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的302條

合同法的302條

發布時間: 2021-11-25 01:59:07

A. 關於合同法302條與民事責任競合關系的疑問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在您說的兩個問題中主要涉及兩個民事法律關系,需要回逐一分析。答
首先是旅客和運輸公司(承運人)之間的關系。他們兩者之間可能是合同法律關系或者侵權法律關系。所謂民事責任競合,在這個案件中是指如果旅客向承運人主張合同責任(主要是違約責任)之後,就不能在提起侵權賠償之訴,兩者只能選其一,不能夠都主張,一般是看哪個對自己更有利。
然後是肇事車輛之間的責任,是屬於交通事故,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來處理,根據雙方在交通事故中責任的劃分分別承擔責任。如果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兩者是不同的法律責任,需要區分開。

B. 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解釋

第三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法條文義解釋:本條是對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的合同如何成立的規定。

當事人未按照規定或者約定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履行了主要義務,並且對方當事人接受了旅行,當事人以行為表示接受合同的約束,該合同成立。主要理由有: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在未採用書面形式之前,應當推定合同不成立。

但是,形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在於當事人之間是否真正存在一個合同。合同的形式只是當事人意思的載體,法律的要求也是為了保障當事人的交易安全。如果一方當事人已經按照約定履行完主要義務,

(2)合同法的302條擴展閱讀:

經公證或審批的合同:

合同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合同當事人的申請,對合同的真實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證明。經公證的合同,具有較強的證據效力,可作為法院判決或強制執行的根據。對於依法或依約定須經公證的合同,不經公證則合同無效。

合同鑒證是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國家經濟主管部門,應合同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進行的鑒證。鑒證機關認為合同內容有修改的必要時,有權要求當事人雙方予以改正。鑒證機關還有監督合同履行的權利,故鑒證具有行政監督的特點。

合同的審核批准,指按照國家法律或主管機關的規定,某類合同或一定金額以上的合同,必須經主管機關或上級機關的審核批准時,這類合同非經上述單位審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對外貿易合同即應依法進行審批程序。

C.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0條內容

第二十條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版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權;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D. 關於《合同法》的幾道問題

希望你能滿意!

多項選擇題:
1、上海某甲公司向廣州某乙公司合同訂購一套大型成套設備。雙方約定,乙公司分三批向甲公司支付,每批貨物在甲公司驗收後向乙公司支付相應貨款,在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第二批貨物時,甲公司發現這批貨物與第一批貨物不能配套。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甲公司可以就第一批、第三批貨物解除合同
B:甲公司不能解除第一批貨物合同,因為該批貨物甲已驗收,並支付貨款
C:甲公司可以解除第二批貨物的合同
D:如果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支付第二批貨款,甲公司有權拒絕
【答案】:BCD
【依據】:《合同法》第166條,「出賣人分批交付標的物的,出賣人對其中一批標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該批標的物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標的物解除。[所以甲可以解除第二批]
出賣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標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的交付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以及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解除。
買受人如果就其中一批標的物解除,該批標的物與其他各批標的物相互依存的,可以就已經交付和未交付的各批標的物解除。」

2、甲公司於7月2號向乙公司發出要約,要賣給乙公司10輛轎車,甲公司要求乙公司15天內答復。甲公司的要約於7月5日到達乙公司。7月3日,甲公司又給乙公司去信,這十輛汽車甲公司另有他用,不能出售,請乙公司原諒,第二封信於7月6日到達。乙公司7月7日回信表示接受甲公司的一切條件,該回信7月10日到達,甲公司拒絕交貨,請根據已知條件,選擇下列正確的選項()
A:甲、乙之間的合同不成立,因為要約已經被撤銷
B:甲、乙之間的合同成立,因為要約沒有被撤銷
C:甲、乙之間的合同於7月10日承諾到達時成立
D:甲、乙之間的合同不成立,因此乙只能追究甲的履約責任,不能追究其違約責任
【答案】:BC
【依據】:《合同法》第19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因附期限,甲所以不能撤銷要約,7月10日承諾到達甲方,合同成立。

3、關於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當事人簽訂書面合同時生效
B: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
C:對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D:約定了支付利息的,借款利息不得高於同期銀行最高貸款利率
【答案】:BC
【依據】:《合同法》第210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第211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司法解釋則具體規定為約定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

