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增值稅計算
1. 經濟法基礎,求增值稅,進項稅,消費稅
增值稅以商品或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計稅。
實際應用中,增值額難以精確計算回。國際上答通用做法是,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稅率計算出銷售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
消費稅跟增值稅一樣屬於流轉稅,但是消費稅以特定消費品為課稅對象,即在普遍徵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消費品再徵收一道消費稅,目的是為了調整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
2. 進項稅和銷項稅的計算公式分別是什麼
中國的銷售,習慣性講含稅價。。
你去買東西,一個手機1000塊錢,你不會考慮稅多少,貨物本身多少錢。實際上它是包含17%的增值稅還有其他很多稅。。。
因此在題目和實際中,將貨物的價格分為兩種,1、含稅價。2、不含稅價。(至論增值稅)。
僅就增值稅論,17%的稅率。
增值稅=不含稅價*17%
含稅價=增值稅+不含稅價
這幾條公式用數學方式,來回變換。
增值稅=含稅價/(1+17%)*17%
含稅價=不含稅價*(1+17%)
不含稅價=含稅價/(1+17%)
這幾條公式用數學方式,來回變換。
不用考慮什麼進貨價亂七八糟的,正規的考試不會出現這種詞,他會讓你明白這個數是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一般會標明是否含稅)。現實中就更好辦了,一張表,你可以直接寫上含稅或者不含稅。
你在買東西時,買100塊錢(不含稅)的貨物。實際上要支付117元。其中17元是進項稅(買東西時產生的)你在賣東西是,賣200元(不含稅)的貨物,實際上要收取的金額是234元。其中34元是銷項稅(賣東西時產生的)
建議這種專業的東西,只是了解可以看看網路,如果要深究,根據需要的深度可以考慮看會計類書籍《初級經濟法基礎》《會計》增值稅相關章節
《稅法》增值稅相關章節。
3. 經濟法基礎,求增值稅
第1題選擇ACD
本期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為6.17萬元。選項里有這個答案吧?
若還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追問。
4. 初級經濟法的題,這個計算增值稅應該怎麼算計算消費稅又怎麼算計稅依據是什麼。
按照稅法規定,資產貨物對外投資的要視同銷售徵收增值稅,如果是消費品還要徵收消費稅。其中,增值稅按照同類貨物平均售價計算銷項,增值稅按最高售價計稅,所以視同銷售的增值稅計稅基礎是22w,消費稅計稅基礎是25w
增值稅銷項:22w*17%
消費稅:25w*消費稅稅率
5. 求解經濟法土地增值稅計算題
1.6000*0.05=300
2.6000*0.05%+(2000+800)*0.005%=3.14
3.(1)開發費用=(2000+800)*4%+(800+1500)*5%=227
(2)加計扣除=(800+1500)*20%=460
(3)營業稅金及附加=300*(1+0.07+0.03)=330
扣除項目=800+1500+227+330+460=3317
增值額=2683
增值額/扣除項目=0.8089
因為0.8089介於0.5和1之間,所以可知所用稅率為40%,速算扣除系數為5%。
土地增值稅=2683*0.4-3317*0.05=907.35
本題需注意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
1.印花稅的計算不要忘記借款部分。
2.本題為房產開發,印花稅作為管理費用的一部分,計算土地增值稅時不得扣除。
3.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不得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所以本題直接用銀行貸款利率。
4.不要忘了加計扣除。
6. 經濟法基礎,稅法計算題,求過程
150*60%*13%-10*13%
=11.7-1.3
=10.4
7. 經濟法基礎增值稅問題,為什麼答案公式不一樣
1、不管賬面成本還是采購成本,區別在於,金額是否含稅,含稅和不含稅,計算內稅額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容需要看題目的前置條件,看是否含稅
例如,117萬是含稅金額的話,稅率是17%,不含稅成本是100W,稅額是17W,含稅金額等於兩者相加,117W
如果117萬是不含稅的金額,稅率是17%,不含稅成本就是117W,稅額是117*0.17=19.89,含稅金額是117+19.89=136.89萬元
2、題目中給出的條件混淆不清楚,
179-5 如果是不含稅的,(179-5)÷(1-13%) 這個公式可以求出含稅金額,但是(179-5)÷(1-13%)*13% 這樣確是錯誤的。求稅額應該直接用(179-5)*13%就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