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的起源

合同法的起源

發布時間: 2021-12-05 03:17:45

㈠ 合同的定義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 ,受法律保護。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合同(Contract),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

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 。

(1)合同法的起源擴展閱讀:

合同自由:

所謂合同自由,又稱契約自由,是指當事人有依合同負擔義務並受強制之履行的自由。合同之精髓是當事人自由意志之匯合,只要不違反法律、道德和公共秩序,每個人都享有完全的合同自由,這種自由被概括為著名的合同自由原則。

按照合同自由原則,當事人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自由地決定是否訂立合同,自由地決定對方當事人,自由地決定合同的內容,自由地決定合同的形式。

也就是說,合同自由的范圍包括訂立合同的自由、選擇對方當事人的自由、合同內容決定的自由及選擇合同形式的自由四個方面,其核心和實質是由當事人的意思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

無效合同具有以下特徵:

1、合同已經成立

2、合同具有違法性

3、合同沒有約束力

4、合同自始無效。

合同無效的情形有: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 損害社會公眾利益

5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6、 格式條款及免責條款無效

7、 虛偽表示與隱匿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同



㈡ 無名合同的來源

現代社會既需要有名合同,同時也應允許無名合同存在。之所以允許無名合同存在,緣於合同法奉行合同自由原則,而合同類型自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即允許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的強行性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自由訂立任何內容的合同,以實現其預期的特殊利益。社會生活變幻萬千,人們的利益要求千差萬別,無論怎麼高明的立法者都無法制定出一部滿足所有人在任何歷史條件和環境下所有需要的合同法,這就應允許當事人在合同法規定的合同類型外,創設新的合同類型。所以無名合同的存在是不可避免,並且是無法消除的現象。更重要的是,無名合同的產生也是合同法發展的原動力,合同法正是在一個個無名合同的不斷產生、成熟中發展起來的。無名合同產生以後,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在具有一定典型性和成熟性之時,通過人們理性行為的抽象、歸納,上升為典型合同。因此,合同法的歷史本身,便是一個非典型合同不斷地變成典型合同的過程。

㈢ 勞動合同的起源

勞動合同的起源應該是最先實行於資本主義國家。

勞動合同 ,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勞動合同制,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一種方式。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為建立勞動關系而達成的協議,亦稱勞動契約。勞動合同制最先實行於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如蘇聯、匈牙利、保加利亞、波蘭、羅馬尼亞、蒙古等也予以採用。

在我國,從原始社會之間,經濟生活採取平均主義分配辦法。對社會的控制則靠傳統和家長來維系,而無習慣法和政府權力。因此人與人之間沒有僱傭或者被僱傭關系,即不存在勞動關系,也就沒有勞動合同。

1986年 7月12日國務院發布《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宣布從1986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

㈣ 保險合同的解釋原則的起源是什麼

保險合同的解釋原則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1.文義解釋原則。按照合同條款通常的文字含義並結合上下文來解釋,文義解釋要求被解釋的字句本身具有單一且明確的含義。
2.意圖解釋原則。如果合同條款不精當、語義混亂,不同當事人對同一條款所表達的實際意思理解有分歧,可通過其他背景材料進行邏輯分析來判斷合同當事人訂約時的真實意圖,解釋合同條款內容。
3.有利於被保險人的解釋原則。這一原則不得濫用。如果條款意圖清楚,語言文字沒有產生歧義,即使發生爭議,也應當依據有效的保險合同約定作出合理、公平的解釋。
4.批註優於正文、後加的批註優於先加的批註的解釋原則。無論以什麼方式更改條款,後加的批註和條款應當優於原有的條款,且注意寫明批改日期。
5.補充解釋原則。合同條款內容有遺漏或不完整,藉助商業習慣、公平原則等對合同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充解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合同二字的由來

謠傳是我國古代,一些商人擬好協議後,在一張紙上分左右把擬好的協議各抄一份,並內在中間寫上容「合同」兩字,最後把紙從中間越過「合同」兩字撕開,得到兩份可以無縫接合在一起的「一式兩份」合同書。演變到後來,中間「合同」那兩個字就成為這種協議的名稱了。

之所以用「合同」兩字,除了有合意,同意等字面意思外,「合」字和「同」字本身左右兩邊是對稱的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最後,之所以我說這是「謠傳」,是因為我是憑記憶把上面的由來寫出來的,完全忘了是從哪本法制史的書看來的。

㈥ 法律是如何起源和發展起來的

馬克思主義關於法的起源的學說:

