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法顛沛流離的
『壹』 顛沛流離是什麼意思啊
顛沛流離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解釋】: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浪落。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出自】:《詩經·大雅·盪》:「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漢書·薛廣德傳》:「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 【示例】: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幾個同我來的學生,至今還找不到學校進,還在~。 ◎魯迅《而已集·通信》 【近義詞】:流離失所、流離轉徒 【反義詞】:安家立業、安家落戶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由天災人禍造成
『貳』 顛沛流離,是什麼意思
顛沛流離【解 釋】:生活艱難,四處流浪。(顛沛:遭受挫折或困難;沛:水草豐美的地方 流離:離散,流落。)【出 處】:(1)宋·張世南《遊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2)從此,麋鹿結束了它們大半個世紀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開始了回歸故土、回歸自然的新生活。(出自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17課《麋鹿》)【感情色彩】:中性詞【成語辨形】:沛的不能寫作「市」。【用 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多用於人的處境,由天災人禍造成。【示 例】: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假如為了貪圖物質享受,我早就做姨太太少奶奶,也就不這樣顛沛流離了。【近義詞】:流離失所、漂泊不定【反義詞】:安家立業、安家落戶
『叄』 顛沛流離是什麼意思》
顛沛流離
(
diān
pèi
liú
lí
)
解
釋
顛沛:遭受挫折或困難;流離:離散,流落。動盪不安,居無定所,困頓窘迫。
出
處
(1)宋·張世南《遊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
(2)從此,麋鹿結束了它們大半個世紀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開始了回歸故土、回歸了自然的新生活。(出自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17課《麋鹿》)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由天災人禍造成
示
例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假如為了貪圖物質享受,我早就做姨太太少奶奶,也就不這樣~了。
近義詞
流離失所、流離轉徒
反義詞
安家立業、安家落戶
詳細看這里
http://ke..com/view/105912.htm?fr=ala0_1
『肆』 這個現實的社會,喜歡一個人但又不能去找她,誰又甘心忍受孤寂在外顛沛流離
黃葯師經典對白:雖然我很喜歡她,但是我不想讓她知道,因為我明白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黃葯師是大多數人羨慕的那種人,做為一個高手,他游戲江湖,來去自如。做為一個浪子,他縱情聲色,處處留情。在故事中,黃葯師成名最早,武功最高,但是卻一身情債,欲罷不能。可以說是黃葯師的命數,哪怕是他的表情冰冷,也無法掩飾骨子裡的多情,他來到沙漠就會愛上沙漠,走出沙漠,就會愛上桃花林,在他的身上,沒有相生相剋,只有纏綿不休,最後,他選擇了醉生夢死,用遺忘來換取短暫的安寧。自欺欺人也好,參透紅塵也罷,終究還是選擇了逃避。 