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同性婚姻法
① 全國的各個人大代表: 你們好!希望你們能支持一下同性婚姻法,我們也是人,我們也希望和愛人在一起。謝謝
好的
我盡量吧
其實我覺得這樣是對中國計劃生育國策的一種支持
可以作為計劃生育的一項輔助政策實施
取得成效後可以緊緊抓住然後大加宣揚
未來可以成為另一項國策也說不準
不過目前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尚沒有完全接受
所以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敏感的
如果貿然提出恐遭非議
所以還是再忍幾年吧
既然你們有愛情
那麼領不領結婚證又有什麼不同呢
② 中國同性戀婚姻法
成立,有時同性的愛更深更真,他們也是為了尋找自己的真愛
③ 今年兩會同性婚姻法立案是不是通過了
目前還沒有通過。
能立案就代表進步了! 以前連立案沒有!
真希望可以通過。
④ 中國同性戀婚姻法何時通過
中國至今並沒有通過同性戀婚姻法,而且雖然現在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日益達觀,但同性戀的婚姻獲得法律承認,仍有一段路要走。
中國民政部官員曾在2003年對外界公開表示,中國禁止同性婚姻,這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對同性婚姻做出的官方表態。最早允許同性結婚的國家是荷蘭。2000年12月,荷蘭參議院通過一項法律,允許同性戀者結婚並領養孩子,該項法案於2001年4月1日正式生效,使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該法不但允許同性婚姻,而且可以完全享有與異性婚姻相同的所有權益。
在一些國家或行政管轄區,由於歷史或公眾民意的原因反對給予同性伴侶以「婚姻」的名義結合,但同時為了給同性伴侶提供近似婚姻的法律保護,而創立了有別於「婚姻」一稱的其他形式關系,包括:
民事結合:通常在權利上等同或接近婚姻,但沒有婚姻的名分。
同居或注冊伴侶關系:在不同程度上,提供少於婚姻的權利。在有些國家或司法區域,異性戀與同性戀都可以注冊為同居伴侶。
在英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前,曾存在與婚姻權利和義務完全一致的「民事結合」關系,向同性伴侶開放。但一些同權人士拒絕接受這些非婚姻的稱謂,認為其只是「隔離但平等」政策的延續而已。
⑤ 哪一屆人大會議提出了同性戀
2000年開始,社會學家李銀河起草《同性婚姻法案》並不斷完善。
2000年《婚姻法》修改前夕,全國人大法工委徵集意見的會議上,
李銀河第一次提出加入「同性婚姻」的條款。
媒體稱,這是中華文明史上首次出現「同性婚姻」的討論。
隨後幾乎每年兩會前夕,她都會委託關注此問題的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
將這分這份草稿提交上去,卻屢屢石沉大海。
⑥ 兩會同性婚姻法提案
《同性婚姻提案》此提案是由李銀河博士所擬,建議在修改《婚姻法》時增加關於同性婚姻的條款,或設立獨立的法規,准許同性婚姻。
提案依據:
理由如下:
第一,根據現行法律,同性戀行為不違反中國法律,同性戀者是具有各項權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同性戀者當中有人有結婚的要求,這一要求與憲法沒有沖突,應該得到承認。
第二,鑒於同性戀者屬於少數族群,許多國家已設立反歧視的保護性法規。截止至2015年,西方許多國家已陸續承認了同性婚姻,較早的有澳大利亞及北歐國家,美國的部分州,較晚的有法國和德國。如果我國能夠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這將是中國在保護少數族群利益、反對歧視立法方面的巨大成就,同時這也表達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與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某些西方國家,特別是天主教國家,迫於宗教壓力在關於同性戀的立法上進展十分艱難;而中國文化具有寬容同性戀的歷史傳統,這是我們在人權方面可以得分的一個有利背景,應善加利用。
第三,由於同性戀者的關系沒有婚姻形式加以束縛和保障,容易造成一部分同性戀者交友隨意,增加性病傳播的可能性。而承認同性婚姻則可以使相當一部分同性戀者建立和保持長期關系,減少短期關系,從而減少性病傳播的可能性。
⑦ 中國通過了《同性戀婚姻法》嗎
就在剛才,我問我的媽媽,如果說你知道你的孩子喜歡的是和自己同性別的孩子,你會怎麼辦?她沒有回答。我接著問:你會怎麼辦啊?我媽就說了一句:我不認這個孩子。我有些驚愕,我原本我的媽媽會用幽默的語言來回答,可是她的正經還是說明了,她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和「正常人」不一樣。當然,並不是說正常人就是喜歡異性。但是現在主流的人還是喜歡異性不是嗎?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⑧ 中國同性戀婚姻法
李銀河女復士於今年兩會期間制再提《同性婚姻提案》,
這將是她7年來的第4次提交該提案。
同性婚姻合法化提案始於2000年8月中國修改《婚姻法》徵求意見期間,
李銀河建議在新《婚姻法》中給予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同等的權利。
次年兩會期間,她首次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提案。
由於既不是人大代表也非政協委員,她只好委託一名人大代表進行提交。
然而,按照規定,一份提案只有30位代表簽名復議才可能成為一項正式的議案進行審議。
面對同性戀這個敏感的話題,更多人選擇了迴避,導致該提案無疾而終。
同性婚姻合法化任重而道,
李銀河女士同時呼籲,更多的同性戀者能夠站出來,
積極爭取自己的平等權益,發出自己的聲音,或者給認識的人大代表寫信,
讓越來越多的人大代表意識到同性婚姻的重要性
以及在中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社會價值和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