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現在社會權大於法

現在社會權大於法

發布時間: 2022-01-05 23:26:36

1. 如今的社會,到底是法大於權,還是權大於法

法是人定的,而制定法律的人是政府的掌權者.在這社會是權大於法.

2. 現在是法大還是權大

法大是中國進程必然的結果,但是現在確實在很多地方還沒有實現,人在其中的因素還相當多,但是現在中國的確在改變,只是需要一個過程。

3. 為什麼權大於法麻煩告訴我

考察西方法律史,我們會發現無論是持基督教教會與王權長期對立和爭斗,任何一方無法取得壓倒性的勝利,這種二元對立主導下的多元政治格局是西方法律傳統形成條件的觀點;還是商人階級在中世紀後期歐洲各王國的崛起是西方法律傳統的現實基礎的觀點,都可以看出法律之所以在一個社會成為核心文化和權威性地位,實際上是為了平衡各種權力和利益沖突,從而不至於同歸於盡的妥協產物,而這個過程中國歷史上出現的時間相對短暫,所以法律在中國社會文化中從來沒有成為核心地位就不足為奇了。
無論是意識形態還是政治結構,中國從秦之後就維持著超穩定的以儒學為國家價值體系的大一統國家形態,沒有任何一種政治力量足以和這種強大的皇權相抗衡,更別說各朝各代長期施行的「重農抑商」的國策斷絕了商人階層成為政治博弈力量的可能。法律從一開始就僅僅作為一種國家暴力工具,用於管理統治臣民的手段而已,而不是歐洲社會從古希臘城邦就開始的以權利為核心,用以調節平民和貴族間矛盾沖突並明確各階層權利的規則體,沒有獲得一體遵行的可能性,而只有皇權對臣民的單向壓迫性和行為要求,這種單向性從一開始就因為宗法體系在中國社會的強大得到了整個社會的普遍認可並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得以加強。證據就是中國的貴族跟皇帝、平民與地方官員討價還價締結條約這樣的事不但不可能在現實中出現,連想恐怕都會讓自己感到大逆不道,而跪地情願請皇上或官員開恩是他們能想到最大限度的反抗和表達意願的方式了,這種方式依然是以承認這種單向性正當合理為基礎的行為模式。所以對於中國平民乃至官員來說,類似於西方的權利觀念無論從現實還是文化觀念上從來沒有真正存在過,那麼作為規定各自權利和義務意義上的法律並以促成自願協議為事業的法律行為缺乏存在的必要。
而西方的法律體系不是這樣,從古希臘開始,城邦的公民就開始選擇法律作為組織社會秩序的主要規則,由此發展出了不同於其他文明的獨特秩序範式。這種一開始就以雙向互動、廣泛參與的方式來進行的社會規則的制定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為西方社會一種習慣的觀念和行為模式,並在羅馬帝國時期就達到了即使是今天我們看來都會驚嘆不已的完備程度,其涵蓋的范圍之廣、內容之細,幾乎涉及了我們今天能想到的所有社會行為和交易行為,並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和規則。即使日耳曼蠻族的入侵打碎了羅馬帝國,造成了歐洲歷史上社會發展的斷裂,但由於日耳曼蠻族本身在國家治理能力和文化觀念的欠缺,他們不得不求助於基督教會的力量和羅馬人治國理念的幫助來維持統治,繼承這種法律傳統或為這種法律傳統的繼承留下空間就是必然的了。這也為教權之所以有資本和王權爭奪利益和權力空間奠定了基礎,使法律在西方成為核心文化創造了先決條件。而教會對羅馬法論著的系統註解和研究幾乎持續了整個中世紀。11世紀末到12世紀末是西方法律體系的形成期差不多是所有學者的共識,在這個時期各種法律體系在羅馬天主教會和西歐各王國的城市和其他世俗政治體中被創立出來,法律體系真正脫離了社會習慣、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的社會母體,形成了系統化的、獨立的法律體系,其特徵是有成文的法律、專門的司法制度、職業法律家階層、也有專門的法律著作。在這之後,西方的法律制度持續發展達數代和數個世紀之久,每一代都在前代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進行建設。可以這么說,自12世紀起,所有西方國家,甚至在君主獨裁的制度下,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法律高於政治這種思想一直被廣泛講述和經常得到承認。人們常爭辯說,君主可以制定法律,但不能專斷地制定,他應受法律約束,除非合法地修改它。正是這種意識的深刻積淀,最終成就了憲政民主的法治基礎。
其實,公正的說,中國歷史上並未出現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文化,法律從來沒有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討論的獨立概念,如果不是被欺負的過份,很多中國人可能一輩子都不需要法律的存在,即使需要法律的時候,也不是以法律為中心的爭辯和博弈,只是希望官員通過道德的名義主持公道而已。這種現實就跟中國傳統文化有關了,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天是世界的主宰,人在社會生活中應該以天的行事方式為榜樣,一旦違背天道,就必然會遭受天的懲罰,而能夠傳達天意並有資格代表天來施行懲罰的只能是君主(天子),所以制定法律的權力一直合理的在皇帝的手上,法自君出、權大於法就是中國法律傳統的主要特徵。法律也就從來沒有脫離政治成為一個獨立的體系,從來就是依附於皇權的暴力工具,沒有專門的司法制度,沒有職業的法律從業人員和圍繞法律問題進行解答和研究的法律顧問法學家,法律僅僅是國家從禮的要求、道德的要求來規定臣民行為規范並對違反這個規范的臣民進行懲罰的國家法,基本都是刑法或以刑法的方式來規定和處理的,這和西方法律用於促成公平交易的民法商法的發達完全不同,從而不可能成為社會文化的核心內容和獨立體系。
北游2010.2.7