你擁有黃葯師的性格,有的時候虛偽,有的時候磊落,亦正亦邪,充滿了矛盾。永遠不要指望你痛快地去決定某件事情,就算是必須選擇,你也總是在結果出現時姍姍來遲。有的時候,你更象是一個受害者,哪怕這其實就是你自己造成的瘡疤。或許你的其他方面很好,然而你唯一的不完整就是敢愛卻不敢恨,不自覺的,將別人帶入他的生活,卻無法讓他幸福。無數的曖昧不清的情緒讓你的眼神始終似說還休,你的身上似乎永遠承載著那種斬不斷理還亂的愛。 歐陽峰 經典對白: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甚麼叫忌妒,我不會介意他人怎樣看我,我只不過不想別人比我更開心。歐陽峰是絕頂聰明的人,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就象是棋手在未下完棋就已經預感到了結局一樣,在歐陽峰的身上,始終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氣息。他恨,是因為茫茫塵世中,永遠有走不出去的沙漠,他狠,是因為芸芸眾生里,永遠有他得不到的女人,在矛盾的掙扎中他永遠走不出自己布的陷阱,在他的身上,恨,是一種力量,所以他始終不肯忘記過去,甚至常常揭開結疤的傷口,狠狠的撒上一把鹽。在他的身上,他看不到自己得到的,能看到的,永遠是自己得不到的。 你善於冷眼旁觀,表面看上去冷酷無情,實際上卻永遠逃不脫自己本身性格給自己帶來的苦果,你是活在兩個世界裡的人,自己的內心世界,外面的世界。善於等待,卻總是逃避,當以自己的價值標准衡量別人的時候,往往換來的是一身疲憊。所以你總能給自己找到借口,但是又往往不能自圓其說。你喜歡拒絕,但拒絕不過是你的一種手段,實際上你更象是手握籌碼的賭客,在繽紛的世界裡,永遠是最謹慎下注的人。 洪七 經典對白:不值得!但是我覺得痛快,這才是我自己。本來我應該沒事,但是我的刀沒以前快。我以前快是因為我直接,認為對就去做,從來不會想什麼代價。 洪七活得痛快,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永遠以自己的意氣用事,在他眼裡的善惡有著明顯的區別,這樣的人,單純而自在。他有自己的價值觀,人命和雞蛋,孰輕孰重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認為的對和錯。連帶著老婆創江湖這種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他都能夠辦到,他身上的確有一種事在人為,敢做敢當的草根精神。故事中,洪七是成名最晚的一個,因為他的直接會不經意的傷害到很多人,但是他贏得的,卻是更多的朋友。 你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熱血沸騰,沖動魯莽,這樣的人,最容易游離於法制社會的價值體系之外,但卻永遠不會成為叛經離道者,因為你會自認為是秩序的守護者,盡管你常常會將所謂的秩序沖蹋不堪。但是在你的性格中卻潛藏著大智大愚的特質,比如善於接納對自身有利的意見,會謹慎的選擇行動的目標,以贏得廣泛的聲譽。在百轉千回的現代社會,你的直接做派其實是珍貴和難得的。 劍客 經典對白:我以前聽人說過如果刀快的話,血從傷口噴出來的時候像風聲一樣,很好聽,想不到第一次聽到的是我自己流出來的血。 劍客背負的不是劍而是仇,而這種仇,來自於他是一個活得最現實的人,他懦弱而敏感,壓抑而抑鬱,在他的心中,命運是對他不公的,在他鄉顛沛流離,年到三十而眼不能視物,面對情敵自己無發手刃,這一切在他的心裡都是一個結,一個無法解開的結,終然不甘卻無法不接受,所以在他的字典里,只有兩個字最能詮釋他的命運,那就是遺憾。而這種遺憾的最本質,就是來自於冥冥中,人所無法左右的那種力量。你的心中充滿了許多曲折的彎子,很難講清楚最開始的原因,只能每每看到結局後唏噓長嘆。有些事情,你想了,或者想了很久,但你卻沒有去做,有些事情,你渴望著,強烈的希冀,但也擱置一邊。你的人生充斥了太多的想像,卻沒有勇氣,你不敢愛,也不敢恨,可以做的,似乎就只有壓抑。能否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感到快樂,悵然,無悔的機會,讓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一回自己,痛快淋漓的愛一場,恨一場,即使失敗,受傷,也好過抱憾終生。 