4、甲、乙為兄弟,甲借給乙人民幣1萬元,約定年息800元.問:甲、乙的借款合同是()
A:有償合同
B:無償合同
C:單務合同
D:雙務合同
【答案】:AC
【依據】:有償合同是指當事人因取得權利(包括利益)須償付一定代價的合同。所以是A
這個合同屬於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為民間借款合同,屬於實踐合同,即《合同法》第210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也就是說,甲把錢借給乙之後,合同才成立並同時生效。此時,乙方有按時返回甲錢款和支付利息的義務,而甲無需向乙履行任何義務,所以是單務合同。單務合同:指一方當事人[本題為甲]只享有權利而不盡義務,另一方當事人[本題為乙]只負義務而不享有權利的合同。注這類合同的成立生效點。

5、甲想購買一批鐵礦石,委託乙提供媒介服務。在乙的撮合下,甲和丙順利的簽訂了鐵礦石買賣合同。甲、丙雙方對乙的工作非常滿意,但在乙的報酬和費用支出由誰承擔問題上產生了異議。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報酬應由甲和丙負擔
B:報酬應由甲自己負擔
C:居間費用應由甲和丙均擔
D:居間費用應由乙負擔
【答案】:AD
【依據】:乙為甲丙提供的是居間服務。[注報酬與費用的區別]
《合同法》第426條,「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對居間人的報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根據居間人的勞務合理確定。因居間人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該合同的當事人平均負擔居間人的報酬。[本題中為甲和丙]
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的費用,由居間人[本題中為乙]負擔。」

6、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發生的下列哪些旅客傷亡事件不承擔賠償責任?()
A:一旅客因制止扒竊行為被歹徒刺傷
B:一旅客在客車正常行駛過程種突發心臟病身亡
C:一失戀旅客在行車途中吞服安眠葯過量致死
D:乙免費乘車嬰兒在行車途中因急剎車受傷
【答案】:BC
【依據】:《合同法》第302條,「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規定適用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所以,AD仍需要賠償。

單項選擇題:
1、商品價目表是下列何種性質的行為()
A:要約邀請
B:要約
C:反要約
D:承諾
【答案】:A
【依據】:要約邀請,又稱為引誘要約。《合同法》第15條,「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2、甲乙是同班同學,甲給乙3000元錢,委託其代買一台電腦。在商場3000元被小偷偷走,則3000元的損失應由誰負擔?()
A:甲
B:乙
C:甲、乙平均分擔
D:乙承擔大部分
【答案】:A

3、下列有關借用合同的說法正確的是()
A:借用合同是有償合同
B:借用合同是諾成合同
C:借用合同是雙務合同
D:借用合同的標的物是特定的非消耗物
【答案】:D
【依據】:借用合同又稱「使用借貸合同」,是出借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將出借物無償交給借用人使用,借用人在一定期限內或使用完畢後返還原物給出借人的合同。借用合同的顯著特點是無償性、互助性、返還性。借用關系主要發生在朋友及熟人之間。
特徵:
1、借用合同是出借人把出借物的佔有、使用權定期或不定期轉移給借用人的一種合同。 2、借用合同的標的物是不可消耗物、特定物。借用人借用標的物的目的在於使用,使用完畢後借用人要返還原物。
3、借用合同是無償合同。
4、借用合同是實踐合同、單務合同。出借人必須將出借物交給借用人,合同才能成立。

E. 解釋合同法法條

這里的損失一般是指實際損失,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回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答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因此,是包括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的,當然不是法院說了算,但是這個可以預見、應當預見的標準是具有一定的可裁量性的,法院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間。

F. 關於合同法302條之規定舉證義務的疑問

關於承運合同人身損害糾紛舉證責任問題

旅客舉證責任:傷亡事實,以及與承版運權人承運合同關系,以及傷亡時間發生在於承運人履行承運合同過程中;

承運人舉證責任:旅客傷亡跟本次事故有因果性,以及傷亡是由於受害人故意、重大過失造成。

因此,對於你提的兩個問題中第二個問題回答如下:事故與傷亡因果性舉證在於承運人,適用合同法302條規定。
對於你提的「有人說法院不易光靠合同法302條判決對方負責人,說的對不對?
」回答如下:任何法條的適用都要符合適用此法條的條件,如果旅客無法證明傷亡事實、承運合同關系、傷亡時間發生於承運合同履行過程中其中任何一個,法院是無法直接適用合同法302條的,因為適用的前提不存在。

