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中的遺棄

婚姻法中的遺棄

發布時間: 2022-01-06 18:04:38

婚姻法關於遺棄家庭成員的規定有哪些

家庭成員間的遺棄,指家庭成員中負有贍養、扶養、撫養義務的成員對需要贍養、扶養和撫養的成員不履行其應盡義務的違法行為。遺棄家庭成員,情節嚴重的,構成遺棄罪。遺棄罪是指對於老年、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如父母拒絕撫養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子女拒絕贍養已失去獨立生活能力的父母。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⑵ 婚姻法規定的遺棄行為的內容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時常會出現遺棄的行為,包括遺棄年老、年幼和生活中不能夠自理的家庭成員。遺棄的行為,如果情節十分的惡劣,那麼行為人將有可能構成犯罪。大部分的人對婚姻法中的遺棄罪並不是很了解啊,那麼婚姻法規定的遺棄行為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下文小編將為大家做出具體的介紹。
一、怎樣才算婚姻法遺棄罪
實踐中的相關行為,在滿足了法律規定的遺棄罪構成要件後,則就可能涉嫌構成遺棄罪。此時,還要看實際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遺棄罪的立案標准,如果滿足,那麼才能確定該行為是構成遺棄罪的。之後就要根據具體情節對行為人定罪處罰。
二、婚姻法規定的遺棄行為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並對家庭成員之間應履行的扶養義務作了規定。有負擔能力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權利。遺棄行為往往給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為輿論所不齒,也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同遺棄的犯罪行為作斗爭,有助於造成一個少有所養,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助於保護婦女、特別是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
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
(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
(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對於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關系,也就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於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
三、婚姻法遺棄罪立案標准
負有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且情節惡劣的。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所總結的有關婚姻法規定的遺棄行為的內容,相信大家已經對婚姻法中的遺棄罪是什麼有所了解了。遺棄具有贍養義務的家庭成員,在道德觀念上是屬於可恥的行為,如果遺棄的行為情節相當惡劣的話,在法律上也是違法的,行為人將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的。
延伸閱讀:
遺棄罪是自訴案件嗎?
遺棄罪怎麼判刑?
遺棄罪立案需要什麼條件?

⑶ 婚姻法中的遺棄罪怎麼論

婚姻法遺棄罪,是指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回負有答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

⑷ 婚姻法中所說的遺棄家庭成員具體指什麼

我國刑法第183條規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回務而拒絕扶養,答情節惡劣,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這里所指的情節惡劣,通常是指被遺棄人因生活無著而被迫到處乞討,遺棄動機卑鄙,遺棄手段十分惡劣的,由於遺棄造成病、殘、死亡後果的等情況。法律還規定,對於由於遺棄而引起被遺棄人精神失常、自殺、死亡後果的,或者基於一慣玩弄女性而遺棄婦女或兒童的,應當從重處理

⑸ 婚姻法里,遺棄罪有什麼標准

遺棄罪,是指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
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立案標准
負有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且情節惡劣的。
二、犯罪構成
(一)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能力的人。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法律上的扶養義務是:
1、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2、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
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1、母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相教育的義務;
2、父母與養子女、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均與生父母與其子女之間的撫養、贍養義務相同,但是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其生父母應負擔子女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者全部,直到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3、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
4、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5、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無力扶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

⑹ 婚姻法什麼是遺棄家庭成員

家庭成員間的遺棄,指家庭成員中負有贍養、扶養、撫養義務的成員對需要贍養、扶養和撫養的成員不履行其應盡義務的違法行為。
此處「需要贍養、撫養和撫養的成員」是指家庭中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這里「沒有獨立生活能力」,是指不具備或喪失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給予供養,或雖有一定的經濟收入但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照顧的情況。這里的「贍養、扶養、撫養」不僅指物質上的供養,還包括生活上的幫助、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撫慰。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老人的精神贍養日益顯得重要。遺棄行為的受害人往往是家庭中的老弱病病殘者和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的人,這就使得遺棄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婚姻法禁止家庭成員間的遺棄,明確規定遺棄行為的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自訴;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遺棄罪 是指對於老年、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如父母拒絕撫養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子女拒絕贍養已失去獨立生活能力的父母。
我國刑法第183條規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這里所指的情節惡劣,通常是指被遺棄人因生活無著而被迫到處乞討,遺棄動機卑鄙,遺棄手段十分惡劣的,由於遺棄造成病、殘、死亡後果的等情況。
法律還規定,對於由於遺棄而引起被遺棄人精神失常、自殺、死亡後果的,或者基於一慣玩弄女性而遺棄婦女或兒童的,應當從重處理。

⑺ 婚姻法中遺棄家庭成員具體是指什麼

遺棄是指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行為。情節惡劣的涉嫌遺棄罪。

熱點內容
今晚社會與法 發布:2025-08-22 04:20:59 瀏覽:832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310條 發布:2025-08-22 04:14:58 瀏覽:267
醫院事業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08-22 04:14:25 瀏覽:595
鄭州王楓律師 發布:2025-08-22 04:12:38 瀏覽:958
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發布:2025-08-22 04:08:55 瀏覽:194
訴訟法碩士好考嗎 發布:2025-08-22 04:06:41 瀏覽:502
民法試題庫及答案 發布:2025-08-22 04:02:19 瀏覽:656
三個加強執法規范化 發布:2025-08-22 03:55:55 瀏覽:127
法律援助案例民事 發布:2025-08-22 03:54:31 瀏覽:207
論婚姻法中無效婚姻的論文 發布:2025-08-22 03:52:50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