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我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圖書分類法

我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圖書分類法

發布時間: 2021-12-28 14:43:33

⑴ 我國封建社會時期有過那幾次繁榮盛世

我國封建社會時期有過15次繁榮盛世,依次是:
1、」文景之治」 - 首先是漢初的」文景之治」, 這段時期算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好時期, 文帝, 景帝奉行黃老之道, 講究無為而治,即政府不過多干預經濟, 讓老百姓自由發展.所以大家覺得負擔輕, 框框少, 日子好過..
2. 」武帝盛世」 - 接下來應是」武帝盛世」, 但其和文景之治剛好相反, 武帝好大喜功. 連年征戰, 雖大漢威名遠播. 四海臣服. 但百姓過得不輕松.且武帝干預經濟, 所有賺錢的生意如鹽, 鐵都要自己做, 搞壟斷經營, 典型的與民爭利. 不過, 這段時期大漢在鄰國面前的確威風八面. 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對外強硬時期. 說盛世也不為過.
3. 「昭宣中興」- 漢昭帝和漢宣帝則既不象文景那麼柔,也不象武帝那麼硬. 比較平均, 對內講法制, 體恤百姓疾苦. 輕傜薄賦. 對外也打仗, 但規模不太大.「昭宣中興」算得上好時期.
4. 「光武中興」-光武帝建立政權前很會打仗, 但當上皇帝後卻盡量避免戰爭. 以柔治國, 和文景一樣, 百姓日子好過, 但對外比較軟, 不過憑借西漢打下的威風, 鄰國倒也不敢侵犯.
5. 「明章之治」-漢明帝與漢章帝在東漢算是不錯的皇帝, 但」明章之治」比起前朝的」文景」, 「昭宣」就差了不少,時間也短一些. 至此, 漢朝的盛世算是結束, 中國進入了一個長達400年的混戰時期. 基本沒有盛世, 雖在西晉有過短暫的統一發展期, 但西晉朝王朝極其腐敗, 和現在有得比, 相信百姓的日子不會好過.不過, 這期間有一些局部的, 小的盛世, 如:
6. 「元嘉之治」-指南宋文帝時期有過短期的發展期, 雖不能與前面幾個盛世相提並論, 但相對於當時天下紛爭, 這也算是難得的好局面. 400年的戰亂結束後, 中國開始進入了又一個大場面.
7.「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並迅速拔亂反正. 國家馬上走上正軌. 而文帝厲行節約, 並以身作則, 實在是當今貪官的一面好鏡子. 不過百姓日子雖然好過, 但由於文帝猜忌心重, 大官反而提心吊膽, 過得很不踏實.
8. 「貞觀之治」- 這應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李世民能文能武, 治國方面發展生產, 輕傜薄賦, 與民休養生息, 百姓的日子迅速好起來.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 在政治上頗有民主風氣, 聽得進不同意見, 不會因為刻意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地位而護短. 如在當代做領導人, 定能帶領中國走向民主.在國際上, 四面出擊, 逐漸建立了大唐的領導地位, 而在打敗對手之後, 並不趕盡殺絕, 能以比較平等的方式對待其他民族, 民族矛盾比較少. 各國都承認唐朝的大國地位, 這很像今天的美國. 只是三征高麗, 居然沒有取勝,
有點遺憾.
9. 「開元盛世」 – 承接前面太宗, 武周留下的好局面, 繼續發揚光大, 將唐朝的盛世推向高峰. 玄宗各方面也象太宗. 只是後半段經安史之亂, 迅速破產. 李隆基的名望也大打折扣.大場面結束了, 中國又進入了一個紛亂的五代十國, 不過也有偶爾的好時候.
10. 「長興之治」 – 這是一個很短的時期, 前後才八年,但在五代那樣的一個亂世. 有這么一個時期, 很難得,後唐明宗李嗣源雖沒文化, 但人不錯. 紛亂過後, 中國進入了統一的時期.
11. 「咸平之治」 – 指北宋真宗時的一段小康時期, 北宋經濟非常發達, 文化也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物資, 精神文明都搞得不錯. 只是武力太弱, 只能向鄰國割肉以維持和平, 從此中國再無漢唐的國威.
12. 「永樂時期」 – 明成祖朱棣文治武功算是不錯, 百姓生活還算可以, 對外五征漠北, 打出了國威, 同時積極與外界溝通, 鄭和下西洋的規模比漢朝的張騫通西域,唐朝的三藏西天取經都大很多. 只是好象歷史上沒有一個特定的」永樂之治」或」永樂盛世」的稱號.
13. 「仁宣之治」 - 仁宗和宣宗是有名的仁慈守成之君, 百姓安居樂業, 仁宣很象漢代的文景. 但時間短.
14.」弘治中興」 – 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大多懶惰昏庸, 但明孝宗朱佑樘算是個例外. 勤政愛民, 把走向沒落的明朝向上拉了不少. 」弘治中興」名符其實.
15. 「康乾盛世」 – 康熙, 雍正, 乾隆真有兩下子, 這么大版圖的一個國家. 居然能這么有效的治理. 這一點,漢唐都有所不如. 對外基本沒有敗仗, 對內百姓生活也基本可以。

