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承諾處理
發布時間: 2025-08-21 13:05:41
A. 合同法中承諾的定義是什麼
所謂承諾,在合同法中指的是受要約人表示同意接受要約中的全部條件,以此達成合同的一種意思表示。具體來說,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承諾需滿足以下幾個要素:
1. 承諾應由受要約人作出。只有受要約人,即要約所指定的當事人,才有權作出承諾。非受要約人不得作出承諾,否則構成新的要約。
2. 承諾須向要約人作出。承諾是對要約的同意,因此,它應直接向要約人發出。只有向要約人作出的同意才視為有效的承諾。
3. 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內容一致。承諾的核心是對要約的完全同意,任何實質性的擴張、限制或變更都將視為拒絕原要約,而構成一個新的要約(反要約)。
4. 承諾必須在要約的有效期內作出。如果的要約設定了承諾期限,則承諾必須在此期間內完成。若要約未設定承諾期限,則應在合理時間內作出承諾。超過這一期限作出的承諾,原要約人不再受原要約的約束,受要約人的行為可能構成新的要約。
綜上所述,合同法中的承諾是一個嚴格的法定程序,它需要滿足上述條件,才能構成有效的合同成立的前提。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