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五版
Ⅰ 請問哪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釋義的電子版
定金是在合同訂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或替代物作為擔保回的擔保方式。給付定金答的一方稱為定金給付方,接受定金的一方稱為定金接受方。
根據民法的有關理論,定金具有下列法律特徵:
1、定金具有從屬性。
定金隨著合同的存在而存在,隨著合同的消滅而消滅。
2、定金的成立具有實踐性。
定金是由合同當事人約定的,但只有當事人關於定金的約定,而無定金的實際交付,定金擔保並不能成立。只有合同當事人將定金實際交付給對方,定金才能成立。
3、定金具有預先支付性。
只有在合同成立後,未履行前交付,才能起到擔保的作用。因此,定金具有預先支付性。
4、定金具有雙重擔保性。
即同時擔保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債權。就是說,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的,喪失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的,則應雙倍返還定金。
Ⅱ 求勞動合同法全文解釋(電子版),多謝
用戶可抄以在網路文庫中搜襲索和下載到勞動合同法全文解讀。
方法如下:
打開網路文庫(http://wenku..com/),搜索「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全文解讀」。選擇進入網頁即可查看到勞動合同法全文解讀。
Ⅲ Transfer,Assignment,Charge和Pledge的區別
先看assign和transfer.兩者均有轉讓的意思,但又有區別。請看以下法律詞典的詞條。
assign 轉讓;動產轉讓轉讓財產,尤指轉讓屬人財產或動產〔personal or moveable property〕。在英格蘭,動產轉讓是指屬人動產、實產〔real property〕中的動產權益〔chattle interest〕或實產中的衡平法權益〔equitable interest〕的完全轉讓。它可以是無償的,也可以是有償的。在蘇格蘭,動產轉讓是指將債權、股權、版權、保險單等無形財產權完全或僅作為擔保加以轉讓的方式。並非所有權利都可轉讓,某些特定類型的權利轉讓需要特殊的手續。
transfer n.(1)轉換;轉移指對財產或其利益進行處理和分割的任何方式,包括金錢的支付、免除債務、租賃、設置負擔等,也包括財產權的保留;它可以採用直接或間接、無條件或附條件、自願或強制等各種類型的方法。(2)流通指按照法律形式進行票據流通,包括通過背書、支付、轉讓和法律規定等方式。(3)轉讓指財產或所有權等的讓與。
v.(4)移轉尤指改變佔有或支配。(5)賣給;贈給。
----元照英美法詞典
assign 讓與,動產轉讓
transfer (所有權的)讓與(把一個人的權利轉讓給另一人),(物權、產權等)轉讓
transfer, assignment, conveyance, negotiation 均有轉讓的含義。transfer 為一般術語,可泛指各種轉讓;assignment多為民法或合同法上的債權讓與,且常指轉讓無形財產的權利;conveyance 多指不動產,如土地物權(title)的轉讓,其也包括土地其他權利的轉讓或租賃(lease)、按揭(mortgage)或抵押(encumbrance);negotiation 常指票據法上的權利轉讓
----英漢法律英語大辭典
從元照英美法律詞典沒太看出兩個術語的區別。但依據英漢法律用語大辭典,transfer為一般術語,而assignment多用於民法和合同法上的債權讓與,及無線財產的權利的讓與。但查布萊克法律詞典第八版,assign用convey和transfer解釋。而transfer則用convey, remove from, pass or hand over from,但指出尤指佔有和支配的改變。可見這兩個術語雖然同義,但還是有區別的。
再看charge和pledge.
