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買房子被騙適用合同法

買房子被騙適用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12-28 18:00:20

⑴ 房產的所有權是以房產證為准,還是房產買賣合同為主,我在被騙的情況下簽了一份買賣合同。

應該是以房產證為准 更多房產信息來 易發布房產網吧

⑵ 買房子被騙了怎麼辦

買房子被騙了,如果是中介你可以去投訴中介呀,如果是被個人騙了,你可以選擇報警處理。自己肯定是不好解決的。

⑶ 被騙簽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王老伯和王老太都是近八十歲的老人了,夫妻倆在退休後分到了一套享有獨立產權的房改房。這是他們盼望了一輩子的好事,雖然房子不算太大,但對住了將近一輩子昏暗潮濕的小房子的二老來說已是莫大的幸福了。但今年年初發生的一件事卻讓二老揪心不已。 今年過年時,王老伯家來了不少親戚,大家都誇王老伯好福氣,在杭州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擁有這么好的一套房子,王老伯高興地拿出房產證給大家瞧,親戚發現房產證上的所有權人是他兒子王小強(化名),就問王老伯究竟怎麼回事。王老伯這才想起過年前兒子告訴他們做生意需要資金,要用房子做一年抵押。二老想想反正只要抵押一年時間,就同意了。並按照兒子的吩咐到房產中介公司和銀行那裡簽了很多字,按了很多手印。後來他們從房屋中介公司和銀行那裡了解到,原來他們已經將房屋賣給了兒子王小強,並協助兒子辦理了銀行按揭,房屋買賣合同、按揭合同等相關合同上都有他們的親筆簽名和手印。他們這才知道原來是兒子騙他們把房子給賣了。 那麼親屬之間是否可買賣房屋呢?王老伯夫婦在受欺騙情況下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呢? 律師觀點: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同有效必須符合三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是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真實,三是合同內容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從身份上分析,具有一定的血緣關系和親屬關系;從法律主體資格分析,又都是相互獨立的平等民事主體,他們對屬於自己的財產享有依法處分的權利,包括向親屬出租、出賣或抵押產權歸其所有的房屋。因此,親屬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與一般的買賣合同一樣,只要具備合同有效的基本法律條件,買賣雙方就應當遵守該合同約定。 本案中,雖然王老伯和王老太的年齡都很大了,但只要他們的思維和精神狀態是正常的,那麼他們就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就有權利和能力處分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房屋。王老伯夫婦在該房屋買賣合同中的簽名和按壓行為,可以被認為出賣房屋是王老伯夫婦的真實意思表示。如果王老伯夫婦想主張合同無效或者撤銷合同,那麼,王老伯夫婦必須證明他們在簽訂合同時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如因健康原因導致意識不清,不能辨認自己行為),或者證明兒子是通過欺騙的手段使他們違背自己的真實意願出賣房屋。如果王老伯夫婦不能提供相應的證據,該房屋買賣合同就合法有效,王老伯夫婦只能按約履行合同,而不能簡單地以不知情或上當受騙為由不認可該房屋買賣合同。即他們應當對自己輕易簽字按壓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承擔責任。在合同有效的情況下,王老伯夫婦雖然無法主張該房屋的所有權,但他們有權要求兒子按照約定支付購房款。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無疑要譴責如此不孝的兒子,但是兩位老人的遭遇也值得我們深思。本案中,兩位老人之所以被騙,除了因為他們的善良和無知以外,也與社會對老年人的關心不夠密切相關。如果房屋中介公司或者銀行職員,在辦理相關手續的過程中能夠對這一特殊的房產交易引起重視,能夠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並對他們強調其行為的法律後果,那麼也就不至於所有的事情都在老人兒子的操控下順利完成。當然,作為老年人也應當有一定的法律常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如在搞清楚自己行為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前,千萬不要輕易簽字蓋章或畫押,也不能將房產證、身份證等重要證件隨意交付他人。

⑷ 買房子被騙了可以起訴嗎

買房子被騙了,可以向法院起訴。
起訴時一定要先收集好證據。
沒有證據是不能勝訴的。

熱點內容
收據能起到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4 01:46:27 瀏覽:878
通知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5-08-24 01:43:18 瀏覽:824
上海司法曹 發布:2025-08-24 01:36:03 瀏覽:867
2018最新勞動法關於工傷 發布:2025-08-24 01:33:45 瀏覽:808
經濟法關於合同的問題 發布:2025-08-24 01:33:03 瀏覽:957
行政法治原則作用 發布:2025-08-24 01:33:02 瀏覽:228
企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種類 發布:2025-08-24 01:25:44 瀏覽:450
司法救助決定書 發布:2025-08-24 01:25:38 瀏覽:874
建設法治軍營做的工作 發布:2025-08-24 01:14:56 瀏覽:831
法治是治理的 發布:2025-08-24 01:14:18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