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的經典著作
A. 關於事實婚姻的著作有什麼
論事實婚姻的法律保護
[摘要]事實婚姻在我國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是指符合婚姻成立實質要件的男女雙方未經登記,以夫妻關系長久、持續地同居生活的一種婚姻形式。國外許多國家在立法或者司法中承認和保護事實婚姻。我國《婚姻法》從未對事實婚姻作過規定,司法實踐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採取有條件承認的態度,直到1994年才完全不承認事實婚姻的民事效力,將其視為非法同居。其實,完全有理由承認和保護事實婚姻。我國法律應當承認和保護事實婚姻。
[關鍵詞]事實婚姻,法律保護,建議
一、緒論
事實婚姻是我國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婚姻形式。過去,由於舊婚姻習俗的影響、婚姻當事人法制觀念淡薄等等原因,事實婚姻在我國普遍存在。近幾年,我國雖然加大《婚姻法》宣傳教育,結婚要登記的觀念已被群眾所接受,但由於人們對兩性結合重內容、輕形式,追求自由,不願意承擔責任等等因素的影響,事實婚姻也屢禁不止。新華網廣東頻道2003年6月13日轉載新快報的報道:據廣東省民政廳有關部門摸查,在全省1976萬多個家庭中,有將近1/10的家庭,即 200萬個家庭由於種種原因,夫妻沒有結婚證,不被法律所承認。僅廣東一個省就是如此,全國的情形如何,可想而知。在2001年4月《婚姻法》修正前後,事實婚姻一度成為人們關注和爭議的一個焦點。現在,人們也沒有停止對事實婚姻的思考與研究。筆者不揣學識淺薄,試對事實婚姻的概念、特徵、中外法律對事實婚姻規定的演變情況作一簡單評述,並就我國法律對事實婚姻的保護發表淺見。
二、事實婚姻的概念和特徵
關於事實婚姻的定義,目前法學界大致有以下幾種表述。第一種對事實婚姻的定義表述為:沒有配偶的男女,未進行結婚登記而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的婚姻。見1990年出版的《法學詞典》。第二種表述為:沒有配偶的男女,未進行結婚登記,便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兩性結合。見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業大」教材。第三種表述為:男女雙方未經登記,但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他們是夫妻關系的婚姻。見198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婚姻法概論》。第四種表述為:事實婚姻是指符合結婚法定實質要件的男女雙方未履行法定形式要件,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即行夫妻之實,無夫妻之名。①上述觀點,筆者認為其表述都有欠恰當:1、事實婚姻作為一種婚姻形式,是相對於登記婚姻而言的,凡是登記結婚必需的法定實質要件,事實婚姻也應該具備。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婚姻成立的實質要件有男女雙方完全自願、達到法定婚齡、沒有配偶、沒有禁止結婚的血親關系和沒有禁止結婚的疾病等等。不具備法定實質要件而結婚的,就有可能是強迫婚、早婚、重婚、禁止婚等等違法婚姻,不一定構成事實婚姻。只有具備結婚的法定實質要件,未經登記而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的婚姻才屬於事實婚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法民發(1989)38號]也認為,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如同居(或起訴)時雙方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可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所以,第一、二種觀點認為事實婚姻的主體只是沒有配偶的男女,沒有附加其他法定實質條件,明顯欠妥。第三種觀點對事實婚姻的主體未加任何條件,更不可齲2、婚姻只有在符合婚姻成立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時,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才是合法婚姻,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受國家法律的承認和保護。雖然,男女結合確定婚姻關系,有被社會承認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公開表示,這就是結婚要經過一定程序和舉行婚禮的原因。但是,在某些情形下,婚姻關系有無必要向社會公開、夫妻關系是否得到群眾公認,並不是事實婚姻當事人所關心或所追求的。