歐陽峰嫂子 經典對白:我一直以為是我自己贏了,直到有一天看著鏡子,才知道自己輸了,在我最美好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人都不在我身邊。如果能重新開始那該多好啊! 歐陽峰的嫂子在負氣中抑鬱終生,在腦海里閃回的卻始終是歲月的迷離,時間的飛灰,試圖解讀的文字亦如俗世雲煙過眼既散,得不到的和得到的都成了一場虛夢。眼睜睜的看著愛人的離去,嫁給了不愛的人,為了一句事後看來根本不重要的話,蹉跎了一生。不知道在哪座山後的沙漠中,有她心愛的男子,最後只剩下一壇醉生夢死的酒,來完成這個殘的玩笑。因為堅持還是愚蠢,她不知道,然而,她知道,她後悔了。 你太在意愛情,在意久了,就把它變成了一場戰爭,似乎總要分個輸贏對錯,實際上,這又是如何能分清,不過是很容易把結局變成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的傷痛。你的身上已經有了歐陽峰嫂子的影子,如果你不想如她般在多年後的陽光下,終於壓抑不住苦澀相思,終於在青春即將褪盡的一刻發現自己的心事,如果你不想如她般面對著回憶宣洩著淚水,受著苦楚,就把自己從這場較量中解脫出來,直面感情。愛情的糾纏,很美,卻也如此熬人,既然這樣在意,何必委屈自己。 慕容燕 經典對白:如果有一天我不住問你,你最喜歡的人是誰,請你一定要騙我,無論你心裡有多麼的不情願,也請你一定要說,你最喜歡的人是我。 宿命的蒼涼讓大沙漠帶著悲壯的味道,不食人間煙火的高手們其實就是披著華衣的俗人,慕容由愛生怨,在愛和怨都無法排解的時候,到最後只能顧影自憐,要麼殺了自己,要麼殺了心愛的人,每一次裂變中都如無法清晰的找到自己。有一份愛情,卻如此蒼涼,在黃葯師的手撫過她的臉龐時,一生的命運就註定,她的愛如此堅決,如此果敢,卻也如此迷亂,如此糾纏,最終,只剩下一個獨孤求敗徜徉在江湖中,兇狠的外表裡住著一個等待的人。這一等,便是永遠。 你便是《幻影交疊》的樂聲中,走出的慕容燕,也是迷茫中輕撫著歐陽峰的慕容嫣。一個身體中卻活著兩個靈魂,然而你痛苦的不過是某個人的誓言,讓你曾經看到過永遠的誓言,清醒時明白的,原來愛與恨之間本沒有距離。對於你而言,有些承諾,是永久要夢縈魂牽的,雖然這條路的盡頭無一例外是恐怖的幻滅,但你的愛卻劇烈的可以燃燒掉一切,即使幻滅也是灼熱後的時間灰燼。你是情感強烈的人,容易深陷泥潭,卻很難抽身,也許,有時候,平靜更適合你,愛與恨沒有距離,但你卻可以和愛恨通通保持距離。 人到了某個年紀,總有些小說不再讀,總有些影片不再看,總有些回憶不敢再提起,唯恐它們會揭開心頭幾道長長的疤痕,露出血肉模糊的傷口,伸手輕輕撫摸立刻渾身顫抖。 昨天陽光明媚的中午,當我重溫《東邪西毒》的時候,感到心裡一陣莫名的恐慌,後背一陣陣冷汗滲出來,我知道,自己又不可救葯的感傷了起來。
『伍』 「顛沛流離」是什麼意思,其中「沛」的意思是什麼
沛:是雨量大的意思,這里指困難。
顛沛流離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iān pèi liú lí,意思是指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作謂語、定語、狀語;多用於人的處境,由天災人禍造成。
用法:
1、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變得很世故。
2、在舊中國,勞動人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3、在那顛沛流離的日子裡,他始終無法忘記家鄉的親人。
(5)社會與法顛沛流離的擴展閱讀:
近義詞:流離失所、漂泊不定
1、流離失所是一個成語,讀音是liú lí shī suǒ,意思是無處安身,到處流浪。
出處:鄒韜奮《青衣行酒》:「遭難的老百姓流離失所,不堪設想。」
2、漂泊不定,拼音piāo bó bù dìng。比喻無定所或職業,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
用法:從此,麋鹿結束了它們大半個世紀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開始了回歸故土、回歸自然的新生活。
反義詞:安家立業
安家立業,拼音ān jiā lì yè,意思是指安置家庭,創立基業或事業。也指長期在一個地方勞動和生活。
出處:梁斌《漫談<紅旗譜>的創作(代序)》:「於是背起鋪蓋卷下了關東,在關東挖參、淘金,積了一些錢,回來安家立業,准備報仇。「
