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書面形式
㈠ 根據《合同法》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合同有( )
【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建設工程施合同的法定形式。《合同法》規定,建設工程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參見教材P106
㈡ 依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形式中不屬於書面合同形式的是
1、口頭形式及除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專據交換和電子郵件屬)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其他形式;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條【合同的形式】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㈢ 合同一定要以書面形式簽訂嗎
書面形式不是合同生效必須條件。合同訂立可以採用回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除非是答法律規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的,否則口頭達成一致的合同同樣成立。合同的形式即合同的表達方式,作為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載體,對合同的效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合同的形式可以分為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不能當然認定其為無效。根據立法精神,對合同書面形式的要求主要是基於證據上的考慮,以便更容易地解決這類合同糾紛。也就是說,這里的「應當」不同於「必須」,即使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也成立。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合同的形式】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㈣ 合同書形式和書面形式有什麼區別
區別: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所以以此形式訂立的合同即為書面形式合同。
合同書形式是正式的書面形式的一種,是雙方意思表示最全面最有效的體現方式。、
綜上,合同書形式是書面形式的一種,合同書形式和書面形式法律效力一樣,不過合同書形式更規范。
(4)合同法書面形式擴展閱讀
在簽訂書面合同時,當事人應注意,除主合同之外,與主合同有關的電報、書信、圖表等,也是合同的組成部分,應同主合同一起妥善保管。書面形式便於當事人履行,便於管理和監督,便於舉證,是經濟合同當事人使用的主要形式。 「口頭形式」的對稱。當事人採用文字形式所為的意思表示。
書面合同具有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有據可查,便於預防和處理糾紛的優點。並可作如下分類:
(1)一般書面形式和特殊書面形式。前者指行為人採用普通文字形式進行意思表示。如書面合同,授權委託書、書信和電報等。後者指行為人除採用普通文字進行外,還須履行法律所規定的其他形式,才能完成意思表示。如經公證、鑒證、審核、登記等。
(2)法定書面形式和約定書面形式。前者指由法律規定當事人必須以文字形式進行意思表示,後者指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以某種書面形式進行意思表示。各國民法對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均重視書面形式。
㈤ 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也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㈥ 合同法明確規定用書面形式,而當事人沒有採用書面形式,該合同的命運如何
只能說合同不規范,並不一定無效。
㈦ 合同形式有哪些,哪些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的合同有,根據合同法規定,下列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一)借款合同(但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期限六個月以上的租賃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三)融資租賃合同;
(四)建設工程合同;
(六)委託監理合同;
(六)技術開發合同;
(七)技術轉讓合同。
(八)擔保合同;
(九)土地承包合同;
(十)政府采購合同;
(十一)專有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
(十二)信託合同;
(十三)民用航空器買賣;
(十四)勞動合同。
㈧ 根據《合同法》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合同有()
A,C,E
本題考查的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定形式《合同法》規定,建設工程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參見教材P106。
㈨ 勞動合同法中的「書面形式」是什麼意思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通過文字或書面材料成立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形式。包括法律文件、信函、電函和其他書面材料。書面形式具有意思表示准確、有據可查、便於預防糾紛的優點。根據現代各國的法律,書面形式是法律行為成立的基本形式; 其中某些重要的法律行為依法必須以書面形式進行。
書面形式又可分為一般書面形式和特殊書面形式。
1. 一般書面形式。是指用文字來進行意思表示,如書面合同,授權委託書,信件,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行為人協商同意的有關修改合同的文書、圖表等。一般書面形式,或為當事人約定採用,或為法律、法規規定採用。如果法律有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應採用書面形式的,民事行為的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一般書面形式在民事行為中,具有不同的效力,如證據效力、成立效力和生效效力。在書面形式作為證據效力的情況下,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民事行為及其權利義務,均以書面形式作為證據效力的情況下,只有在書面內容含混不清或者不完備時,才可以口頭證據作為補充。在書面形式作為成立要件或者生效要件的情況下,書面形式不僅具有證據法上的效力,而且具有實體法上的效力。民事行為的成立或者生效要符合約定或者法定的書面形式。否則,當事人之間雖就民事行為的內容意思表示一致,也不能使民事行為成立或者生效。[2]
2. 特殊書面形式。指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獲得國家有關機關承認的文字記載形式。 包括:(1) 公證形式。(2) 鑒證形式。(3) 見證形式。
關於公證、鑒證、登記、審批是屬於合同的書面形式范疇,抑或屬於合同的生效要件,我國立法規定不一。現在的學說理論上,有見解認為不應當將它們作為特殊的書面形式,因為合同是當事人各方的合意,公證、鑒證、登記、審批皆為當事人各方合意以外的因素,不屬於成立要件的范疇,而屬於效力評價的領域,尤其是登記、審批宜定為不動產物權的變動要件。合同法第44條第2款的表述和第11條(9)(10)項採納此種意見,未把公證、鑒證、登記、審批列入合同的書面形式。
傳統格式:
1、合同書。合同的書面形式有多種,最通常地是當事人雙方對合同有關內容進行協商訂立的並由雙方簽字(或者同時蓋章)的合同文本,也稱作合同書或者書面合同。通常合同書中明確地即在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解決爭議的方法等具體內容。因此,發生爭議可以按照合同的規定進行處理,比較容易解決糾紛。合同書有多種多樣,有行業協會等制定的示範性合同文本,國際上也有通行的某種行業的標准文本,也有營業者提供的由營業者制訂的格式合同文本,大量的還有雙方當事人自己簽訂的合同文本。一般來說,作為合同書應當符合如下條件:
(1)必須以某種文字、符號書寫。
(2)必須由雙方當事人(或者代理人)的簽字(或者同時蓋章)。
(3)必須規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2、合同也可以信件訂立,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書信。書信有平信、郵政快件、掛號信以及特快專遞等多種形式。
3、電報、電傳、傳真也屬於書面形式,大量的合同通過這三種形式訂立。
合同法中對「書面形式」的司法解釋適用於勞動合同法。
電子郵件是屬於書面形式,為一般的書面形式。
㈩ 按照我國《合同法》規定,合同須以書面形式訂立
1、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2、書面合回同只是其中的一種答形式,並非唯一的形式;
3、如果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4、法律依據:《合同法》第十條【合同的形式】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