⑵ 我國封建社會中的三個盛世局面都是什麼

漢朝:文景之治——漢武帝時期唐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隋朝:開皇之治(隋文帝)其實是隋煬帝也不錯,開鑿了京杭大運河,鞏固了甘肅、陝西等地的統治, 是 後頭有點殘暴宋朝:宋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紙幣「驕子」,衣食住行都在前面各個朝代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只是當時全國並不統一,分成了很多國家,打仗有點猛....元朝:是歷史上幅員最遼闊的地方,差點打仗打到了現在俄羅斯的莫斯科(歐洲),南方打到了越南、寮國,經濟也相當發達,那是成吉思汗——忽必烈那段時期最為突出。(明朝,宦官專權,還有啥錦衣衛、東廠之類的...總而言之挺腐敗的...)清朝(很明顯的嘛):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乾隆後期,乾隆多次下江南,腐敗了很多,當然也被核審那個死人頭吞了不少..哎..其實在那些盛世之後,稍微有一點沒做好的就會被罵的體無完膚,其實那些皇帝也是有才能,只是沒有他們的楷模那麼有才罷了。

⑶ 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發展過程

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咸陽為都城,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為鞏固統治,秦朝頒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措施,主要內容包括:政治方面,第一,至高無上的皇權。第二,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管制和行政機構。第三,頒布通行全國的秦律。文化方面,第一,書同文。第二,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第三,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以上措施的實施,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有利於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和鞏固發展國家的統一,以及形成一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2.兩漢時期:兩漢基本沿襲秦朝的制度,史稱「漢承秦制」。但是,漢朝在秦苛法的前提下,對這些制度又有所損益變化。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後,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結果,王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加強。他還頒布限制藩王的「附益之法」,限制藩王活動。諸侯王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中央集權大大加強。

3.隋唐時期:唐太宗時,調整和健全了隋朝的府兵制,增加了軍府的數量,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軍府駐守關中,有利加強中央集權。

4.宋元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元世祖健全了統治機構。在中央,設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些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

5.明朝:明朝建立以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對中央和地方管制進行了調整: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權分數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戶各設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這樣,皇帝的權力空前提高。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三司分立,互相牽制,大權統歸中央。
明太祖統治期間,制訂了《大明律》。明朝統治者為了加強皇權,先後設立東廠、細長特務機構,由宦官統領,皇帝直接控制。

6.清朝:為了加強皇權,雍正時設軍機處。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

最後,給你一個大概的說明:

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
秦:正式建立
兩漢:鞏固
隋唐:完善
宋元:加強
明清:強化,到達頂峰

⑷ 學士論文的分類號怎麼定

採用中圖分類法。

"中國圖書分類法"在科學分類的基礎上,結合圖書的特性所編制的分類法。

它將學科分五基礎類,22個大類,基本序列是:馬列毛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性圖書。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原稱《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是我國建國後編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性分類法,是當今國內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分類法體系。《中圖法》初版於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訂後的《中圖法》第四版增加了類分資料的類目,並與類分圖書的類目以「+」標識進行了區分,因此正式改名為《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不變。《中圖法》第四版全面補充新主題、擴充類目體系,使分類法跟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



(4)我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圖書分類法擴展閱讀: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共分5個基本部類、22個大類。採用英文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用一個字母代表一個大類,以字母順序反映大類的次序,在字母後用數字作標記。為適應工業技術發展及該類文獻的分類,對工業技術二級類目,採用雙字母。

⑸ 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五個朝代按時間先後順序是什麼

唐(公元618-907)
五代(公元907-960) 同期存在遼(公元907-1125)
五代包括:後梁(907-923)
後唐(923-936)
後晉(936-947)
後漢(947-950)
後周(951-960)
宋(公元960-1279) 同期存在金(公元1115-1234)
宋包括: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元(公元1206-1368)(1206年建國,1271年定國號,1279年滅南宋)
明(公元1368-1644)
清(公元1616-1911)(1616年建國,1636年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⑹ 我國封建社會最早的一部初具體系的法典是

《法經》
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也是最早的一部初具體系的法典。
但它並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經》之前,已經頒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過不太完善。《法經》成為以後歷代法典的藍本,它的制定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

