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注會經濟法
『壹』 如何評價BT學院CPA老師李彬
我是惰性很強烈的人,學習動力又不是很強,跟很多精力充沛總有時間去分配學習任務的巨佬沒法比,自己覺得跟聰明兩個詞也不沾邊,客觀來說,的確是很依賴別人幫助的類型。
因為很怕花錢踩坑,一直猶猶豫豫的……畢竟因為懶打水漂的錢太多了。(學英語沒去幾次系列,健身房也沒去幾次系列)後來實在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但又不敢一下花太多錢,糾結之中決定就先找些課來聽,能堅持下去再說。因為基礎菜嘛,所以對比了幾家公開免費的課之後,決定先在b站白嫖一陣子,看來看去選了BT學院的一些基礎課程聽,聽了之後認為彬哥講的我至少能明白,風格也還可以,腦門兒一熱就買了。之後的就差不多了,班群,班主任跟蹤,莫名其妙堅持了下去。
途中當然有些很苦澀的時候,比如學不進去,自暴自棄,上班已經夠累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反反復復懷疑自己,心態更難受,怕自己又被收割。但是現在,我可以很認真的說,我自己的感受是,李彬他的風格對我這種人來說完全可以接受的,直播的類型更是拉近了我和老師的距離,我自己是能習慣這個授課風格的,班主任推著走也確實給了我一些動力,要不我肯定是堅持不下來的。還有就是真心想幫彬哥說一句話的是,有點口音也要被拉出來批判,這跟嘲笑娜扎英語有口音一樣真心欣賞不來,語言是為了溝通的,你是聽課的,又不是學語言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就好了。我還是很感謝李彬的,考過CPA給了我不少信心。
『貳』 BT學院的CPA怎麼樣,都說適合零基礎的,真假
其實這些都不用太擔心,如果你買他們家的課的話會配一定的人員進行答疑的,所以只要你是小白也好,有基礎也好。都會有人給你解答你的疑問。這幾個網校的老師都有很多的同學跟著,也都有考過了的,也有沒考過的。所以認定一家就可以了。
『叄』 bt學院注會怎麼樣
『肆』 如何評價CPA培訓機構BT學院
作為 在BT 學院 2018 年一次過6門的學員之一,我應該很適合來回答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些備考經歷與經驗,是榮幸,其實也是自己備考期間一直期盼能做到的事。 我也在回答過程中盡量說明下BT的優點和缺點,畢竟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我的成績單:
我的方法是,可以記,但事後記。 一來可以讓你通過回憶,知道自己的時間大概花到了哪裡,一來也可以通過即時反饋, 調整下一步學習計劃。
我回憶了自己復習階段的時間安排,大致如下,供大家參考:
工作日 早 6:30 起床——7:00
整理+早餐 7:00——8:00
學習 8:00——8:30 上班,路上聽微課
上午專心工作
11:40——12:00 午飯
12:00——13:30 公司會議室學習
下午安心上班
19:00——21:00 公司會議室晚自習
21:00——21:45 回家,路上聽微課
23:00——00:00 聽錄播課程
周末休息日 8:00——11:00 聽錄播課程
13:00——16:00 學習/音樂/發呆
19:00——21:00 能學就學,不能就算
關於周末,其實是有遺憾的,因為沒能充分利用。但備考的過程也讓我知道,我並不是那種1天可以看書10小時以上的人。或許發現自己的極限和邊界在哪,也算是一種收獲吧。
當然,比較有定力的考友,如果能利用好這塊優勢,是相當讓我羨慕的。 BT 的課程在7月底就陸續結束了,後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真題模擬考試和消化,8月和9月,基本都按自己的節奏進行復習,9月中下旬中秋節過後,開始6門的沖刺,主要是做題和消化。
