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新婚姻法婚前按揭買房

新婚姻法婚前按揭買房

發布時間: 2022-01-08 14:48:36

A. 新婚姻法婚前怎麼買房子

婚前房子規定:只要是在結婚前就已經取得的房產就屬於婚前房產,這里的取得包括已經取得房產的所有權,但還未實際佔有的房產。婚前房產一般屬於夫妻個人財產,但夫妻約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B. 新婚姻法 婚前買房

對於婚前購買的房屋,由個人所有,不按夫妻共同進行處理,個人可以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對房屋進行處理。

C. 【新婚姻法】婚前貸款買房一定歸自己嗎

現代社會,結婚前一方貸款買房、結婚後雙方共同還貸的情況十分普遍。特別是按中國的傳統及婚嫁習慣,一般由男方提供住房,房產一般也登記在男方名下,婚後往往夫妻雙方共同還貸。那麼離婚時房屋應該歸誰?是否會出現「老公變房東讓男人一片叫好、女人一片抓狂」的情況?本律師認為,不盡然。 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據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適用該條款是有嚴格條件限制的,具體如下: 一、本條要求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那麼夫妻個人財產怎樣界定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夫妻個人財產,是指在婚姻存續期間於夫妻共同財產之外享有個人所有權的財產。夫妻個人財產具有的最為明顯的三個特徵是:一是夫妻個人財產獨立於夫妻共同財產之外;二是夫妻個人財產的權利主體是單個的人,即夫或妻的一方;三是該財產權是夫妻單獨所有的、具有非公有性。 我國婚姻法關於夫妻財產制的發展,有明顯的階段性,尤其是現階段,我國親屬法採取保護夫妻個人財產的立場的非常必要。這是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也是適應財產關系的變化需要,同時也是保護財產權利人的權利支配的需要。 本條所指用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是婚前個人財產,主要包括婚前個人所有的貨幣及一般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他們歸個人所有,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婚姻法規定婚前個人的財產無論夫妻共同生活多少年,都不能改變婚前財產的性質,這是較好尊重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所有權,有利於保護財產權利人的權利支配。二、對本條不動產權利的歸屬的理解,不可死板、僵硬地適用法條,該條的適用有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離婚時該房屋的歸屬由雙方協商。這就賦予了雙方根據自願原則對不動產的歸屬進行約定,這也是婚姻法對夫妻之間對夫妻財產分割的約定。 其次,本條司法解釋第2款進一步規定了如果雙方就不動產的歸屬達不成協議的時候,該不動產所有權由婚前首付方取得。敬請注意:該條第2款有明確字眼「可以」,也就是說,即便是法院判決也不一定是應當判決給登記一方。 最後,該條第2款也增加了要求法院在處理該不動產歸屬時要依據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原則判決,本身婚姻法已經規定了這一原則,在司法解釋中再重新強調這一貫穿婚姻法始終的指導作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考慮問題不周導致不公的後果。 總而言之,該司法解釋第十條突出強調了婚姻當事人的個人財產以及保護,不僅規定婚前個人財產歸個人所有,堅決否定了「轉化論」,這樣的規定大大突出了個人財產的合法性,對保護個人財產所有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司法實踐中,適用該條作出判例時,也應考慮到該條嚴格的條件限制,以做到公平公正。

D. 婚前貸款買房,婚後辦房產證。共同還貸。新婚姻法中是怎麼規定的

夫妻一方婚前貸款買房,登記在自己名下,婚後夫妻一起還貸。房產屬於一方個人財產,但婚後還貸部分以及對應的增值部分,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另一方可以要求分割。

在這里,李律師需要強調的是,如果能證明婚後還貸部分也是用該方的婚前個人財產還的,那麼婚後還貸部分以及對應的增值部分依然屬於該方的個人財產,另一方離婚時不能請求分割。

但,如果不是用婚前個人償還的,而是用婚後收入還款,無論是用一個人的收入還款,還是兩個人的收入還款,這部分都屬於用夫妻共同財產還款。

E. 新婚姻法 婚前買房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你要清楚的知道:
1、用誰的名字產權就屬於誰!(不管私下你們怎麼操作)
2、至於誰還貸款也是屬於你們私下的協議,不管是誰還,出證的時候還是屬於產權人的!
3、你所說的貸款是你們在還,就算你保留還款單據也只能證明你姐夫向你借款的事實,但是產權還是與你無關的!

最後也是關鍵的地方:所有的手續都辦完了,產權證上的名字才是合法的持有者!!
所有用別人的名字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F. 新婚姻法關於婚前買房規定有哪些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民法典》生效時間為2021年1月1日)

G. 新婚姻法 婚前買房!!!!

新婚姻法婚前房產2015最新規定
婚前財產是指在結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經取得的財產。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管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是有形財產還是無形財產,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護。
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可見,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財產遵循的是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從法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建議提醒婚前房產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判斷是否屬於婚前財產的關鍵在於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後才實際佔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於婚前個人財產。比如婚前夫妻一方接受繼承,遺產在婚後才分割,該遺產雖然是婚後所實際得到,但其所有權在婚前就已經取得,所以應認定為一方婚前財產。
2.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一司法解釋規定婚前財產只要經夫妻共同使用、經營、管理並經過一定期限就可以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既不符合婚後所得共同制的原理,也不符合所有權取得的理論,而且有超越司法解釋許可權之嫌。修正後的婚姻法沒有採納這一司法實踐中的做法,第18條第1項明確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指出:「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於前一司法解釋與新的司法解釋相抵觸,因而應以新的司法解釋為准。
3.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後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熱點內容
經濟法慕課 發布:2025-08-21 19:17:31 瀏覽:445
合同法解釋15條 發布:2025-08-21 18:56:41 瀏覽:165
最新婚姻法2020結婚年齡 發布:2025-08-21 18:55:07 瀏覽:997
中醫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1 18:50:48 瀏覽:97
股東簽字代簽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18:50:46 瀏覽:917
道德經62章 發布:2025-08-21 18:44:19 瀏覽:405
行政法規的基本要求 發布:2025-08-21 18:44:18 瀏覽:862
定遠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1 18:30:38 瀏覽:429
法學小法師 發布:2025-08-21 18:23:40 瀏覽:675
商法范健第四版ppt 發布:2025-08-21 18:19:21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