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解釋二關於合同解除異議
⑴ 合同的法定解除權異議可以向仲裁機構提起么(根據合同法解釋二)
仲裁的前提條件是,合同雙方簽訂了有效仲裁協議
⑵ 購房合同解除權過了除斥期間,是否可以適用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關於解除權異議期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回議,但在約定的答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⑶ 合同解除異議期是在本合同中約定還是由事後解除方在通知中規定具體的是哪一條規定的
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回條規定的合答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根據該條規定,接到解除合同通知的一方,如果在三個月內沒有向人民法院起訴提出異議,無論其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理由多麼充分,都不會得到人民法院支持。這里的「三個月」是法律規定的除斥期間,不因任何事由中止、中斷或者延長。
⑷ 《破產法》第18條破產管理人合同解除權的異議期限是否適用《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異議期限的規定
特別法優先適用,這個時候明顯應先考慮破產法的規定。上面法條18條都內說了破產的時候容,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對方要決定解除合同或繼續履行,對方沒做決定就解除合同,或者破產人兩個月內沒通知對方就自動解除合同,清晰明確,沒有異議啊。
⑸ 民法典生效後,關於合同解除三個月異議期如何適用
先對比下對於解除權異議的新舊法律規定
新法《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條第一款「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
舊法最高院《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先行明確下:
1、《合同法》司法解釋是針對《合同法》的適用,舊法最高院的解釋二對於解除權異議期,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是給予了三個月的除斥期間。在《民法典》沒有出台具體司法解釋的情況下,沒辦法當然適用「三個月」的期限規定,或者說具體的期限,由法官根據自由裁量權酌定
2、一般來說,合同解除權是需要有合法的行權基礎(法定解除權或任意解除權),如無合法解除權的,則法理層面,要求解除本屬無效行為;
3、給到所謂「異議期」的目的,是在於保障交易的穩定性。也就是說,即便行使解除權的一方理由不合法,但是如果收到解除通知的一方沒有積極在期限內提出異議,那麼司法判定合同本身解除不再履行,收到解除通知的一方,應當採取賠償損失,而非要求繼續履行的方式,完成對自己權利的救濟。
⑹ 最高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問題的答復》應該是指《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第24條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第24條問題的答復》
一、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在不具有解除權的情況下,向對方發出了解除通知,對方在本條規定的異議期經過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各地法院的審判實踐中均存在爭議。肯定的觀點主張,本條適用的前提是主張解除合同的一方應具有解除權,否則,對方提出異議的權利不受異議期的限制,本條不適用,人民法院對解除異議的訴訟請求仍應支持;否定的觀點主張,異議期限經過,異議權不再受法律保護,此時無論解除合同的一方是否具有解除權,對方當事人均無權再對合同解除提出異議,故對此種情形下的異議訴請,人民法院不應支持。以上兩種觀點,均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根本差別在於對異議權的性質、異議期限經過的後果等認識不同。對此,最高法院將在進一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以司法解釋、司法政策或典型案例等形式,明確提出相應的意見,以統一裁判尺度。
二、發出解除通知的一方自己在三個月內起訴,請求法院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屬於解除方通過提起確認之訴,對合同已經解除的法律事實進一步予以確認,而非對自己主張的合同解除提出異議。
⑺ 法院問答:如何理解合同解除異議期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內解除或債務抵銷有異議,但容在約定的或法定三個月異議期經過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適用該條規定時,提出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的一方當事人必須首先具備合同法第九十六條及九十九條關於合同解除及債務抵銷的條件,即必須具備合同約定解除權或法定解除權,或互負到期債務,且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前提;其次應當以法律法規規定的方式通知對方當事人。若具備上述條件,另一方當事人未在合同約定的或法定三個月的異議期內對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提出異議的,則意味著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成立。若一方當事人並不具備解除合同或抵銷債權的條件的,則不能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
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無效依法解除的司法解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版)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權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8)合同法解釋二關於合同解除異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條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⑼ 如何理解合同解除異議期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解除或專債務抵銷有異議,但在約定屬的或法定三個月異議期經過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適用該條規定時,提出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的一方當事人必須首先具備合同法第九十六條及九十九條關於合同解除及債務抵銷的條件,即必須具備合同約定解除權或法定解除權,或互負到期債務,且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前提;其次應當以法律法規規定的方式通知對方當事人。若具備上述條件,另一方當事人未在合同約定的或法定三個月的異議期內對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提出異議的,則意味著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成立。若一方當事人並不具備解除合同或抵銷債權的條件的,則不能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