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解釋二22條
A.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四條中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什麼
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如何理解釋?合同法 2009-09-21 18:16 閱讀4 評論0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三款「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該條款是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嗎?
最高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無效: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
(二)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
(三)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
該建設工程的司法解釋與合同法解釋(二)尤其是無資質單位承包工程的合同認定是否一致 《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對強制性規定做了限制性解釋,只有違反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才確認合同無效,這種無效應是自始無效、絕對無效。《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但並沒有對違反該禁止性規定的法律後果明確規定。雖然《最高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對此應認定無效,但也並非絕對無效,《解釋》第五條對承包人超越資質承攬工程合同效力補正問題作了規定,即在工程竣工前取得相應資質的,就可以理解為合同違反禁止性規定的情形已經消失,可以認定有效,也就是說當事人在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通過事後補正或實際履行來使合同滿足有效的條件,促使合同有效,因此《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三款不應屬於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范疇。
跟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及《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的規定,確定合同是否有效,一是考慮「法律、行政法規」的范疇,應限制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二是將強制性規定分為管理性規定和效力性規定。管理性規定指取締一些違法行為,對違法者加以制裁,但並不否認其行為在私法上的效力。效力性規定指不僅要取締違法的行為,對違法者加以制裁,而且對其行為在私法上的效力也加以否認。三是對合同效力視情況分別處理: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即「無效法定」,該規定屬於效力性強制規定,此時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法律法規雖沒有明確規定違反禁止性規定將導致法律行為無效,但違反該規定以後若使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該規定應屬效力性強制規定,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法律法規雖沒有明確規定違反禁止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不成立,違反該規定以後若使合同繼續有效並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而只是損害當事人的利益,該規定就不應屬於效力規定,而是管理性規定,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B.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四條中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什麼
合同法司法解釋(復二)第十制四條中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在認定合同是否有效時,如果合同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該合同無效;如果雖然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但不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不能認定合同無效,合同仍然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C. 勞動合同法22條內容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22條的內容是: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D. 勞動合同法22條法條辨析
單位出了一筆專項費用,通常是上千元甚至上萬元。
單位為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不是一般的入職培訓。比如勞動者做質量工程師的崗位,單位出錢讓其到外面進行六西格瑪質量專業技術的培訓。比如勞動者做會計的崗位,單位出錢讓其到外面進行注冊會計師的培訓。單位讓本單位的老員工培訓幫帶新員工不屬於該條例所指的專業技術培訓。
雙方可以簽訂培訓協議,約定好單位出錢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後在本單位的服務期和未滿服務期離職的違約金。
如果單位出資5000元,那麼勞動者未滿服務期提前離職需要支付的賠償金的上限是5000元。如果培訓協議約定違約金10000元,那麼超出5000元就是無效的。
如果單位出資5000元,約定5年服務期,服務了3年後離職,那麼勞動者只要支付5000-5000/5*3=2000元,這2000元就是剩餘未服務的2年所應分攤的違約金費用。如果單位要求服務3年後還要支付5000元違約金,那麼就是無效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培訓費費用包括培訓本身的費用及因外出培訓而產生的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等相關費用,但是不包括勞動者培訓期間單位所發的工資或者獎金。參加培訓視為正常出勤上班。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單位需要提供與培訓相關費用的發票,比如培訓費發票、交通費發票、住宿費發票、餐飲費發票等,單位不能提供發票的,勞動者可以不認可該項費用,不需要為該項費用支付違約賠償。
當初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不受培訓協議服務期的限制,可以按照單位正常的加薪政策而加薪。比如培訓之前是一個檢驗員,月薪3000元,經過公司出資的質量工程師等級證書培訓考試,勞動者獲得了質量工程師中級證書,單位將該檢驗員升職為助理工程師,月薪可以按照單位對於助理工程師的崗位工資4000元標准加薪到4000元。
E. 關於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的第二十一條
實現債權的費用指拍賣,變賣,保管等必要費用。如果不優先支付此項費用則無版人願意替你保管拍賣和變權賣抵押物來清償債務了。
債務人無力清償全部債務並不免除將來有能力時再清償的義務。優先利息而後主債務意味著將來債權人仍得就未清償部分的主債務收取相關利息,中國一般不默認利滾利,所以優先清償利息是對債權人有利的。
F. 勞動合同法22條規定
第二十二條
【服務期】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G.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解釋二。二十八條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解(二)》第二十八條的內容是:
「當事人版依照合同法第一百權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為: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
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
以適當減少。
結合上述條文,本條的理解為:如果約定的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守約方受到的損失,則可要求增加違約金至實際損失。由於違約金已經彌補了守約方的損失,因此再向違約方申請損失賠償就沒有依據,法院就不會支持了
H. 最高人民法院對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培訓費用,包內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容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
I.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二十條負擔較重是什麼意思
您好,合同法司法解釋二中的這一條規定,所謂「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應當指借專款的利息、罰屬息、復利、違約金較高的債務,而並非本金數額較多的。債務本金數額的多少,應該是在上述情況均一致的情況下,需要考慮的因素。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條 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這一條系對當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時債的清償抵充順序的解釋。
司法實踐中,經常會出現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有的數比債務中,有的已屆履行期限,有的還未到期;有的附設了擔保,也有未附設擔保等情形;有的附有利息,有的沒附利息。當債務人對債權人所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認定已經給付的到底清償的是哪一項債務則十分重要。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J. 合同法第二十二條中的「服務期」是如何定義的
服務期抄是用人單位出資招襲用、培訓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後對勞動者單向作出的約定,是勞動者因接受用人單位給予的特殊待遇而承諾必須為用人單位服務的期限,因此,對於用人單位而言,它是用人單位享有的一項權利,故用人單位可以行使這項權利,也可以放棄這項權利。但對於勞動者來說,在服務期長於勞動合同期的情況下,合同期滿後,只要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履行服務期,勞動者就應當與用人單位續訂勞動合同。