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快遞賠償

合同法快遞賠償

發布時間: 2021-12-28 11:59:45

1. 快遞遺失怎麼賠償

根據《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規定,快遞服務組織與用戶之間就快件丟失、損壞的賠償標准有約定的應從約定,沒有約定的可按以下原則執行。

1、快件發生丟失賠償應主要包括:

(1)應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不含保價等附加費用);

(2)對於購買保價的快件,快遞服務組織按照被保價金額進行賠償;

(3)對於沒有購買保價的快件,根據《郵政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規定進行賠償。

2、快件損毀賠償應主要包括:

(1)完全損毀,指快件價值完全喪失,參照快件丟失賠償的規定執行;

(2)部分損毀,指快件價值部分喪失,依據快件喪失價值占總價值的比例,按照快件丟失賠償額度的相同比例進行賠償。

3、內件不符賠償應主要包括:

(1)內件品名與寄件人填寫品名不符,按照完全損毀賠償;

(2)內件品名相同,數量和重量不符,按照部分損毀賠償。」

《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規定:快遞丟失應按雙方事先的約定賠償。如果沒有約定,賠償方式有兩種:寄件人為快件保了價(買了保險),按保價金額賠償;沒有保價,依據《郵政法》《合同法》相關規定賠償。

《郵政法》規定:對於未保價的郵件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但是最高賠償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3倍。

《合同法》規定:如果運輸過程中貨物有損毀,快遞公司要與消費者按照約定給予賠償,如果沒有約定的話要給予市價賠償,即按照交付或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

如果發生快遞丟失的情況,當事人可以證明您所寄物品的價值的話,快遞公司是應當按您托寄物品的實際價格進行賠償的。建議先與快遞公司協商,在協商不成功的情況下,建議保留相關憑證向您所在的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或者委託律師法院起訴,以更好地保護您的權益。

另外建議廣大網友,鑒於實際操作中,交寄物的價值如何認定,直接影響到快件的損失額的確認。故建議交寄貴重物品時盡量購買保價,對交寄物進行取證,以備日後維權。

2. 快遞丟失是按郵政法賠還是合同法

《快遞市場管理復辦法》規定:制快遞丟失應按雙方事先的約定賠償。如果沒有約定,賠償方式有兩種:寄件人為快件保了價(買了保險),按保價金額賠償;沒有保價,依據《郵政法》《合同法》相關規定賠償。
《郵政法》規定:對於未保價的郵件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但是最高賠償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3倍。
《合同法》規定:如果運輸過程中貨物有損毀,快遞公司要與消費者按照約定給予賠償,如果沒有約定的話要給予市價賠償,即按照交付或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
法律經驗編輯小提示:
如果發生快遞丟失的情況,當事人可以證明您所寄物品的價值的話,快遞公司是應當按您托寄物品的實際價格進行賠償的。建議先與快遞公司協商,在協商不成功的情況下,建議保留相關憑證向您所在的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或者委託律師向法院起訴,以更好地保護您的權益。

3. 快遞保價賠償

無論是否報價,對方對幫助您運送的貨物都有保管義務,您可以要求對方全額賠償您將貨物交給快遞公司並支付運費,由快遞公司將貨物運到您指定的地點,在您和快遞公司之間,是一種貨物運輸合同關系,對於運輸過程中貨物被盜的賠償責任,應適用《合同法》關於貨運合同的相關規定。根據《合同法》第311條的規定,除非快遞公司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很顯然,貨物是在運輸途中被盜而滅失的,不屬於法律規定的承運人免責的情況,所以,承運人也就是快遞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至於損害賠償的數額,因為您和快遞公司事前並無約定,所以,您和快遞公司可以在事後協商確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賠償額,如果達不成協議,根據《合同法》第312條的規定,應當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賠償額。 《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條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貨物的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法律、行政法規對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和賠償限額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合同法》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4. 什麼合同法規定沒保價的快遞也應該按照原價賠償

快遞行業並不同於郵政行業,而應該算是運輸合同,如果出現了損壞,應該按回照《合同答法》的相關規定,按照原價進行賠償,甚至還要按照超過原來的價值賠償消費者相應的損失。
既然雙方是合同關系,那麼權利和義務應該是對等的,安全、完整地將貨物送達目的地是快遞應該提供的服務,如果出現了損壞、滅失,那快遞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快遞單的合同條款內設定賠償限額,是在限制消費者的權利,降低自己的義務。這種對消費者不公平的格式合同條款也就是俗稱的霸王條款。」

