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概念
① 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手段有哪些,請問在繁榮時期與蕭條時期,央行如
你好,央行在不同經濟周期的宏觀調控手段主要是貨幣政策,
在蕭條期,央行會通過多渠道多方式來釋放市場中的資金投放,比如降息降准,MFL等。
在經濟繁榮期,央行會釋放收緊信號,如美聯儲於12月份進行了加息。
② 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手段有哪些請問在繁榮時期與蕭條時期,央行如何應用貨幣手段進行宏觀調控,目的是
中國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英文全稱為ThePeople'sBankofChina縮寫為PBC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石家莊宣布成立。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國家中央銀行的職能。1995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至此,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以法律形式被確定下來。中國人民銀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在國務院的領導下依法獨立執行貨幣政策,履行職責,開展業務,不受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位於北京,2005年8月10日在上海設立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
③ 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手段有哪請問在繁榮時期與蕭條時期,央行如何應
內應露拐退場躺憊
④ 中央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都屬於經濟法范疇,都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法律。
我國沒有中央銀行法吧……
有《中國人民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這兩部都是屬於經濟法范疇,都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法律。
⑤ 經濟法的概念是什麼
答:1.經濟法的概念: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活動中形成的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場失靈時需要由國家進行調整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義: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國內法的體系,但他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2.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特定的經濟關系,不是一切經濟關系,更不是經濟關系以外的其他社會關系。
3.經濟法的地位:
經濟法是獨立的法的部門,因為他的調整對象有特定的范圍,他只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而且其調整對象同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
經濟法是一個重要的法的部門,它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引導、推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4.經濟法的體系:
經濟法的體系是由多層次的、門類齊全的經濟法部門組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通常認為經濟法的體系應採取如下的結構:企業組織管理法;市場管理法;宏觀調控法;社會保障法。
⑥ 中央銀行對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三大法寶是什麼
是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
1、存款准備金率
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針對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按旬考核其法定存款准備金,按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額來確定計提基數。
2、再貼現率政策
中央銀行通過控制再貼現率來控制再貼現從而控制貨幣供給量的。當國內出現通貨膨脹趨勢或已有的通貨膨脹加劇時,中央銀行就提高再貼現率,加重商業銀行的籌資成本,迫使其緊縮信貸,從而抑制物價上升。
3、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與一般金融機構所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
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當中央銀行認為需要收縮銀根時,便賣出證券,相應地收回一部分基礎貨幣,減少金融機構可用資金的數量;相反,當中央銀行認為需要放鬆銀根時,便買入證券,擴大基礎貨幣供應,直接增加金融機構可用資金的數量。
(6)經濟法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概念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原則上每周進行一次,其發展具有以下特徵:
1、不斷擴大交易對象。公開市場業務實行一級交易商制度,中國人民銀行選擇了一些實力雄厚、管理規范、資產質量較好、資信較高、能承擔大額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
2、逐步豐富交易期限品種。目前有7天、14天、28天、91天、182天和365天六個期限品種,在操作中,根據商業銀行流動性變化相機選擇,實際操作以7天、14天的居多。
3、不斷拓展交易工具。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都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工具。
4、嘗試不同的交易方式。公開市場業務自恢復交易以來,採用了價格招標和數量招標等不同招標方式。價格招標以利率或價格為標的,旨在發現銀行間市場的實際利率水平、商業銀行對利率的預期。
5、在積極開展回購交易的同時,加大現券操作的力度。2000年累計向商業銀行融出資金1032億元,其中債券回購721億元,買入現券311億元,有效地擴大了基礎貨幣供應,增加了中國人民銀行的債券資產,改善了債券資產結構。
6、制定相關的債券交易資金清算制度和操作規程。依託中央國債登記公司的通信網路,中國人民銀行開發了公開市場業務招標、投標、中標交易系統,並不斷升級,實現了2000年計算機問題平穩過渡,為公開市場業務的開展提供了較好的技術支持。
⑦ 中央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都屬於經濟法范疇,都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法律。 判斷題( )這個是對是錯
1、對。
2、中央銀行法以及商業銀行法都屬於經濟法范疇。
3、二者具有國家實現宏觀調控和管理的職能
希望可以幫到您
⑧ 我國經濟法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
經濟法研究的對象是經濟發展中的普遍規律,國家在制定宏觀調控措施的時內候都是遵循這些容經濟規律的,不然就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會起反作用.
比如說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幅度大而且還有繼續加劇的勢頭)的時候,國家就會通過提高銀行存款利率的方式來把一部分熱錢吸收到銀行里存起來,在貨幣發行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市場流通的貨幣量少了,物價自然也就被控制住了.相反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國家又會降低存款利率,受到利益的驅使(人們覺得這個時候把錢存在銀行里劃不來,因為利率太低了),人們又會把銀行里的錢拿出來消費(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個時候東西便宜,相同數量的貨幣在這個時候購買力就會強.比如說同樣的一塊錢,在經濟過熱的時候只能買一個包子,可是在不景氣的時候就能買到兩個包子).我們常說市場受到供需影響就是這個意思了.而供需矛盾就是經濟學當中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在以上這個例子當中,國家並沒有下令要某一種商品必須買多少錢,而只是通過控制市場流通的貨幣總量的手段來達到控制物價的目的!
⑨ 《經濟法》的概念與調整對象分別是什麼
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在管理與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
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版規范的總權稱
調整對象是國家需要干預的特定的經濟關系,
具體包括
1,市場主體和調控關系
2,市場運行調控關系
3,宏觀經濟調控關系
4,社會分配調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