還有一點,只要具有適用法條的條件,法院一定要適用,否則就是違法裁判,「這里不使用302條規定的舉證義務在運輸公司身上的規定」這種說法完全錯誤。

G. 《刑法》第193條和《合同法》第203條的內容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三條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7)合同法的302條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的;

(四)簽發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

(五)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

使用偽造、變造的委託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文件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證的;

(三)騙取信用證的;

(四)以其他方法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

H. 合同法302條適用大客車高速公路下客造成乘客死亡事故索賠

你好,給你看看這個解釋。
第三百零二條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
前款規定適用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
【釋義】本條是對旅客運輸中承運人對旅客人身傷亡應負責任的規定。
運輸行為的需求在於高速和安全,當代運輸雖然安全程度越來越高,但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速度越來越高,在速度和安全之間,存在對立統一的關系。現代任何一種運輸生產活動都存在著與其他社會經濟活動不同的風險,保障旅客在運輸途中的安全也就成了旅客運輸承運人最大的義務。所以本條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在旅客運輸合同中,應當實行什麼樣的責任制度呢?有的認為應當實行過錯責任制度,即承運人只有在具有過錯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情況下,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我們認為,在旅客運輸活動中,應當實行無過錯責任制度,即承運人即使在沒有過錯的情況下,也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是基於以下幾點原因:1.在整個旅客運輸活動中,旅客所受到的大多數損害,一般都與承運人的運輸行為有關,或者由承運人的作為或不作為造成,或者由承運人未盡管理職責而間接造成。在有些情況下,並不是承運人違約或者侵權造成旅客傷害,如旅客乘火車旅行途中被車外人擲石頭擊傷。此時承運人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是法律保護旅客人身安全利益,而賦予承運人的一項責任或義務。2.在旅客運輸中,應當強調對旅客人身生命的特別保護,而對承運人實行無過錯責任制度,可以有效地保護旅客的人身安全,促使承運人採取各種措施以保護旅客的安全。3.在現代運輸業中,運輸活動的公用性和獨占特點以及國家的全面干預,要求承運人實行無過錯責任制度。同時由於運輸保險業的發展,運輸風險大為分散,這就為承運人實行無過錯責任制度奠定的基礎。4.各國運輸法對承運人責任制度的規定各不相同,但在現代經濟條件下,無過錯責任制度已成為旅客運輸合同中的基本取向。究其原因,仍在於前面所述的國家對旅客運輸行為的嚴格管理,承運人的獨占性和公用性以及由此產生的國家對旅客的嚴加保護。就是我國的運輸立法也在向無過錯責任制度靠攏。如從交通部頒布的《汽車旅客運輸規則》來看,在公路運輸中,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雖沒有明確規定是無過錯責任制度,但從鐵路法規定的免責條件來看,鐵路運輸中,也是實行的無過錯責任制度。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因發生在民用航空器過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旅客的人身傷亡完全是旅客本人的健康原因造成的,承運人不承擔責任。可見航空旅客運輸中是實行的比無過錯責任制度更為嚴格的嚴格責任制。
法律在對旅客實行嚴格保護的同時,也應當充分保護承運人。本法對承運人的保護就體現在免責規定上。本條規定了在兩種情況下,承運人可以免除責任:
1.旅客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如旅客自己尋短見從火車上跳車自殺的,承運人就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旅客有重大過失的情況下,承運人才可以免責。如果旅客對傷亡的造成只有一般過失,承運人仍應當負賠償責任。但需要注意的是免責事由應當由承運人舉證。
2.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傷亡。如旅客在運輸途中突發重病而死亡的。
由於運輸方式的不同,風險的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各專門法對旅客運輸中承運人的免責事由也不一樣。根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特別法有不同的規定時,應當適用特別法的規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免責事由只有旅客的健康原因,對於不可抗力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在民用航空中,承運人仍應當承擔責任。各專門運輸法對承運人的賠償的數額基本上都作了限制性規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了旅客人身傷亡的,每名旅客的賠償不超過46666計算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對每名旅客的賠償責任限額為16600計算單位。所以各專門法對賠償限額有特別規定的,應當依照其規定。
本條第二款還規定,對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也應當適用於本條第一款的規定。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I. 如何理解合同司法解釋第三條和合同法132條的區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並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解讀:無權處分者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這樣更有利於維護買受人利益,履行期限截止,出賣人未取得所有權或處分權,導致不能交付出賣標的物,轉移所有權的,買受人可依法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並主張損害賠償(買受人此項權利必須建立在買賣合同有效的基礎上才符合法理)。
第一百三十二條 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於出賣人所有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或者限制轉讓的標的物,依照其規定。
【釋義】本條是關於買賣合同標的物的規定。
標的是指法律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包括交付財產、提供勞務、完成工作等。有時指物,在買賣合中買或者賣的某物就是標的,在這種情況下,標的就可以稱為標的物。買賣合同的標的物附著所有權,所以標的物的買賣即是所有權買賣。
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應當是出賣人所有或者有權處分的物。一般情況下,出賣人於出賣時即為標的物的所有人,但在買賣合同成立時出賣人也可能尚未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實際上這樣的事例是大量的,例如現實生活中的連環買賣,即一方是前一合同的買受人,又是後一合同的出賣人,該方在訂立後一買賣合同時,可能還未成為標的物的所有人。但無論如何,出賣人在交付時標的物應當屬於出賣人所有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否則,適用有關無權處分的規定。合同法在總則中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3.3條也規定,合同訂立時一方當事人無權處置與該合同相關聯之財產的事實本身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在合同訂立後未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也未取得處分權時如何保護善意第三人則是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指,在這種情況下,購買了標的物的善意第三人能否合法地保有標的物的所有權。有的學者認為,出賣人對買賣標的無權處分,卻在交易市場出賣他人的物,善意第三人是應當受保護的,其原理是為保障交易安全。買賣人在交易市場購物,無需調查該物的所有權。只有該物屬於追贓物,物的所有權人方有權可請求買受人返還,但也應向買受人支付買受人買受該物的價款。