『陸』 顛沛流離的成語
是成語
解
釋:顛沛:遭受挫折或困難;流離:離散,流落。
顛沛流離:指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動盪不安,居無定所,困頓窘迫。
出
處:(1)宋·張世南《遊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
(2)從此,麋鹿結束了它們大半個世紀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開始了回歸故土、回歸自然的新生活。(出自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17課《麋鹿》)
用
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由天災人禍造成
示
例: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假如為了貪圖物質享受,我早就做姨太太少奶奶,也就不這樣~了。
『柒』 顛沛流離是啥意思
【解釋】: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浪落。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出自】:《詩經·大雅·盪》:「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漢書·薛廣德傳》:「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
【示例】: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幾個同我來的學生,至今還找不到學校進,還在~。 ◎魯迅《而已集·通信》
【近義詞】:流離失所、流離轉徒
【反義詞】:安家立業、安家落戶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由天災人禍造成
『捌』 「顛沛流離」的下一句是什麼
羈旅他鄉
『玖』 冷遹的顛沛流離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發動了淞滬戰爭。鎮江地處淞滬前線的後方,地位十分重要。為作好應變准備和支援前言的工作,鎮江的政府單位和民眾團體聯合組織了「民眾組織委員會」。公推冷御秋為主任委員,其他主要負責人有會長張清源和地方人士陸小波、嚴惠宇等。「民眾組織委員會」成立後,協調各方,作了大量工作,如接待過境抗戰部隊,協助構築防禦工事,維持治安秩序,接送和慰問傷病兵員,動員工商界購報國公債,查防漢奸,運送過境的難民等,有力地支援了前線抗日將士。?1937年11月鎮江淪陷前,冷御秋主持物資沿江西撤工作,中國合眾蠶桑改良系統合作蠶種場總技師陸星恆,請冷御秋與輪船公司聯系,將蠶種近20萬張、顯微鏡多架,直運重慶。又協助鎮江、高資、橋頭等處蠶種場部分技術人員分批乘輪西撤。這批蠶桑技術人員及蠶種為發展四川蠶桑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華職業教育社機構內遷。上海失守,南京告急,冷御秋由鎮江去武漢。這里是抗戰初期的政治中心,也是各地流亡青年的集中地。此時困難當頭,難民顛沛流離,大批失學失業青年流落街頭,無家可歸,飢寒交迫。中華職業教育社在武漢成立辦事處,冷御秋、黃炎培、江恆源連夜研究救濟難民辦法,決定以職教社工作人員為骨幹,邀請江蘇旅漢人士和流亡青年參加,成立「江蘇省失業青年救濟委員會」,進行救濟工作。冷御秋是實際主要負責人之一,負責日常工作。委員會取得江蘇省政府的經費支持在武漢成立了十餘個難民收容所,解決臨時難民的吃住和醫療問題,幫助尋找失散親人。介紹失學失業青年到湘西各地入學。年近花甲的冷御秋穿著長袍,足蹬布鞋,不辭勞苦,經常親赴難民所檢查布置工作,常對流亡青年問長問短,特別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升學問題。半年時間,共救濟難民十萬人以上。?這時,國民政府在全國進步勢力的推動下,決定成立國民參政會,允許多方知名人士參與國政。冷御秋也常被咨詢,每天來訪者絡繹不絕。沈鈞儒先生來訪最多,有時長談,以至忘食,常同至街頭以蓋澆飯果腹。?冷御秋每天都要閱讀《新華日報》和《中央日報》、《掃盪報》,常對救濟會的工作人員說:「你們要持三報兩家說法,鍛煉自己的分析能力。