charge 擔保;負擔為保證債務的清償或義務的履行而在土地或其他財產上設定的抵押權〔mortgage〕、留置權〔lien〕或其他無特別名稱的擔保權利,如果土地所有人或其所擔保的人未償還債務或履行義務——例如納稅、支付遺產或年金等,擔保權利人可以訴請變賣土地以抵償債務。根據英國1925年《財產法》〔Law of Property Act〕,負擔分為普通法所承認的土地負擔——包括地租負擔〔rent charge〕、普通法上的抵押〔legal mortgage〕、土地稅負等——和衡平法上的土地負擔〔equitable charge〕。後者存在於債權人未取得對土地的普通法地產權的情況,例如通過寄存產權文書設定衡平法上的抵押〔equitable mortgage〕,或者借款人本身只對土地享有衡平法上的權利。土地上的負擔必須在土地登記局或類似政府主管機構登記,否則不能對抗已支付對價的買主。
pledge n.(1)質押債務人將其動產或無形財產證書交給債權人佔有,作為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變賣質物受償,但在變賣前債務人還可通過履行債務贖回質物。在美國,有關質押的法律大多已被《統一商法典》〔U.C.C.〕第九章有關擔保交易〔secured transactions〕的規定所替代。(2)(廣義)保證;擔保提供某些擔保物作為履行債務的保證。(3)質物;典當物;擔保物(4)(古)(復)訴訟保證人在普通法訴訟中,作為原告的保證人,其名字須附於起訴狀〔declaration〕之末。後來由於不再對提出虛假請求的原告處以罰款,即純粹成為一種形式,一般以虛構的人名John Doe和Richard Roe代替,或完全省略。
-----元照英美法詞典
charge 抵押,財產負擔
pledge 質押,質權v.質押;出質;典當
charge, mortgage, pledge, lien, hypothecation 均有債務人將其財產作質押擔保的含義。在英美法中,擔保包括人的擔保(personal security)和物的擔保(real security)兩種。其中物的擔保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為由債權人取得對擔保物的所有權,而不依賴於對物的佔有的擔保;二是債權人不享有對擔保物的所有權,但依賴於對物的佔有的擔保;三是既不依賴取得對物的所有權,也不依賴對物的佔有的擔保。屬於第一類型的擔保為mortgage(按揭),屬於第二類型的擔保有pledge(質押)和lien(留置),屬於第三類型的擔保有charge hypothecation。charge 和mortgage 經常用作不動產的擔保中。它們在實務上盡管區別不大,但在理論上,尤其是房地產抵押上仍存在較大差異。charge 是指房地產所有者將某些權益賦予債權人,作為償還債務或履行責任的擔保,一旦抵押人無力償還債務或履行責任,債權人即可行使這些權益,處置該抵押的房地產以獲得清償。charge不轉移房地產所有權,而只是賦予債權人對房地產的某些權益,包括佔有權益,故charge 十分等同大陸法系中的「抵押」,當然也有人主張將其譯為「財產負擔」。而mortgage 在香港則被譯為「按揭」,指房地產按揭人將其房地產的產權(業權)移轉給債權人,作為償還債務的擔保,但實際佔有權卻仍然為債務人所有。在按揭期間,債權人即成為按揭房地產的產權所有人,如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有其他違約行為,債權人可以按按揭房地產所有權人的名義起訴,取消按揭人的回贖權,從而取得按揭房地產的包括佔有權在內的絕對產權(title)。過去內地多將mortgage 譯為抵押,但鑒於該單詞的內涵與大陸法系的抵押含義有一定差異,且目前內地已開始使用「按揭」這個術語(盡管從法的角度上看,內地現仍從大陸法系的抵押觀念來認識按揭),從翻譯角度上講,筆者認為最好能將mortgage 翻譯為「按揭」。pledge為質押或質權,指佔有權而非所有權的轉移;而lien則為留置權;hypothecation 來源於羅馬法中的hypotheca,在英美法中,其常用作指海商法中的船隻或貨物的抵押
-----英漢法律用語大辭典
可見charge和pledge都有債務人用財產為自己債務擔保的含義。但charge指既不依賴取得對物的所有權,也不依賴對物的佔有的擔保,即我們所謂的抵押,而pledge指債權人不享有對擔保物的所有權,但依賴於對物的佔有的擔保,即我們所謂的質押。而布萊克法律詞典第八版對pledge的釋義為:the act of providing something as security for a debt or obligation; A lment or other deposit of personal property to a creditor as security for a debt or obligation.而對charge的釋義為:to impose a lien or claim, to ecumber.可見charge不僅指抵押,也有留置之意。