J.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

bc。此題是司法考試真題。參考答案為bc,參考答案公布後,不少人對有異議。個人認為,按照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本題中未聲明承運人是否有過錯,難以判斷是否應該選。
隋彭生老師對此題的異議:
該題主要考察對《合同法》第302條的理解。302條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證明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規定適用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對該條,有人稱為無過錯責任,有人稱為嚴格責任。稱為無過錯責任更符合大陸法的理論體系。承運人的無過錯責任,是指承運人對自己的承運行為造成傷亡以及運載工具高速行駛有關的傷亡承擔無過錯責任。而對於第三人的侵權行為,承運人是過錯責任。「一旅客因制止扒竊行為被歹徒刺傷」——歹徒刺傷旅客,是第三人的侵權行為,承運人有過錯(如未盡安全保障義務)對乘客的傷亡才承擔賠償責任,沒有過錯不承擔責任。
上述觀點,有《人身傷害賠償解釋》第6 條的規定依為支持:「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結論:正確答案為ABC。
建議:參考答案的確定,有深刻的實踐背景。很多法院把第三人侵權造成的傷亡,令無過錯的承運人承擔。這是法制史上的悲劇。也對司法考試提出了嚴峻挑戰。如果不把A作為正確的選項之一,很多通過考試又當了法官的考生,會循此思路沿著錯誤的道路走下去。司法考試不但考察考生的水平,實際也對考生起指導作用。我鄭重建議,對該題的答案進行重點論證。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2018年真題 發布:2025-09-13 23:45:45 瀏覽:588
新刑事訴訟法釋義八十七條 發布:2025-09-13 23:43:36 瀏覽:731
北京通州區法律援助中心收費標准 發布:2025-09-13 23:18:35 瀏覽:154
望埠法院 發布:2025-09-13 23:17:40 瀏覽:316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跟第一百零九條 發布:2025-09-13 23:02:59 瀏覽:527
下列關於行政法淵源 發布:2025-09-13 22:49:30 瀏覽:314
法官就職宣誓 發布:2025-09-13 22:31:37 瀏覽:48
協議怎麼樣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22:22:19 瀏覽:822
共享律師 發布:2025-09-13 22:22:10 瀏覽:579
山東法官任命 發布:2025-09-13 21:55:55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