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關於要約與要約邀請的案例分析
1.不是取決於法官。要約,有自己的構成要件。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回意思答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被告的函電中稱:「我公司急需標號為150型號的水泥100噸,貴廠有貨,請速來函電,我公司願派人前往購買。」這里只有標的物,其價款和數量都不確定,即內容不確定,所以不構成要約,只是要約邀請。是希望看到函電的對方,向自己發出要約。
2.如果這題中沒有說\"將派人前往購買\",也仍舊是要約邀請,不是要約。因為被告的函電中稱:「我公司急需標號為150型號的水泥100噸,貴廠有貨,請速來函電。」這里只有標的物,其價款和數量都不確定,所以不構成要約,只是要約邀請。
Ⅱ 關於要約和要約邀請的案例分析簡單
你去商店買東西,問老闆xxx多少錢,這就是要約邀請;老闆說xxx錢,這是要約;你說要或直接買單,這是承諾。
Ⅲ 合同法案例 要約還是要約邀請,急
甲公司3月5日的傳真為要約邀請,乙公司的回復才為要約。
合同未成立,不承擔違約責任。
3月30日表明乙公司的要約為附有有效期限,過了3月30日對乙公司無法律約束力。
Ⅳ 關於合同法的要約與要約邀請
應該是要約抄邀請,因為構成合同最基本的是合同標的和數量,至於價款都不是很重要,因為有了數量,可以根據市場價格或行業標准來確定標的價格,所以說,至少有了數量,才基本可以構成一個合同的內容。而且,這是一種廣告行為,其是向不特定人發出的,是一種邀約邀請,而要約需要向特定人做出。綜上,這是一種要約邀請。
Ⅳ 合同法要約案例
很好理解啊,案例一甲和乙的函電才是要約,寫明了價格等要件。加工廠只向乙作出承諾,內並以容此承諾拒絕甲的要約。
這個案例無非就是分清要約和要約邀請的區別,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案例一中加工廠向甲和乙的發函為要約邀請,
而案例二,例子中已經說明是建築公司向甲和乙發出要約,根據合同法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雖然沒有承諾,乙已經做了准備工作,即發貨給建築公司。建築公司無權拒收,如拒收則需要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需要賠償乙的運費等損失。
在現實中,案例二的情況基本上不可能出現。
Ⅵ 關於要約、要約邀請、承諾的案例題
1、一萬酬金的許諾是要約。拾得物品的人歸還的行為,是承諾。合同生效。
2、D。這屬於普通的合同糾紛,讓他們去法院通過訴訟來解決。
Ⅶ 關於要約的案例分析
案件(範本)如下:
A公司於某年某月月承包某小區建設工程。當時由於鋼材供應短缺,又沒有存貨,工程急等著施工。為此A公司向H省三家鋼材公司——B公司、C廠和D廠發了通知,在通知中說明:「我公司因為建設所需,標號為***的鋼材1000噸,如貴公司有貨,請速與我公司聯系。我公司希望購買此類鋼材。」A公司於同一天收到三家鋼材公司的復函,都說自己公司備有現貨,並將價格一並通知了A公司。B公司在發出復函的第二天,派本公司車隊載運200噸鋼材送往建華公司。A公司在收到三家公司復函後,認為D廠所提出的價格最合理,且其是老牌鋼廠,產品質量信得過,所以於當天下午即去函稱將各其購買1000噸鋼材,請其速備貨。D廠隨即復函A公司,說其有現貨並於第三天將鋼材運往H省。在A公司收到D廠復函的第二天,B公司的車隊運送鋼材到了A公司,要求A公司收貨並支付貨款。A公司當即函電D廠,請其僅運送800噸鋼材到H省。D廠復電說,全部1000噸鋼材已經發往H省。A公司收到D廠復電後,就對B公司說,為照顧其損失,只收下其中100噸鋼材,其餘的不收。B公司對此不服,認為A公司應當收取全部鋼材。A公司同時再次向D廠發函稱,本公司將僅收其中的900噸鋼材,對此造成的損失,由D廠自行負責。第三天,D廠的鋼材1000噸運到建華公司,A公司僅收取了其中的900噸,剩餘的不予收貨,為此發生糾紛,D廠和B公司雙雙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A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分析如下:
(1)在本案例中,A公司向B公司和D廠發出的通知是要約邀請而非要約。理由如下:
①A公司向B公司和D廠發出的通知稱:「我公司因為建設所需,標號為***的鋼材1000噸,如貴公司有貨,請速與我公司聯系。我公司希望購買此類鋼材。」這表明A公司希望在B公司和D廠向自己發出欲賣鋼材的要約後與自己聯系再協商是否購買或購買數量。所以,以上說明A公司並沒有明確表示與D廠和B公司訂立合同的意思。
②A公司在通知中稱,「請於我公司聯系,我公司希望購買此類鋼材。」,表明建華公司只是說有意向購買,但並未標明接到通知後就一定會購買。
③通知中並未包含合同有效成立所必需的基本條件,如價格。
綜上所述,A公司發出的通知是要約邀請,不具備法律拘束力,它與B公司和D廠之間並沒有形成合同關系。而且B公司給A公司發出答復函稱自己有貨後,A公司並沒有給出購貨承諾,此時B公司自行組織車隊運輸鋼材到建華公司。A公司與B公司之間並沒有合同成立的條件,所以也無所謂違約責任,B公司的訴訟請求應予以駁回,損失應該由B公司自行承擔。
(2)而A公司在收到三家公司復函後,認為D廠所提供的鋼材價格最合理,且其是老牌廠,產品質量信得過,當天下午即給D廠去函稱其將購買1000噸鋼材,請D廠速備貨。D廠隨即復函稱其有貨並於第三天送到A公司。此時,A公司與D廠的函已經構成了要約。並且,D廠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鋼材送達A公司。所以,D廠與建華公司之間已經構成了合同的條件,具備法律約束力。綜上所述,A公司有違約責任,D廠的損失應該由A承擔。
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識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
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第十六條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
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
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十七條 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
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 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
受要約人。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參考文獻:http://wenku..com/link?url=JGAQmeHBdZRU5ShxT72YQ3wwT---poOFPFKLm3gITFUr_cmL15IQ06mcnrCCdYmZsetVylNkG
Ⅷ 案例分析:關於要約和要約邀請及承諾:
A公司和B公司之間的合同成立。因為「B公司派張三來洽談,看貨後表示價格的問題需要回去商量,如果決定購買,5天內帶款提貨,如果5天內未做表示,A公司可以另賣他人。A公司給予認可」。所以,這就構成A公司對B公司的承諾,因此合同成立。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是一種事實行為,要約邀請人不受該意思表示的約束。要約是指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一種法律行為,一旦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約束。發出要約的人成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人稱為受要約人。
(8)合同法關於要約與要約邀請的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要約邀請的法律意義:
1、因錯誤陳述或欺詐構成締約過失責任。
2、要約邀請中的特別條件可以進入合同,構成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3、要約邀請的內容未能進入合同之中,在雙方對合同條款的理解產生爭議的時候可以對合同的解釋起到證據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