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之親兄弟姐妹
㈠ 親兄妹,堂兄妹,表兄妹。這三者的定義是怎樣的
親兄妹是哥哥妹妹的統稱,兄即指哥哥,妹即指妹妹。親兄妹即指同父同母有血緣關系的兩個人並且一男一女為同輩,男比女年長。
堂兄妹是具有共同的祖父、祖母,而不是親兄妹的兄妹,即一家之中不同兒子的子女,堂兄妹根據父輩年齡大小稱對方父親為叔叔或伯伯。
表兄妹是表兄與表妹的親屬關系。在旁系血親中:不同姓的血親兄弟姐妹為表兄弟表姐妹。
(1)婚姻法之親兄弟姐妹擴展閱讀
1950年婚姻法除禁止直系血親、同胞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兄弟姐妹結婚外,對其他五代以內的旁系血親間禁止結婚的問題,作了從習慣的規定。
1980年婚姻法除保留禁止直系血親結婚的規定外,又明確規定禁止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此次修訂婚姻法對於禁止血親結婚的范圍由五代以內改動為三代以內。
㈡ 婚姻法近親是怎麼規定的
一、關於禁止近親結婚的規定_《婚姻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__二、哪些近親禁止結婚_我國禁止結婚的血親范圍可以分為兩大類:_(一)真系血親。即父母和子女之間;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孫子女、外孫子女之意_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和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之間。我國《婚姻登記條例》第6條第四款規定,屬於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結婚登記。_(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兄弟姐妹之間、堂兄弟姐妹之間、表兄弟姐妹之間,叔伯與侄女之間、姑媽與侄子之間、舅父與外甥女之間、姨媽與外甥之間
㈢ 國家有哪條法律規定親姐妹不能嫁親兄弟的嗎
近親即指有親緣關系的人,更確切的說是指有不太遠共同祖先的人,通常追溯三代。我國新婚姻法第六條明確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婚配。
一、關於禁止近親結婚的規定
《婚姻法》第7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二、禁止結婚的近親類型
我國禁止結婚的血親范圍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直系血親。即父母和子女之間;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孫子女、外孫子女之意 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和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之間。我國《婚姻登記條例》第6條第四款規定,屬於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結婚登記。
(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兄弟姐妹之間、堂兄弟姐妹之間、表兄弟姐妹之間,叔伯與侄女之間、姑媽與侄子之間、舅父與外甥女之間、姨媽與外甥之間。
三、擬制血親間可否締結婚姻的問題
我國《婚姻法》規定,養父母和養子女、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法律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因此,不同輩分的擬制血親間也不應結婚。另外,從養子女和受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的利益來看,禁止擬制血親之間通婚,也可以防止養父母或繼父母利用撫養和被撫養的關系逼婚,損害下一代的利益。
四、近親結婚的無效婚姻,法院的處理辦法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後,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原告申請撤訴的,不予准許。《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9條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對婚姻效力的審理不適用調解,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有關婚姻效力的判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可以提前上訴。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可以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另行製作調解書。對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的判決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上訴。
五、已與近親結婚的處理
即使已經成婚的,在考慮懷孕之前應該進行遺傳咨詢。出生後的孩子應加強隨訪,定期檢查。如果第一個孩子生後患遺傳性疾病,是不是生第二胎應去醫院進行遺傳咨詢。如果抱著僥幸的心理,冒風險再生一個,至少可以說再生一個其遺傳性疾病的發生率遠遠比一般人群要高。曾遇到一對表兄妹結婚的夫婦,連生三胎均為頭小畸形,終日卧床不起,成為家庭的負擔。
㈣ 我國婚姻法的親屬分類
根據我國《婚姻法》,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一、我國《婚姻法》,第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患麻風病未經治癒或患其他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者禁止結婚。麻風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惡性傳染病,不但會傳染給配偶,還會禍及後代,未治癒前禁止結婚。患有艾滋病、淋病、梅毒等疾病; 患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未治癒前不能結婚。生殖器官發育異常,不能性生活,且無法矯治者不宜結婚。
二、直系血親
1、概念:直系血親,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緣關系的親屬(具有生與被生關系)。
2、 具體范圍:直系血親的直接血緣關系,是指出生關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長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長輩)和自己生出來的晚輩(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輩)。
三、旁系血親
