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修改
㈠ 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規定
法律分析:
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的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新的《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二十五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於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基本養老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第二十六條 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㈡ 新婚姻法在夫妻共同財產上有哪些變化
新婚姻法和之前的婚姻法相比大致上沒有太多的改變,只不過在細節上加強了對個人財產的保護,舉個淺顯的例子,以前女人可以通過嫁入豪門離婚分家產這種方式發家致富,但是現在不行了。
01、屬於我余歡水的,誰也拿不走。這個很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在以前的婚姻法中,傷殘補貼意外事故賠償和財產繼承是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但是現在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了。
以前我們可能會看到家裡的男人出了車禍,被撞的半身不遂或者是撞殘疾了,勞動能力受損導致收入下降,甚至會因為身體的傷殘反而需要持續支出金錢維持生命。這種情況下,家裡的女人頂不住了,卷了男人的賠償金跑路了只留下男人一個人等死,或者留下男人和他的孩子,兩個人一起等死。
在以前的婚姻法中,婚前的財產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者是條件的變化轉移成夫妻的共同財產的,但是現在不行了,而且不光如此,婚前財產的升值也歸個人所有。很明顯這條法律造福了很多有錢的男人女人,這條法律的通過哪些人在背後使力力一目瞭然。
不過也沒什麼好說的,這也是合理的,這條法律的通過可以打破很多人想要通過嫁入豪門改變命運的想法,也算是傳播正能量了。
㈢ 新的婚姻法對夫妻結婚前的個人財產和婚後共同財產有沒有改變
你的這種改變是針對舊《婚姻法》而言的嗎?
新法規定,只要是婚前取得的財產,都屬個人財產,不論多長時間,都不會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與以前最高院的4年和8年個人財產轉化為共同財產是不一樣的。
至於婚後財產,只要沒有特別約定,原則上都是屬夫妻共同財產。
這是《婚姻法》的相關規定: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㈣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如何進行認定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所共同擁有的財產,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具體包括夫妻結婚後到一方死亡或者離婚之前這段期間內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收益,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㈤ 婚姻法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有哪些政策
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政策:
1、約定夫妻共同財產具有廣泛性。約定夫妻共同財產即可以是婚前的個人財產,也可以是婚後所得的財產。在財產的種類上也沒有任何限制。除了《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所涉及到的財產種類外,還包括一切可以取得收益的財產和財產權利;
2、約定夫妻共同財產沒有明確的時間界定,也就是說,夫妻雙方約定共同財產的時間可以在婚前,也可以在婚後,也可以對已經約定的財產根據夫妻雙方的一件重新約定,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
3、約定形式的多樣性。即約定為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等形式;
4、契約優先性。在這里,對夫妻財產的約定,國家法律也採取的是契約優先的原則。即有契約依契約,無契約依法定。是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夫或妻的個人財產首先取決於夫妻雙方的意思表示;
5、約定財產受法律保護。《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即如果財產一旦約定是夫妻共同所有,就具有法律效力,不能隨意更改。
6、時間的限定性。即從領取結婚證開始,到解除夫妻關系為止的婚姻關系存續的整個期間的勞動所得、生產經營所得、投資所得、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和贈與所得,以及其它合法所得都是夫妻共同財產。
即使雙方未同居、或分居兩地,也不論財產是一方或者雙方分別管理、使用,只要是婚後所得財產,就是夫妻共同財產,如工資,獎金,是最具有時間性的。
7、僅局限於所有權范疇的財產的歸屬利益。即有形的實物、現金和可預見的收益。
㈥ 婚姻法規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進行轉移
轉移夫妻共同財產不犯法,但是根據《民法典》如果是訴訟分割財產,夫妻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條
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㈦ 婚姻法關於夫妻共同財產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為,對於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工資、獎金、勞務報酬等收益,如無財產協議的,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同等的處理權。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㈧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是如何規定的呢
夫妻自離婚時,夫妻財產的分割主要是指對夫妻之間的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在離婚時,法律規定的屬於個人所有的財產和夫妻雙方約定屬於個人所有的財產應當屬於夫妻個人,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家庭共有財產中屬於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應當從家庭共有財產中分離出來。在離婚時,應進行分家析產。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