這關繫到中國存亡的大問題,不能漠然視之吶。」有一次,揚州正誼小學的女教師孫某剛從延安陝北公學回武漢,在中共武漢辦事處等候分配工作。冷御秋知道後,約她談話,詳細詢問她在延安的學習情況,並向她借來聽毛澤東領導同志講課的筆記,仔細閱讀。有時為筆記本上幾個難辯的字也要琢磨很久。?1938年2月14日,應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邀請,中華職教社的三老冷御秋、黃炎培、江恆源到蔣官邸見面。不久,冷御秋與黃炎培一起又向蔣介石面陳發動民眾的意見。?冷御秋與黃炎培、江恆源又到徐州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署訪問李宗仁將軍。
李宗仁在陸軍小學時,曾是冷御秋的學生,所以見到恩師時,異常尊敬。時值台兒庄戰役前夕,他們三人就如何調整充實發動民眾機構、如何訓練發動民眾人才,如何發動淪陷各縣民眾等問題,與李宗仁長談,並提交一份對第五戰區動員民從抗日的意見書。由於黃、冷、江經常在參政會上發表一致的言論,因此被稱為「職教派」。鄒韜奮在《抗戰以來》一書寫道:「冷御秋先生是軍事專家,是江蘇士紳中的前輩,與黃、江諸先生交誼篤厚,對中國政治有遠見,他不僅對於軍事方面有真知灼見,而且對於政治方面也有公正而深切的見解。」1938年4月29日,冷御秋和登記處的同志正在接待流亡青年,突然全武漢市拉響了緊急警報,日冠數十架飛機,對武漢進行大規模空襲,蘇聯志願航空隊和中國空軍迎戰敵機,展開了激烈空戰,敵機被擊落十多架,我方也有很大傷亡。這是有名的「4.29」大會戰。因登記處設在漢口法租界,這時日冠還不敢空襲法租界,冷御秋等倖免於難。1938年夏,日軍步步逼近,武漢形勢吃緊,職教社決定組織一部分文藝宣傳有一技之長的有志青年,成立「江蘇青年抗戰服務團」,到前方去做抗日救亡工作,組織年齡較小的失學青年成立工讀服務團,由團長江恆源率領去湖南沅陵浦市建校。其餘500餘人,成立江蘇紡織工業委員會,冷御秋任主任委員,他通過實業界愛國人士劉靖基兄弟幫助,在武漢訂購了鐵本織布機1 20台,以及紡紗、漿紗、經紗等工具,與難民一起撤退到湖南常德漆家河鎮,籌建江蘇難民紡織工廠,青壯年難民擔任織布、漿紗、經紗工作,老弱者擔任紡紗及後勤工作,很快生產出布匹,並在市場上獲得聲譽。難民不僅能生產自救,同時也支持了抗戰。1938年秋,國民政府遷至重慶,冷御秋也由武漢入川。中國的蠶絲業振業,對日本是個很大的威脅,所以江蘇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就瘋狂地進行破壞,幾乎全部毀壞桑園和制種業。冷御秋在與兒子福田相聚得知此事後,極其憤慨地說:「國家社會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坎坷艱辛地開創了一點實業,雖然也能對國家有益,但終於是徒勞的。」職教社遷至重慶張家花園,借用巴蜀學校房屋,並在進園高坡空地上搭了一座竹樓,單身職工住在樓上,冷御秋一家住在樓下。青年人愛動愛吹還愛鬧,冷御秋外貌嚴肅而寡言笑,但從未因此而訓斥他們一句。當時吃粗糙而多砂的平價米,年輕人都難咽下,冷御秋和大家同甘共苦,從大食堂拿飯吃。重慶山城,出門就得跑坡,從辦公室到食堂也要上行百步。職都社到觀音岩七星崗馬路上,得爬400多級石級,冷御秋和黃炎培不願坐代步的滑竿(相當於轎子),而常撩著長袍聯袂而上。?1939年5月間,吳大琨代表上海「孤島」的愛國人民去新四軍慰勞而被國民黨囚禁於江西上饒。消息傳到重慶後,冷御秋、黃炎培、江恆源三老於1940年春一起去見蔣介石。冷御秋質問:「吳大琨是一位愛國青年,到新四軍慰問,並不犯法,為何把他囚禁起來?」蔣介石一時被問得無言可答,沉默片刻道:「這事我不清楚,等我向第三戰區詢問此事後,如情況屬實,一定放人。」?第三戰區特務機關原准備秘密處死吳大琨,此時便對蔣介石謊稱:「只留下詢問情況,並非囚禁。」因蔣介石查問後,便對吳大琨獄中生活適當加以照顧。皖南事變後,吳大琨改囚於上饒集中營,由於冷、黃、江三老等營救,到1942年11月,吳大琨被保釋出來。一天,中華職教社的青年工作人員許亨朗,把幾年來日益困惑的問題和個人打算向冷御秋求教:「為什麼抗戰幾年,只見國土不斷淪喪,而國共明合作暗分裂則日益加劇?貪官、污吏、特務、奸商沆瀣一氣,欺壓百姓發國難財,市面上物價上漲真是民不聊生,黑暗一片。但我聽說老家皖南則尚未淪陷,六旬老母久不通信,我想回去看看。」