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期合同法ppt
⑴ 什麼是債務違約掉期產品
信貸違約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是信貸衍生工具之一,合約由兩個法人交易,一個稱為買方(信貸違約時受保護的一方),另一個稱為賣方(保障買方於信貸違約時損失)。當買方在有抵押下借款予第三者(欠債人),而又擔心欠債人違約不還款,就可以向信貸違約掉期合約提供者買一份有關該欠債人的合約/保險。通常這份合約需定時供款,直至欠債人還款完成為止,否則合約失效。倘若欠債人違約不還款(或其他合約指定情況,令人相信欠債人無力或無打算依時還款),買方可以拿抵押物向賣方索償,換取應得欠款。賣方所賺取的是倘若欠債人依約還款時的合約金/保險費。
有些信貸違約掉期合約不需要以抵押物便向賣方索償(理賠金額與保險費成正比),只需要欠債人破產(或其他合約指定情況)即可。這些合約的功能不局限於風險轉移(對沖),而是具有投機性質,例如買方可以以合約賭博某家公司快會破產一樣,而他從未對該公司作出放債。
較完善的解釋:
信用違約掉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互換)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創由信用卡貸款所衍生出來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違約掉期的出現滿足了這種市場需求。作為一種高度標准化的合約,信用違約掉期使持有金融資產的機構能夠找到願意為這些資產承擔違約風險的擔保人,其中,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承擔損失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實物交割」,一旦違約事件發生,賣保險的一方承諾按票面價值全額購買買家的違約金融資產。第二種方式是「現金交割 」,違約發生時,賣保險的一方以現金補齊買家的資產損失。信用違約事件是雙方均事先認可的事件,其中包括:金融資產的債務方破產清償、債務方無法按期支付利息、債務方違規招致的債權方要求召回債務本金和要求提前還款、債務重組。一般而言,買保險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資產的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而賣信用違約保險的是保險公司、對沖基金,也包括商 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合約持有雙方都可以自由轉讓這種保險合約。
從表面上看,信用違約掉期這種信用衍生品滿足了持有金融資產方對違約風險的擔心,同時也為願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事實上,信用違約掉期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其規模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暴漲到2008年3月的62萬億美元。其中,這一數字只包括了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報告 的數據,並未涵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數據。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
根據有關研究,信貸違約掉期市場是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市場。2008年5月份,巴菲特表示:「 按照我的定義,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令人擔憂的一個領域是估值60萬億美元的信貸違約掉期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國際金融市場研究員雷曜根據研究結果指出,「根據次貸危機目前的發展態勢,估值約62萬億美元的CDS市場已經成為當前金融市場的『堰塞湖』」。「隨著歐美主要國家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實體經濟下滑、信貸緊縮和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信用衍生品市場中的風險因素必然隨之上升。其中,交易商信用風險成為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首要薄弱環節,需要加以密切關注,系統性風險爆發可能引發的債券價格下跌和信貸進一步緊縮等不利後果需要加以防範。另外,以對沖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復雜環節下定價模型失靈造成的操作風險也需要給予一定的重視。」他認為,CDS市場問題所能造成的信貸緊縮風險也許比「兩房事件」來得更為迅猛,而這將通過消費萎縮對中國出口造成持續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62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只包括了商業銀行向美聯儲報告的數據,並未涵蓋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數據。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另一方面信用違約掉期完全是櫃台交易,沒有任何政府監管。
CDS市場中最大的部分是企業債(包括ABS),佔80%,而MBS佔20%。在經濟衰退狀態下,企業債券違約率將從目前的4.87%快速攀升至10%以上,以損失恢復率50%計算,CDS未來數月將造成1萬億美元的直接損失。而部分中國金融機構購買了此類衍生產品,值得警惕。
⑵ 為什麼遠期合同法和掉期合同法能完全消除外匯風險
假定你手中有100萬美元,你擔心美元貶值造成損失,這時你可以選擇簽訂一份一定內期限(子集選擇)的容遠期合約,例如約定3月後100萬美元兌換670萬人民幣。這時你手中美元價值便被固定為3月後的670萬人民幣,為何說完全消除了風險呢?因為風險就是指不確定性,簽訂遠期以後不確定性消失。
掉期合同同理。
滿意請採納,不懂可繼續追問。謝謝!
⑶ 合同法里的甲乙互換了,有什麼壞處
甲乙只是合同雙方的一個稱呼,換了並不會有什麼影響。影響合同當事人權益的是合同的條款,建議你們認真研究合同的條款內容。
⑷ 求助,國際金融問題。。謝咯
1.預期將來匯率的變化,為賺取匯率漲落的利潤而進行的外匯買賣稱為外匯投機還是投回資交答易?
答:我覺得是外匯投機
2.具有外匯債權和債務的公司與銀行簽定出賣或購買遠期外匯的合同以消除外匯風險的方法稱為掉期合同法還是遠期合同法?
答:如果再買入即期時同時賣出遠期 以規避風險為目的 則稱為掉期
3.傳統國際金融市場主要從事什麼方面的借貸?
答:傳統的國際金融市場則主要從事的是市場所在國貨幣的借貸交易。
⑸ 掉期合同法和遠期合同法在防範外匯風險中的差異是什麼
我就默默地把概念抄上去了,估計就是那個意思,反正各種地方找不到,就只能自己寫了
⑹ 掉期合同是什麼意思
掉期合同是一種內交易雙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合同。更為准確地說,掉期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相等經濟價值的現金流的合同。
⑺ 互換土地能要回嗎
互換是農村集復體經濟組織內制部的農戶之間為方便耕種和各自需要,對各自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交換。互換是一種互易合同,互換的雙方都取得對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喪失自己的原土地承包經營權。雙方農戶達成互換合同後,還應與發包人變更原土地承包合同。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0條規定:「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種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對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和《合同法》 第八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的規定,你們的合同是有效的,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法院很可能會要求你們與發包方變更原土地承包合同,以徹底解決你們兩家的這一糾紛。因此,我認為你再也不能要回原來的承包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