5. 物流合同賠償條款是怎麼規定的

物流合同是指物流服務需求方與第三方物流經營人訂立的,約定由物流經營人為物流服務需求方完成一定的物流行為,物流服務需求方支付相應報酬的合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購潮流極大地帶動了物流行業的發展。很多人都與物流打交道,但很少人會注意到物流合同的賠償條款。
一、物流合同賠償條款
客戶與物流公司實際上是關系,根據《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條明確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現在,我們經常會委託物流公司傳遞快件和運送物品,物流公司在承運時會與客戶簽訂物流單,在簽單子時,我們很少注意快遞單子上的各項條款。而一旦物件在流通中出現丟失等問題,要求他們賠償的時候,他們就會指著快運單子說:上面印的很清楚,要投保了,才能獲得最多的賠償,不投保的話,就可以免賠或少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物流單上關於賠償的內容是屬於格式條款:第三十九條 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物流公司提前印製在物流單上的條款,在合同法上被稱為「格式條款」。這種格式條款,沒有經過合同雙方充分協商,而是由一方單方提出的。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格式條款中如果有減輕或者免除自己一方責任的條款的話,提供格式條款者必須向對方明確說明並進行提示。物流單關於賠償標準的條款,即屬於減免責任的條款。因此,南方公司必須向北國公司明確提示和說明。否則,這個條款便是無效的。物流公司在運送過程中,其工作存在重大疏忽才導致物件的丟失。
這種情形,法律上叫做重大過失。因重大過失造成對方的財產損害,法律規定,也是不能免責的。所以,無論是從格式條款的效力角度來講,還是從免責條款的限制規定來講,南方公物流公司都應該賠償客戶的相應損失。
二、簽訂物流合同的注意事項
首先,復雜性,物流合同的內容比較復雜,包括物流系統設計、具體物流運作標准、費用計算辦法、對物流服務的特殊要求等。其次, 差異性,不同物流合同對合同事項約定的差異比較大,並不是上述物流合同約定事項在每個物流合同中都是齊全的。最後,責任方面,物流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合作的過程,合同必須對此加以體現,對物流環節出現紕漏時或由於一方的過錯導致物流中斷時,物流合同需要約定解決辦法、費用及責任的承擔。
三、違反物流合同時的補救措施對於貨物利益方來說,在物流經營人違反合同時,可能的補救措施有以下幾種:
(1)造成貨損或貨物滅失的,向保險公司索賠,再由保險行使代位求償權向責任人追償;
(2)依物流合同向物流經營人提出賠償請求,再由物流經營人向責任人追償;
(3)直接訂立物流作業分合同的,依分合同向實際履行人追償;
(4)以侵權為由向沒有合同關系的責任人提出賠償請求。

6. 快遞物品丟失適用合同法哪些條例

快遞物品丟失或損復失賠償,應制當適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關於貨運合同的有關規定。

在實踐中,快遞公司通常參考郵政普遍業務賠償限額的規定的做法,通過在運單上印製保價條款,對於沒有保價的物品最高不超過運費的3倍進行賠償。而運輸合同的保價條款屬於典型的限制承運人責任的格式條款,保價條款能否適用,法院須進行審查。根據《合同法》第39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應對其中的免責、限責條款盡到提示、說明義務,否則對方當事人可申請法院撤銷或認定該條款無效。

7. 快遞丟失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規定,快遞服務組織與用戶之間就快件丟失、損壞的賠償標准有約定的應從約定,沒有約定的可按以下原則執行。

(1)應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不含保價等附加費用);

(2)對於購買保價的快件,快遞服務組織按照被保價金額進行賠償;

(3)對於沒有購買保價的快件,根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規定進行賠償。

熱點內容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發布時間 發布:2025-08-24 01:59:34 瀏覽:42
收據能起到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4 01:46:27 瀏覽:878
通知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5-08-24 01:43:18 瀏覽:824
上海司法曹 發布:2025-08-24 01:36:03 瀏覽:867
2018最新勞動法關於工傷 發布:2025-08-24 01:33:45 瀏覽:808
經濟法關於合同的問題 發布:2025-08-24 01:33:03 瀏覽:957
行政法治原則作用 發布:2025-08-24 01:33:02 瀏覽:228
企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種類 發布:2025-08-24 01:25:44 瀏覽:450
司法救助決定書 發布:2025-08-24 01:25:38 瀏覽:874
建設法治軍營做的工作 發布:2025-08-24 01:14:56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