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合同法要約
❶ 關於合同法的要約與要約邀請
應該是要約抄邀請,因為構成合同最基本的是合同標的和數量,至於價款都不是很重要,因為有了數量,可以根據市場價格或行業標准來確定標的價格,所以說,至少有了數量,才基本可以構成一個合同的內容。而且,這是一種廣告行為,其是向不特定人發出的,是一種邀約邀請,而要約需要向特定人做出。綜上,這是一種要約邀請。
❷ 關於合同法中要約的問題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訂立合同的條件。希望對方能完全接受此條件內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容一方稱為要約人,受領要約的一方稱為受要約人。
而要約的條件:
a.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所謂「具體」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條款。如果沒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條款,受要約人難以做出承諾,即使做出了承諾,也會因為雙方的這種合意不具備合同的的主要條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所謂「確定」,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明確,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則無法承諾。
b.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表明一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拘束。
從上可以看出A要約的內容,條款上有含糊不清的因素,因此不成立要約。
希望能幫到你。
❸ 什麼是《合同法》中的「要約邀請」
您好!要約邀請又稱為」要約引誘「,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回意思表示。要約邀請是當事答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為,只是引誘他人發出要約,不能因相對人的承諾而成立合同。
根據《合同法》第15條的規定,在發出要約邀請以後,要約邀請人撤回其邀請,只要沒給善意相對人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要約邀請人一般不承擔責任。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❹ 中國合同法如何規定要約和承諾問題
合同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約的構成要件主內要有:
(一)內容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人與人之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所說的具有一定憧憬的話,一般是可以實現。
承諾是受要約人按照所指定的方式,對要約的內容表示同意的一種意思表示,須具備以下條件: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和承諾是一種相對人的行為。因此,承諾必須由被要約人作出。被要約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約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權的代理人。
(2)承諾必須是在有效時間內作出。所謂有效時間,是指要約定有答復期限的,規定的期限內即為有效時間;要約並無答復期限的,通常認為合理的時間(如信件、電報往來及受要約人考慮問題所需要的時間),即為有效時間。
(3)承諾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即承諾必須是無條件地接受要約的所有條件。
❺ 合同法中要約和承諾的區別
合同法中要約與承諾的聯系和區別是: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承諾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四百七十四條
要約生效的時間適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
第四百七十九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四條
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諾,生效的時間適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❻ 合同法 中的 「要約」 是什麼含義
合同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回定:(一)內容具體答明確;(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要約的生效條件有以下幾條:1、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所謂訂立合同的意圖,是要求在要約中包含希望並已經決定和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2、要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結合同的受要約人發出。一般認為,要約應當向特定人發出,這個特定人就是要約人希望和他訂立合同的人。而特定不限於一個,也可以是幾個,但必須都是確定的。如一個水泥廠有2000噸水泥可以銷售,分別向4個建築公司發數量各為500噸的要約。3、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確定。所謂具體確定,是指要約中應包含有合同的主要條款,讓受要約人看了之後可以決定是否同意訂約並作出承諾。4、要約必須送達受要約人。要約只有到達受要約人,受要約人才有可能了解要約的內容,並決定是否承諾。5.要約應以明示方式發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 內容具體確定;?(二) 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❼ 合同法關於要約的求答疑
1、受要約人要拒絕要約有兩種方式:明示的,接到要約之後通知要約人拒絕要約;默示的,接到要約之後不理他,視為默示的拒絕要約。
2、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的要約不可撤銷指,對於要約人而言,如果在要約中確定了承諾期限,就不能再撤銷要約。對於受要約人而言,還是可以承諾可以拒絕承諾的,自然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
❽ 《合同法》關於要約承諾規定是什麼
【為您推薦】龍口市律師
鹽都區律師
崇州市律師
台山市律師
羅庄區律師
順平縣律師
茶陵縣律師
在買賣活動中,作為采購方向對方表達簽署合同的意向後,對方收到要約,如果同意簽署合同,會做出相關承諾。接下來雙方會選擇時間就合同細節進行探討,並最終訂立合同。關於要約和承諾在《合同法》中明文規定。那麼《合同法》關於要約承諾規定有哪些條款,下面我們通過小編摘錄的相關條文做個了解吧。
《合同法》關於要約承諾的規定
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的方式。
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要約邀請時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十七條: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要約可以撤銷。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的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第二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三)承諾的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的變更。
第二十二條:「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據此,承諾一般應以口頭形式、書面形式作出,或者根據交易習慣或要約的要求以行為作出。對於沉默或不作為是否可以是承諾的方式,法律未作規定,但通常認為,如果當事人又特別約定或交易習慣允許以沉默或不作為的方式作出承諾的,法律應承認承諾的效力。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我國《合同法》關於要約承諾規定的內容,不難發現,一方做出要約,要確保內容明確,並且如果對方承諾的話,發出要約一方要遵守要約的內容。同時,承諾的一方應當以通知的方式告知要約方。通常情況下,要約一旦發出就不能撤回,需要撤回的話要事先通知對方。
延伸閱讀:
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效力及法律後果
起訴合同無效是怎樣的,屬於合同的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格式要求
❾ 關於合同法要約問題
工程招投標中,業主發出的是要約邀請並不是要約,承包人發出的投標文件是要約,業主接到投標文件後,給承包人發出的中標通知書是承諾,此時,合同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