所以,第三種觀點以「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作為事實婚姻的構成要件卻忽略結婚的法定實質要件,缺乏令人信服的理由。並且「群眾」也是一個較難確定的概念。3、比較而言,第四種觀點更接近事實婚姻的本質,但是,「行夫妻之實,無夫妻之名」的表述也欠妥當。事實婚姻當事人以夫妻關系(或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一定范圍的群眾也可能認為他們為夫妻關系,豈無夫妻之名?只是事實婚姻不被我國現行法律所承認而已。4、追求長久、持續的同居生活是婚姻當事人的希望,事實婚姻的當事人也不例外。把長久、持續的同居生活作為事實婚姻的一個構成要件,不僅符合婚姻成立的本意,也可以把「一夜情」、短期姘居等等非婚姻行為區別出來。5、關於事實婚姻的定義方面,還有人認為,事實婚姻的主體也可以是有配偶的男女。②筆者認為,這是對事實婚姻概念的誤解。依照法學界的看法,已經結婚登記的或者已有事實婚姻的又與他人登記結婚的,後一登記結婚行為認定為法律重婚,構成重婚罪;已經結婚登記的或者已有事實婚姻的又與他人未經婚姻登記而結婚的,後一婚姻行為稱為事實重婚,也構成重婚罪。③所以,有配偶的男女又與他人結婚的,或是法律重婚,或是事實重婚,不能稱之為事實婚姻。因此,依筆者之見,事實婚姻是指符合婚姻成立實質要件的男女雙方未經婚姻登記,以夫妻關系長久、持續地同居生活的一種婚姻形式。
關於事實婚姻的特徵,法學界的說法也不一致。華東政法學院法學教授唐世濤認為,事實婚姻具有六個特徵:1、主觀目的性。即當事人雙方主觀上具有創設夫妻法律關系、永久共同生活之意願,且雙方意思表示一致.2、客觀現實性。即當事人雙方有共同的婚姻居所,且有共同的性生活、經濟生活與物質生活,或者可能有共同的子女。3、關系公示性。即當事人雙方對外宣稱其為夫妻,且不特定多數人也公認其為夫妻關系。4、實質符合性。即雙方符合法定結婚實質要件。5、形式欠缺性。即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6、時間限定性。即前述五個特徵必須在1994年2月1日之前就全部具備了。筆者認為唐教授對事實婚姻特徵的概述雖然齊全,但這些特徵是否真正符合事實婚姻的本質,也有探討之餘地:1、事實婚姻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婚姻形式,過去存在、現在存在將來還是存在的,並不能因為我國法律政策對事實婚姻的處理不一
http://www.studa.net/minfa/061211/14400043.html
http://www.law-lib.com/zt/5396.asp
http://www.so100.cn/html/lunwen/falvlunwen/minfa/2006-3/18/2006063180207403574071874.htm
B. 新婚姻法經典語錄13條,歡迎補充,有更好的給加分!
14:新婚姻法出台後,讓沒房沒車不能結婚的人有了可以結婚念頭.有效的解決了大齡結婚的弊端.
C. 誰能推薦幾本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最經典的書
推薦您看《總有辦法讓孩子避免誤區》、《讓孩子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我陪你一起玩.》、《0-6歲寶寶大網路全書》延邊大學出版社的,這幾本書很值得看也是媽媽家庭教育的幫手
D. 國外經典法律著作
《法律之門》,哈佛大學的法學院學生的入門必讀物
E. 除了民法通則,中央人民婚姻法還有什麼
民法總則編:
《民法通則》(1986)及後來的實施意見
物權編
《物權法》(2007)《擔保法》(1995)
債權編
《合同法》(1999)及合同法解釋1、2
知識產權編
《著作權法》(1991)《商標法》(1993修正)《專利法》(2008年修訂)
家庭關系編
《繼承法》(1985)《婚姻法》(2001修訂)《收養法》(1998修訂)
侵權責任編
《侵權責任法》(2010年實施)
人格權編
《人格權法》目前只有草案稿,待成熟後將提請審議
涉外民事關系編
《涉外民事關系律適用法》,目前只有草案,待成熟後將提請審議
據了解,繼侵權責任法頒布後,民法典下一步的內容將是人格權法的審議,預計將會列入2010——2011年的人大立法計劃,另外涉外民事關系法也將在幾年內提請審議,待次兩步完成後,全國人大將用3年左右的時間整合現行民事法律,最終編撰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預計最快在2015——2018年前後)。
F. 婚姻法中奇葩經典案例
王某(男)與彭某(女)是小學同學,同村居住,1992年雙方18歲的時候,由父回母給他們訂了親答,遂以夫妻名義住在了一起,並生育一子。2000年,王某外出務工,結識了女工秦某,不久即租房同居,並於2002年2月起訴到法院要求與彭某離婚。彭某則以《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的規定為根據提出反訴,要求保護自己與王某的婚姻關系,排除秦某的妨害行為。請問人民法院應如何對待雙方的訴請?