04 各科復習方法
審計
審計學科,特點是:大多數人可能沒接觸過,首先對行業陌生;其次專業術語多,因為教材是外文直譯過來的,長句較多有時甚至需要手動斷句;最後,知識點多,容易混淆。往往是 看了半天,結果是: 我的建議是:拉框架! (也是彬哥在第一課強調的)從首次接收委託、制定審計計劃、到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再到完成審計出具審計報告,一條線整個穿下來,配上教材後面幾章的四大循環和特殊事項,做到框架先瞭然心中,再去填肉(記憶細節)。
財管
財管,主要包括1至12章的財務管理、13至21章的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 提到財管,考友們大多反應是: 哈哈,其實,財管真的不用大面積背公式! 拋開近幾年客觀題逐漸趨向於基礎概念的考核不說,即使是主觀計算大題,能用上的公式也屈指可數。只要理解好「折現」、「現金流」、「資本成本」這幾個核心概念,無論是計算股票債券價值、還是公司價值、項目預算、資本結構,都是套路滿滿。 當然,對財管來說,大量做題是特別需要的。 很多考友在財管考試時做不完,就是因為熟練度還需要提升,這個可以通過做題來鞏固。
對於經濟法,個人沒花太多時間,總體感覺是考得越來越細,合同法開始考細則、公司法和證券法常結合到一起、破產法和票據法時不時露個面,而最後3章的國有資產制度、反壟斷和涉外經濟缺依然是客觀題的常客,不容忽視。 對於法律條文,不用背,記住意思,然後模仿著用「法言法語」去表述即可。
會計
會計科目,耗時最多。看著目錄的章節表,內心往往是: 對於會計,我的建議是:按資產負債表的主要科目,跟著教材一章一章過,遇到不懂的先放下,通過後面幾輪的復習來補漏洞,切忌鑽牛角尖,扣細節,因為那會讓本來耗時就很多的 會計戰線拉得更長。
另外新增考點要額外留意,比如今年的政府會計10分大題,原本按照2分的選擇題來准備 然後選擇戰略性放棄此章的我,確實surprise了一下。 So,以後「老重點」們,比如非同一 /同一控制合並、差錯更正、權益結算股份支付等等,要看! 但時間分配上,需要再次與「非重點」章節平衡。
戰略
對於戰略,我的態度一直是: 戰略雖然有技巧,但也真的不只是傳說中的復制粘貼就行。 學習方法上,背框架是第一步, 但只背框架是不夠的,拿到大段文字材料後,若分析不出適用框架里的哪一個點,背也是白背。 所以建議還是通過真題來訓練材料的分析能力,另外,答題速度要注意提上來。
稅法
稅法的考點非常瑣碎,這也確實是一個入門簡單,越學越難的科目,但按今年趨勢看,考點趨向於基礎。 大稅種如增值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是恆重點;小稅種如印花稅、車輛購置稅、資源稅,考點基本恆定,平時多看一下即可。
最後總結一下,6 個科目,備考方式不同,但技巧基本相通:經常總結、經常復盤、用好錯題本、定期回顧,利用好瑣碎的時間,配之以平穩心態,方得始終。 在此送上一句喜歡的話,與各位考友共勉: 凡事,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伍』 學注會為什麼不能報Bt的大家有了解嗎
作為一個同時參加面授和網課的來談談我的看法,雖然上課環境不同,上課的效果也有所不同,但是授給的知識結構基本一樣,cpa學習在於的不僅僅是聽課,更在於課後學習,題者說了工作清閑,那就可以用大量時間刷題,事半功倍。面授最大的優點是有機會向老師直接討教,而網課的優點在於反復聽,避免遺漏知識點。cpa的難度大課程多,除了花費大量時間學習沒有捷徑,6門的話壓力過大,建議3到4門量力而行。