冷御秋耐心地聽完他天真的談話以後,微笑著問:「看來你對抗戰最後勝利已失去信心。」?許亨朗點點頭。「那麼你覺得老家還是樂土?」「至少一時還不會受日本人蹂躪。」許亨朗心想安徽四面環山,又非戰略要地。冷御秋很慈愛地撫著他肩說:「你是想家了,所以想得簡單。你隻身回去即使僥幸通過敵人封鎖線,也逃不脫被抽壯丁、拉民夫的命運,即使萬幸做了一個小職員,日子也不會好過。當然與老母隔絕幾千里,無法侍奉是很難過的,戰時家庭離散很普遍,我們想法內線通郵,你可常報平安,使老人得到安慰就是。」許亨聽完感到溫暖,取消返回老家的念頭,但對以後生活道路究竟如何選擇,還是有些迷惑。冷御秋也覺察到了,笑道:「職教社就是一個培訓青年的好地方,雖然生活艱苦,但學習空氣很濃,講民心求進步,團結一致,爭取抗日勝利,你是一個有為青年,在這樣的環境里也同樣可為抗戰作出一份貢獻。你看,我的建議如何!」從此,許亨朗打消一切雜念,不逃避現實,在職教社工作到抗戰到勝利。
在重慶時,董必武、林伯渠等同志曾幾次到張家花園與冷御秋會晤。1941年12月,冷御秋、黃炎培、江恆源發起組織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地的前身「統一建國同志會」。不久冷御秋被選為中國主民政團同盟(後改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1944年9月,冷御秋在國民參政會上,支持林伯渠代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關於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他又和黃炎培等在《國訊》和《憲政月刊》上聯名發表《民主與勝利獻言》,向國民黨要求民主,提出九項要求。冷御秋還在憲政月刊社舉行的座談會上,發表徹底改變國民黨政府全套機構的主張,指出:「要使民主政治能夠持久,最重要的是人民要有議論和身體和自由。」1945年1月,冷御秋與黃炎培等60餘人聯名發表《時局獻言》,要求國民黨與黨派切實合作,挽救危局。2月,他又在憲政月刊座談會上,要求國民黨對結束訓政提出具體辦法,並使國共談判公開進行。?抗戰勝利後,冷御秋和職教社的一部分領導人,參與創建民主建國會,冷御秋被推選常務監事,黃炎培、楊衛玉、孫起孟被推為常務理事。?6月1日,冷御秋與褚輔成、傅斯年、王雲五應蔣介石之邀,至蔣官邸赴餐會。餐前,冷御秋代表大家提議道:「委員長,我們同人商定致電延安,促成繼續商談同共合作問題,可否?」蔣介石點頭表示:「無成見,當照辦。」當日,冷御秋等七名參政員致電毛澤東、周恩來。
延安毛澤東、周恩來先生惠鑒:
團結問題之政治解決,久為國人所渴望。自商談停頓,參政會同人深為焦點。目前經輔成等一度集商,一致希望繼續商談。先請王若飛先生電聞,計達左右,現同人鑒於國際國內一般情形,唯有從速完成團結,俾能抗戰勝利早臨,即夫國新基,實奠於此。敬掏公意,佇侯明教。
褚輔成黃炎培冷遹王雲五 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鈞
不久,毛澤東、周恩來電邀他們在延安商談。
褚慧僧、黃任之、冷御秋、王雲五、傅孟真、左舜生、章伯鈞諸先生鑒:
來電敬悉。諸先生團結為懷,甚為欽佩。由於國民黨當局拒絕黨派會議、聯合政府及任何初步之民主改革,並以定期召開一黨包辦之國民大會製造分裂,准備內戰相威脅;業已造成並將進一步造成絕大的民族危機,言之實際痛惜。倘因人民渴望團結,諸公熱心呼籲,促使當局醒悟,放棄一黨專政,召開黨派會議,商組聯合政府,並立即實行最迫切的民主改革,則敝黨無不樂於商談。諸公惠臨延安賜教,不勝歡迎之至,何日啟程,乞先電示。掃榻以待,不盡欲言。
毛澤東周恩來
6月27日下午,冷御秋與黃炎培等7人就赴延安晉見蔣介石。蔣介石答:「余無成見,國社的事,只須於國有益,都可以商談的,你們可去延安。」?7月1日,冷御秋與褚輔成、黃炎培、章伯鈞、左舜生、傅斯年等6人乘飛機到達延安機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林伯渠、秦邦憲、葉劍英、李富春、鄧穎超、吳玉章、徐特立、謝覺哉、楊尚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前往機場迎接。