解析:
(1)當事雙方1992年以夫妻名義同居時不到法定婚齡,王某起訴「離婚」時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人民法院應告知當事人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如果雙方補辦了結婚登記,按照離婚訴訟審理;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則按照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2)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不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即使雙方補辦了結婚登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彭某僅以《婚姻法》第4條為依據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望採納
G. 法學的學生讀點什麼書好…
你這個問題沒有邊際。那我就泛泛地說一下。首先,要跟隨課程讀書,不要捨本逐末。把老師講得知識弄清楚;其次,可以根據已學知識,深入了解這些知識的來源及其正當性;再次,要根據愛好來讀書,當然也要考慮你希望的職業。例如你想從事研究,那麼所讀的書與從事實踐職業明顯不同。最後,要為理解法律的精神去閱讀一些經典的書目。當然作為法科學生,要了解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歷史學(尤其中國歷史),甚至理工科、醫科等知識。
而且要考慮你所處的階段,例如是本一,還是本三等等。具體的書目我就不列了。
最後一句話,只要認真讀書,就會有收獲。我比較尊重讀書的學生。當然,最好讀經典。
H. 知名的婚姻法律師
親愛的玩家,你這個問題不敢回答,不管推薦誰,根據網路玩家守則,都是犯規的行為。
請參考:
知道專家協議
感謝使用網路知道專家平台。本協議由網路在線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網路」或「甲方」)及同意並承諾遵守本協議規定使用「網路知道專家平台」服務的法律實體(下稱「合作企業」或「乙方」)共同締結,本協議具有合同效力,使用網路知道專家平台服務即表示同意接受本協議以下條款的約束。
一、 定義及解釋
1.專家:指具有相關領域資質,向網路進行網路知道專家平台合作申請、以期與網路開展合作並使用網路知道專家平台服務的專業人士。
2.用戶:指通過互聯網路,接受網路知道專家平台提供的網路問答平台系統服務的單位或個人。
3.「知道專家平台服務」: 指網路在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的情況下,自主開發的名為「專家平台化的問答操作平台」,為專家搭建平台頁面,並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的服務。
協議的確認與接受
1.乙方通過網路頁面點擊確認本協議或以其他方式選擇接受本協議,包括但不限於未點擊確認本協議而使用了網路知道專家平台服務,均表示乙方與網路已就本協議達成一致並同意接受本協議的全部約定內容。
2.本協議自乙方點擊確認本協議之時即生效。對未點擊確認本協議的用戶,如事實上已在使用網路知道專家平台服務或履行本協議,包括但不限於在網路知道專家平台上回答用戶提問等,則本協議在乙方的事實行為發生之時生效。
3.本協議包括本協議正文及所有網路知道已經發布的或將來可能發布的關於網路知道專家平台的各類規則、規范、公告和(或)通知等(以下合稱「規則」)。所有規則為本協議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與協議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三、 合作內容
1.甲乙雙方協商決定,甲方在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的情況下自主開發名為專家平台的問答操作平台,乙方在協議期內可利用該平台回答咨詢,可在甲方允許的頁面位置進行相關市場宣傳。乙方在提交資質證明材料後,乙方應該按照網路知道專家平台的規則回答本網站用戶相關專業領域內的提問,甲方負責平台的管理和穩定運行。
四、合作期限
本協議有效期為五年,自乙方使用網路知道專家平台服務之日起計算,合同有效期屆滿,若乙方繼續使用專家平台回答專業問題,視為接受自動延長合作期限三年。
五、 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1.甲方保證對甲方專家平台擁有合法的知識產權或者得到相關權利人的許可,因甲方平台知識產權問題導致的一切糾紛,由甲方負責處理;因此導致乙方遭受的直接損失,由甲方承擔。
