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初級經濟法基礎時間知識點

初級經濟法基礎時間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1-12-24 23:24:23

㈠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重點章節是哪幾章

除了第一章不是重點,其他的都是,其實只要你認真看看書,然後做一些題,最內後自己考幾份容試卷試試,基本上沒有問題,我就是這樣過的,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先做題,看到不會的或者沒有記住的,反過來看書,看完之後再做一些題,也可以的最後自己考幾份試卷試試

㈡ 會計初級職稱中經濟法基礎的一些日期,時間怎樣記才能快點記住

我考初級時把這些時間都自己單獨列出來的,用個本子看。考前再仔細復習,強背!

㈢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第一章知識點:法的形式和分類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法的形式和分類
(一)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是指法是由何種國家機關,依照什麼方式或程序創制出來,並表現為何種形式、具有何種效力等級的法律文件。
我國法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憲法。憲法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是國家的根本**,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另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還有權就有關問題作出規范性決議或決定,它們與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3)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本地區情況制定、發布規范性文件即地方性法規。
(5)自治區法規。
(6)特別行政區的法。
(7)行政規章。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也稱部委規章)和政府規章(也稱地方規章)兩種。
政府規章除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行政規章在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僅起參照作用。
(8)國際條約。
(二)法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法作不同的分類。
1.根據法的創制方式和發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習慣法)
2.根據法的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憲法)和普通法
3.根據法的內容:實體法和程序法
4.根據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者對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別法
5.根據法的主體、調整對象和淵源:國際法和國內法
6.公法和私法

㈣ 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哪個花費的時間短一點還有一個月,想先考一個

題主,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要求在一個年度內通過兩科才能取得證書。
你現在想要只考一科直接意味著本年度考試作廢了啊,還是說自認為備考時間不足想只考一科熟悉下機考流程。
從難易度上來說,《經濟法基礎》更簡單一些,畢竟大部分知識點屬於記憶性內容。
不過還是建議題主在最後一個月時間內備考兩科,爭取今年通過考試。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兩個科目都不難,都是財會基礎性內容,這一個月全身心備考通過的幾率還是很大的,如果只想著過一科直接意味著又要花費一年的時間重新報考。

㈤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解析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解析


1、未投入的使用的房屋,在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中能不能扣除折舊?


答:可以扣除,新房子可扣,新設備不可扣。


2、代扣和計提有什麼區別?做題時怎麼區分是代扣還是計提?


答:計提是企業在計算應付職工薪酬時按照國家計提基礎和比例計算確認相應的應付職工薪酬金額,代扣是企業代替相關部門從職工工資代扣代繳由職工個人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等。計提時貸方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等,代扣時借方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等。


3、材料成本差異超支計貸方還是借方?


答:材料成本差異要區分入庫和發出,借貸表示的含義不一樣的。建議不要死記,結合題目分析是超支還是節約。就想成你在生活中買菜,花超了預算就是超支,花少了預算就是節約。所以這里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具體借貸含義我不解釋,建議結合題目分析。


4、獲得的存款利息是營業外還是財務費用?


答:獲得存款利息計入財務費用貸方,費用貸方表示減少(費用減少,利潤增加),一般和銀行打交道的多用到的是財務費用。


5、合同履約成本和生產成本有什麼區別?


答:合同履約成本,相當於之前的勞務成本,是歸集履約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的,按照收入確認的原則攤銷,攤銷轉入當期損益。生產成本是歸集製造產品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最終形成存貨,轉入庫存商品中。


以上就是關於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解析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報名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㈥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提前多長時間復習

2014年《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的考試時間調整為2小時,《經濟法基礎》科目的考試時間調整為1.5小時,機考地區兩個科目考試時間共計3.5小時;兩個科目連續考試,分別計算考試成績。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不定項選擇題
2014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時間為:2014年9月20至24日。2014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報名系統開通時間為2014年4月1日至30日,具體考試時間以列印的准考證為准,初級會計職稱全國今年都實習機考了,機考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知識,考試的時候是隨機抽題的。機考不存在重點和非重點,機考變化大、題量多、知識點廣、難度高,不存在重點和非重點,所有知識點都有可能考到在理解的基礎多做題目是應對考試最好的辦法,在理解的基礎多做題目是應對考試最好的辦法
考試報名流程:網路直接搜索「全國會計資格評價網」就可以了,在網上先考試報名,然後帶上會計證、學歷證書、身份證、考試報名表、考試報名費去現場審核繳費
2014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題庫,看看初級會計職稱的考試形式和內容,有章節練習模式的,直接點擊「網路貼吧」,右側有「全吧搜索」四個字,直接輸入貼吧帖子標題即可
帖子標題「2014年初級會計職稱模擬考試系統免費答題」
帖子標題「2014年全國各地會計職稱考試報名時間安排及有關事項的通知」

