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100
⑴ 100分 咨詢 勞動合同法 非誠勿擾
簡單回答一下,你的觀念可能部分是錯誤,但部分是正確的,混在一道了:
1. 單位與你簽訂合同,沒有設定試用期,這本身就是你和公司談的時候,你答應了的,要說是霸王條款,可能算不上。包括簽5年的合同期,如果你不願意,當初你可以不簽;而且5年的合同期與法律賦予勞動者炒老闆魷魚的權利一點都不沖突(試用期提前3天,試用期後提前30天通知單位,你就可以走人了這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利)!
2.至於你解除合同是不是要支付違約金,以及如何支付違約金,其實勞動合同法有詳細規定:目前,合法地對勞動者約定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兩種,一種是約定服務期並且提供專業技能培訓;另一種是違反約定的競業禁止義務時。除這兩種情況外,對於勞動者所謂的違約金都是無效的!
3. 上面提到的是專項培訓,內部培訓或者上崗的基本技能培訓都不屬於專項培訓的!因此,如果公司未給你專項培訓,就不能約定違約金!而且專項培訓的金額不是公司說了算的,公司要真金白銀花出去多少,要有付款發票證明的,不然也不作數的。還有,即便公司真金白銀花了專項培訓費在你身上,你如果是違反服務期的約定,也是按照未滿服務年限比例遞減的方式來償還公司的培訓費而已!比方說,公司花了2萬元,與你約定5年服務期;你為公司服務4年後提出不幹,因此你還有1年未滿服務期,你最多就賠償公司2*1/5=4000元而已。看到了,勞動合同法已經從方方面面考慮到如何保護勞動者了。
4. 如果你沒有與單位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我估計單位是不會起訴你了。但單位會為難你,因為如果你要改派遣的話,聽說是要徵得原單位的同意的。而且,你們的就業協議(你、單位和學校三方簽訂的)上可能有所謂的違約金。其實我覺得,現在這個所謂的就業協議,學校其實把學生當做商品一樣,生怕賣不出去,或者生怕學生以後找不到工作來找它麻煩,逼著一定要簽!不過生在天朝,沒辦法。
5. 你的工資?你是說你在未拿到畢業證前已經在公司工作了,是嗎?如果是這樣,單位應該給你支付工資!如果不付,你完全可以向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
祝你順利
⑵ 專業人事請進.勞動合同法的問題.追加100分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是針對的全國所有的企業,事業,團體以及所有的用人單位.不區分城市和農村.
你可以找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或者勞動仲裁委員人解決.
⑶ 勞動合同法對拖欠工資上面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這一規定的出台,將大大加重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成本。因為,原勞動部《違法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加大了對無故拖欠工資行為的處罰力度,將原來加付25%的標准提高到了50%——100%。
(3)勞動合同法100擴展閱讀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一條 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 和第四十條 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⑷ 用人單位多扣100元社保屬於違反勞動合同法嗎
屬於違法,可以拒絕並要求公司退還多扣的
⑸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問題。請用最新的司法解釋。
1 單位是不是在拿你的錢交社保 這個你得查查你社保 一般情況下 單位都會跟你一起參保的回。
2 不合理 經濟補償答金 不是用人單位說什麼有就什麼時候有的 是法律什麼時候規定的有 用人單位就應該執行 所以不合理。在接觸勞動合同後,用人單位應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
3 不合理 因為在我國勞動法規定中沒有用人單位應該代扣的節日費以及開門紅 這些費用不是法定的也是用人單位擅自採用的。所以用人單位收取的這些費用不合理。
4 你們可以去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 進行仲裁。至於證據,得看你們情況而定了,只要能說明由以上不合法的情況,都可以當做證據,至於有什麼你自己看看你都有些什麼。
完畢
⑹ 勞動合同法 工齡問題
《勞動合同法》工齡的計算方法:
1.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3.工齡折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約17攝氏度)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約38攝氏度)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工齡
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
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他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但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又有一些差別,連續工齡不僅包括在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
⑺ 按照《新勞動合同法》干滿五年養老金可得100%嗎
干滿五年養老金不可能得到所謂的100%。勞動者必須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才有資格按月領取退休金。具體數額無法結算準確數字,但是這筆退休金可以保障退休後的基本生活。下面是社會保險退休金計算方式,供參考。
養老金能領取多少,主要看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⑻ 100分!請懂《勞動合同法》的老師進來看看,幫我分析個案例
1、陳某應以甲公司為被告,陳某與公司是老公僱傭關系,在工作時間內發生的人生傷害可以被認定為勞動事故。但是認定需要滿足認定要見。
2、陳某和甲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而是商業合作關系,屬於委託和被委託。
3、勞動仲裁有利有弊,如果仲裁為陳某的過失,那麼不得上訴,因此,建議提起訴訟至當地中級人民法院。
4、拿誰的工資就為誰工作,就和誰有勞動關系。但是如果工傷,委派方也有附帶責任。
⑼ 【高分100】詢問律師關於勞動合同法的問題
1、加班時間的證明有些難度
我建議你先就你與該企業之間的勞動爭議問題,找你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或當地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組織調解,調解中會對加班等相關事實進行調查,如果企業承認,那麼就能起到固定證據的作用,如果最後要仲裁或起訴,可以申請法院調取調解中形成的文字記錄證據。即使企業不承認,也能初步了解企業的態度,以便應對。
2、至於社保問題
由於五險中,養老、醫療、失業三險都是單位和個人都要繳納的,通常個人繳納的部分會由單位在發放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從你的情況看,你繳納的有可能只是你個人應繳的部分。
所以單位到底有沒有為你繳納其應承擔的部分?建議你還是致電12333或直接到當地社保中心查詢。
如果單位確實沒有為你繳納其應承擔的社保費用,你主張其補繳或賠償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3、雙倍工資問題
你可以向該企業主張從2008年2月1日起的雙倍工資
這里的工資除了你固定的2000元外,也應該包括你應得的加班工資
4、你辭職的話,或許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
如果單位確實沒有為你繳納社保
那麼你可以隨時向通知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即辭職)
而且,你可以主張1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
所以,建議你先通過調解等手段來做好加班事實的取證工作,還可以爭取工友作證,然後通過向勞動局投訴,提起仲裁直至訴訟等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補充:
老大,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不管你是繼續留下,還是你辭職,又或是單位辭退你,你都可以主張自2008年2月1日起的雙倍工資。注意:可以主張的是從2008年2月1日的雙倍工資,而不是從1月1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