2.甲方在協議期內需保證平台可用,如果平台發生問題,甲方需在收到乙方通知之時的下一個法定工作日結束前提供技術響應,盡快排除故障恢復使用。
3.甲方有權通過技術分配用戶相關領域的問題給乙方,同時根據規則,管理乙方的回答內容並做出評估以及相應的獎懲。
4.甲方需通過技術和產品可行的方法,提升專家的知名度。
六、 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1.協議期內乙方有權使用專家平台相關服務,且必須遵守專家平台相關的規則。
2.乙方應確保專家平台回答內容的合法性和恰當性,一旦發現回答中包含違法、淫穢、詐騙、侵權、廣告等內容,甲方有權在不通知乙方的情況下逕行刪除。因專家平台上任何乙方回答內容涉嫌違法、侵權或者知識產權問題導致的一切投訴、訴訟、糾紛,均與甲方無關,由乙方自行全權負責與第三方協商、妥善解決處理,並自行承擔由此導致的一切經濟、法律責任;因此導致甲方遭受的一切損失及連帶損失、支出由乙方全部自行承擔。
3.乙方承諾提供給甲方相關領域的資質證明材料屬實,若就此產生法律糾紛,由乙方全權處理並承擔由此導致的一切經濟、法律責任。
4.乙方承諾基於誠實信用原則,充分地利用專業知識,盡力解答用戶的提問。
5.乙方有權基於甲方專家平台運營情況和乙方宣傳需求,向甲方提出專家平台的改進建議,甲方有權根據市場調研結果自行決定是否採納建議,但須在收到建議後二十個工作日內對乙方進行答復。
6.乙方創作的回答一經發表,該作品在全球范圍內的著作權許可網路在著作權有效期間專有使用,同時網路有權將本協議約定的全部或部分的權利和(/或)義務轉移、授權給第三方。未經網路書面同意,任何人(包括乙方在內)不得使用本協議約定的著作權。對於任何第三人未經網路書面許可使用該作品及其部分的行為,網路有權獨立以其自己的名義,向涉嫌侵權人主張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以自身名義提出交涉、投訴、舉報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
七、費用規定
本協議不涉及任何費用,若後期平台升級如果增加商業相關功能,將由雙方另行簽訂補充合同進行說明。
八、陳述與保證
1.主體適格。任何一方有權簽署本協議並已經獲得履行本合同所需要的全部許可和授權;雙方保證將簽署或獲得一切必需的文件或許可,並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以使本協議規定的條款順利履行。
2.內容適格。除本協議另有規定者外,雙方簽署的協議符合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或對業務運作有重大影響的任何法院、管理機關或政府組織的任何判決、裁定或規定,本協議亦不損害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
3.協議的連續性。在本協議期限內,任何一方若與第三人發生合並、並購、主體變更等事件,任何一方的承繼主體應繼續履行本協議項下該方未完成的義務。
九、 保密責任
1.本協議項下的保密信息,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業務數據、客戶名單、技術資料、軟體程序、推廣計劃、財務數據和其他資料。
2.未經對方書面許可,任何一方(「接受方」)不得向第三方(有關法律、法規或政府部門要求除外)泄露本協議的條款的任何內容、本協議的簽訂履行情況以及通過簽訂和履行本協議而獲知的對方(「披露方」)的保密信息。
3.以下信息不適用上述保密義務:
3-1 接受方有在披露方向其披露前存在的書面記錄證明其已經掌握;
3-2 並非由於接受方違反本協議而已經或者在將來進入公共領域;或者
3-3 接受方從對該信息無保密義務的第三方獲得。
4.雙方在合作中發生分歧或需要有相關的重大信息披露時,應首先積極爭取雙方溝通協商一致,相關重大信息的披露、採用、表述應獲得雙方的許可,雙方在各個領域自覺維護對方的品牌價值和利益。
5.保密條款不因本協議的無效、解除、提前終止或不具操作性而失效。本協議期滿後,各方的保密義務並不隨之終止,保密義務直到另一方同意其解除此項義務,或事實上不會因違反保密義務而給另一方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害時為止。
十、 協議的修改和解釋
1.甲方有權依照市場變化、用戶需求等要素,對本協議進行實時修改;甲方進行修改通過專家知道平台通知乙方,乙方收到甲方通知後未提出書面異議,視為乙方同意遵從相應修改。
2.甲方享有對本協議的最終解釋權。
十一、 違約責任及賠償
1.任何一方直接或間接違反本合同的任何條款或不承擔或不及時、充分地承擔本協議項下其應承擔的義務,即構成違約行為。
