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離婚兩孩子歸誰
① 新婚姻法離婚2個孩子撫養權歸屬是怎樣的
1、離婚時,關於子女撫養權的確定,有兩種方式: 一是協商確定;二是由法院確定撫養內權的歸屬。
如果是容協議離婚,那麼父母雙方應該在離婚協議書上寫明子女撫養權的歸屬及撫養費的給付。如果通過訴訟方式離婚,父母雙方也可以就子女的撫養問題達成協議,法院一般會尊重該協議,除非,該協議對子女生活有明顯不利。
2、在實際中,一般來說,雙方會各撫養一個小孩。
② 民法典婚姻法新規離婚孩子歸誰
回答:民法典規定,離婚時,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撫養權歸屬,法院會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決,如果您是協議離婚,雙方可以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協商。
溫馨提示:如果您明確夫妻二人要離婚,建議雙方友善溝通,以有利於孩子成長為原則來溝通相關問題,不要為了一時之氣做出損害孩子成長的事。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第四十九條撫養費的數額,可以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③ 新婚姻法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歸誰
婚姻法已經於2021年1月1日廢止,目前這類問題都歸《民法典》調整。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按照《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廢止)及其司法解釋有關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
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具體判法如下,
一、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女方生活。
二、對於兩周歲以上八周歲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如果存在一方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或者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或者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等情形的,可予以優先考慮。
三、對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同時法院還會考慮雙方的經濟收入住房條件等因素來最終判決孩子的撫養權。
所以,如果孩子兩周歲以下的男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較小,孩子兩周歲以上八周歲以下的,應盡可能舉證自己撫養更有利於孩子成長。八周歲以上的,如果能獲得孩子願意跟隨男方生活的意見,將對爭取孩子的撫養權非常有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④ 新婚姻法離婚兩個孩子的歸誰,大的17歲,小的10歲
法院一般會從有利於小孩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判決小孩子撫養權的歸屬回。同時會考慮答10周歲以上小孩的意願。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4)婚姻法離婚兩孩子歸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條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⑤ 新婚姻法離婚孩子到底歸誰
新婚姻法離婚後如果孩子是兩周歲以內,孩子一般歸女方。如果是兩周歲以上的孩子,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⑥ 新婚姻法離婚孩子歸誰了
新婚姻法(現已被民法典替代)離婚孩子歸屬如下:離婚時不滿2周歲的孩子一般歸女方,由女方直接撫養;已滿2周歲的孩子雙方可以協議約定撫養權,約定不成,由法院判決;8周歲以上,應當尊重孩子的真實意願。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⑦ 如果兩個人離婚孩子歸誰
如果孩子尚處於哺乳期,則由母親撫養孩子;如果孩子沒有處於哺乳期,則由雙方協商孩子由誰撫養,協商不成由法院根據哪一方的條件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判決撫養權歸誰。
【法律依據】
《婚姻法》第36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婚姻法》第37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⑧ 民法典婚姻法新規規定離婚孩子歸誰
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會判給女方。
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他是屬於在哺乳期的,一般都會判給女方,因為為了保證嬰兒的發育成長,都應該跟隨母親生活,除非母親有久治不愈的疾病,或者是母親沒有承擔撫養條件的義務,比如說這位母親虐待子女有遺棄子女的行為,則子女的撫養權會落在男方的手中。還有一種情況,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不會判給女方,那就是這位母親具有賭博或者嚴重殘疾等等的一系列惡習。
2、兩周歲以上的子女,會優先考慮條件較好的一方撫養孩子。
兩周歲以上的子女在選擇父母的時候,是會優先考慮條件較好的一方,因為條件較好的一方會給子女帶來相應的便利條件,比如說今後的上學選擇還有個人生活等等一系列情況。當然選擇條件較好的一方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會讓孩子今後的生活更加優異。
3、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隨母生活發生爭議的,應考慮子女本人的意見。
相關法律
《婚姻法》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⑨ 婚姻法離婚孩子歸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條規定:「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准許。」 詳細咨詢http://tieba..com/p/431327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