1、旁系血親是指非直系血親而在血緣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親屬。
2、所謂三代內的旁系血親,是指從自己上溯至同一血源的親屬,再向下數兩代以內的血親。
例如,自己與兄弟姐妹及其伯叔姑、姨舅之間就屬旁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是指同源於祖 ( 外祖 ) 父母的旁系血親。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計算方法,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是指:伯、叔、姑、舅、姨、侄子 ( 女 ) 、外甥、外甥女、堂兄弟姐妹、姑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等。雙胞胎、多胞胎也屬於旁系血親。
我國婚姻法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
㈤ 婚姻法的互為家庭成員是怎麼規定的
婚姻法已失效,民法典的互為家庭成員的規定如下:男女雙方自願登記結婚後,按照當事人的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
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第一千零五十條
登記結婚後,按照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㈥ 法律規定:兄弟姐妹之間是否相互負有扶養義務
無論是兄、姐對於弟、妹的扶養義務,還是弟、妹對於兄、姐的扶養義務都不是絕對的,而是附有條件的:
一、兄、姐對弟、妹承擔扶養義務的條件:
1、兄、姐要有負擔能力,如果兄、姐自身生活難以維系,或者僅僅是能夠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那麼他們對弟、妹就不負有法定的扶養義務;
2、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扶養,如果父母有能力扶養,兄、姐對弟、妹就不負有法定的扶養義務;
3、弟、妹尚未成年,如果弟、妹已經年滿十八周歲,即使是不能自食其力,兄、姐也沒有扶養義務。上述三個條件應同時具備,否則,兄、姐對弟、妹的扶養義務就不能成立。
二、弟、妹對兄、姐承擔扶養義務的條件:
1、弟、妹是由兄、姐扶養長大的,如果兄、姐對弟、妹不曾履行扶養義務,弟、妹對兄、姐就不負有法定的扶養義務;
2、弟、妹要有負擔能力,如果弟、妹自身生活難以維系,或者僅僅是能夠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那麼他們也不負有扶養兄、姐的法定義務;
3、兄、姐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如果兄、姐只是沒有勞動能力但有生活來源,或者兄、姐雖無生活來源但有勞動能力,弟、妹對兄、姐就不存在法定的扶養義務。上述三個條件應同時具備,否則弟、妹對兄、姐的扶養義務就不能成立。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㈦ 親兄弟姐妹在法律上算不算是直系親屬
兄弟姐妹不是直系親屬。兄弟姐妹屬於旁系血親。1、根據親屬的基礎劃分,主要版分為權直系親屬和旁系親屬;2、直系親屬解釋為:即相互之間有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系的上下各代親屬,如父母與子女、外祖父與外孫子女等。一般分為直系血親和直系姻親。3、旁系親屬:旁系血親是具有間接血緣關系的親屬,即非直系親屬而在血緣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親屬。因此,科學解釋為,親兄弟姊妹和自己同源於父母,父母是第一代,自己是第二代,所以親兄弟姊妹之間是二代以內旁系血親。
㈧ (婚姻法習題)按照羅馬法親等的計演算法,姑表兄弟姐妹間是
D
親等,即親屬的等級,是計算親屬關系親疏遠近的單位。
⑴ 直系血親,從專己身分別向上或向下屬,以一屬世為一親等。如父母子女為一親等,祖父母與孫子女為二親等。
⑵ 旁系血親,首先從己身向上數至雙方共同的直系長輩血親,然後再從共同的直系長輩血親向下數至與己身計算親等的對方,世代相加數即為親等數。因此,旁系血親無一親等,只能從二親等起算。如兄弟姐妹為二親等,叔伯甥侄等為三親等。
姑表兄弟姐妹----> 姑姑----> 祖父母<----父親<-----己
㈨ 婚姻法有關近親
樓上不知復道還亂說。制
你們是第四代旁系血親,已經屬於遠親。
在我國,近親通常指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所謂三代內的旁系血親,是指從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緣的親屬,再向下數三代。
例如,計算男方本人同表妹屬於第幾代旁系血親,可先由個人經過母親上溯至與表妹同一個血緣的外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一代,向下數至表妹的母親,即本人的姨母,為第二代,再向下數至表妹,為第三代。
你們共同的血緣是你奶奶的父母,即第一代,
她的姥爺和你的奶奶是姐弟,互為第二代旁系血親,
你爸爸與她母親為第三代,
你與女孩互為第四代旁系血親。
(許多人都認為親兄弟姐妹是第一代血親,這是不對的,親兄弟姐妹的共同血緣是其父母,父母才是第一代,親兄弟姐妹互為第二代旁系血親。)
㈩ 如何理解婚姻法里有扶養關系的兄弟姐妹
婚姻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孤獨無依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對手雖有子女但亦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亦有扶養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弟妹,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沒有扶養義務,但可以幫助,盡兄弟姐妹之情。
我國《婚姻法》第29條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兄、姊,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撫養的義務。」由此可見,這種撫養義務也是有條件的。
(1)兄、姊有負擔能力時,才依法承擔此項義務。
(2)弟、妹尚未成年而其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不具有撫養能力;才依法享有受兄、姊撫養的權利。
兄、姊要求弟、妹承擔贍養義務,同樣要具備三個條件。
(1)弟、妹是由兄、姐扶養長大的。也就是說,在父母死亡或失去撫養能力後,弟、妹一直是由兄、姐扶養長大直至成人的,或者弟、妹曾經由兄、姐扶養長大。
(2)弟、妹有負擔能力。也就是弟、妹必須已成年並且具有贍養兄、姐的能力。這一能力是指弟、妹除了具有勞動能力、能維持自己生活外,還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為兄、姐提供生活保障的。
(3)兄、姐需要扶養的。即兄、姐年老體邁或因患疾病缺乏勞動能力,同時又缺乏生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