但牛津法律詞典第五版對charge 的釋義如下:A legal or equitable interest in land, securing the payment of money. It gives the creditor in whose favour the charge is created (the chargee) the right to payment from the income or proceeds of sale of the land charged, in priority to claims against the debtor by unsecured creditors.可見charge主要指房地產所有人將地產上的某些權益給予債權人以作為債務的擔保,翻譯為「抵押」較妥。
可見assign和transfer雖同義,還是有區別的,但漢語翻譯無法體現。但要忠於原文,故本人選擇同義重復的譯法,而charge和pledge分別譯為「抵押」和「質押」。
見一網友翻譯功底不錯,其譯文如下:
10.其他
10.1 本協議的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另一方的書面許可前,都不得將其根據本協議所享有的全部或任何權利或義務分派、轉移、託管或抵押出去。
Ⅳ 電子版合同的法律依據
在第三方平台按照簽署合同的步驟簽署完畢後,電子合同就有效了內。在網上簽合同法律是容怎麼規定的,按照法律規定來簽署合同就是有效的。
1.法律規定電子合同合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根據以上規定,合同可以採用網上訂立的形式,至於合同生效與否是又一方面的問題,它與訂立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與合同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等因素密切相關。
2.法律規定電子合同要素
根據已有相關法律《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Ⅳ 你懂法律嗎2009年你回答的要約與要約邀請就正確自己查崔建遠的合同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44頁。不...
所謂法海無邊,回頭是岸。兄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哈哈……當你照著法律給人家細細回答的時候,對方卻採用明顯錯誤的答案,還說你是法盲,當時我也不淡定……
Ⅵ 新勞動合同法有電子版嗎要是有的話哪裡可以下載啊!!
http://www.molss.gov.cn/gb/news/2007-06/30/content_184630.htm這里有復勞動合同法制電子版全文,你可以直接復制下來。
刑法:http://law.npc.gov.cn:87/treecode/home.cbs?rid=code
勞動法http://law.npc.gov.cn:87/treecode/home.cbs?rid=code
合同法http://law.npc.gov.cn:87/treecode/home.cbs?rid=code
打開後按照門類點就可以了,勞動法在社會法類中,合同法在民商法類中。刑法在刑法中。
這是全國人大網的法律資料庫連接,絕對准確。
點擊「保存」即下載下來,速度非常快!
Ⅷ 電子版本的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現在,最有效的方法,是你有無雙方溝通的記錄,而且最重要的記錄是對方發電子版的記錄。若對方發的電子版是通過電子郵件發的,則電子郵件應有電子郵件的記錄與附件記錄,可證明你這個要從要約和承諾方面去考慮,有記錄,合同則成立,無記錄,則合同不成立。但合同成立不代表合同生效,因為明顯對方是私人行為而非法人行為。
對於保險產品,由於依靠虛擬的網路營銷平台,保險產品通過網路購買,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安全隱患。因此,業內人士也建議消費者在網購保險時,除了要貨比三家外,一定擦亮眼睛,謹慎購買。「如今除了保險公司的官方網站之外,在網路銷售保險的網店也很多,網購保險並不見得"真保險",一旦消費者因貪圖便宜買到假保單,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本人提醒,最好不要通過代理、中介等渠道下單,而是要盡量到各保險公司官網下買。我不是專業保險人員,以上謹供參考,希望能幫到您
Ⅸ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用版)的電子版去哪裡下載
你可以再網路里搜索的 然後復制下來 放在文本里
可以直接網路或在法律圖書館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