4. 到底是權大於法還是法大於權目前我國是法治還中人治

你好,
1,想知道中國是人治還是法治,看最高人民法院的地位就知道。什麼時候最高法能夠版凌駕於所有機構和權黨派之上,才會成為真正的法制社會。
現在政府宣傳法制,只是在逐步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最終擺脫幾千年來封建社會形成的陳舊思想的影響,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2,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人治"歷史,要實現人治向法制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實施依法
治國方略,有許多工作要做。中國人一度為從「人治」的沼澤走向「法治」的光明大道,大大批評了好多「人治」現象,盡情地頌揚了國人所嚮往的法制。而且法學界也提出了「法律至上論」這一崇高的命題吧,立法界實實在在地制定頒布了相當多的法律、法規條例等。但是,司法實踐中「執法難」的問題,卻始終與一批批頒布實施的法律緊緊相隨。
3,還有一點,人治社會 不一定 比法制社會 從對老百姓的利益看,不一定差。遙想中國的封建歷史,也不缺乏盛世,關鍵看當政者的德行,和能力。
4,我認為我國目前是法治社會和人治並存。

5. 在公權大於法的當今社會。那些公然挑戰法律的各地方部門是否應該追究他們的刑事,民事和違法犯罪責任。

涉嫌濫用職權,應當依法追究其行政、刑事責任。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6. 這個社會權大於法嗎

五年前你問這個問題有普遍性!近來隨著以法治國措施逐步推進、各項制度逐漸完善以權大於法的案例實實在在在減少。絕跡是得一段時間的!故如果你所在環境有此類問題可以向上級上上級實名舉報!!!還可以依據事實向媒體揭發!!!

7. 法大於權還是權大於法

在當前社會中無法肯定是法大於權還是權大於法,但是一般條件下任何權利都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 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第五條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但是權大又認為:法律的每一個屬性就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連法律都是統治階級制定的,難道不是權大嗎?事實上,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法是大於權的,而那些存在權大於法的是在某些違法的官吏用權力來遮蔽法律,矇混人的雙眼。有這樣一例案件,某高校教師的哥哥被犯罪分子搶劫致殘,生活不能自理已經有11年多,該犯罪分子和他們同住一個大院,但其並沒有收到應有的懲罰。然後這位高校教師在11年內不斷地進行申訴,希望可以討回公道,但是他們多次被公安機關強制和諧,不難的知,這就是一起典型的特權庇護犯罪不受懲罰的案例,也就是現實生活中權大於法的案例,這其實是就是使用權利來逃避法律,是違法的行為。這應當通知機關應對其進行機關糾正。 任何高官和檢察機關都應該秉持法律監督機關的職權與職責,保持法律監督機關的崇高與神聖,公平與正義,威嚴與尊嚴,讓我們的公民真正的做到對國家的信任,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日益的富強昌盛。 因此,我們也咬在日常生活中時刻的提醒我們自己,法律大於權利,在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當中,我們應該先考慮我們的行為是否觸犯了法律條文,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爭做一個合法的優秀公民。