望樓主採納、、

⑺ 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經濟模式

我國封建社會形成於戰國時期

封建社會形成時期。戰國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步確立階段,是一個活力四射的大變革時期。我們可以從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三個方面去把握。
A、政@治上,注重兩點:一是封建制的確立。二是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的積極因素。封建制的確立是通過變法這一途徑實現的,各諸侯國的新興地主階級紛起變法,革除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奴隸制的上層建築和生產關系,其中以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大約在前4世紀中期,我國封建制最終確立起來。這一時期另一政治特徵是大國之間的戰爭更加激烈,但七雄並立較之春秋諸侯國林立,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局部統一是邁向統一的重要一步,其中秦國的全面崛起令人矚目,堪擔統一大任。同時,戰亂連年,人民飽受苦難,更是渴望統一,這些都是有利統一的因素。
B、經濟上,雖然戰亂頻繁,但戰國的經濟卻獲得了較大發展,生產力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業活動尤其是新興封建城市的興起,令人印象深刻。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封建制度的確立,新的生產關系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各地的經濟聯系,從而有利於統一。
C、思想文化方面:繼春秋之後,社會大變革促進了科技文化的更一步繁榮。出現了我國古代極為罕見的學術思想空前活躍的「百家爭鳴」的局面。名家輩出,群星燦爛,對後世影響極大,尤其是他們學說中普遍存在的人本思想,更是一直影響了後世的政治制度與社會生活,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份珍貴的資源。同時,科技和文學藝術也達到較高的水平。

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2.小農經濟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3.小農經濟得以發展的原因:
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漸普及;
②農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
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
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
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
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5.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
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
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⑻ 我國封建社會有哪幾個時期各時期的階段性特徵是什麼

可分為5個時期:
1,秦漢時期.封建制度剛剛確立,政策制定,以儒治國,制定法律,三公九卿丞相,行郡縣廢分封. 2,魏晉南北朝 陷入分裂,民族大融合時期.政治有明顯士族門閥性質,九品中正制,租調制,均田制府兵制. 3,隋唐時期 國家統一,封建社會繁榮時期.國家強盛,文化發達.政治上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科舉制,三省六部制,府田制,募兵制及賦稅改革 4.宋元時期,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國家再次分裂,民族大融合.主要表現_宋代制度和兩次變法. 5,明清時期,封建君主專制鼎盛和閉關鎖國衰落.廢宰相設內閣,廢八王議政設軍機處,兩廠一衛集權。

⑼ 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常對窗進行怎樣的分類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後期,最常用的是檻窗,直欞窗和支摘窗。

(一)檻窗

檻窗和格扇門作法相近,如每間用四扇或兩扇,每扇由邊抹花心組成,不同處只是格扇門裙板位置用檻牆代替了。北方檻窗榻板下用磚牆是由於天冷,在南方氣候溫和,榻板之下改用木板壁。

(二)支摘窗

檻窗只是用在宮殿廟宇等貴重建築上,一般住房建築多用支摘窗。在檐枋之下,檻牆之上,立間柱將一間分成兩半,各在上下方設窗,上窗扇可以支起(利用挺鉤),下窗扇可以摘下,每個窗扇邊抹內用欞條拼成步步緊等花紋並鋃嵌工字大花,其精緻程度是次於檻窗中的菱花式樣的。

(三)直欞窗

封建社會後期宮殿、廟宇建築群里有一些神庫、神廚比較次要房屋常用所謂一馬三箭的窗,即窗框中縱向排列許多方形斷面的直欞,但在上下側各置橫木三條,名為一馬三箭,線條比較簡單。

宋代和宋以前的石刻壁畫、磚塔遺物以至卷軸畫上反映為直欞窗作法者很多,其與明清直欞窗不同之處,是將方斷面木料沿對角線斜破兩半作為欞子,使欞條呈三角形斷面在內側,以便於糊紙。

⑽ 我國封建社會後期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是B
你關鍵是要搞清楚 這里說的是封建社會後期 也就是明清兩代了

那個時候教育文人寫的主要是八股文了。。

不過內容還是從四書五經里引的。

所以這個答案是值得商量的。

考的是八股文 但是必須建立在四書五經的基礎上。
更多內容關注中公遼寧教師考試網
http://ln.zgjsks.com/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熱點內容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發布時間 發布:2025-08-24 01:59:34 瀏覽:42
收據能起到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4 01:46:27 瀏覽:878
通知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5-08-24 01:43:18 瀏覽:824
上海司法曹 發布:2025-08-24 01:36:03 瀏覽:867
2018最新勞動法關於工傷 發布:2025-08-24 01:33:45 瀏覽:808
經濟法關於合同的問題 發布:2025-08-24 01:33:03 瀏覽:957
行政法治原則作用 發布:2025-08-24 01:33:02 瀏覽:228
企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種類 發布:2025-08-24 01:25:44 瀏覽:450
司法救助決定書 發布:2025-08-24 01:25:38 瀏覽:874
建設法治軍營做的工作 發布:2025-08-24 01:14:56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