7月2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褚輔成等六參政員抵延》一文,女作家陳學昭、丁玲、新四軍軍長陳毅先後看望冷御秋。下午,冷御秋等6人到楊家嶺拜訪毛澤東。晚上,中共中央設宴招待冷御秋等6人。宴會後,冷御秋一行與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參加延安人民教育會召開的歡迎會。次日,冷御秋參觀延安光華農場。晚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林伯渠來到招待所回訪冷御秋一行,並贈送延安毛毯一條。雙方商定兩點:①國民大會停止召開;②從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4日午,冷御秋一行再訪毛澤東,第三次商談。晚間,八路軍司令部設宴招待冷御秋等6人,朱德、周恩來出席觀看平劇《三打祝家莊》。7月5日,冷御秋一行結束延安訪問,飛返重慶。?7月7日,冷御秋等6人晉見蔣介石,講述去延安商談結果。7月14日,當國民黨准備單方面召開「國民大會」時,冷御秋等3人發表《關於不參加國民大會問題討論的書面聲明》,支持中共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7月23日,蔣介石又邀餐冷御秋等延安的5人(章伯均未邀)。蔣介石問:「延安怎麼樣呵?」冷御秋說:「延安人民看上去都勤勞樸素,體格健康,那裡人人平等,沒有貴賤之分,沒看見一警察,一個遊民。」?其他幾人都略述所見所聞,發表與冷御秋相同看法。?蔣介石有點不耐煩,打斷道:「對國共談判,冷公有何看法么?」冷御秋笑道:「我早就表明過了,國共應以國家利益為重,盡快結束分裂紛爭,坐下來和談。」?蔣介石「嗯」了一聲,不置可否。
8月28日,中共中央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赴重慶和國民黨談判。冷御秋到九龍坡機場歡迎。毛澤東與冷御秋握手時笑道:「我們又見面了,有人說我們不敢到重慶來,這不是來了么!」8月30日,毛澤東借張治中家約談,冷御秋應邀出席。9月5日,冷御秋等赴延安的6人,借中央研究院請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吃飯。席間,毛澤東向冷御秋等6人敬酒道:「諸公團結為懷,甚為欽佩。我向大家敬酒一杯,表示謝意。」冷御秋等為毛澤東不凡的氣魄和寬廣的胸懷所折服。
『拾』 顛沛流離是什麼意思
顛沛流離的意思是:因為災荒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1、拼音:[ diān pèi liú lí ]
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浪落。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2、出處:宋·樓鑰《攻媿集》:「顛沛流離;而叫呼攀援於門下。」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人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因此在門下面叫喊攀爬。
3、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由天災人禍造成。
示例: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幾個同我來的學生,至今還找不到學校進,還在顛沛流離。
(10)社會與法顛沛流離的擴展閱讀:
顛沛流離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如下:
一、近義詞:流離失所、流離轉徙
流離失所:離開家鄉,沒有一定的居處;失去安身的地方。意思是無處安身,四處流浪。
出處:東漢時期史學家班固編纂的《漢書·薛廣德傳》:「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意思是我看見關東地區十分貧困,人民無處安身,四處流浪。
出處:
二、反義詞:安家立業、安家落戶
安家立業:指安置家庭,創立基業或事業;也指長期在一個地方勞動和生活。
出處:現代作家梁斌《漫談<紅旗譜>的創作(代序)》:「於是背起鋪蓋卷下了關東,在關東挖參、淘金,積了一些錢,回來安家立業,准備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