2.除本協議特別規定外,在違約事實發生以後,經守約方的合理及客觀的判斷該等違約事實已造成守約方履行本協議項下其相應的義務已不可能或不公平,守約方有權以書面通知要求違約的一方違約方糾正其違約行為,並採取充分、有效、及時的措施消除違約後果,並賠償守約方因此而遭致的損失;若違約方在收到守約方關於其違約行為的上述通知後十五個工作日內未糾正其違約行為,守約方有權書面通知相對方終止本協議。
3.除本協議特別規定外,違約方因其違約行為而應賠償的守約方的損失包括但不限於守約方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而遭致的直接的經濟損失及任何可預期的間接損失及其他合理的費用,包括但不限於律師費用、訴訟及仲裁費用、財務費用及差旅費等。
4.若甲乙雙方均違反本協議之規定,則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5.乙方應當按照本協議以及專家平台相關規則進行回答,如乙方有違反,視為乙方違約,甲方可以視違約行為的嚴重程度,採取下列某一項或者某幾項措施追究乙方的違約責任:
(1)暫時地封停乙方的專家平台賬號,使之無法通過該賬號登錄專家平台,直至乙方糾正其違規行為時再恢復;和/或
(2)永久性地封停乙方的專家平台賬號,使之無法通過該賬號登錄專家平台;和/或
(3)拒絕乙方申請成為平台會員;和/或
(4)單方面解除本協議,終止甲、乙雙方基於本協議的所有合作事宜。
十二、協議終止
1.協議的終止:有下列情形之一,本協議可由任一方通知對方後終止。若對方:
1-1 資不抵債,進入申請破產或清算程序;
1-2 違反本協議義務,且該違約情況在對方發出書面通知後十五(15)日內未獲改正。
2.終止效力:依照本條款終止本協議時,終止協議一方不承擔違約責任,但終止前的違約行為不在此限。導致終止原因發生的一方應向另一方承擔法律責任。
3.雙方可以特快專遞、電子郵件、傳真等方式向另一方按本協議約定地址發送通知,以特快專遞發送的,一方發出之日起第5日視為另一方收到日期;以郵件、傳真發送的,一方發出當日視為另一方收到日期。一方終止協議的,協議自另一方收到終止通知之日起終止。
十三、不可抗力
1.「不可抗力」是指本協議雙方不能合理控制、不可預見或即使預見亦無法避免的事件,該事件使任何一方根據本協議履行其全部或部分義務已不可能。該事件包括但不限於政府行為、地震、台風、洪水、火災或其它天災、戰爭或任何其它類似事件。鑒於互聯網之特殊性質,不可抗力亦包括下列影響互聯網正常運行之情形:
1)黑客攻擊;
2)電信部門技術調整導致之重大影響,因該方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不包含在內;
3)因政府管制而造成之暫時性關閉,因該方之過錯導致的管制除外;
4)病毒侵襲。
2.如發生不可抗力事件,遭受該事件的一方應立即用可能的最快捷的方式通知另一方該事件的性質、發生日期、預計持續時間等有關的細節,以及該事件阻礙通知方履行其於本協議項下義務的程度。
3.在不可抗力事件持續期間,遭受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應定期及時地告知另一方不可抗力事件的現狀,如不可抗力事件結束,應立即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並繼續履行本協議項下義務。
4.遭受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在履行了本條第2、3款規定的義務後可暫行中止履行本協議項下的義務直至不可抗力事件的影響消除為止,並且無需為此而承擔違約責任;但應盡最大努力克服該事件,減輕其負面的影響。
5.一方違約後遭受不可抗力的,違約方不因不可抗力而免責。
十四、其他
1.適用法律和爭議解決:本協議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因本協議而產生或與本協議有關的任何爭議,雙方應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如果任何爭議在其中一方向另一方發出協商解決爭議的書面通知後三十(30)天內通過友好協商仍無法解決,則任何一方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2.可分割性:若本協議任何一條條款無效或無法履行,則該條款將於法律允許的最大范圍內履行,除該無效或無法履行部分以外,本協議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I. 國外研究婚姻法的作者及其著作有哪些(最好是翻譯過來的)
國外研究婚姻法的作者及其著作:
哈德威克婚姻法
1753 年由英國上議院大法官哈德威克伯爵菲利普·約克領導制定,這是英國議會針對「秘密婚姻」第一個成功頒布的法案,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