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與勞動合同法
『壹』 我們簽的勞動合同規定不能幹兼職,請問,關於這條勞動法有規定嗎
這么約定是無效的。首先,勞動合同法不禁止雙重勞動關系,你因與其專他單位的合同而影響了你單屬位的工作,公司可以過失性解除。但是公司直接禁止是和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本意沖突的,不能直接禁止。其次,你說的是兼職,是對自由時間的處理,而不是工作時間,即公司不能約束或規定你的自由時間去干什麼,因此,這么約定是無效的。
『貳』 兼職和全職在勞動法中被辭退有什麼區別
兼職可以隨時辭退,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全職辭退必須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並且,可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違法解除的需要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叄』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兼職人員有試用期嗎
兼職人員屬於非全日制用工,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肆』 在法律上兼職勞動合同是什麼
在法律上兼職勞動合同是通常屬於非全日制用工,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兼職者除了可以領取本職工作的工資外,還可以按標准領取所兼任工作職務的其他工資,指非主要工作外的工作。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兼職者除了可以領取本職工作的工資外,還可以按標准領取所兼任工作職務的其他工資,指非主要工作外的工作。
『伍』 兼職和全職的勞動法有什麼區別
兼職是指非全日制勞動關系,與全日制勞動關系主要區別如下:
一、非全日制可以不版訂立書面權勞動合同;全日制必須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非全日制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全日制一般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
三、非全日制不得約定試用期;全日制可以約定試用期。
四、非全日制工資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全日制月工資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五、非全日制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不超過半個月;全日制支付周期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六、非全日制用人單位可以只是繳納工傷保險費;全日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繳存住房公積金。
七、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全日制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必須符合同等條件和程序,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具有法定過錯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勞動者沒有法定過錯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賠償金。
『陸』 新勞動法中關於企業兼職人員,應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業兼職人員,可以按非全日制用工簽訂勞務合同,也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好處是隨時解約而不用支付經濟補償,也不用上社保。如果想要簽訂協議也可以,可以自行起草協議,雙方協商一致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6)兼職與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會保險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原則上參照個體工商戶的參保辦法執行。對於已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和建立個人賬戶的人員,前後繳費年限合並計算,跨統籌地區轉移的,應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的轉移、接續手續。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可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並按照待遇水平與繳費水平相掛鉤的原則,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具體辦法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研究制定。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建立勞動關系的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發生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被鑒定為傷殘5-10級的,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結算傷殘待遇及有關費用。
『柒』 兼職糾紛參照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哪條
【職工 業余兼職】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因企業職工流動等問題發生爭議是否受理的復函》勞辦發(1994)248號第二條規定:因職工從事第二職業發生的勞動爭議,根據科技幹部局頒發的《聘請科學技術人員兼職的暫行辦法》國科干一字(1982)3號和《關於科技人員業余兼職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88)4號等文件的精神,企業的科技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在其他單位業余兼職(即從事第二職業),並簽訂聘用合同。
【兼職爭議 管轄】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從事業余兼職勞動發生勞動爭議如何處理的復函》勞辦發〈1995〉209號規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和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處理。」主要是為了方便職工向仲裁委員會申訴。你局請示中所述職工系北京市居民,其工資關系在上海市,爭議雙方當事人是在北京簽訂並履行勞動合同,根據方便職工的原則,對該類爭議的管轄問題,可以比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按因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由合同簽訂地或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的原則,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也可以由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有關仲裁條款中約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職工 兼職爭議】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從事業余兼職勞動發生勞動爭議如何處理的復函》勞辦發〈1995〉209號規定:按照我部勞辦發(1994)248號文件規定精神,職工因業余兼職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予以受理,並依據上述文件規定和聘用合同予以處理。在處理這類勞動爭議過程中,如果職工不屬於規定允許業余兼職的人員范圍,仲裁委員會應要求其停止兼職勞動,同時根據職工兼職勞動的具體情況,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其兼職勞動期間勞動報酬,並終止兼職勞動關系。
『捌』 請問勞動合同法中對兼職的定義
這樣不算;
可以中途終止合同,而沒有違約金的產生;
工作時間一天八個小時,合法。
『玖』 兼職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兼職不違反勞動合同法。
區別於全職,兼職指職工在本職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職務。兼職專者除屬了可以領取本職工作的工資外,還可以按標准領取所兼任工作職務的其他工資。如果只做一種工作則叫專職。
在西方國家指有較高專業知識和實際經驗的專家、學者、實業家同時兼任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職業。兼職制度無論對個人、社會都有益。
另外,一些人於工余或課余時間以自雇方式工作,亦是兼職的一種形式。這類兼職常見的有上門補習導師(家庭教師)、電腦維修、程序設計、鍾點家務助理、業余模特,業余培訓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