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國際經濟法03任務005

國際經濟法03任務005

發布時間: 2022-01-07 07:04:51

『壹』 國際經濟法問題。違約救濟之損害賠償

可以的,請看下面的參考資料:

違約的救濟方法(Remedi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一方違約致使一方的合法權益受侵害時法律所給予的補償辦法。各國法律對於不同的違約行為,都規定了相應的救濟辦法。各國有關違約的救濟辦法一般有以下幾種:(1)實際履行。有兩重意思,一是指債權人要求債務人按合同的規定履行合同;二是指債權人向法院提起實際履行之訴,由執行機關運用國家的強制力,使債務人按照合同的規定履行合同。(2)損害賠償。各國法律都認為,損害賠償是對違約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救濟辦法。但對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損害賠償的方法及損害賠償的計算,也各有不同的規定和要求。關於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大陸法認為,必須具備3個條件,即必須要有損害的事實;必須有歸責於債務人的原因;損害發生的原因與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英美法不同於大陸法。根據英美法的解釋,只要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對方就可以提起損害賠償之訴,而不以違約一方有無過失為條件,也不以是否發生實際損害為前提。關於損害賠償的方法,德國法對損害賠償是以回復原狀為原則,而以金錢賠償為例外。法國法與德國法不同,法國法以金錢賠償為原則,而以回復原狀為例外。英美法對損害賠償採取金錢賠償的方法。至於損害賠償的范圍,德國民法典認為,應包括違約所造成的實際損失和所得利息兩個方面。法國法也有類似的規定。英美法認為,計算損害的基本原則,是使由於債務人違約而蒙受損害的一方,在經濟上能處於該合同得到履行時同等的地位。(3)解除合同。羅馬法原則上不承認債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時,有權解除合同。但在買賣法中,則允許賣方在買方未於一定期限內支付價金時,可以解除合同。這項原則後來被法國法所接受。《法國民法典》第1184條規定,雙務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其所訂立的債務時,應視為有解除條件的約定。德國法也認為,在債務人不履行合同時,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英美法同大陸法有所不同。英國法把違約分為違反條件和違反擔保2種情況;美國則把違約區別為重大違約與輕微違約。按英美法的規定,只有在違反條件或重大違約時,才發生解除合同的問題。如果一方僅僅是違反擔保或輕微違約,對方只能請求損害賠償,不能解除合同。在中國,違約致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時,才成為解除合同的理由。(4)禁令。這是英美法採取的一種特殊的救濟方法。是指由法院作出禁止,強制執行合同所規定的某項消極義務。即由法院判令被告不能做某種行為。禁令是衡平法上的一種救濟方法,英美法院僅在2種情況下才會給予這種救濟,一是採取一般損害賠償的救濟方法不足補償債權人所受的損失;二是禁令必須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則。(5)違約金。這是違約補救的最常用辦法之一。但各國規定有所不同。大陸法認為違約金具有兩重性,即懲罰性和賠償性,英美法認為,對於違約只能賠償,而不能予以懲罰。在數額上,法國及日本等國認為,法院對於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的金額原則上不得予以增減。德國及瑞士等國法律卻規定,違約金過高者,法院得斟酌予以減少。

『貳』 司考國際經濟法:幾種主要貿易術語

  1. FCA(貨交承運人)。該術語是適用最廣泛的一個貿易術語,可以適用於一切運輸方式。版此外其交貨分兩種權情況,賣方承擔不同的責任。

  2. FOB(裝運港船上交貨)。FOB術語後標出的是裝運港的名稱。如FOB上海,表明該批貨物的裝運港是上海。

  3. CIF和CFR.CIF是常用的一個貿易術語,與FOB不同,CIF術語後標明的是卸貨港的名稱,如CIF大連,表明該批貨物的卸貨港是大連。

  4. CPT和CIP.CPT指賣方向其指定的承運人交貨,但賣方還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貨物的風險自貨物交給第一承運人時轉移。在法律特徵上CPT與CFR對應,不同的是CFR只適用於海運和內河航運,而CPT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

『叄』 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尋求答案五 在線等!

CIF好象是成本+運費+保險費,指定目的港!~,其實這些問題不用想的那麼復雜,我國的合同法實際上跟國際貿易公約很類似,先用我國的合同法來試著分析一下就行了.~ 一,.買方不能主張無效.合同無效其實就只是很少的幾種情形.具體你去參考合同法.二.買方可以要求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等等.賅言之就是主張違約責任.但不能主張無效或者解除,因為不是根本違約或預期違約.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你可以去看看國際規則中是怎麼規定的.

『肆』 國際經濟法之貿易術語

E組(EXW) 啟運
F組(FCA FAS FOB) 主要運費未付
C組(CFR CIF CPT CIP)主要運費已付
D組(DAF DES DEQ DDU DDP) 到達
國際經濟法內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容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 ,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經濟法學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發展起來。

『伍』 國際經濟法問題~

在加拿大投資的情況,一般來說,如果是很久以前,不能要求美國的外交保護,因回為對於加拿大來說,答加拿大籍是湯姆的內國國籍,國際通行內國國籍優先。如果是當代的問題,可以說,現在流行的是國際仲裁,當地救濟也可以,基本沒有外交保護一說。
在中國投資的情況,在國籍積極沖突下確定國籍一般有5種方法,中國採用了第3種與第4種結合的辦法,根據《民通意見》第181條,有雙重或多重國籍的外國人,以其有住所或者與其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為其本國法。

『陸』 國際經濟法的小問題

CIF下,運輸途中的風險在裝運港完成交貨時轉移,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起,風險是由買方承擔,這跟保險是沒有關系的。賣方為買方買了保險,如果發生了貨損,由承擔風險的買方去向保險公司理賠,跟賣方已經沒有關系了

『柒』 國際經濟法方向專業的朋友請看

1.IEL的合法形式抄?
2。CISG的適用范圍?襲
3。CIST買賣雙方的主要義務?
4。風險轉移的定義和作用?
5。CISG的主要內容和發展趨勢?
6。怎樣在未來改變國際稅法?
7。什麼是國際訴訟和仲裁?
8。DSU的主要步驟是什麼?
9。WTO的法律體系是什麼?
10。在WTO的法律體系中和准入體系中,最主要的影響是什麼?

至於答案,因為問的實在太寬泛,如果要回答真的是要很多篇幅。建議找一本國際經濟法的教材,裡面都會有答案!!

『捌』 國際經濟法,有同學選這個課嗎

不同的院校,不同的科目設置。 國際經濟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形成的一門新興邊緣性學科。 國際經濟法是一門實務性很強的法律學科。掌握國際經濟法知識的目的是付諸實際應用。所以,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做到理解掌握,學以致用。

熱點內容
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發布:2025-08-22 04:08:55 瀏覽:194
訴訟法碩士好考嗎 發布:2025-08-22 04:06:41 瀏覽:502
民法試題庫及答案 發布:2025-08-22 04:02:19 瀏覽:656
三個加強執法規范化 發布:2025-08-22 03:55:55 瀏覽:127
法律援助案例民事 發布:2025-08-22 03:54:31 瀏覽:207
論婚姻法中無效婚姻的論文 發布:2025-08-22 03:52:50 瀏覽:955
刑法口訣背誦 發布:2025-08-22 03:43:10 瀏覽:74
行政法視角下的秋菊打官司 發布:2025-08-22 03:43:07 瀏覽:347
企業詢證函不回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2 03:41:43 瀏覽:441
新婚姻法離婚准備什麼材料 發布:2025-08-22 03:33:56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