㈦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備考重點

1.學習思路要轉變。


1月份初級會計考試經濟經濟法基礎科目的學習內容全部都是大稅種的內容。在每年的考試中,大稅種考查往往側重於整體框架性的計算,稅收優惠很少結合計算題考查,大多單獨設置記憶性試題考查。不過,2月份開始,除了個人所得稅外,其他稅種全部都是小稅種的內容。在以往年度的考試中,小稅種由於本身內容簡單,往往會雜糅各種優惠政策結合考查小計算,特別是每年的最新政策要高度關注。因此,本月在學習經濟法基礎科目的小稅種時,我們要順勢而為,特別要注意學習各個小稅種的稅收優惠。否則,學錯了方向,就很難達到學習效果。



1. 最新政策要把握。


通過最近幾年初級會計考試的稅收政策變化情況看,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內容變化較大,尤其是個人所得稅法,整個稅法體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原先的分類所得稅制轉變為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所得稅制。盡管2019年已經考查過一年新個人所得稅法,但重難點很多,比如:匯算清繳的情形、綜合所得的范圍與計算等等,新的內容仍然有很多尚未進行考查。本月在學習個人所得稅時要高度重視。此外,小稅種最近幾年的稅收優惠政策變化較大,幾乎年年都會有變化,例如:房產稅、印花稅、城建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以往年度未通過的考生在學習上述內容時,務必要掌握最新政策。


3. 不可輕視小稅種的學習。


很多初級會計考試考生在學完個人所得稅相關內容後,都會長長舒一口氣。這是因為第6章的內容除了土地增值稅外,其他稅種本身幾乎沒有理解難度,計算相當簡單,步驟簡化很多。這就導致部分考生在學習小稅種時,往往較為輕視,學習速度過快,囫圇吞棗,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在此,特別要提醒各位考生,小稅種雖然內容簡單,易於理解,但真正考試時,往往會結合其他內容提升考題難度,學習時要融會貫通,由點及面的學習,深入理解與把握。別讓小稅種考題成為你通過考試的絆腳石。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的學習之旅沒有回程票,雖然在旅途中困難繁多,但只要我們向前看,拼搏到底,不辜負時光,一定能夠通過考試。祝願大家早日取得證書!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㈧ 考試時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時間是怎麼分

經濟法基礎1.5小時,初級會計實務2小時,兩科連考共3.5小時。考完一科回交卷後答接著考下一科,但兩科的時間不能串用。

比如先考經濟法基礎,在1.5小時內提前交卷了,下一科初級會計實務時間從頭算起2個小時內考完。每科的規定時間到了自動交卷,不能延長。

2020全國初級會計考試時間原定於2020年5月9日至13日,5月16日至17日,分兩個階段進行。考試具體時間安排。

《經濟法基礎》科目的考試時長為1.5小時,《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的考試時長為2小時,兩個科目連續考試,時間不能混用。

會計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熱點內容
野味市場立法 發布:2025-08-25 09:48:47 瀏覽:296
120救護車手續不全復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5 09:40:39 瀏覽:222
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心得 發布:2025-08-25 09:40:38 瀏覽:365
合同法對財產 發布:2025-08-25 09:31:36 瀏覽:93
人的道德做事 發布:2025-08-25 09:27:11 瀏覽:909
等於沒道德 發布:2025-08-25 09:26:36 瀏覽:798
醫院普法規劃 發布:2025-08-25 09:08:51 瀏覽:16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與學生和老師的愛 發布:2025-08-25 08:43:48 瀏覽:807
關於法和社會相互關系 發布:2025-08-25 08:26:57 瀏覽:555
社會與法空窗 發布:2025-08-25 08:05:46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