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法信用證風案例
A. 國際經濟法案例案例分析跪求詳細答案
玉米的銷售合同,運輸合同,乙烯,丙烯的銷售合同。
2。申請。本公約適用於位於不內同國家的運營商之間的業務容。
3 NA。同樣的道理。 「合同法」都可以申請。在
4.CIF的條款翻譯為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並在目的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交付。賣方的義務,以提供貨物符合合同規定,賣方必須在他自己的風險和費用取得任何出口許可證或其他官方許可,辦理海關手續,辦理所有的海關手續的貨物出口所需,賣方必須給予買方已交付貨物已按照的規定,以及任何其他通知,要求,為了讓買方受領貨物採取通常必要的措施,充分的通知。
乙烯,丙烯協議來建立的合同的風險轉移。屬於過境運輸合同的特殊規定。
B. 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
1、銀行有沒有拒權利付,要看受益人是否按照信用證的規定行事和交單,而本案例並未說明信用證的最遲裝運期,只是說「合同約定:...自B公司收到信用證之日起1個月內裝運。隨後,A公司於5月29日開出了符合約定的信用證」,但是沒有說B公司是於哪一天收到的信用證,因此無從判定受益人於7月3日裝運是否遲於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期。所以說本案例的銀行拒付是否有理。
那麼為了解答本案例,那麼就假設受益人遲於信用證規定的最遲裝運期裝運,如果假設成立,那麼才可以說銀行有權拒付——因為信用證是有條件的付款承諾,即受益人必須按照信用證的規定行事,包括按照信用證規定的期限裝運貨物和提交符合信用證規定的單據,否則開證行就有權拒付。那麼前面假設受益人未按期裝運,所以,開證行拒付有理。
而假設而本案例中的受益人未遲於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期裝運,那麼開證行就沒有拒付的權利。
2、「由於台風登陸,使得B公司最快到7月3日才裝船出運」,那麼,假設受益人交貨遲於信用證規定的最遲交貨期,對於信用證而言,受益人屬於違約,而其違約責任就是被開證行拒付。而對於合同而言,由於台風屬於不可抗力,那麼,因收台風影響而推遲交貨,則不算違約,因為不可抗力屬於免責條款。
3、該批貨物的價格條款為FOB,所以保險費用不包括在單價里。保險合同應由買方A公司負責訂立。
C. 關於國際經濟法 案例,急急!!
http://www..com/s?wd=%B9%FA%BC%CA%BE%AD%BC%C3%B7%A8%B0%B8%C0%FD%B7%D6%CE%F6&ch=&tn=360se_dg&bar=&oq=%B9%FA%BC%CA%BE%AD%BC%C3%B7%A8+%B0%B8%C0%FD&rsp=0&f=3&sugT=4563
自選吧。
D. 急!國際經濟法的一個案例分析
好難 的題來呀,超復雜!大概謝謝思源路 自己完善吧。
旭輝公司:本來是可以拒付信用證的,但是由於他已經憑借副本提單與保函提取了貨物,(保函應該是開證行出具的),這樣他就必須向開證行付款了,因為一般這個保函的協議或者是自身都有規定,這樣的提貨就喪失了拒付的權利。這時最佳的辦法就是速向法院申請止付令,因為法律是可以對抗信用證規定的。如果沒有及時(單據到開證行5個工作日內)申請到止付令,那就可能會被開證行強行扣款或被開證行要求付款,並向國外付款。如果不付會被開證行起訴。付了只能再通過法律手段並結合手中的貨物,單據起訴威爾公司未能履行合同。
威爾公司就簡單了如果沒收到付款,直接讓議付行催開證行付款,再不付就只能法律解決了,。
由於不是學法律的只能從國際貿易角度給點建議,見笑。。。
E. 關於國際經濟法案例
1、合同於2007年2月20日,即日本商貿公司收到電報時成立。
理由:2月16日日本公司要求減低到48萬美元的要求已經構成還價,中國公司在2月19日的電告構成接受,根據CISG,接受發價於表示同意的通知送達發價人時生效。因此,合同於日本公司收到電告時成立。
2、保險辦理與保險費支付都應由賣方即中國某出口公司負責。
理由:術語cif中規定賣方的責任中包括辦理投保手續並交納保險費用。
3、風險於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轉移。
理由:見cif規定。
4、日本商貿公司不能要求中國出口公司給予賠償。
理由:根據cif規定,日本商貿公司即買方要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以後的風險和費用,貨物在海上受損時,風險已經轉移到買方,因此買方應承擔風險,向保險公司求償。
5、受益人是賣方,即中國某出口公司。
理由:不可撤銷信用證指在信用證有效期內,不經開證行、保兌行和開證申請人,不得撤銷和修改。由此可知,不可撤銷信用證對買方會帶來不利,特別是賣方的貨物質量與合同不符時。
F. 急!!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
1、香港來公司與深圳公司為貨物買賣自合同關系。
深圳公司與湛江船代是委託運輸合同關系,
湛紡公司與湛江船代為擔保合同關系。
2、應該說沒有侵犯其貨物所有權。
因為貨物所有權隨交付轉移,而CIF湛江就說明是到湛江交貨,此時所有權與風險已經轉移,不存在侵犯所有權了。只是債的關系了。
G. 如何具體理解國際經濟法中信用證的特點與案例相結合
1、A公司主張合理,此案焦點在於信用證與合同相符問題,A依據信用證的做法合法,內而且B理應知道而且不容可能不知道貨物與合同不符,而且B開通過銀行所開得信用證也可以作雙方當事人另有協議,賣方無須負不符合同的責任。 2、銀行會付款,只要銀行審...
H. 國際經濟法案例
信用證要求的貨物為「XX產地XX品種XX等級大米」,而發票中確寫成「XX產地XX等級版大米」——這個權屬於不符點,因為某某品種構成標的物的區分標志,沒有寫明則無法區分;1000噸-998噸這個不屬於不符點,因為在允許的誤差范圍。
銀行有權拒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