8. 為什麼權大於法」。

這是五千年封建的權勢文化遺留下來的弊端。
在國人眼裡,「權力」是個好東西,可以為自己謀取大量利益,所以,要想改變權大於法的現象並非易事。
人,掌了權之後,大多都不願意改變現狀,喜歡享受權力帶來的豐厚效益,所以,法大於權的推動進程非常艱難,這就導致「權大於法」的現象在很長時間里依然會存在。

9. 從現在的社會實際狀況上來看到底是權大於法還是法大於權

如今,在我們的國家裡,究竟是「權大於法」,還是「法大於權」?
2005年6月21日,成都晚報刊登了一篇維權報道,2005年12月14、15日成都晚報又追蹤報道了該維權案件的結果。成都商報也對該案件進行了報道。其中的原告--四川大學的退休教師王成俊老師在1992年退休後,仍堅持自己搞小麥育種的科研。並於1996年成功培育出87-284和85-1427兩個小麥品種(在此期間四川大學並沒有投入一分錢)。此兩個品種本屬於王成俊老師的非職務發明,而如今,川大的領導卻硬將該成果說成是職務發明,強取豪奪,將其變成為川大的科研成果。並於1999年6月26日以侵犯其技術成果權為由,將禾嘉股份公司告上法庭。1999年8月17日四川大學與禾嘉股份公司在庭外達成和解協議:即禾嘉公司在一次性付給四川大學600萬元後,該協議生效。由禾嘉股份公司繼續使用該兩個小麥品種,而川大不得再將該兩個小麥品種轉讓給第三者(該協議作為原告的證據(五)提供給法院)。
原告,退休教師王成俊為了維護川大領導們的面子,也為了四川大學這所百年高校的名譽,以索要「科技成果獎」為由(認可為職務發明),將四川大學告上法庭。經過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審理後,兩級法院均判決原告勝訴。今年是知識產權保護年,在我們國家的法制不斷建全並提倡法制社會的今天,川大這所教書育人的高等學府的高管們卻為了他們的臉面,大耍特權,致使判決的結果,在靠強制執行後,所扣劃的獎金至今仍未兌付給王成俊老師(該筆獎金早在今年的一月就已扣劃到成都中院的帳戶上)。
不難看出,在我們國家的法制不斷建全的今天,仍然有「權大於法」的事件發生。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禾嘉股份公司給付川大的600萬元早已沒了蹤影,川大的領導們再也拿不出其中的錢作為獎金給付發明人王成俊。於是,就利用他們手中的特權迫使法院不得兌付所扣劃的款項給原告。由此,可以說在我們國家的當今社會中,還是「權大於法」。
註:(成都中院判決書是2004成民初字第898號,省高院判決書是2005川民終字第394號,在兩院的網站上均有登載)

10. 為何權力大於法

權利與法,權利來自法的授權,受法的制約,法是根據社會需要制定,最大的法是什麼,最大的法是人民,違背了人民就會被拉下來,總的來說法還是大於權利。

熱點內容
貫徹黨組工作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8-22 10:06:42 瀏覽:41
以下不屬於行政法范疇的法律是 發布:2025-08-22 10:06:40 瀏覽:830
商業匯票是在經濟法中的哪一章 發布:2025-08-22 09:33:26 瀏覽:199
石家莊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號碼 發布:2025-08-22 09:27:41 瀏覽:372
經濟法實用教程案例答案 發布:2025-08-22 09:27:40 瀏覽:235
面試讓交錢觸犯哪條勞動法 發布:2025-08-22 09:21:09 瀏覽:968
經濟法的歸責原則 發布:2025-08-22 09:16:49 瀏覽:987
北京平谷律師 發布:2025-08-22 09:14:49 瀏覽:252
律師實務作業 發布:2025-08-22 09:09:42 瀏覽:694
經濟法的制定 發布:2025-08-22 08:55:34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