(1)法不是從來就有的,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的產生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

(2)在原始社會,社會組織的形態經歷了原始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發展,調整社會關系的規范是道德規范、宗教規范和習慣,它們與階級社會的法是根本不同的。

(3)在原始社會後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產生、階級的分化和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產生的根源有以下三個:

(1)經濟根源:私有制的產生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2)階級根源:階級的產生。

(3)社會根源:社會的發展。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導致原始社會既有的社會規范無法適應社會沖突,為了維護新的社會秩序,國家產生了,法也產生了。

(6)合同法的起源擴展閱讀:

法律的歷史和文明的發展之間有著很密切的關連。古埃及的法律——可回溯至西元前3000年,有一部約可被分成十二篇的民法典。這部民法典是基於瑪特的概念,傳統、修辭語法、社會公平為其特色。

西元前約1760年時,在漢謨拉比的統治下,古巴比倫法成文法了,並將寫上法典的石碑放在市場上供眾人觀看;此一法典現被稱為漢謨拉比法典。但和埃及法律是由歷史學家從爭訟紀錄中拼揍出來一樣,漢謨拉比法典也只有少許的文獻殘留下來,且大部份都已經隨著時間而流逝掉了。

舊約聖經大概是仍然和現今法律系統有關的最古老的法律體系,可追溯至公元前1280年。它採取道德責任的模式,作為對良好社會的建議。古雅典(古希臘的小城)是第一個由除了婦人和奴隸之外的廣大公民所組成的社會,時間約在公元前8世紀時。

當時的雅典並沒有法律科學,且古希臘也沒有和「法律」有關的字眼以做成指涉的抽象概念。但古希臘法包含了對雅典式民主發展政制上的革新。

羅馬法很大程度受到了希臘學說的影響。它形成了當代法律世界的橋梁,在羅馬帝國的盛衰之間的時代里。羅馬法在查士丁尼一世時進行了主要的成文法工程,編成了《民法大全》。這部法典在黑暗時代時遺失了,直到11世紀才被重新地發現。

中世紀的法律學者自此開始研究羅馬法規,並使用其中的概念。中世紀時的英國,國王權威的判決開始發展成了先例的體系,這成為了英美法系。同一時間,在全歐洲,《商人法》形成了,使得商人可以用相似的規范,而非零碎的地方法來交易。

作為當代商業法先趨的《商人法》強調著合同的自由和財產的可讓與性。當18世紀、19世紀,國家主義興起之後,《商人法》即並入了國家新的民法典之中。法國的法國民法典和德國的德國民法典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民法典。

相對於英國的一般法之中充滿了大量的判例法,可以寫在小本書籍中的法典較易於輸出以及供法官使用。然而,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有會同的趨向。歐盟法即以條約作為其成文法典,但又由歐洲法院發展其判例。

古印度和古中國有不同的法律傳統,且在歷史上也有不同的法理學派和實務。《政事論》(約編於公元100年左右,雖然也包含一些較早的資料)和《摩奴法典》(公元100年至公元300年)是印度的基本條約,被認為是可信賴的法律指引。

摩奴的中心哲學為容忍和多元,並流傳在整個南亞之中。印度教傳統和伊斯蘭法在印度變為大英帝國的一部份時被一般法取代掉。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和香港也在那時接受了一般法。東亞的法律傳統則反應了對世俗與宗教影響的一種獨特的混血。

日本是這之間第一個開始將其法律系統依西方世界現代化的國家,引進了少許的法國及大量德國民法典的概念。這也部份反映了德國民法典在19世紀末期逐漸興起的實力。相似地,傳統中國法律也在清朝末數年開始轉向西化,在民法典的制定上,參考日本民法典,引進了德國民法典的立法模式,制定了中國當代第一部民法典。

該法典仍然適用於中國台灣地區。不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了中華民國時期所制定的六法全書,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架構很大程度地受到蘇聯的社會主義法律所影響,其型式主要在於犧牲私法而擴大了行政法的領域。

不過隨著工業化的加速進行,中國的法律架構已經開始出現變革,至少在經濟上(若非在社會和政治上的話)的權利上面。1999年的新合同法顯示出其對行政優先的立場轉向。更甚者,在歷經了十五年的協商,中國於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而隨著合同法、物權法等法律的制定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制定將指日可待。

