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的福利待遇
⑴ 《勞動合同法》中的同工同酬是否包括補貼,年金、福利待遇等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同工同酬,是勞動法規定的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的若干規定。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將出台工資支付條例。該條例將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包括勞務派遣工在內,只要工作的崗位、職級、內容相同,應做到「同工同酬」——不僅工資待遇相同,社保、福利等也應一視同仁。
(1)勞動合同法的福利待遇擴展閱讀:
1、二零零九年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工同酬將第一次作為立法內容,即無論正式工還是勞務派遣工,只要從事相同內容工作,應當獲同級別工資待遇。
2、屆時,事實勞動關系形成後,企業的非正式合同工即勞務派遣工等,與正式工相同崗位、職級相同,從事相同內容的工作,付出等量勞動,並且取得相同勞動業績的,都應獲得同等的勞動報酬,即報酬在同一工資區間內浮動。任何用人單位都應執行。
3、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同一工種已不再有農民工與正式工的差別,在同一企業工作的農民工與非農民工,同工同酬。
⑵ 「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指的是哪些福利待遇
《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都有相關規定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最基本的是保險,包括養老、工傷、醫療、生育、失業這五類保險以及房屋公積金。但法律規定,用工單位的最低限是給職工上三險,失業和生育險可以不上。所以最低是給上三險。還有就是勞動者應該知道的保護自己的權益。
1.雙方已確立勞動關系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
2.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一年至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3個月.三年以上的及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3.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轉正後相同崗位工資的80%
4.用工單位也應當在用工一個月內給職工上保險。
福利待遇,一般指現在勞動法所規定的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障。現在的福利待遇指企業為了保留和激勵員工,採用的非現金形式的報酬,因此,本系統中列出的福利,與津貼的最大差別就是,福利是非現金形式的報酬,而津貼是以現金形式固定發放的。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險、實物、股票期權、培訓、帶薪假等等,系統中列出的金額是從公司成本角度考慮的,摺合成金額後進行展示的。
⑶ 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有哪些
福利待遇是指用人單位在法定義務之外為職工的生活提供的便利和優惠等。
勞動者福利待遇范疇包括:
1、 出差津貼
出差外地的人員根據相應級別均可得到該項津貼。
2、通訊費用津貼
公司按你所被聘的職位給你提供相應的通訊費用津貼。
3、節日慰問金
每年元旦、春節、五一節、中秋節、國慶節員工都會得到此項津貼,此外女性員工在三八節還會得到專項津貼。
4、祝賀慰問金
員工結婚、生日、有小孩誕生或直系親屬去世,公司將送上祝賀、慰問金。社會保險及其它保險公司按照國家規定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金,包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每年還為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和綜合醫療保險。
我國一般的保護勞動者的權益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以下是加班工資規定: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⑷ 勞動合同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社保必須寫入勞動合同里,其他福利待遇根據每個用人單位而有所不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勞動合同法企業人員享有哪些福利待遇
一、用人單位讓員工加班要支付加班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不能採用簽訂協議的方式延長工作時間
1、《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2、《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告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三、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勞動者可獲賠償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四、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不計算在最低工資里。
《最低工資規定》第十二條 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立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提出下列各項以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一)延長工作時間工資;
(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五、休婚假期間工資照發
1、《勞動法》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2、《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一條 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六、企業停工期間,職工們可以依法領取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七、女性職工流產後,也可以享受休假的待遇
1、《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八條(第二款) 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
2、《關於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 女職工懷孕不滿四個月流產時,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產假;懷孕滿四個月以上流產時,給予四十二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八、女職工懷孕期間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
《關干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四條: 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九、勞動者違約解除勞動合同,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1、《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2、《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3、《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十、勞動者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護合法權益
《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⑹ 勞動合同法中甲方為乙方能提供那些福利待遇
五項保險是必須的,其他像各種話補、車補、餐補等補助都是企業自願自主的。
⑺ 法律規定勞動合同中的福利待遇有哪些
你好,我國《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都有相關規定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最基本的是保險,包括養老、工傷、醫療、生育、失業這五類保險以及房屋公積金。
但法律規定,用工單位的最低限是給職工上三險,失業和生育險可以不上。
所以最低是給上三險。還有就是勞動者應該知道的保護自己的權益。
1.雙方已確立勞動關系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
2.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一年至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3個月.三年以上的及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3.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轉正後相同崗位工資的80%
4.用工單位也應當在用工一個月內給職工上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