『陸』 我想考CPA19年的CPA,該選擇什麼培訓機構啊啊啊要有實力靠譜的
今年終於結束了專業階段的考試,部分自學+網課,市面上各種的CPA培訓機構均有嘗試(因為喜歡的老師在不同網校),三年來摸爬滾打,當中選到過不適合自己的課程而碰壁,因此這個問題,我覺得我還是有點發言權的。我說說我報過的培訓機構的優劣,盡量能給到大家參考。
中華、東奧
適合有財會基礎,適合自控力好、有時間、可以堅持上課的考生。
這兩家都是比較老牌的培訓機構了,網校各方面配套答疑都做得比較完善,老師團隊確實比較有資格了,畢竟都是大學教授類型的老師!會計聽的是東奧張敬富的課~我是屬於比較笨的學生(非985財會專業),基礎知識講解面面俱到,但是缺點就是太費時間了~一門會計,5個月才學完(╥╯^╰╥)!太磨人了。
關於教材,會計我用的是輕松過關,這應該是最全、最權威的教材之一了,當時用的輕一+考前最後6道題,搭配東奧網課一起用~這兩年貌似漲價了。
BT學院
適合零基礎、在職、「學渣型」的考生。
我挺認同BT教學理念,過關型考試的就是訓練應試能力,方向是正確的。關於李彬,相見恨晚,他說的那句「不要用身體的勤奮彌補思維的懶惰」讓我茅塞頓開。
今年報了沖刺班,用框架法建立知識點聯系,15天吧,過了戰略。不過他愛發雞湯,確實有點煩,但學累想放棄時看看,還是會熱淚盈眶。如果早一點能遇到彬哥,高考估計能多考幾分吧。如果不喜歡他的普通話,大家也可以試試他們的教材,大白話,通俗易懂!
會計島
適合自製力差的考生。
前年報的,當時是直播課的形式,給我這種自覺性差的人很大約束。但是老師講課沒有東奧的生動有趣。後面和助教有些爭執,就沒再報了。聽說這兩年通過率一般,道聽途說的~
總而言之,選什麼機構,選什麼老師,選什麼教材。都是見仁見智。無論是網課還是老師都各有特點,主要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
『柒』 bt學院的注會怎麼樣
學院(英文名:College、Institute或Academy)主要指門類科目較少、專業性強的高等教育機構。
學院可以作為獨立的學校,同時很多大學也擁有自己下屬的二級學院(與系相同)或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設置的獨立學院。
『捌』 BT學院的21天突破注會教材怎麼樣
作為一個只用BT學院的21天突破注會通過了CPA的前考生來說,我是大大推薦BT的21天的。21天對於各種階段層次的考生都非常友好,無論你是0基礎、基礎弱或者是CPA高材生!
21天的框架法、學習計劃、課後復習、疑難點解析,還有配套的記錯本、考點通、電子版題庫都能夠讓你鞏固好每一次學習的內容!
BT的21天確實挺好用,去年就是用他們的教材,報了三科過了三科,裡面的框架法能夠讓你的思路更加清晰,包括教材裡面的重難點解析,而且21天注重說人話,書內通俗易懂的話語,將難點用白話文解釋一遍,能夠讓讀者「入門即懂」。
『玖』 BT學院的CPA六神班怎麼樣
我去年報了六神感覺跟零基礎的匿名的朋友講的一樣雖然不知道為啥匿名。。六神班就是營造了一種高三的學習氛圍,催著你去聽課、按時完成作業,大家相互督促,你看著別人那麼努力你也不好意思停下來了。因為大家都是沖著一次考過幾科去的,不會說有些人又比較懶差距很遠沒跟上進度。而且六神班分小班,小班都是大家情況差不多的人一個班,有時候有些特殊情況都可以同步,進度都不會落下,真的挺好的。下面圖里是BT學院在群里發的今年開班的學員的反饋,確實就是這樣。
『拾』 BT學院的CPA課程教輔資料好用嗎
cpa的沒看過,看到中級的,但風格應該都是一樣。比較針對考試,通俗一點,比官方教材薄很多。有些人說有錯誤,我還沒發現,不過後面有勘誤的地方,可以自己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