保護,因而一問世便得到各發達國家的競相效仿和大力推行。而且也為發展中國家所廣泛接受。
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主要內容:當代各國所締結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一般包含投資定義、批准、待遇、代位權、徵收條件和補償以及爭端解決程序等條款,其內容往往是資本輸出國和資本輸入國利益平衡和互相妥協的結果。

7.A
外國投資法,又稱為資本輸入國法制,指一國政府為引進外國資本和技術以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而制定的關於引進外資的基本原則、外國資本的法律地位及鼓勵、保護與限制措施等法律規范。

8.D 目前,巴塞爾協議體系是跨國銀行國際監管的最重要的法律制度體現,代表了國際金融界銀行監管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

9.B 1948年4月,作為「馬歇爾計劃」的一部分,美國根據《對外援助法》制定了《經濟合作法》,率先創立了海外投資保險制度。...設立了海外私人投資公司,成為美國海外投資保險的專門機構。鑒於此制度的行之有效,其他發達國家紛紛效尤。
10.D 觀各國的立法實踐,關於海外投資保險法律關系主體的規定有兩種立法體例。第一種立法體例是集海外投資保險審查批准機構(以下簡稱審批機構)與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經營機構(以下簡稱經營機構)於一體的海外投資保險機構和海外投資者兩個主體。第二種立法體例是審批機構、經營機構和海外投資者三個主體。 美國和日本採用的是上述第—種立法體例。相比之下,德國海外投資保險法律關系主體的立法採用的是前述第二種立法體例,在這種立法體例中,海外投資保險機構的設置採取分離制,即審批機構和經營機構分別建制。

11.A 各國法律管制的寬嚴程度有所不同:只允許跨國銀行在本國設立代表處,不允許跨國銀行在本國開設分行,禁止跨國銀行控制本國銀行,或者對跨國銀行在本國銀行的參股比例作了不同程序的限制。

12.C 《國際投資法》,第37頁,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國際投資法是國際經濟法的一個分支,是調整國際私人直接投資關系及有關外國投資保護與鼓勵的國內法規范和國際法規范的總稱。

13.B 國際商會制定的《托收統一規則》是各國銀行辦理國際托收業務的通行慣例,它將托收的有關當事人分為委託人、托收行(RemittingBank?、代收行(CollectingBank?、提示行(一般就是代收行)。

14.A 國際投資法,是調整國際(跨國)投資活動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發展中國家的涉外投資法,這是國際投資法整體結構中首要的組成部分;發達國家的涉外投資法,其重點在於海外私人投資保險法制;跨國投資雙邊條約

15.C 銀行業的國際化發展使得對跨國銀行的國際監管更加重要。並表監管原則創新性地確立了母國和東道國的監管責任及其合作關系, 成為跨國銀行監管的一項核心基本原則,許多國家也在國內立法中實行該原則。有效實施並表監管,必須對跨國銀行各組成部分的具體監管責任進行劃分,並統一母國與東道國的監管標准。
1979年3月,鑒於銀行業務的日益國際化以及各國並表監管實踐的進一步發展,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銀行國際業務的並表監管》文件,該文件首次提出並表監管是「銀行監管的一項基本原則」。1983年修訂的巴塞爾協定進一步明確,母銀行和母國監管當局應對其所轄銀行或銀行集團的風險暴露程度和資本充足率進行監測。進入90年代以後,並表監管原則在巴塞爾銀行監管體制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992年,巴塞爾委員會制定了《對國際銀行集團及其境外機構監管的最低標准》,此文件將並表監管原則部分內容闡述為三項「最低標准」。[3] 1997年初,巴塞爾委員會又發布了《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其中第23條, 第24條專門強調了國際銀行的並表監管,要求銀行監管者必須實施全球並表監管,對銀行在世界各地的所有業務,特別是其外國分行、附屬機構和合資機構的各項業務,進行充分的監測,並要求其遵守審慎經營的各項原則。同時指出,並表監管的一項關鍵內容是與有關監管者特別是東道國監管當局建立聯系、交換信息。

恩,做了好久啊。

⑸ 急求一篇關於經濟學方面的論文。700字左右

到人大經濟論壇上版找權
http://www.pinggu.org/bbs/?fromuid=1073426

熱點內容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
法學屠龍技 發布:2025-09-17 08:36:02 瀏覽:514
社會與法欄目劇全集消失的妻第四集 發布:2025-09-17 08:34:54 瀏覽:47
jm法律碩士雙證 發布:2025-09-17 07:51:14 瀏覽:178
勞動法休日加班 發布:2025-09-17 07:45:32 瀏覽:376
經濟法產生的條件與必要性 發布:2025-09-17 06:58:25 瀏覽:356
法治和人治的界限 發布:2025-09-17 06:53:59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