㈦ 合同的由來

合同是適應私有制的商品經濟的客觀要求而出現的,是商品交換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商品生產產生後,為了交換的安全和信譽,人們在長期的交換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許多關於交換的習慣和儀式。這些商品交換的習慣和儀式便逐漸成為調整商品交換的一般規則。隨著私有制的確立和國家的產生,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私有制和正常的經濟秩序,把有利於他們的商品交換的習慣和規則用法律形式加以規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行。於是商品交換的合同法律形成便應運而生了。古羅馬時期合同就受到人們的重視。簽訂合同必須經過規定的方式,才能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合同儀式的術語和動作被遺漏任何一個細節,就會導致整個合同無效。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這種繁瑣的形式直接影響到商品交換的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上,羅馬法逐漸克服了締約中的形式主義。要物合同和合意合同的出現,標志著羅馬法從重視形式轉為重視締約人的意志,從而使商品交換從繁瑣的形式中解脫出來,並且成為現代合同自由觀念的歷史淵源。
合同制在中國古代也有悠久的歷史。《周禮》對早期合同的形式有較為詳細的規定。判書、質劑、傅別、書契等都是古代合同的書面形式。經過唐、宋、元、明、清各代,法律對合同的規定也越來越系統。
還有一種說法,現代的合同都寫有一式兩份,因為以前民間訂制合同時就是一張紙,寫好後從中間撕開,一人拿一半,有爭執的時候在合起來,所以就有了合同和一式兩份的說法。
最早的時候,合同被稱作「書契」。《周易》記述:「上古結繩而治,後世對人易之以書契。」「書」是文字,「契」是將文字刻在木板上。這種木板一分為二,稱為左契和右契,以此作為憑證。「書契」就是契約。周代的合同還有種種稱謂:「質劑」,長的書契稱「質」,購買牛馬時所用,短的書契稱「劑」,購買兵器以及珍異之物時所用;「傅別」,「傅」指用文字來形成約束力,「別」是分為兩半,每人各持一半;「分支」,將書契分為二支。「判」就是將分為兩半的書契合二為一,只有這樣才能夠看清楚契約的本來面目。代詞彙中的判案、審判、判斷、批判等等都是由此而來。「合同」即合為同一件書契,這是「合同」一詞的本義。今天簽訂的各種合同都是在紙張上,在古代卻是實物。由此看來,古今意義上的合同已不可同日而語。
可從字面意思對「合同」一詞的由來進行解釋:將各方的意見集「合」起來進行協商,若達成一致,都「同」意了,由此形成「合同」,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出現。

㈧ 《合同法》的起源及要求

王涌:《私權的分析與建構》,中國政法大學1999年博士論文,結語。民法典就這主要表現在: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條件下,作為交易的共同規則的合同法以及有

㈨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法律淵源是什麼

合同法的淵源,抄是指合同法的襲表現形式。我國合同法的淵源主要有: (―〉法律
《民法通則》是中國民法的基本形式,也是合同法的重要淵源。《合同法》是合同法最基本的法律淵源,是調整合同關系的基本法。
(二)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
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合同的行政法規及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有關合同實施條例的行政規章,均是合同法的淵源。如國務院制定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農副產品昀銷合同條例》等。
(三)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
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有關《合同法》所作的立法解釋,也是合同法的淵源,在我國司法實踐中,這些合同法的淵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四)國際條約或國際慣例
有關的國際條約,即我國已加人的條約,是我國合同法的重要淵源。同吋,一些重要的國際慣例,也是我國合同法的淵源。

㈩ 集體合同立法最早的國家是哪個

集體合同起源於18世紀的歐洲。18世紀末期,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英國僱傭勞動者團體與工廠僱主簽訂的勞動協定最早出現了集體合同的內容
集體合同法制化出現在十九世紀初。1904年紐西蘭頒布了最早的集體合同法律,制定了各種有關集體合同的法律。

熱點內容
北大法律碩士非法學保送怎麼准備 發布:2025-09-11 20:56:32 瀏覽:484
免費咨詢律師網 發布:2025-09-11 20:11:52 瀏覽:989
緬甸法律法規大全最新 發布:2025-09-11 20:10:28 瀏覽:327
電大合同法單選題保證的特性 發布:2025-09-11 20:01:50 瀏覽:626
征地款分配的法規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1 19:50:20 瀏覽:100
法律援助協會專業性強 發布:2025-09-11 19:25:59 瀏覽:219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加油吧喬麥7 發布:2025-09-11 19:02:30 瀏覽:866
行政法中口頭書面 發布:2025-09-11 19:01:56 瀏覽:793
法律援助三種情形 發布:2025-09-11 18:52:38 瀏覽:493
司法產權證 發布:2025-09-11 18:52:37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