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非因工負傷

勞動合同法非因工負傷

發布時間: 2021-03-06 13:36:32

『壹』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

問: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內的醫療期滿後不容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規定的醫療期」到底是多久啊?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規定的醫療期」到底是多久啊?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單位不得據此解除勞動合同:第一、如公司沒有交社保,可以要求補繳社保的。第二、如公司一直沒有簽合同,也是違法的,可以要求公司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第三、如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還要承擔賠償金的,賠償金的標準是經濟補償的兩倍。如果是勞動者提出辭職,可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第四、如在公司工作滿一年的,公司還要支付失業保險金的。第五、如果公司有加班行為,還要按法定標准支付加班工資以及加付賠償金的。第六、如果公司剋扣工資,還應足額支付工資以及加付賠償金的

『貳』 勞動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用人單位解僱他,需要額外的賠償嗎

可以解僱,但要支付經濟補償,我已整理如下,希望能幫你理清頭緒:

1、根版據《中華人民勞權動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需要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
2、而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三章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准確定。
3、再者,《中華人民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六條第四款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4、另外,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叄』 勞動合同法關於非工傷在家養傷期間單位是否發工資

需要支付的,根據你的工齡計算。請參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十三條 疾病、回非答因工負傷、殘廢待遇和第十六條的規定:
工人與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時,其停止工作醫療期間連續在六個月以內者,按其本企業工齡的長短,由該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發給病傷假期工資,其數額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本企業工齡不滿二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六十;已滿二年不滿四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七十;已滿四年不滿六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八十;已滿六年不滿八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九十;已滿八年及八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一百。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治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停止工作連續醫療期間在六個月以上時,改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其數額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至能工作或確定為殘廢或死亡時止。

『肆』 勞動部發《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動法及合同法規定的關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

1、根據《關於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內[1995]236號)規定,對某些患容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癒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2、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
80%。
3、單位給予適當的困難救濟。並號召職工自願損款。

『伍』 員工患病或非因公負傷時,除了勞動合同法第40條及第42條的適用外,請問實務上有何較好的建議及作法

1.醫療期未滿但醫療終結
(1)能從事原工作或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回公司繼續工作。

(2)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根據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6條規定,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痊癒),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
①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②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是指不適用於非過錯性解除和經濟性裁員;在此期間合同期滿,合同期也要延長到醫療期滿;但是違紀違法的、辭職的、雙方協商一致的除外)。
③沒被鑒定出來傷殘等級的,如果單位想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合同到期(即將到期)終止勞動合同,穩妥起見,建議等到其醫療期滿後實施。
【備注】如果是工傷,一到六級的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需要參照《工傷保險條例》執行。
2.醫療期滿
·醫療終結
(1)能從事原工作或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回公司繼續工作。

(2)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7條規定,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
①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②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或者鑒定不上的)企業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或與其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於勞動合同即將屆滿的員工)。
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或者鑒定不上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待遇問題:
1.解除勞動合同(非過錯解除),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1個月代通知金)和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同時,根據勞動部關於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勞部發[1994]481號)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還應發給不低於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100%。
2.終止勞動合同,支付2008年1月1日以後工齡的經濟補償金。根據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對勞部發〔1996〕354號文件有關問題解釋的通知》的規定,《通知》第22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合同期滿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不低於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是指合同期滿的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時,醫療期滿或者醫療終結被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為5~10級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不低於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醫療未終結
(1)適當延長醫療期
由於醫療未終結,需要繼續治療,根據關於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第二條規定,對某些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最長期限的醫療期)內尚不能痊癒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2)延長醫療期後,醫療終結的以及醫療未終結的,均可以參照「醫療期滿且醫療終結」的處理方法處理。【其實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一款給了用人單位很大的權利,只要員工醫療期滿同時符合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是以醫療終結,治癒好疾病為准,是以醫療期滿為准。】

『陸』 乙方非因工負傷解除合同,甲方應付賠嘗金嗎

根據了相關的法律條款,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規定,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2、《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對醫療期的相關條款: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

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3、非因工負傷醫療期間工資待遇:

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勞動法意見》)第59條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4、用人單位違法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要求經濟補償或者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三項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柒』 勞動合同法為什麼沒有說因公負傷能不能被解除勞動合同

你所說的因公負傷因該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他們不適用勞動合同法。勞動法上所說的是指因工作原因受傷的屬於工傷。

『捌』 職工在職期間,非因工傷,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誰能告訴我謝謝!

1、職工在職期間,非因工傷,喪失部分勞動能力,用人單位可以與職工協商解專除合同的。
2、《勞動合同法》第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玖』 (1/2)《勞動合同法》四十條、第一款「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在規定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

《勞動合同法》四十條、第一款「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在規定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

葉赫那拉解答;

一、《勞動法》

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四、勞動部關於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

第六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五、根據以上規定,可以看出;

1、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2、醫療期內後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拾』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在勞動法里嗎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製定的詳細規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
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第八條 醫療期滿尚未痊癒者,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本規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勞動法》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熱點內容
東莞勞動法關於產假的規定 發布:2025-09-17 04:41:07 瀏覽:897
南開大學經濟法考研紅寶書 發布:2025-09-17 04:41:06 瀏覽:175
經濟法階段練習一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4:40:30 瀏覽:253
南大經濟法2018 發布:2025-09-17 04:39:42 瀏覽:292
合同法與合同管理考試題目 發布:2025-09-17 04:39:00 瀏覽:200
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試題 發布:2025-09-17 04:34:07 瀏覽:616
雲夢法院網 發布:2025-09-17 04:33:27 瀏覽:315
考研經濟法是統考嗎 發布:2025-09-17 04:17:23 瀏覽:997
法律顧問意見書表 發布:2025-09-17 04:17:16 瀏覽:719
自考國際經濟法2018年10月真題 發布:2025-09-17 04:08:08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